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请问大家买房要注意什么?怎么选对房子呢? [打印本页]

作者: andywei200    时间: 2010-6-11 20:44:28     标题: 请问大家买房要注意什么?怎么选对房子呢?

RT,请问大家买房要注意什么?屋顶要选哪种?墙要选哪种?什么年份的房子别买?以及其他什么要注意的呢???谢谢啦
作者: andywei200    时间: 2010-6-11 21:43:43

UPPPPPPPPPPPPPPPPPPPPPPP
作者: ebudget    时间: 2010-6-11 23:42:26

ddddddddddddd
作者: 水晶迷糊    时间: 2010-6-12 09:33:23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andywei200    时间: 2010-6-12 16:58:17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joybubu    时间: 2010-6-12 20:25:24

买房要注意什么?--- 实在太多了。。LZ如果现在有此问题说明你需要从头学起。至少调查市场半个月到1年才可以真正谈买房子。。因为这些问题都不是准备买房(比如你都准备好付款了)时还需要问的。。。屋顶要选哪种?-- TILE。。墙要选哪种?-BRICK  什么年份的房子别买?- 95-2005 以及其他什么要注意的呢??-- 如题一
作者: andywei200    时间: 2010-6-13 11:07:38

太谢谢楼上的,会好好学习的
作者: 瑶瑶@_@    时间: 2010-6-13 13:06:11

为什么95-2005的房子别买呢?~那买什么年份的好呢
作者: 狼宝    时间: 2010-7-11 21:25:13

买房要注意什么?--- 实在太多了。。LZ如果现在有此问题说明你需要从头学起。至少调查市场半个月到1年才可以真正谈买房子。。因为这些问题都不是准备买房(比如你都准备好付款了)时还需要问的。。。屋顶要选哪种?- ...
joybubu 发表于 2010-6-12 20:25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95-2005的房不要买
作者: gytgyt    时间: 2010-7-11 21:51:48

路过学习学习
作者: $ZERO$    时间: 2010-7-11 22:51:00

别买着自己不喜欢的房子就行。。。。。。。。。。。。。。。。。。
作者: LeetheFIRST    时间: 2010-7-11 22:52:19

别买着自己不喜欢的房子就行。。。。。。。。。。。。。。。。。。
$ZERO$ 发表于 2010-7-11 22:51

说的有道理啊。。。。。。
作者: XIE.PLANS    时间: 2010-7-12 07:47:54

先顶一下再慢慢谈。
作者: 阿海    时间: 2010-7-12 10:54:10

本帖最后由 阿海 于 2010-7-12 11:09 编辑

买房前注意的:
1)按照自己平时上班地点来选择自己想住哪个区
   比如你在city工作,那就别住那么远,要不上班路上花的时间就多了。
   我在city westhaven那上班,路途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所以选择了mt albert/avondale heights
   我老婆在西区kelston工作,所以也不能搬到中区靠东,不然她上班也远。

2)根据自己能负担的价位选区
   接着1)后,就看自己选择的几个区哪个能负担起。 像我这样,mt eden/epsom之类的就不用想了, 所以选择了mt albert/avondale heights

3)新房或旧房
   如果要新房,那就准备给多给5万到10万吧
   如果不介意旧房,并且里面装修旧,那样就能省不少钱

4)建筑材料
   砖墙瓦顶的房是最好的,维修费低,因为外墙和屋顶不用油漆什么的
   plaster的房子最好别碰,因为就算现在不漏水,以后也难免不漏水。 我老板Takapuna的一个80年代的plaster房子也漏水了,虽然不严重,但也修了4-5万呢。
   plaster房子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漏不漏水,自然卖时也不好得到好价格
   weatherboard房子虽然每10-20年需要外墙粉刷一次,但也不是很贵的,$5000起价就能刷得不错了

5)朝向
   国内是要求朝南,新西兰就要求朝北了,所以最好厅朝北,房间朝东西两方向,车库就朝南。
   当然也要看房子啦,不能每个房子都要求朝向那么好的

6)院子大小
   地大自然贵,所以也要考虑这点。

7)停车位
   现在地都分割的分割,新房子的地一般都是分割出来起的,自然地小车位少。如果是夫妇住,那两辆车比较好停,但也要注意下车能不能转弯正出,还是只能倒车出去。 倒车对女士来说就头疼了。
   如果父母一起住,那就要更多停车和转车空间了。 目前我们家能停3辆车,但出去都要挪车,不大方便。 等父母来了可能就要换房了,不然车多不方便进出。

我想到什么再加上去吧。

阿海
作者: LeetheFIRST    时间: 2010-7-12 12:29:11

LS好人。。。。。
作者: 静如止水    时间: 2010-7-12 16:14:19

这个太笼统了,买房子取决于个人喜好,比如你喜欢住东区,还是住北岸,工作地点,还有预算价格是多少,选房子还是靠感觉,比如你走进去的第一感觉怎么样,如果不喜欢,也别管对方材料用的是什么,是不是BRICK&TILE的房子,又或者是SPACELINE造的,我还是挺相信感觉这个东西的,踏入房子的第一步,千万不能让我觉得这个房子给我压抑的感觉

然后再看CV,或者造这个房子的建筑商,再看材料,顺便让朋友帮我看看,这套房子周围的房子在3个月之内的均价是多少卖掉的。。。之后该做什么检查一个都别放过了(有些房子外观好,内部不怎么样),别到时候省小钱花大钱。。。最后么 多听听专家意见。。。有些中介不可信(别管中国人,洋人)都有好坏,所以你要懂得识人。。。因为我在洋人公司上班,我们公司有BUILDING MANAGER,我买房之前就找他询问了很多关于房子的知识,以免我跟中介谈话的时候,被他知道 我是个小白。。。- -!!

Good Luck
作者: 吉祥083    时间: 2010-7-12 17:28:30

piao guo~~
作者: vienneil    时间: 2010-7-12 18:26:30

帮顶,学习........
作者: brighter    时间: 2010-7-12 18:43:46

学习。。。。。
作者: XIE.PLANS    时间: 2010-7-12 19:22:58

一般来说我们买房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
从大到小是指从地区--到小区--到街道--到地--到房
如果有可能尽量买2005年后的房子。
如果2005年前的,要看。即使是砖的也Weatherboard的也会漏。做BuildingReport吧
作者: 阿海    时间: 2010-7-12 22:10:16

所有房子多多少少都会漏水,但不像plaster那样会引起木架腐蚀。

个人认为plaster房子别碰,就算是2005年以后建的都别碰。
作者: dressup    时间: 2010-7-13 13:57: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E.PLANS    时间: 2010-7-13 16:27:14

一般来说,漏水房指的是墙体漏水。
而WeatherBoard和砖墙的房漏水一般是外墙和窗的连接处出了问题。
这种问题属于设计问题(BuildingCode的问题)
2004Act下的BuildingCode改了很多,而且在进一步完善中。

所以,理论上讲,越新的房问题越少。
作者: homealone    时间: 2010-7-13 21:38:17

一般来说,漏水房指的是墙体漏水。
而WeatherBoard和砖墙的房漏水一般是外墙和窗的连接处出了问题。
这种问题属于设计问题(BuildingCode的问题)
2004Act下的BuildingCode改了很多,而且在进一步完善中。

所以 ...
XIE.PLANS 发表于 2010-7-13 16:27

顶一下。但讲几率,plaster已经名声在外了,还是不要去碰了。那怕不漏,以后卖房是你不可能给每个人解释。
作者: XIE.PLANS    时间: 2010-7-14 19:21:21

楼上说得很对。
在新西兰买房是自住也是投资。
所以,在买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将来卖的问题。
Plaster的房的确不好卖。
作者: bruceyeh    时间: 2012-3-25 22:35:50

怎么看漏水房?还有结构的合理性?
作者: Barfoot.John    时间: 2012-3-26 09:11:56

bruceyeh 发表于 2012-3-25 22:35
怎么看漏水房?还有结构的合理性?

房子看多了就会对结构有了解,就能知道是否合理了.
如果对房子材料不懂.可以在open home的时候问agent外墙的材料.

买房子需要注意的东西太多了.建议所有正在看房的同学们先学3个月.对房子的知识有了一定认识了在动手.
作者: bruceyeh    时间: 2012-3-26 18:38:49

谢谢,多谢指导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