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等地震过去应该好好查下ctv的建筑商 [打印本页]

作者: hjp320    时间: 2011-2-26 13:26:45     标题: 等地震过去应该好好查下ctv的建筑商

满新的建筑,怎么就倒这么彻底???边上的房子为什么没什么大事????
别的倒也还不是完全到,一般都还有整块的楼板顶着,有不少获救空间。。。。。。。。。。
这简直倒的一塌糊涂。。。。。。。。。。。
严重怀疑是豆腐渣工程!!!!!
拿大家的命开玩笑。
作者: 小裁缝    时间: 2011-2-26 14:54:09

是啊。。关键上次震完检查完都会没事,里面都进去正常上班了。。
作者: n柒跀a    时间: 2011-2-26 14:55:29

引用樓上的簽名:
囧,就一個字啊。

作者: 137    时间: 2011-2-26 15:01:15

能不拿国内的那套说这里吗
作者: go0511    时间: 2011-2-26 15:05:08

地震断裂带在那里,再坚固的建筑在那个时刻也会变的不堪一击!
作者: Adagio    时间: 2011-2-26 15:06:57

朋友说那里第一次震完后有很多裂缝
但是inspector让过了

不过也只是听说
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作者: mulder82    时间: 2011-2-26 15:09:34

地震断裂带在那里,再坚固的建筑在那个时刻也会变的不堪一击!
go0511 发表于 2011-2-26 14:05


断裂带只在CTV下面?周边的Buildings都没有?
作者: liheyang001    时间: 2011-2-26 15:11:40

这个我今天早上也想过了,怎么别的楼都没塌就ctv不行了?
就算是在地震带上,旁边的harcout的楼玻璃都碎了,但是我觉得结构都没有问题。。
震中也不在city.应该检查检查了
作者: kosal    时间: 2011-2-26 16:07:32

这个我今天早上也想过了,怎么别的楼都没塌就ctv不行了?
就算是在地震带上,旁边的harcout的楼玻璃都碎了,但是我觉得结构都没有问题。。
震中也不在city.应该检查检查了
liheyang001 发表于 2011-2-26 15:11


harcourts 要拆了。结构也坏了,旁边的amicus也下陷了。不过应该还是楼的问题。 就看那20秒能不能撑住了。
作者: go0511    时间: 2011-2-26 16:14:34

地基检查需要设备去测量,那些inspctors哪个不是走马观花,一栋楼不到二十分钟就搞定了。你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呢?人命就是这样搞出来的!
作者: Lollycake    时间: 2011-2-26 16:19:21

那只能说那些检查的人,没查好。
作者: yuming    时间: 2011-2-26 17:12:41

地震断裂带在那里,再坚固的建筑在那个时刻也会变的不堪一击!
go0511 发表于 2011-2-26 15:05

恩,有这种可能
作者: gunnfei    时间: 2011-2-26 18:52:04

我觉得应该不是建筑商的问题,可能地震就在下面。这里的建筑商都很负责任的。
作者: oldid    时间: 2011-2-26 19:08: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jp320    时间: 2011-2-27 01:54:09

说的都对,我不奇怪楼倒了,但是结构绝对有大问题,哪怕有几个完整点的楼板,也能增加不少生还的机会呀。倒的太干净了吧?图片看上去一点完整点的地方都没有,那就不能用断裂带来简单的解释了吧?
作者: LetGo    时间: 2011-2-27 02:10:57

出发点是好的,作用可能不大。倒不倒除了和所谓质量挂钩以外,主要是结构,较新的建筑一般采用框架式,抗震性较好。说白了是设计
作者: nz1080    时间: 2011-2-27 02:2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青蛇    时间: 2011-2-27 02:30:26

家里人是做这方面工作的,我问过,对于建筑物是有抗震标准的,过了抗震标准就是会有问题也没办法。毕竟是人造出来的楼,跟天灾对抗,很难会赢吧。但是地震来了,没抗住就是没抗住。上次地震完不是也检查过吗,问题出在那个环节吧。
作者: 高飞    时间: 2011-2-27 13:03:14

这栋楼确实有问题,CTV本来打算搬家的(3News上说的),结果还没来得及搬。。。。。
作者: 高飞    时间: 2011-2-27 13:04:47

建筑商因该没啥问题,至少CTV挺过了第一次地震
关键问题出在第一次地震后的Inspection
作者: 猪婆    时间: 2011-2-27 13:17:59

建筑商因该没啥问题,至少CTV挺过了第一次地震
关键问题出在第一次地震后的Inspection
高飞 发表于 2011-2-27 13:04


同意。。。。
作者: hugh911    时间: 2011-2-27 15:20:27

倒得很整齐,的确像是被直接死撕裂的。。。天灾人祸
作者: 2233aaa    时间: 2011-2-27 15:46:11

说的都对,我不奇怪楼倒了,但是结构绝对有大问题,哪怕有几个完整点的楼板,也能增加不少生还的机会呀。倒的太干净了吧?图片看上去一点完整点的地方都没有,那就不能用断裂带来简单的解释了吧?
hjp320 发表于 2011-2-27 01:54


粉碎性倒塌...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1-2-27 21:02:48

本帖最后由 songinator 于 2011-2-27 21:04 编辑

跟建筑商没关系 建筑过程都有inspection的 设计人员都有签字   

上次地震GNS在chch的观测站的peak ground acceleration很高

基督城的2500年return period的设计peak ground acceleration并不是很高 大概是0.4g几 奥克兰是0.22g  惠灵顿大概有0.8g到1g吧    g=9.81kN/m3

这两次地震都应该超过code里面规定的设计peak ground acceleration了 没办法
作者: hjp320    时间: 2011-3-1 12:49:41

跟建筑商没关系 建筑过程都有inspection的 设计人员都有签字   

上次地震GNS在chch的观测站的peak ground acceleration很高

基督城的2500年return period的设计peak ground acceleration并不是很高 大概是0.4 ...
songinator 发表于 2011-2-27 21:02

问题是要横向比较呀,这楼算新的,也不太高,为什么就它顶不住,而且倒的这么厉害?周围高的老的楼都没大事,这还是有一定问题吧。而且所有的楼板都碎了,设计和质量上绝对还是有缺陷的。。。。。。。。。。。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1-3-1 13:35:57

hristchurch City Council has defended the assessment of the CTV building after the September 4 earthquake.

Council buildings manager Steve McCarthy said the building was given a green placard by council structural engineers after the 7.1 magnitude quake.

The assessment meant the six-storey building was judged safe for workers to re-enter.

McCarthy said he stood by that inspection and said that no-one could have predicted the force that last Tuesday's 6.3 magnitude earthquake produced.

"What mother nature did to us last Tuesday was to deliver an earthquake that exceeded design standards, and it exceeded them by 50%," he said.

"The unique thing about this earthquake is that it lifted the ground and the buildings and then dumped it at two times the force of gravity."

The operation to recover bodies from the building has now been limited to daylight hours.

Fire Service spokesman Russell Wood said the operation was too complicated to be undertaken at night.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1-3-1 13:36:50

vertical acceleration = 2g
作者: nosky    时间: 2011-3-1 18:13:09

这个是偶然现象,主要看地下的地质,这次地震泥土液化也很罕见, 可能也影响它下面的受力,这个谁也说不清楚,天知道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1-3-1 20:55:52

[quote]这个是偶然现象,主要看地下的地质,这次地震泥土液化也很罕见, 可能也影响它下面的受力,这个谁也说不清楚,天知道
nosky 发表于 2011-3-1 18:13 [/quote

肯定不是土壤液化 土壤液化一般不是localised 整层loose sand会liquefy

这建筑倒塌的这么彻底 除了地震在ctv builiding 下面以外我想不出别的原因了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1-3-1 21:27:30

CTV building 的问题比较复杂,有很多原因。我就这么说说,大家不要拍砖太很。ctv的建筑有30年的建筑,楼板还没有采用diaphragm抗震隔板的设计理论,用的是钢筋网steel mesh的布筋设计,是没有抗震特性的,楼板和梁柱的节点也没有采用隔板抗震的设计,所以破坏很严重。再加上楼上几位的分析,地表加速度,土质的问题,所以结果是灾难性的。这些都是个人看法,大家就这么听听好了,各种情况都有可能。
作者: TurningBack    时间: 2011-3-1 21:40:28

是不是还要追究建造大教堂的古代工人的责任? 或者把现在的存在的古代建筑都推了按照现代标准重新建?
作者: mandy0512    时间: 2011-3-1 22:43:50

akl的结构工程师查了一下,说CTV不新,盖那楼的时候新西兰建筑抗震标准还没出台呢
作者: greentree    时间: 2011-3-1 23:22:49

那个楼大约有30年的历史,抗震的要求是有的,但是比现行的标准要低5-10%。最主要的是没有采用隔板抗震的设计理论,和楼板与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这个真的要谢谢坎大的研究小组了,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这个设计课题的研究,把这个理念补充到现行的设计规范里面。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研究人员到坎大来合作继续深化研究这个课题,因为隔板抗震的理念对高层建筑,尤其是现在的混凝土建筑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个话题扯远了,大家不要介意。我想lz就是出于对受难者的同情和不公而发的帖子,所以检查肯定是要分析的,一定要给公众一个交代,不然怎么对得起那些受难者和家属。lz请先消消火,一定会有说法的。
作者: hjp320    时间: 2011-3-2 13:42:15

是不是还要追究建造大教堂的古代工人的责任? 或者把现在的存在的古代建筑都推了按照现代标准重新建?
TurningBack 发表于 2011-3-1 21:40

你不要乱扯好不好,我没专业知识,可能说的不对,也就希望大家讨论下而已。
你这就在乱说话了吧。教堂要老很多好不好,而且倒的也只是一部分。
再看下art center,够老了不?
老新不是主要问题,我说了我只是痛心倒的太惨,一点生存机会都没有。
设计和检查方面是不是还是有可以检讨的地方。
作者: songinator    时间: 2011-3-2 13:43:50

你不要乱扯好不好,我没专业知识,可能说的不对,也就希望大家讨论下而已。
你这就在乱说话了吧。教堂要老很多好不好,而且倒的也只是一部分。
再看下art center,够老了不?
老新不是主要问题,我说了我只是痛 ...
hjp320 发表于 2011-3-2 13:42


good point.
作者: williambb    时间: 2011-3-2 22:01:56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房屋建设本身的条件问题,例如结构不一定完全合理,材料不一定很坚固等,而且最近学校房屋的建设速度也比较快,可能造成了一些建筑上的问题。XXX指出,有些地区的房屋正好处在强地震活动的断裂带上,所以抵抗不住地震,无论是儿童房屋、学校、还是政府和居民建设都会受到破坏。XXX对是否有相关人员因腐败和接受贿赂导致建筑坍塌而受到惩处的提问没有作任何回答。”

---------- 纯引用某国相同事件的官方解释,相当专业,绝对有效,建议纽国政府向此国先进政府效仿学习。
作者: 小裁缝    时间: 2011-3-2 22:10:06

那个楼大约有30年的历史,抗震的要求是有的,但是比现行的标准要低5-10%。最主要的是没有采用隔板抗震的设计理论,和楼板与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这个真的要谢谢坎大的研究小组了,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这个设计课题的研 ...
greentree 发表于 2011-3-1 23:22

绝对的专业人士!
作者: kikikang1115    时间: 2011-3-2 22:40:19

楼上上很专业
作者: .紫幻姬.    时间: 2011-3-2 23:34:24

我觉得能抗住去年7级的地震,就不应该是建筑商的问题。这是上次地震的遗留问题引发的二次灾难。
作者: hjp320    时间: 2011-3-5 12:26:34

新西兰总理承诺彻查大楼垮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13:55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朱静远

大楼质量遭多方质疑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新闻发言人王欣今天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工作重心已经转为挖掘遇难者遗体和鉴定工作,使馆方面正在督促新方加快这一进程。

  昨天下午,由中国公安部选派的5人法医专家组抵达克赖斯特彻奇机场,这个专家组的成员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人类学、DNA识别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方面的专家,具有丰富的灾难事故遇难人员遗体识别经验,他们将会协助新西兰方面加快包括对中国遇难者在内的遇难者遗体鉴定工作。 “这一程序会很复杂,”王欣说,“但希望能够尽快给予遇难者家属最大的慰藉。 ”

  在此次地震中失踪的24名中国公民多数被埋在坎特伯雷电视大楼下,大楼的建筑质量也因此遭到多方质疑。

  王欣说,除中国留学生的家长要求新方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外,新西兰国内不少人也对大楼垮塌的问题提出质疑,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已表示将彻查该大楼垮塌问题并尽快提交相关报告,如存在人为因素,新政府将严惩不贷。
作者: hjp320    时间: 2011-3-5 12:28:48

新西兰将彻查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坍塌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23:18  新华网
新华网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3月4日电 综述:新西兰承诺对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坍塌原因进行彻查
记者 刘晨 黄兴伟
        新西兰高等教育部部长史蒂文·乔伊斯参加了当天的见面会。他向中方家属表示慰问,并强调说,新方将对坎特伯雷电视大楼的坍塌原因进行“彻底而透明”的调查。

  而此前,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也表示,新西兰政府将成立独立的皇家调查委员会,对坎特伯雷电视大楼等建筑的坍塌原因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

        据了解,坎特伯雷电视大楼高6层,于上世纪90年代初完工,约有20年历史。去年9月新西兰发生地震后,克赖斯特彻奇市政府对该建筑结构曾进行过检查,认可其继续使用。随后,大楼的托管人也授权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建筑结构安全检查,得出的报告并未对大楼的结构安全提出任何质疑,但建议对建筑内部和外墙表面的损坏进行修复,就在2月22日地震发生时,相关修复工程仍在进行中。

  而较早前公布的一份地产危险性评估报告则显示,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和地震重灾区另一处建筑物下的土壤是非常容易“被摇撼”的,而且有很高的液化可能性。

  地震发生后,大楼业主已向当地媒体表示,将会尽力配合关于大楼倒塌原因的调查。
作者: 板车升级中    时间: 2011-3-5 15:40:00

chch既然是地震带, 以后干脆就别盖超过两层的建筑。。。
作者: sun1shine    时间: 2011-3-5 15:43:38

有没有发现这次塌掉的2个楼样子都差不多,不是一个公司的作品吧?
作者: nosky    时间: 2011-3-5 18:03:08

我前面就说了是土质的问题, 这次又是泥土液化, 而且不均匀, 楼的这侧液化了,下沉了,那一侧又没有液化或是没有这么厉害,楼很重, 活活被撕裂,还是偶然性大一些。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