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联合Grand Coalition?
德国的第一大政党基民盟在2017年的得票率是32.8%,而在此之前的多次大选中,基民盟的得票率都没有超过40%。尤其是在2005年第一大党基民盟的得票率是35.2%,第二大党社民党的得票率是34.2%,相差仅1个百分点,导致了默克尔尽管以基民盟的党魁第一次出任总理,但又不得不和第二大党社民党组成执政联盟,从而成为了大联合Grand Coalition,这样的大联合一直持续到2017年。大联合保障了政府的稳定,但是内部的制衡和製肘,导致政府的活力不足,亦步亦趋。默克尔尽管是在任的发达经济体中担任政府首脑最长的领导人,但她不算Charisma克里斯马型的领导,而是法理型的领导。
德国从上次大联合的结束(1969年)到再一次走向大联合(2005年)用了36年时间。现在的问题是在新西兰是否有一天也会出现“大联合”?工党和国家党尽管分属左右翼,但是两者之间的鸿沟和政见真有那么大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一个个小党逐渐站稳脚跟,稀释掉2+x的根基,巩固了多党制,站在了10%上,也许两大党的“大联合”并不是痴人说梦。
后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近代德国的统一和崛起源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因此第二帝国是以反民主的形象出现的。“一战”后跟着英法“东施效颦”,魏玛共和国采取了比例代表制,却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裹挟下,催生出纳粹党和希特勒这样的怪胎。二战后,德国人痛定思痛,从而开创了MMP的先河,结合了单名选区和比例代表的优势,利用小党牵制制衡大党,防范“一党独大”,至今这项制度已稳健运行60多年,而且还进行了“制度输出”。新西兰、意大利、俄罗斯(1993-2005)、日本、墨西哥、中国台湾都引进或借鉴了MMP制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才是真正的“制度自信”。
2020年7月15日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