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国务院侨办给基督城华人的慰问金该如何使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煎荷包蛋    时间: 2011-4-14 02:00:49     标题: 国务院侨办给基督城华人的慰问金该如何使用

本帖最后由 大煎荷包蛋 于 2011-4-14 01:17 编辑

近日,基督城的华人们一直在等待对国务院侨办拨给基督城华人5万美元(约合7万纽币)的使用方案的说明。

上周终于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些解释。据使馆官员解释国侨办委托大使馆转交基督城华人华侨。据说有明确指示不包括国际留学生。当然也还有酌情处理的话。就中国人法律概念上一般的理解酌情处理应该是在委托人委托的范围内酌情处理,而不应该违背委托人的委托意愿。也就是说大使馆应该在不包括国际留学生在内的基督城华人范围内使用该笔款项。更严格地说应该由基督城华人来决定怎们使用该款。

然而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是大使馆自己决定作了这笔款的拨发者,而不是转交者。首先将款项拨给路易.艾黎中文学校和伊可公司各7500
(共15000纽币已捐给遇难者家属),拨给坎特伯雷地震援助组(35000纽币)。大使馆称将10000美元和其它社会捐款捐给了遇难留学生家属,目前还剩1600美元留在大使馆备用。

首先,这捐出的10000美元不符合国侨办个用款说明,其次即使捐出也应以基督城华人的名义而不是使馆的名义,另外来两笔捐款也应属基督城华人捐款而不是其个人或机构的,因为这笔款项是属于基督城华人华侨的。所以基督城华人实际已捐出10000美金+15000纽币。数目不小。为何还要我们来捐?

现在终于见到了坎特伯雷华人地震援助组(地震租)刊登的方案。其中有几点实在令人费解。
1. 在徐叶明组长的问答中第一个问题就不能自圆其说。华人社团不能代表所有华人没错,同样地震组也不能代表所有华人。为什么能决定款项使用呢?
2. 关于慰问金不用于搞活动的解释。慰问金搞活动合情合理,是各类慰问金使用最多的选择。中外都有.而且是反对者最少,效果最大,覆盖面最广一种使用慰问金的选择。主要的困难是要看组织者组织水平和调用资源的能力。看来地震组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不选此案。为何不直说?
3.关于不将慰问金直接捐赠给遇难学生家属一条讲的是大实话。还讲了地震组无权直接代替华人华侨把把慰问金当作捐赠款送给他人。
可是第四条接下来就自相矛盾了。
4. 既然无权直接代表华人,为什么剩余的款(如果有)地震组就可以不做任何工作直接放入捐款箱??这符合地震组自己做的解释吗?口口声声说不能代表却直接操作,这让我们普通话人怎么想?还有所谓选择应该至少两个或以上才叫选择,可你们只提了一个方法,是不是有点强差民意。为什么不设基督城重建捐款箱和援助基督城的捐款箱。请记住我们都是基督城居民。是纳税者也是政府各项有利政策的享受者此时支持基督城重建应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为什么不设?不要忘记,大使馆已经代表我们基督城华人捐了一万美金,还有中文学校和伊可公司的15000纽币。而且那钱就是我们基督城华人的。如果不是报纸登刊大使馆的回答,我们还真不知道。
5. 捐款无多少之分,而且也没有够于不够的标准。既然基督城华人已经捐出27000纽币就没必要再在这个项目上捐了。说血浓于水,地震组难道没有看到基督城华人为遇难者家属所做的一切。这话听起来怎么有点像在谴责我们基督城华人做得不够,岂有此理!!这意见是地震组的意见还是徐先生自己的意见我们不知道但听起来让人伤心!
6.问答第五条说余款捐给遇难者家属是最容易被多数人接受的方案。
这话的根据是什么?是有调查数据还是有华人大会投票为依据?地震组怎么能空口无凭的说话,这工作怎们做的?简直是自相矛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网站上调查,靠点击率看民意,起码可以表示地震组有了解大家意见的诚意。连这样的工作都没做怎能说什么是大家的意见呢???

7.关于《地震组慰问金分配方案》的实施办法
a. 一般而言公示至少应该两周,此事不是紧急状态法规定项目,完全应该照常规办理,才能充分显示国家关怀。而且应该在中英文媒体同时刊登公示,因为有很多华人华侨不看中文报,或者得不到中文报。侨办和大使馆应该没有具体时间指示,那就是说我们应该遵照大使馆的指示,把时间放在正常的两周公示时间,然后领取时间也应至少两周。这才能让然看到地震组是真正想为华人办点实事。至少多花一点时间总要求不过分吧?(如果是真的需要,或是大使馆真有此类指示,也应透明让大家看看[不会是红头文件吧]。这是在新西兰领土,大使馆最多只能建议。大使馆有那么多重要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管理这些。再说这在人家大使馆管理范围之内吗?不会假传圣旨吧。请不要占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宝贵时间!!)

b. 既然是慰问金,就心意诚实些,不要摆什么捐款箱。人家捐款是人家自己的事。人家想捐给谁是自己的事。摆捐款箱有强迫捐款之嫌。小小地震组还没有这么大的权力。再说地震过去快两个月了,地震组为什么不在地震不久时或在家属刚到时组织捐款?现在要强用大家的款去捐显得不够仗义!再看广州同乡会给基督城捐款了,潮州同乡会捐了,台湾商会捐了,人家都没有所谓的地震组。可我们有,但就是代表大陆华人给基督城地震的捐款没有。( 此处不涉及个人捐款)。地震组完全可以组织,但不要在发放慰问金时,应该另行组织活动进行,让人们在稍许放松的气氛下为基督城建设捐款一定效果更好。也体现一下地震组办事的智慧。

c. 关于发放慰问金,如果地震组实在想不出,或者不愿意想好办法来使用此款,采取登出的笨办法也行。但发放款除了公事时间和领取时间要合乎法律规定外,还要保护领取人隐私,不能将个人信息作为它用。不应在现场有很多无关闲杂人员出出进进。办理发款手续应该简洁方便,占用双方时间都不多才好。如果放上一堆扯闲话之流,恐怕一天也办不了几个。这需要好好安排。没计划安排好不要进行。

d. 关于领发款的监督一定要按新西兰法律程序走,即只有太平绅士、律师、警官、新西兰注册教师,教育部承认的学校校长才有公正见证资格。不要安排一堆所谓侨领来,没有资格的人的见证监督也无效。

e. 这是2.22地震以后地震组所做的唯一的具体事,其他具体实事一件也没做。没有为华人搞任何活动。到华人家庭帮助铲除淤泥是教会做的,遇难者家属接待更多的是个人联系,追思会是教会帮助组织的。地震组常常是一大堆人没人办事,可能还有很多华人需要帮助,地震组根本不知道。基督城的华人感觉不到地震组的关怀和帮助。遇难者的家属的感谢信就可见一斑,根本没有提到地震组,因为具体事做得不多,人家记不住。人家感谢了基督城华人。但我们的捐款名分没有得到承认。(约折合纽币27000多)现在终于有了一次做具体事的机会,希望地震组不要错过,好好为基督城,和基督城华人华侨办一点实事。

请大家看后自己想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作者: shot    时间: 2011-4-14 02:12:22

沙花~~~~~~~~
作者: shot    时间: 2011-4-14 02:17:28

擦~~已经不对那个xx组报任何希望了~~~~~~总而言之一句话,7w纽币,连个p都没看着就没了,他们还不是怎么说怎么有~~~那个xx学校~~和XX集团,还不是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才把黑了的钱捐了,其实他们就是想黑没黑成,结果还当婊子立牌坊
作者: zjr1990222    时间: 2011-4-14 08:26:08

算了~不多说话~
怕被跨国~~机票灰常贵的~~
作者: kent719    时间: 2011-4-14 09:09:36

首页强势留名!
作者: 戒指    时间: 2011-4-14 09:27:38

咋还停留在这个问题上呢...
整个所谓的XX小组 就是一玩笑...
还所谓的“祖国培养出来的成功企业家”呢...
作者: 泡椒猴头_    时间: 2011-4-14 09:35:55

..............
作者: 醒临    时间: 2011-4-14 10:20:05

本帖最后由 醒临 于 2011-4-14 09:31 编辑

大使馆应该在基督城华人范围内使用该笔款项

华人没受益,全捐了????????????


太过分了,中国的官僚作风,大使能给个解释吗?????????


我们是灾民
作者: shot    时间: 2011-4-14 10:23:05

那个组长要是不用大家的钱做足功夫,怎么回国领赏啊,怎么跟王jj斗啊??
作者: 好梦成真    时间: 2011-4-14 10:33:10

嗯,内幕在慢慢掀开。坐等真相,钱究竟怎么花的。
作者: shot    时间: 2011-4-14 10:37:24

嗯,内幕在慢慢掀开。坐等真相,钱究竟怎么花的。
好梦成真 发表于 2011-4-14 09:33
擦擦~~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连扫厕所的大婶都知道了,你还等个p啊
作者: peter00649    时间: 2011-4-14 11:43:27

本来就不是你们的钱,你们生哪门子的气啊,过好自己就行了,神马都是浮云啊
作者: shot    时间: 2011-4-14 12:11:21

擦擦,咋不是偶们滴马尼
作者: 穿着马甲的鸟    时间: 2011-4-14 12:27:04

楼主能不能分段之间空几行,再把重点Highlight一下。一大片文字,真的好难读的。
作者: Felixhunter    时间: 2011-4-14 14:23:15

钱  是国家的钱 过来 就是地震组的钱 !!  哈哈哈  跟我们 估计 也没什么关系了!!!
作者: 大煎荷包蛋    时间: 2011-4-14 15:19:57

12# peter00649
但是,应该负责任的处理这笔款,不是我们的为什么大使馆出面解释??为什么给这家给那家。自己花了的了。他们敢吗?为什么捐款不说是基督城华人的?
作者: j141e    时间: 2011-4-14 15:52:38

我只有一个问题:
基督城有2.6万华人吗? 我一直听到的数据是1.1~1.5万人啊 (包括留学生人数约为 2~3千)。
还包括台,港,星,马,和当地 。。。。。意即在National Survey 上表示自己是 Chinese (ethnic)的人。
很想知道 2.6 万的数字或概念是从哪来的?
作者: statisticalfish    时间: 2011-4-14 16:32:17

17# j141e

According to offical Census 2006, the asian population in christchurch city is 26631. Even add neighbouring cities within Canterbury district, the number is only 28305.

The number they gave is definitly wrong!
作者: kkccnz    时间: 2011-4-14 17:15:56

$25 per person...
作者: j141e    时间: 2011-4-14 19:27:50

17# j141e  

According to offical Census 2006, the asian population in christchurch city is 26631. Even add neighbouring cities within Canterbury district, the number is only 28305.

The number  ...
statisticalfish 发表于 2011-4-14 15:32


谢谢专家出来解惑~!

2.6万是 Asians....... not Chinese!
作者: Ohoka    时间: 2011-4-15 02:46:43

这个贴只给的信息为什么没人关心,地震组给个解释吧。那个庄某人,说明一下,雄辩一下好吗?请!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