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2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作] 来点户口普法贴 [复制链接]

Rank: 4

升级  47.14%

UID
252912
热情
1
人气
10
主题
0
帖子
114
精华
0
积分
63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0-8-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12: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慈母多败儿 于 2010-8-30 16:22 编辑



《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工作规范》

公通字[1998]56号

颁布日期:19980724  实施日期:19980724  颁布单位:公安部

  为了规范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群众办户口难、领居民身份证难问题,建设公正、廉洁、高效、文明的户政管理队伍,特制定本规范。
  一、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和接待制度
  (一)公安派出所应当将各类户口登记、居民身份证的办理条件、时限、程序、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开,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秉公办事,主动接受监督。
  (二)公安派出所应当设立专门的户籍接待室,户籍接待室内应当逐步采用“低台敞开式”方式办公,并设置警民联系簿、便民服务条,备有供来所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群众书写使用的桌椅、纸张笔墨等。有条件的公安派出所可以开通语音信箱、设置触摸式显示屏,给群众了解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有关规定提供方便。
  (三)公安派出所应当建立值班所长制度,每天由一名所长挂牌值班,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听取群众对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
  (四)公安派出所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户籍内勤民警的工作制度,以满足广大群众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实际需要,遇有停电、微机维修等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当场办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二、明确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工作基本要求
  (一)对下列户口申报事项,只要符合政策规定、证明材料齐全,公安派出所民警应当当场办理:
  1、出生登记;
  2、死亡登记;
  3、户口登记项目(姓名、民族、出生日期除外)的变更、更正;
  4、分户和并户;
  5、市内户口迁移(因投靠直系亲属和分户、购房、换房等);
  6、公民出国(境)注销户口和回国(入境)恢复户口;
  7、公民入伍注销户口和复员、转业军人回原籍落户;
  8、被判处徒刑、劳教人员注销户口和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回原籍落户;
  9、高校录取学生、高校学生转学、退学户口迁移和高校学生毕业落户;
  10、录用公务员、招收职工以及公务员、职工调动等,经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批准,迁入地市、县公安机关审批同意后的户口迁移;
  11、其他依照规定可以当场办理的户口申报事项。
  (二)凡办理下列需经调查核实、上报审批的户口申报事项,对证明材料齐全的,公安派出所民警应当当场受理并填写《办理户口责任书》;对证明材料不全的,公安派出所民警应当向申请人予以说明并当场填写《办理户口补充材料书》,写清申请人应当补充的证明材料:
  1、公民变更姓名、民族,更正出生日期;
  2、国内公民收养子女落户登记;
  3、夫妻投靠、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子女(含农转非)落户;
  4、复员、转业军人异地落户;
  5、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异地落户;
  6、其他依照规定需要上报县(市、区)以上公安机关审核、审批的户口申报事项。
  (三)办理本条第(二)项中所列户口申报事项,各环节的工作应当在以下时限内完成:
  1、对本条第(二)项中所列户口申报事项,公安派出所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的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并将有关材料上报县(市)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
  2、县(市)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接到上报材料后,经审查,对有权作出审批决定的户口申报事项,应当在接到公安派出所的上报材料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返回公安派出所,或者按规定签署审核意见并将有关材料上报地、市级公安机关;地、市级公安机关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本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第三条 归侨、侨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工作。
    第五条 国家对回国定居的华侨给予安置。
    第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第七条 归侨、侨眷有权依法申请成立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 归侨、侨眷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八条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地方归国华侨联合会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国家对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给予扶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其合法使用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所在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学校和医疗保健机构,国家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扶助。
    第十条 国家依法维护归侨、侨眷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用人单位及归侨、侨眷职工应当依法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或者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救济。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特别是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二条 归侨、侨眷在国内兴办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境外亲友捐赠的物资用于国内公益事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第十三条 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
    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升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第十五条 国家保护归侨、侨眷的侨汇收入。
    第十六条 归侨、侨眷有权接受境外亲友的遗赠或者赠与。
    归侨、侨眷继承境外遗产的权益受法律保护。归侨、侨眷有权处分其在境外的财产。
    第十七条 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往来和通讯受法律保护。
    第十八条 归侨、侨眷申请出境,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手续。归侨、侨眷确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境外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优先办理手续。
    第十九条 国家保障归侨、侨眷出境探亲的权利。
    归侨、侨眷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境探亲的待遇。
    第二十条 归侨、侨眷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出境定居,经批准出境定居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的,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照发。
    第二十一条 归侨、侨眷申请自费出境学习、讲学的,或者因经商出境的,其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提供便利。
    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归侨、侨眷在境外的正当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国际惯例,给予保护。
    第二十三条 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归国华侨联合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应当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造成归侨、侨眷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占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合法使用的土地,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十三条规定,非法侵占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停发、扣发、侵占或者挪用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的,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补发,并依法给予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
    施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和国务院的实施办法,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条 本法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申领和发放   

第三章 使用和查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三条 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第四条 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填写。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居民身份证用汉字登记的内容,可以决定同时使用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文字。   
  第五条 十六周岁以上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为十年、二十年、长期。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四十六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   
  第六条 居民身份证式样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制作、发放。     居民身份证具备视读与机读两种功能,视读、机读的内容限于本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项目。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公民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二章 申领和发放     
第七条 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八条 居民身份证由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   
第九条 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迁入内地定居的,华侨回国定居的,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定居并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时,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十条 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应当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交验居民户口簿。   
  第十一条 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应当申请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     
未满十六周岁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请换领、换发或者补领新证。   
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移手续时,公安机关应当在居民身份证的机读项目中记载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变动的情况,并告知本人。
  第十二条 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第三章 使用和查验   
第十三条 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
     (一)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     
(二)兵役登记;   
(三)婚姻登记、收养登记;   
  (四)申请办理出境手续;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规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证的公民,从事前款规定的有关活动,可以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证明方式证明身份。  

   第十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绝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但是,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第十八条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从事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制作、发放、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二)非法变更公民身份号码,或者在居民身份证上登载本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项目以外的信息或者故意登载虚假信息的;     
(三)无正当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内发放居民身份证的;     
(四)违反规定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     
五)泄露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缴纳证件工本费。居民身份证工本费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     对城市中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农村中有特殊生活困难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请领取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时,免收工本费。对其他生活确有困难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请领取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时,可以减收工本费。免收和减收工本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公安机关收取的居民身份证工本费,全部上缴国库。   
第二十一条 现役的人民解放军军人、人民武装警察申请领取和发放居民身份证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本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同时废止。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领取的居民身份证,在依照本法换领居民身份证前,在其有效期内,继续有效。换领居民身份证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25.07%

UID
190354
热情
1409
人气
2238
主题
29
帖子
1041
精华
0
积分
23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6-30
沙发
发表于 2010-8-30 19:20:3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不怕注销户口,不怕注销护照。
请用专业角度看待专业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UID
123571
热情
1494
人气
2225
主题
17
帖子
6955
精华
4
积分
5408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07-7-24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板凳
发表于 2010-8-30 20:22:1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3, 2024-11-15 10:54 , Processed in 0.0165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