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 [打印本页]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5 23:14:59     标题: ...................

本帖最后由 花天堂 于 2011-5-17 14:02 编辑

.........................
作者: 野牛    时间: 2010-9-5 23:20:10

感谢专业人员的解释和关心
作者: 莱纳纳    时间: 2010-9-5 23:22:07

顶花大技术贴你的脚踏车旅程我全程拜读啊~激动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5 23:22:42

感谢专业人员的解释和关心
野牛 发表于 2010-9-5 23:20


地震這個東西真的很難預測, 希望基督城的朋友們都能平平安安的.
作者: MaxPower    时间: 2010-9-5 23:41:24

非常牛比的名字
作者: starcub    时间: 2010-9-5 23:43:31

哈哈,花花真热心啊,欢迎花花来大杂烩~~~
作者: 小拖泥    时间: 2010-9-5 23:45:22

谢谢LZ 长见识了!
作者: Luckt_2006    时间: 2010-9-5 23:45:34

高人高人!!!!!
作者: Deus    时间: 2010-9-5 23:49:07

学习学习知识~~
作者: anna228    时间: 2010-9-6 00:50:39


作者: 农夫三拳    时间: 2010-9-6 00:54:14

楼主我知道你。我以前看过你做木工的帖子,做的真好。。。。欢迎来基督城版串门啊。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6 17:25:22

希望有幫助到大家...
作者: 江云飞    时间: 2010-9-6 18:28:52

惠灵顿的新医院应该是抗震最强的了,它是base isolated,600mm movement in each direction.
基督城的抗震强的应该就是新的woman's hospital 和砍的engineering building了。

奥克兰离fault line 这么远,系数比较低。
作者: 小拖泥    时间: 2010-9-6 18:33:18

谢谢LZ 弱弱的问下 是不是房子的受力都在地基啊?
如果不是 也抗震吗?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6 21:05:09

谢谢LZ 弱弱的问下 是不是房子的受力都在地基啊?
如果不是 也抗震吗?
小拖泥 发表于 2010-9-6 18:33


一般獨立一棟的民房, 受力點都在地基.
應該沒有不是的情況.

地基也有分很多種, 其中兩大類是
1. 一整片水泥地板的地基 (這裡面又有分很多種, RibRaft, Engineered Specific Design..etc), 新房子比較多這種
2. 木頭地樁加水泥地樁(老房子比較多這種, 人可以在房子下面走來走去)

地震也有分上下跟左右的動態, 木頭地樁+水泥地樁的方式如果地震來了, 地樁壞了, 要修理的話, 比起一整片水泥的容易.

抗震的話, 一般民房都挺抗震的, 可是如果你的房屋實際地板超過地表太多的話(也就是人可以在地板下面走來走去那種), 地震情況下, 房子這個部分搖晃會非常厲害並且可能倒塌.
作者: 小拖泥    时间: 2010-9-6 21:08:35

一般獨立一棟的民房, 受力點都在地基.
應該沒有不是的情況.

地基也有分很多種, 其中兩大類是
1. 一整片水泥地板的地基 (這裡面又有分很多種, RibRaft, Engineered Specific Design..etc), 新房子比較多這種 ...
花天堂 发表于 2010-9-6 21:05


真好 谢谢LZ 啦!
作者: UV15    时间: 2010-9-6 21:10:28

本帖最后由 UV15 于 2010-9-6 21:32 编辑

LZ第一次来本板块,还是来科普的,欢迎下.
以后要常来大杂烩发发言,很多人都是你的饭. 基督城才是适合骑单车的好地方.
作者: 姚小盒    时间: 2010-9-6 21:16:52

学习啊。第一次离LZ这么近...激动了。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0-9-6 21:28:53

木结构的抗震性能虽然不可以说超越钢结构,如果是2级安全设计等级的建筑,即便是在木结构中包含有钢架也是以木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主的,2级安全等级设计要求在最大1/500年回归的地震发生时的结构承载不发生严重的破坏坍塌.木结构目前大部分都是采取用GIB的剪力墙系统,都是满足这个设计前提的.如果是公众设施的话设计等级就会响应的提高到3类或者4类以上的建筑,至少要满足1/1000年回归的地震设计强度.就本次的地震强度仍然是包括在1/500的回归强度范围内的,所以至少30年新的建筑都不应该出现大的问题,除非在施工和设计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6 21:46:32

木结构的抗震性能虽然不可以说超越钢结构,如果是2级安全设计等级的建筑,即便是在木结构中包含有钢架也是以木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主的,2级安全等级设计要求在最大1/500年回归的地震发生时的结构承载不发生严重的破坏坍塌 ...
greentree 发表于 2010-9-6 21:28


這位同學也是工程界人士~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6 21:48:25

LZ第一次来本板块,还是来科普的,欢迎下.
以后要常来大杂烩发发言,很多人都是你的饭. 基督城才是适合骑单车的好地方.
UV15 发表于 2010-9-6 21:10


真的嗎真的嗎...

我4月份來基督城, 晚上要坐巴士去機場, 結果做到海邊去=.=(完全的反方向)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0-9-6 21:55:18

;funk;在前辈面前献丑了,希望可以帮大家解释点疑惑.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6 22:00:34

;funk;在前辈面前献丑了,希望可以帮大家解释点疑惑.
greentree 发表于 2010-9-6 21:55


我才獻醜呢... 坎大的抗地震設計是很有名的.... 在你們這裡發抗地震帖, 感覺就像會點燒窯技術的人去景德鎮擺攤子買瓷器一樣...

希望有在地震方面工作經驗/研究的同學也能提供自己的意見, 你不說都沒人知道, 越有才華的人越謙虛... 這個時候不能謙虛. 我這是拋磚引玉了.
作者: 狂野的水墨    时间: 2010-9-6 22:02:03

林志玲姐姐原來還是專業技術人員,受小弟一拜。
作者: 游乐场    时间: 2010-9-6 22:02:27

本帖最后由 游乐场 于 2010-9-6 22:10 编辑

LZ专业人才,我刚刚开始在Unitec学construction,前段时间刚讲过bracing,load-bearing wall还有地震,风向之类的。。。还有待继续学习。。。以后还要向楼主学习!!!
作者: UV15    时间: 2010-9-6 22:14:39

真的嗎真的嗎...

我4月份來基督城, 晚上要坐巴士去機場, 結果做到海邊去=.=(完全的反方向)
花天堂 发表于 2010-9-6 21:48

花哥,那时候应该来大杂烩先打个招呼的.

还好当初你从北京出发去伊朗的时候没有走相反的方向. 基督城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从海边到机场了.
作者: 小马歌    时间: 2010-9-6 22:20:38

lz 现在新改的房子都选择发泡地基。就是地基里面放那种很厚的泡沫。。这是不是也是有防震的作用呢?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0-9-6 22:26:43

放poly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保暖和防潮,对于基础抗震并没有非常大的帮助,会响应的减少基础与地基的摩擦阻力系数,使自重引起的横向抗移动阻力减少.但是对地板硬化阶段的热膨胀开裂布筋有帮助
作者: 小马歌    时间: 2010-9-6 22:33:16

放poly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保暖和防潮,对于基础抗震并没有非常大的帮助,会响应的减少基础与地基的摩擦阻力系数,使自重引起的横向抗移动阻力减少.但是对地板硬化阶段的热膨胀开裂布筋有帮助
greentree 发表于 6/9/2010 22:26
多谢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6 22:33:51

放poly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保暖和防潮,对于基础抗震并没有非常大的帮助,会响应的减少基础与地基的摩擦阻力系数,使自重引起的横向抗移动阻力减少.但是对地板硬化阶段的热膨胀开裂布筋有帮助
greentree 发表于 2010-9-6 22:26


同學你說的好專業....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0-9-6 22:34:24

大家共同探讨,互相帮助.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0-9-6 22:36:18

最后在补充一下下,就是放这种很厚的poly还可以起到formwork的作用,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减少水泥的用量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6 22:53:25

最后在补充一下下,就是放这种很厚的poly还可以起到formwork的作用,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减少水泥的用量
greentree 发表于 2010-9-6 22:36


對阿.... 一舉數得... 實際上對於抗震, 是否有幫助, 或是跟完全的水泥比較起來是否比較不抗震, 就需要研究了....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6 22:56:19

花哥,那时候应该来大杂烩先打个招呼的.

还好当初你从北京出发去伊朗的时候没有走相反的方向. 基督城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从海边到机场了.
UV15 发表于 2010-9-6 22:14


我又不是什麼大人物.... 說了也沒人認識, 悲劇... ..

不過當初是想過從西往東走, 因為地球的轉向, 所以大部分時後吹西風... 所以我這一路上, 逆風時候多阿....

我坐的那個公車, 是要到機場的, 但是我沒注意到他到市中心, 只是中間站, 他會往另外一邊開... 也就是機場的反方向..
作者: 你是我的天使    时间: 2010-9-6 22:57:00

花花啊。。。CHCH才是喜欢单车人士的天堂。。。路那么平。。。你要是喜欢骑单车,你会爱上 CHCH的。。。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6 23:00:50

花花啊。。。CHCH才是喜欢单车人士的天堂。。。路那么平。。。你要是喜欢骑单车,你会爱上 CHCH的。。。
你是我的天使 发表于 2010-9-6 22:57


可是基督城............好悶啊!!!!!!

在奧克蘭都快要悶死了... 在基督城的話應該會立刻悶熟....
作者: 莱纳纳    时间: 2010-9-9 02:36:48

花大很幽默啊。。。。。。
作者: xli422    时间: 2010-9-9 02:48:59

专业啊!!!!!!!!!!!1
普及了一下专业只是
作者: xli422    时间: 2010-9-9 02:50:24

可是基督城............好悶啊!!!!!!

在奧克蘭都快要悶死了... 在基督城的話應該會立刻悶熟....
花天堂 发表于 2010-9-6 23:00
我们不仅仅是熟了 这下地震了 都快糊了
作者: anna228    时间: 2010-9-9 03:01:50

学习了。。。。
作者: HFSJC    时间: 2010-9-9 07:27:44

花大, Building Act裡面的Schedule 1有說住宅裡不是載重牆的變動是可以building consent exemption的.  現在John Key大天才想要搞先斬後奏先跳過consent蓋完再就地合法, 真這樣之後那些重蓋的房子還會是一堆一搖就垮的恐怖房子
順便一提的是牆裡用保麗龍降低成本是沒錯, 到時候燒起來也好玩得不得了. Riccarton那裡幾年前就有一家隔壁失火結果他家外牆燒光光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0-9-9 08:33:06

本帖最后由 greentree 于 2010-9-9 08:34 编辑

我不认为新提案会影响灾后重建的问题,反而可以大大提高灾后重建的速度,使更多的经济恢复,安定人心.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在没有申请building consent 的前提下,仍然是可以由注册的工程师被介入到设计加固的过程中的,如果全部按照full building consent package来的话所有的工作需要3年才可以完成,那些还在外面流浪的人,还有经济建筑需要收入的人是不可以等那么久的.顺便说下,防火安全不应该只看一点,而应该看全部,首先是防火工程师的报告中已经明确了防火墙的设置和贴面要求,和逃生路线.再说更新的building code是从去年才可是强制性要求了fire/smoke alarm的要求的.可以说大家都是在灾难和经验中不断完善的过程.我觉得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结构,建筑,监理,建造,四方面共同合作形成一个互补监督机构,最后再向council抱备也不是不可以实现的方案.
作者: HFSJC    时间: 2010-9-9 09:49:03

The building consent process is 20 days, only the extremely dodgy ones will have endless RFIs and drag on and on for 3 years. People engaging good engineering companies should not be afraid of the building consent process. If you have PS1 from the engineers then the building consent can be processed very quickly. The fire safety is required based on Clause 112 of Building Act 2004 and it's not something new. It's during the building consent process the council can keep a record of all the PS1 from the engineers. What you have said may fall under the peer review process and that can drag on even longer. Furthermore, who is going to be liable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with the building? There is no personal liability here in NZ, so even if you have chartered engineer issuing PS1, the liability stops when the company dies.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0-9-9 09:53:24

我只想说好官方的回答,仅次而已.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0-9-9 09:55:03

作为这么多的受灾群众,请你也面对他们的眼睛这么发表一番官方的演讲,如果还可以保证这个承诺,不用看到任何失望的眼神,我就膜拜你
作者: HFSJC    时间: 2010-9-9 09:58:36

My post wasn't targeted at you, all of those are the questions the government need to think about before rushing to decision and killing the entire equilibrium.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0-9-9 13:45:21

my point is that if a special law can secure more people's life and finance,why not give a chance? I just back from RSA building, all the poor and elder people living in these area, and over 25 units was moderate damaged, but still not under S41(1)(c)(i) of the building Act 2004. they asked me to check everywhere for them as their property manager has already flied away to Australia. they all badly horrified, and nobody care.  if getting all units to be rebuilt or repaired after the full building consent package to be proved, how long it would be take for the ending of their suffering.
作者: HFSJC    时间: 2010-9-9 16:14:15

Who said the new law will secure life and finance? And have you tried to present your case to the council under S41(1)(c)(i) for buidling consent exemption or you just assumed it doesn't work? The Building Act and NZBC are there for protecting the members of the public. Do you even know what's the procedure of a buidling consent review? The whole thing does not take more than 2 weeks if you have everything well prepared by someone professional.  If you know how to present the case for building consent exemption that will be even faster. What is the most dangerous to the public is not following the Building Act and NZBC.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10-9-9 16:50:49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10-9-9 17:28 编辑

Hey, I m not meant to join the fight between you guys, but other than Building Act, how about Resource Management Act (RMA)?

The gov't does not appear to also give reconstruction projects an exemption under the RMA/Christchurch City Plan nor give any thought on how the emergency legislation will link to the RMA process but just focus on the Building Act/Building Consent which does not sound very sensible to me.

It is normally the RMA/Resource Consent that drag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more than the Building Act /Building Consent. If the current mechanism still in place, planners in the Christchurch City Council will need to fast track their plan check procedure OR may even need to turn a blind eye / give a green light over the redesign/re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s which may slightly infringe the CCC's City Plan (i.e., no resource consent is required). The new legislation should clearly state the extent of such a tolerance.

Also, some very old/historic buildings will not comply with the current planning rules in the Christchurch City Plan in terms of bulk and height, etc and require the developer to establish the "existing use rights" under section 10 of the RMA if it is to be rebuilt to the same level after the one year grace period - it is not sure how the new emergency law address this legal planning issue.

On the other hand, if one can simply skip a building consent process for the time being and rebuild the structure anyway without a scrutiny of Council, it is very likely that some cowboys may build more/higher than what the building was before - which will result in a number of litigations from the adjoining unhappy neighbours down the track but the structure cannot be demolished as it was built...
作者: 鮩譤澪    时间: 2010-9-9 17:03:10

谢啦~~~~~~~~~~~~~~~~~~~~~~~~~~~~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9 17:33:25

花大, Building Act裡面的Schedule 1有說住宅裡不是載重牆的變動是可以building consent exemption的.  現在John Key大天才想要搞先斬後奏先跳過consent蓋完再就地合法, 真這樣之後那些重蓋的房子還會是一堆一搖就垮 ...
HFSJC 发表于 2010-9-9 07:27


申請Exemption的手續, 跟申請Consent, 兩者都要經過的審核, 沒什麼不同=.=
作者: HFSJC    时间: 2010-9-9 18:59:39

本帖最后由 HFSJC 于 2010-9-9 19:15 编辑

49# 陌生的香港人

RMA是用在 resource consent, building consent是只跟Building Act有關. 修房子要BC, 割地,加蓋還有打掉房子是要RC. 兩個不一樣. 不過他讓先斬後奏的話有住宅可以偷偷摸摸去把房子擴大....後面有沒有去報BC也沒有辦法查
作者: HFSJC    时间: 2010-9-9 19:04:23

51# 花天堂

沒錯是都要審核, 審核價錢有差, 要經過的手續也有差, 速度也有差. 有BC最後一定要有收驗, BC Exemption最後沒有收驗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9 19:24:30

51# 花天堂

沒錯是都要審核, 審核價錢有差, 要經過的手續也有差, 速度也有差. 有BC最後一定要有收驗, BC Exemption最後沒有收驗
HFSJC 发表于 2010-9-9 19:04


只要需要審核的東西, 就是不能隨便拆=.=
作者: HFSJC    时间: 2010-9-9 19:33:51

54# 花天堂

exemption審核只是審核符不符合exemption條件.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9 20:01:48

54# 花天堂

exemption審核只是審核符不符合exemption條件.
HFSJC 发表于 2010-9-9 19:33


同學你這句話就是審核啊....我不說了...再說沒意思
作者: Adagio    时间: 2010-9-9 20:30:43

欢迎名人光临

顶技术贴
作者: MaxPower    时间: 2010-9-9 20:37:57

你们都很专业。。
作者: liam    时间: 2010-9-9 21:35:13

这么专业,咋不去和council或John Key直接写信所呢
作者: UV15    时间: 2010-9-9 21:56:02

真后悔没有学土木阿,这个时候也能说说技术了.

赚的也多,工作机会多.多好.
作者: 炫目    时间: 2010-9-9 22:07:24

弱弱的问一下, 为什么lz自称小弟。。。。貌似lz是girl
作者: UV15    时间: 2010-9-9 22:12:16

本帖最后由 UV15 于 2010-9-9 22:14 编辑

传统上女生都喜欢扮男生.

祝英台,朱丽叶,古今中外都有这个癖好.

不过LZ真的是小弟;你不要被他头像晃点了.
作者: everest    时间: 2010-9-9 22:39:04

请问有没有机构可以检查民房的防震安全,防震等级。有没有高人知道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10-9-9 23:12:54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10-9-9 23:39 编辑
49# 陌生的香港人

RMA是用在 resource consent, building consent是只跟Building Act有關. 修房子要BC, 割地,加蓋還有打掉房子是要RC. 兩個不一樣. 不過他讓先斬後奏的話有住宅可以偷偷摸摸去把房子擴大....後面 ...
HFSJC 发表于 2010-9-9 18:59


我沒有說它們是一樣, 之前我已說過它們是不同的法例, 卻能影響到這個發展過程

我是說修房子有可能在重建時違規,比如說比原來的建高了一點,建大了一點,又或site layout 的設計違反你們 Christchurch City Council City Plan 的規定,又或者百幾年前原來是OK,但現在的法規已不允許,那重建時是不是要按現在的規定來comply? 不comply的話是不是要鄰居同意又開聽證會什麼的? 括免的話在法律上又如何能自圓其說以致防止不滿的隔壁鄰居打官司來告council? - 這些都是resource consent 的事情,按照一般程序來做的話都可以加慢重建進度 - RC絕不只是‘割地,加蓋,打掉房子’才要。

可能有點離題,但我只就那個最新那地震的法案發表一點個人看法。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9-9 23:14:34

传统上女生都喜欢扮男生.

祝英台,朱丽叶,古今中外都有这个癖好.

不过LZ真的是小弟;你不要被他头像晃点了.
UV15 发表于 2010-9-9 22:12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10-9-9 23:23:25

本帖最后由 陌生的香港人 于 2010-9-9 23:30 编辑

花少,他們連你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 看來你在南島的知名度還有待加強,呵呵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