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廣東南拳 [打印本页]

作者: Jeks    时间: 2010-5-22 08:41:36     标题: 廣東南拳

本帖最后由 Jeks 于 2010-5-22 08:47 编辑

鴉片戰爭後,合廣東各地方的拳術,本無系統,通稱洪拳。
鴉片戰爭時,本為福建人的林則徐在廣東三江入口各要塞訓練鄉勇水勇、建立鄰近鄉鎮團練等。

留下了:
(1)珠江出海口中山劉家拳
(2)東江入口番禺(虎門)的蔡家拳
(3)西江入口新會(江門)的李家拳
與及(4)珠江口東莞莫家拳

後來有陳享於兩廣各地開設44所洪勝武館,由各地著名武師長教、故通稱洪拳、即老洪拳。因洪字為清庭忌諱,對外則稱為佛(山)拳,1849年開始,兩廣旱災出現洪兵盜賊,而佛山的洪門組織三合會、由廣東東江,廣東佛山至肇慶西江的社團聯絡組成,被清庭追捕,他們只好改稱(南)少林子弟,其拳(洪兵所習的拳術-由五系組成-五形拳)為少林拳(其實與嵩山少林寺絲毫不相干)。

由於陳享所收集來自不同家系的拳術,自己將其融會而創造了八卦拳。其後人張炎再系統化,而最先使用蔡李佛之名稱。
中共建國後,管制兩廣拳術,創作建身表演套路-『南拳』。經過廿多年、改革開放[後,再重新整理,改稱永春拳。永春拳不同於梁贊整理而成有系統的詠春拳。詠春拳宗師葉問因為49年後來到香港授拳,所以得以保存其完來的系統。

背景
新會在清同治初年起工商業得到了迅速發展,谷欄、豬欄、果菜欄、海味行、油糖行、煙絲行、杉竹業、當押業、錢銀業等等百業興盛,行欄會館不斷出現。 會城以葵業為最大宗,縣內的江門港成為各行業貨物集散中心,有利各類武館發展。

最初清政府是禁止民間練武的,但自鴉片戰爭及自太平天國後,在在需要兵員補充。清庭,實行徵調鄉兵和召募兵員,造成鄉村的練兵熱潮。而地方鄉紳富商、還鄉官 僚興辦鄉兵團練,維護各鄉治安及自身利益。中下層人民,加入武館好像有了靠山,不易被人欺侮,練武成為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需要。而上層社會,尤其業主、商人,也需要武館保護自己怕利益,其體弱子弟,多數送去練武強身。

廣東自古已有武術流傳,至明代更有完整的拳械套路。
作者: DDV    时间: 2010-5-22 11:03:45

我们拳馆名字为 LEE GAR THAIBOXING GYM。。。
其中LEE GAR的意思就是 李家 也就是李家拳。。。
作者: Jeks    时间: 2010-5-22 11:12:24

2# DDV

林師傅最近身體好嗎?
作者: DDV    时间: 2010-5-22 11:16:56

应该还可以。。。
作者: 地頭蛇2007    时间: 2010-5-22 15:09:52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