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7241
- 热情
- 25821
- 人气
- 30107
- 主题
- 676
- 帖子
- 10341
- 精华
- 4
- 积分
- 33645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1
- 好友
- 1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1640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6-22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4-11-8
升级 68.23% - UID
- 77241
- 热情
- 25821
- 人气
- 30107
- 主题
- 676
- 帖子
- 10341
- 精华
- 4
- 积分
- 33645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6-6-22
|
本帖最后由 keepower 于 2017-9-1 09:26 编辑
旧亚裔,新亚裔 (Old Asian, New Asian )
by K.Emma Ng
近期工党放出的有关房市的泄露数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把这个国家有相当历史的反亚裔情绪激发了起来。我们很有必要讨论一下这件事情。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无法阻止我自己去不停地阅读 New Zealand Herald Facebook 页面上的那些评论。尽管有人就事论事的讨论奥克兰的房价,但更多的人觉得他们现在有了抒发那些具有历史的反华情绪的许可证。
在那些评论中,最伤人的是那些人表现出的对周围亚洲人的数量所表现出的沮丧(我在这篇文章中会经常把“亚裔”和“华裔”交换使用,尽管这样不是很严谨,但是这就像把“南美人”和“巴西人”互换一样)这些言论让我觉得他们一直在容忍我在这个我叫作“家”的地方的存在。单纯阅读Facebook的评论是没有意义的,单纯阅读那些攻击华人的言论也是没有意义的-不管这些言论是不是指向我个人。毕竟这些写下评论的人离我太远,没有办法直接影响到我的生活,去和他们争论对我来说不值得。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那层遮掩已经被撕开了,然后内在暴露了出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去认真地分析这个内在。
不管工党的意图是什么,不管统计的方式是否严谨,不管统计数据是否反映事实。我感到到那个装着一直徘徊在新西兰的排华情绪的盒子已经被打开了。Facebook上那些“我们一直都这样觉的 (译者:we have been thinking it, 这句话的出处后面有谈到)”的评论是最好的证明;而自这次事件发生,华裔Blogger们所分享的那些亲身经历的种族歧视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点。
主流群体的反应是一个熟悉的抛物线:愤怒,反弹,反弹和反弹; 同时要求 “开始重要的讨论”。确实,不管这些针对中国人的言论是否大部分源自于种族主义, 如果我们不趁着这个机会来认真讨论一下亚裔在新西兰的地位问题而只是找眼于那些来自离岸的投资,我们又会错失一个机会。
从事件一开始,辩论就被分成两个值得深入的部分。伴随着背后的政治动机,奥克兰房市的问题被持续讨论,但是中国人在这个国家长久以来的脆弱性却鲜被提起。
工党那些泄露的房产统计数据激起如同烈焰般的反响,其深层原因是因为这些信息被置于一个反亚裔潮流早已存在的环境中。在新西兰,排华情绪远非新鲜事物,它在过去就已经很不友善地存在了。我们可以讨论非居民在新西兰置业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在关于物业的辩论中混入种族的成分,并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早在2010年,人权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就指出在新西兰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比对其他少数族裔更严重。然而,那些歧视的例子往往被简单的描绘为又少数排外份子造成的不幸的个人事件。今天在新西兰存在的种族主义思潮是隐形存在的,这种思潮被掩盖在一种荒谬的“新西兰人和华人身份是相互排斥“的论调下。每次一个陌生人用”Konichiwa”或者“Nihao”来问候我时,或者问我自哪里来时,我知道在他们眼中我首先是一个亚洲人 – 我新西兰人的身份在我反驳他们之前往往是不会被考虑在内的。
澳大利亚奥林匹克运动员Dawn Fraser最近批评网球运动员Nick Kyrigos和Benrnard Tomic, 他说“如果你不想成为澳大利亚人,那么你应该回到你父母的祖国”。对此,Morgan Godfrey (译者:一位新西兰的政治专栏作家,专注毛利政治事物)写道:“这就是现代种族主义的现实:源自于历史,被那些不可能逐一命名的现代人所继承”。这让我觉得新西兰的存在的排华情绪主要是源自于新西兰和中国的巨大差异。从这个角度说,Sinophobia这个词是非常恰当的。因为-phobia这个后缀本身代表那种因为差异和未知而产生的未知所带来的情绪。对许多新西兰人来说,他们对没有对现代中国的认识少之又少,仅有的那部分也是以一种极端的对比的方式构成的,例如:
- 中国非常庞大,而新西兰则很小
- 中国的人权记录不佳, 而新西兰这方面做的很好
- 中国很古老,而新西兰很年轻
除了这些,日常生活和价值观里认知的差异也在产生影响。这些使得新西兰人同理心的形成相当困难,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新西兰人对中国在新西兰影响力的不安全感加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