John Key 选择的原因:Holyoake 是最成功的国家党领袖,中肯、以国家大局为先。
(暗喻:Key 说过他会参加 2017 年竞选,因为自己还很年轻。他有心步 Holyoake 的后尘。) Colin Craig 选择的原因:Holyoake 精于理财,从不浪费,并以清廉著称,是后继国家管家的楷模。
(暗喻:Craig 希望能够将政府的繁琐管理、潜在贪腐缩减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模式。)
联合未来党的党魁 Peter Dunne 选择的是工党的第四任首相:Norman Kirk
Norman Kirk 是少数出身于贫困家庭的政坛人物。他小时候住在南岛的 Waimate,家里一贫如洗,甚至买不起报纸和收音机。他学习历史和地理出身,毕业后做过社会底层的各类工作。他成家后,以四十磅的价值买下来一块一千多平米的土地,并在那里一砖一瓦地自己盖起了全家后来的房子。他的勤劳与向上精神,成了他那时居住的 Kaiapoi 的工薪人士典范。
1951 年入政界后,他先当了市长,又进入了议员,直到 Keith Holyoake 辞职后,他以工党党魁的身份于 1972 年被选为首相。虽然 Norman Kirk 仅仅当了两年首相,但是他被公认为最勤劳肯干的首相之一。1974年,他在任职期因心脏病离世。Kirk 一生非常简朴,从不吸烟(上层人士基本上都有吸烟的习惯)。他的妻子是有名的反堕胎人士,是后来新西兰 Voice for Life 的启始者。
Douglas 为原工党南奥克兰地区的议员。 34岁就担任了内阁成员,是那时新西兰半个世纪里有过的最年轻的内阁成员。1984年工党执政期,Douglas 任财政大臣。他在财务、税收上创新意识极强。将原本简单、古板的个人税,分摊到了不同的方向和渠道。包括现在新西兰使用的 GST 与公司税制。他与后来工党首相 Lange 存在很大的分歧。于1993年辞职,与好友 Richard Prebble, Derek Quigley 共同组建了 Association of Consumers and Taxpayers ,也就是后来的 ACT party 。然而 ACT 在政策上并没有完全采纳 Douglas 提出的主张,所以 Douglas 并没有再参政。
2008 年,在 Rodney Hide 的邀请下, Douglas 出山一届,再次成为议员。主张灵活调控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工作量与工资的平衡,未果。
毛利党魁 Te Ururoa Flavell 与绿党联合党魁 Metiria Turei 的选择是毛利党创始人: Tariana Turia
原为工党的议员。于2003年因为海床产权问题,与工党当时在任的首相 Helen Clark 不和,辞职。在 2004 年 7 月 27 日,次选中,因为受族人支持,以 92.7% 在 Te Tai Hauauru 选区的压倒性胜利使毛利党进入议会(大党没有参选),并在之后的两届大选中不断壮大。2008 年后,与国家党组成联合政府,Turia 担任毛利事务、残疾人事务大臣。按照同事所讲, Turia 是个大度、有理想、并不屈服于指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