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老朋友从新西兰发来的“沙龙文艺”螃蟹风波专刊,看过文章后,忍不住也写下这些字句。 事情很的经过并不复杂:
圣诞节前,新西兰北岛的某个海湾沙滩地方,据说突然涌来有上千名的华人,来这沙滩一带玩耍抓螃蟹。来的人数之众,被捕捉的螃蟹之多,与被丢弃在沙滩上的垃圾一起,令当地毛利人和居民反感愤怒了!
引起愤怒的具体算术如下:
1000(人)X 50(螃蟹)=螃蟹50000只
需要说明的是,新西兰有很好的存活已久的“良法”:允许人在新西兰的海湾沙滩和近海对各种海产品适量捕捞。像这样的螃蟹,允许数量是每人五十只。其它不同的海产品,被允许捕捞的数量,尺寸大小不同,都明文规定着。
在新西兰生活过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场景:毛利人和当地人提着草编织袋,在海湾沙滩捕捞海产品,一般一袋两袋够全家人食用了,他们便会住手。很少见到过量贪心捕捞的人事。
在此,且先不论是否有上千的华人出现在那个沙滩上?也不说是否每个人都捕捉了五十只螃蟹?也不去探讨这个沙滩一带的螃蟹是否北部捉绝了种?
但基本事实大概不会错的,那就是,在那天确实有很多拖家带口,呼朋唤友的包括很多华人在内的亚裔出现在那里过,开心尽兴“按法律规定的合法的”,每人带走了数量不菲的螃蟹。当时的参与者,自觉是合法的带走了螃蟹,却没意识到“钻法规空子”而留下的反感愤怒。别说当地毛利人和居民为此感到愤怒,就连远在万里外的我也深觉不安和担忧。因为“良法”的建立也许不难,难就难在维护共同遵守上。
新西兰的这个良法的存在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这是当年土著居民毛利人跟后来的英国人签署的怀搪仪条约中的重要一条。即毛利人对新西兰的海产品拥有的权利,从那时起,就被法律保障的特别权利。
但即使是拥有这个特殊权利的毛利人,也一直遵守有关适量捕捞的法规不会随意乱来的。不用说,在他们祖辈生活的海湾边,他们是从未见到过这样场面浩大的上千人的捕捞场面。现在出现的大量捕捞者,被毛利人当地人认为是华人!新移民的华人群。
这是有组织的“群体”行动吗?当然不是!
他们都是华裔吗?我也很怀疑!
真的多到上千人吗?也未必!
有五万只螃蟹被捉走吗?我真的不相信!
天下螃蟹都是敏感之物,两千只脚板两千只手在那沙滩上嗬嗬捣乱,螃蟹恐怕早吓得逃之夭夭,被 活捉的螃蟹数量减去五分之三也不过分吧?
当然,减去五分之三的数量,数量仍然巨大可怕!
这就是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螃蟹,毛利人,环境保护组织,当地居民和新西兰海洋生物法这边!反对这样的行为和场面再次出现的原因!虽然我也是华人。
这样的事情要是再三出现,我预感新西兰政府会修正有关法规,非常的有针对性的修改法规条例,收紧捕捞数量尺寸限制,加大打击力度和罚款水准,甚至明文限制每天出现在海湾沙滩上的非居民捕捞者数量。即使政府不想修改这些法规,毛利人和环境保护组织也会提案要求修改的。 修改这样的法规说穿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最令人担忧的是,随之将悄悄收紧移民法规,对某些种族文化的移民加以某种程度的限制,对某些文化人种的误解歧视更加加深。 新西兰是个法治国家,对这种事情不会出动军警城管,绝不会抓人开枪。连为之愤怒的毛利人也不会轻易冲上沙滩与人理论的。 但从长远的看,这些“小事”会成为火种存留下来,遇到适当的时间地点气候就会燃起丛林大火,而不可收拾。 这个世界的种族歧视偏见无处不在,即使不公开也照样有市场。而种族主义热情观点是最容易被认同被煽动的,在任何一个国家。 假如这些“外来者”,以利用,钻空子的方式破坏了“良法”,变成这个国家,法律和大众憎恶的破坏者后,以种族去区分“敌我”,恐怕是最简便的事情结果? 华人们不是为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才不惜万难地走到国外定居下来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加入到维护“良法”的行列中去?以自己个人的行动,去参与维护这些对自然对人皆有好处的“良法”呢? 要知道,良法的存在不仅是保护环境,保护我们所在的国家的环境,是在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为所有公民的子孙后代的健康生存提供良好环境,也为我们今生今世的平安生活提供了最好的基础。再有天大的吃喝理由,也不值得我们去破坏这样的良法基础,良法社会呀! 聪明的华人们,想过这点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