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你的理想跑车是哪一款?(不断更新组图和选项) [打印本页]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7 18:37:43     标题: 你的理想跑车是哪一款?(不断更新组图和选项)

本帖最后由 jordanchen 于 2011-7-29 20:53 编辑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经常看到skyline跑车 白色的 不知道为什么 越看越喜欢


特别喜欢它的屁股 不喜欢看前面,想了解一下大家的喜好?是否也喜欢白色的skyline 或者其他车款的跑车 在下对跑车一无所知 就知道经常看到跑车 一般是两门的 有的有带尾翼 还有宽扁胎 手拨的 提速非常快 想借贵版多学习一些 仅此而已





白色幽灵柯尼塞格CCX



兰博基尼lp700

 

EVOX

Evolution 10

  三菱第十代Lancer EVO出席了东京车展,在日本这款四驱车将命名为“Lancer Evolution X”,在美国则叫做“Lancer Evolution”。日本版Lancer Evolution X将于2007年底上市。代号4B11T的全新发动机,最大功率280hp/6500rpm,最大扭矩422Nm/3500rpm。还装备S-AWC四驱系统,结合了ADC、AYC、ASC和ABS的所有功能,能够将动力适时分配到每个车轮,提供了极佳的操控性。

  十代EVO依旧将维持三厢四门房车的传统(虽然在WRC赛场上两厢掀背车型已证明比三厢车型更胜一筹)。不过,动力系统亦将维持EvoIX车系的2.0升涡轮增压引擎配置,经过重新调校与加大增压值之后,最大马力可能将达到320hp的水准,而且这具底盘设计之初就已经考量到四轮驱动系统的需求,所以原厂表示Evo X十代提供的动态表现将大大超越Evo IX车系。
三菱Evo X

外形  经典的三菱汽车鲨鱼鼻前脸彰显着王者风范。秉承着“成为一款让任何人都能轻松享受驾驶乐趣的全时四驱运动型轿车”的设计理念,全新的轻量化4B11发动机双离合器TC-SST(双离合器运动换挡模式变速器)及S-AWC(超级四轮控制系统)四驱操控系统完美结合,新一代Lancer EVOLUTION 放下了以往桀骜不驯的疯狂,给予人们的除了高性能表现下的澎湃激情,还有更多的操控乐趣。锐利的AFS主动转向HID头灯,衬托杀气十足的鲨鱼鼻与流线线条,让Lancer Evolution X清楚展现新世代运动美学潮流。
性能技术  ‍

  三菱多年的空气力学与涡轮增压引擎散热技术 。Lancer Evolution X的鲨鱼嘴,可以发现刻意放大的网格水箱罩、进气霸与前保杆开口,都是提高引擎冷却器、涡轮增压的中央冷却器散热与引擎进气效能,所必须考虑的重点设计。同样地,引擎盖的散热开口与中央进气口,也提供引擎与涡轮增压器在运转时,所需的高效能散热。对于制动系统的散热效果,原厂也有顾及,透过轮拱隐藏的进气栅孔与轮拱后方的排气栅口,让Lancer Evolution X随时能透过导入的空气冷却煞车系统。BBS锻造18寸轻量铝圈、Yokohama Advan运动化跑胎与Brembo刹车卡钳搭18寸碟盘,都是GSR Premium Package旗舰版的顶级运动配备至GSRPremium Package与于其它版本的重点差异,就在于增配的多项大厂改装套件,包括BBS锻造18寸轻量化铝圈、245/40 R18 Yokohama Advan运动化跑胎、Brembo煞车卡钳搭18寸碟盘、Bilstein单筒式避震筒与Eibach弹簧等,彻底发挥Lancer Evolution X的操控潜能。

  涡轮增压直上280匹,体验右驾战斗座舱。 然而,惊艳,就在绝对肃杀鲨鱼外表下蕴藏的280匹动力,由TC SST双离合器变速箱,结合S-AWC动态系统,透过整合分配前后轮轴扭力输出的ACD主动中央差速器、分配左右后轮扭力输出与煞车作动的AYC主动式舵角控制系统、ASC主动式稳定控制系统和Sport ABS运动化防死锁煞车系统等四套操控系统,在主动安全与操控乐趣上,彻底发挥四驱驾驭的全新境界。


不管如何,与Lancer Evolution X在十胜研究所的短暂接触,已让我们清楚捕捉到,Lancer Evolution透过10代目要传达的重要讯息,是机械仿真人因的极致,对操控哲学的划时代演进。
本田在东京发布了最新的NSX车型系列的新成员:NSX-R,该车售价1195万日元,已经成为日本最贵的汽车。该车将在5月24日在日本范围内销售,年销售目标为60辆。这款2座的NSX-R是自1992-1994年期间推出的NSX-R的最新版本。
  发动机以及变速器调校
  NSX-R的发动机共享标准版NSX的3.2升VTEC V6发动机,而type R则更多的在一些细节方面得到改良,增强输出功率以及提高响应速度。这些细节改进包括精确每个气缸里活塞以及连杆之间的平衡和精确曲轴,离合器箱以及滑轮装配的动态平衡。金属轴承更加规则,与其它配件间的间隙更加的精确以减少摩擦,较低的最终传动比使得NSX-R有更出色的加速性能。自定义调校DBW以及减少加速踏板行程来提高加速反映。




  NSX-R
     行走机构以及底盘调校
  更硬的悬挂,更刚性的车身以及特殊的倾斜刚性平横设置的结果是在攻弯时得到更加出色的操控性能。具体的措施为:增加弹簧刚度,增加避振器阻尼比率。加固避振器衬套,后控制臂等。强化稳定杆,强化前后横拉杆。轮胎采用石桥定制的高抓地胎,前胎尺寸215/40R17,后胎尺寸255/40R17。轻型铸铝轮毂(采用特别的“锦标赛白”喷涂)是与BBS合作开发。16英寸的刹车盘以及强化的刹车垫能保证最小的性能衰减。NSX-R也采用了快速响应的刹车动力主缸以及可定制调校的ABS系统。

  车身轻量化
  碳纤维部件的采用对减轻车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碳纤维前引擎罩以及进风口,由高压CFRP(碳纤维加强塑料)形成。超大,空心的一片式碳纤维后尾翼,这是世界上首次用在量产车上面,并内置高位刹车灯。其它的轻量化方法还包括:更轻的车轮,更轻的电池,更轻的后避振横梁,去掉备用轮胎,去掉电动门锁以及电子调校侧面门镜,采用更薄的后窗玻璃,更轻的地毯,去掉地板漆层以及软垫,去掉后绝热隔板,去掉行李箱开启开关。



  改良空气动力学特性
  碳纤维的引擎罩以及空气出口和车前唇扰流器确保了车子前部上升力为0以下。后扰流裙边以及碳纤维的后尾翼同样能将后升力减为0以下。前冷却器管道口的表面也采用最优化设计以控制气流通过车身内部。


  内饰以及外饰
  NSX-R高性能的坐舱不仅注重运动的感觉,而且还突出了其多功能性。定制的球形钛金属排档杆,皮革包裹的Momo方向盘,Recaro碳纤维全包围桶形座椅。全铝修饰的中控面板及侧面板;仪表台采用了无光泽橡胶,以减少前档风玻璃的反射光。仪表板采用碳黑背景以及黄色的指针。除了8种车身颜色以外,还可以选择NSX-R特别配制的“锦标赛白”。车前部红色的“H”标志代表着真正的Type R型号。




日产GT-R
  此次北京车展上,出现在日产展台上的超级跑车仍然是新一代GT-R。2001年日产Skyline轿车版换代上市时,日产并没有随之推出相应的GT-R版本,并且Skyline轿车版造型设计也一改历代坚持的矩形头灯和四圆尾灯组。不过2001年东京车展上展出的GT-R概念车打消了人们的猜测,几乎所有GT-R经典的设计元素都得到保留。不同的是,GT-R将从此将脱离Skyline车型系列,不再是轿车版的改装版本而发展成为日产独立车系。
  随着六年的等待,日产新一代GT-R再次卷土重来。新一代GT-R从外观上便能感到气势逼人,新GT-R拥有梯形中央进气口,黑色的前保险杠隐藏在进气口的中央增强了前脸的立体感,这一大胆的设计也被三菱在其新一代三菱蓝瑟EVO中有所体现。与此同时,车侧前方夸张的轮眉给人坚实而又流畅的感觉,前翼子板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轮胎周围气流的独特形状。犀利的腰线从侧面一直延伸到尾部与宽大的后翼子板暗示着新GT-R所能表现出的强劲驱动力,标志性的四圆形尾灯自然会被作为GT-R的经典元素保留下来,独特的C柱设计也继承了GT-R的家族传统。在融合了独特的现代线条及传统经典的GT-R各种元素,使它不只展现出新一代车型应有的时尚感和科技感,还保留许多过去的回忆。新GT-R不但在材质上大量应用轻量化钢材、碳纤维以及铸铝材料,在造型方面也追求最佳的空力效果及最低的空气阻力。GT-R的正面风阻系数仅有0.27,领先目前业界多数车款的水平。
  新车型放弃了沿用多年但性能出色的2.6升直6发动机,重新配备了3.8升双涡轮增压器V6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480匹马力(358kW),并且具有597Nm的最大扭矩。强劲的动力输出经过GR6 六速手自一体双离合器变速箱的调配后传递给最新研发的ATESSA全时四驱系统。全新GT-R从静止加速到96 km/h仅需3.5秒,400米加速时间仅为11.7秒,极速高达310 km/h。
  新GT-R并没有因为其运动本质而放弃舒适配置:LCD多功能显示屏幕镶嵌在中控台醒目的地方,它除了可以显示涡轮压力、时速、油温、油压、水温,甚至是前后、左右G值等项目外,还可以虚拟仪表图像形式显示。不仅如此新GT-R还配置了30GB硬盘的3D地图导航系统,六碟CD/DVD音响系统和可以实时收看电视的HDTV接收器等。值得一提的是,新GT-R的多功能显示屏幕显示界面由GT赛车游戏的原班人马设计。

法拉利458 Italia
  法拉利此次在北京车展带来的是同样于去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的法拉利458 Italia超级跑车。这款中后置发动机的法拉利新车再次由平宁发利娜设计工作室(Pininfarina)操刀设计,再度展现出流线车身融合奔放意大利美学的精髓手法。法拉利458 Italia的前保险杠中暗藏着两个尺寸巨大的进气口,直幅长条形头灯组则搭配直列式LED行车灯。顺着车侧曲线向上,位于后轮拱上方设计有四组进气孔,用以满足缸内直喷中后置V8发动机的进气需求。车尾独特的中置三口排气尾管显得非常独特,而下方的大型扩散器,则可以给予这款法拉利458 Italia足够的下压力。
  如同法拉利每款公路赛车的传统,458 Italia 核心技术同样源自法拉利F1赛车技术,甚至前F1冠军车手 舒马赫亲身参与 458 Italia研发计划,提供宝贵的设定参数意见,令 458 Italia在操控表现更趋完美。同时法拉利458 Italia采用全新开发的铝合金底盘,配以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
  动力性能方面,法拉利动力团队全新开发的排气量4499cc V8 90度夹角发动机,这也是法拉利首台缸内直喷中后置V8发动机,其具备12.5:1高压缩比的赛车动力特征,可输出425kW/9000rpm最大功率和540Nm/6000rpm最大扭矩 (其中80%扭矩可于3250rpm涌现)。这款发动机的升功率高达94kW,法拉利458 Italia 不仅创下法拉利历史上最优异动力水平,也在自然进气引擎效率上超越对手。法拉利458 Italia 百公里加速时间低于3.4秒,最高车速超过325km/h。


保时捷Panamera
  在去年上海车展的新车发布会上,保时捷公布了Panamera车系完整的V8动力家族中的三款车型:分别是Panamera S、Panamera 4S与Panamera Turbo。而此次北京车展上,保时捷发布了入门级Panamera V6动力版本。保时捷Panamera的入门型号分为两款,分别为Panamera与Panamera 4。传动系统为保时捷PDK七前速双离合变速箱。
  坚持延续保时捷品牌运动跑车设计特征,又要提供四门四座布置,一级后排座椅的宽裕乘坐空间,是保时捷Panamera的设计理念。而在经历概念发想与研发阶段后,呈现在世人眼前的保时捷Panamera的前脸造型依然具有保时捷911车系家族特征,但是车身的后半段则没有了911车系经典的水滴形乘员舱,取而代之的是长达4970毫米的车长、车宽更是达到了1931毫米。甚至超过了保时捷卡宴suv,当之无愧的成为当今尺码最庞大的保时捷车型,不过,保时捷Panamera的车高仅为1418毫米,因此保持了911车系流线低重心的经典元素。
  为了提升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保时捷Panamera采用了创新技术的轻量化车身结构,大量使用铝镁金属和塑料,例如Panamera S车型的重量降至1770公斤。同时保时捷还对Panamera车底气动布局的进一步优化,降低风阻系数。另外,低滚动阻力轮胎的使用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油耗。
  去年国内发布的保时捷Panamera首批车型仅搭载V8动力系统,传动设定则有后驱与四驱两种模式。后驱布置的Panamera S采用输出功率为298kW的4.8 V8发动机,搭配七速PDK保时捷双离合器自手排变速箱后,Panamera S可实现百公里加速5.4秒、最高车速283km/h。此次发布的V6版本则搭载一款3.6升的V6发动机,采用DFI缸内直喷技术,最大功率223kW,扭矩则为400Nm。新款入门Panamera型号车型仍将采用前置引擎后轮驱动,而Panamera 4则为四轮驱动形式,百公里加速成绩分别为6.3秒和6.1秒。

阿斯顿-马丁Rapide
  阿斯顿马丁此次在北京车展上带来的依然是去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的四座轿跑车Rapide。这是阿斯顿马丁旗下第一款量产四座轿跑车,它的到来意味着目前已经形成竞争局面的四座轿跑车更加激烈,例如奔驰CLS,兰博基尼Estoque,以及前面刚刚提到的保时捷Panamera。
  阿斯顿马丁Rapide保留如同DBS,DB9和Vantage一贯的优雅流畅线条,不过车身后部则幻化为当今车坛流行的4门轿跑身形。从正面看去,阿斯顿马丁Rapide的前脸造型仍然以凸形水箱格栅和锐利修长的头灯所组成,与现款阿斯顿马丁家族车型如出一辙。不过身为阿斯顿马丁第一款四门量产轿跑,阿斯顿马丁Rapide的独特之处在于后门,工程师为阿斯顿马丁Rapide设计了一款拉开后微向上扬的鹅翼车门,以利前后座乘客皆能轻松便利地进出车室。后门扬起的后翼子板则至车尾向上勾勒出鸭尾造型,亦不失阿斯顿马丁的一贯特色。
  动力方面,阿斯顿马丁为Rapide搭载的是排气量6.0升的V12发动机,它由德国科隆发动机工厂手工组装的V12发动机,可提供350kW最大功率及470Nm最大扭矩,以后轮驱动的方式输出。变速箱搭配ZF全新调校的6速Touchtronic 2手自排变速器,并于方向盘左右配有镁合金换档拨片。另外,阿斯顿马丁Rapide的车身和底盘结构采用V/H Architecture,并由冲压成型铝合金结构组成。制动系统则采用CCM碳纤陶瓷煞车系统,提供高效且耐用的制动性能。


奥迪R8 Spyder
  此次北京车展上,奥迪带来了二款奥迪R8车型,奥迪R8 V10 5.2 FSI Coupe和敞篷版Spyder。其中敞篷版Spyder车型与去年法兰克福车展上首发,此次首次在国内亮相。搭载V10发动机的R8车型有望在今年9月进口国内,售价将超过260万元。
  奥迪R8 Spyder敞篷版采用的轻质的自动软顶敞篷。重量仅约30公斤的软顶敞篷,在车辆行驶时速达50公里的状况下,依然可于19秒内完成启闭,在开棚的情形下,车室内的防滚架与头枕式气囊用以保护驾驶与乘客的乘车安全。奥迪R8 Spyder的车身结构采用Audi Space Frame,运用铝钢轻量复合材质实现的车身轻量化,其中手动挡R8 Spyder的车重仅有1,720公斤。
  奥迪R8 Spyder 5.2 FSI quattro配备铝质缸体的V10自然吸气式发动机,采用汽油直喷技术,压缩比达到12.5:1。这款发动机还采用了干式油底壳设计,确保机油供给润滑顺畅,并且有利于降低极限驾驶中高重心所带来的影响。这款排量5.2升的发动机最大功率525马力 /8000rpm,峰值扭矩530Nm。相当于每升发动机排气量可以提供100匹的马力,而每匹马力仅需负担3公斤的车重。同时这款5.2升525匹马力V10发动机,可搭配自排、手排与R tronic三种变速箱,加上引以自豪的Quattro 全时四轮传动技术,奥迪R8 Spyder搭配6速手排变速箱,完成0-100 km/h加速仅为4.1秒,最高时速可达313km/h, 奥迪R8 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日常状态下的前后轮扭力分配为15:85,而在激烈驾驶的状态下则会自动调整为30:70用以提高操控稳定性。

雷克萨斯LF-A
  丰田将推出超级跑车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传言,不过在F1赛车大量投入资金的丰田的确有着开发超级跑车的梦想。2005年底特律车展上雷克萨斯首次展出名为LF-A双座超跑概念车,紧接着2008年雷克萨斯再次推出敞篷版LF-A概念车,而在去年东京车展上,量产版LFA超跑的亮相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此次北京车展上,雷克萨斯在中国正式展示一款超跑。雷克萨斯计划将在2010年底开始批量生产LFA车型,但是只会限量生产500辆,售价更是高达37万5000欧元。就售价而言,也许雷克萨斯LFA对于丰田来说就像参加F1一样,只是为了圆心中的一个梦而已。
  外观造型方面,量产版雷克萨斯LFA与概念车的差异不大,只是部分细节改为更实际的设计。动力方面,雷克萨斯LFA搭载了丰田开发的具有72度夹角的4.8升V10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418kW/8700rpm,最大扭矩480Nm/6800rpm。其中90%最大扭矩输出落在大范围3,700至9,000转之间。与彭湃动力相匹配的是六速ASG序列式手自排变速器,配置有方向盘换挡拨片。这款六速变速器还应用有高效率同步环设计,可以大幅缩短换挡过程。
  量产版雷克萨斯LFA从静止加速到100km/h仅需3.7秒,最高车速达到325km/h。雷克萨斯LFA的悬架结构为前双叉臂,后多连杆。为更好地控制极速下的车身动态,LFA还采用了轮间托森限滑差速器,自动扰流板,并配有普利司通BBS轮胎。

奔驰带来了去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全球首发的全新奔驰SLS AMG车型。继与麦克拉伦车队合作推出首辆超级跑车SLR McLaren后,SLS AMG是奔驰首款独立研发的超级跑车。奔驰SLS AMG在外观造型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欧翼车门,长发动机舱,偏后布置的成员舱和短小的车尾延续了奔驰历史上经典车型奔驰300SL的特点,不过此次奔驰在SLS的车名中赋予了新的含义:“Sport Light”(运动轻量化),SLS AMG车身和底盘都采用铝合金材质,巨大的V8发动机也在精心减重设计下,降低至206公斤,整车车重仅重1620公斤。
  奔驰SLS AMG搭载了6.3升V8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采用硅铝合金材质,并且结合干式油底壳设计降低发动机高度,它可以提供571匹最大马力和649Nm的惊人扭矩。每一台发动机由AMG位于Affalterbach的发动机工厂中的专业技师全权负责手工制造,达到“一人一机”的最高标准,以保证每台发动机的组装质量。在配合七速双离合变速器下,奔驰SLS AMG百公里加速时间仅3.8秒,最高车速为317km/h(电子限速)。另外,奔驰SLS AMG采用48:52车身配重并且以后轮驱动,悬架结构为高性能调校的铝合金双叉臂独立悬架。
  自去年11月,奔驰公布这款SLS AMG欧洲市场售价为17.3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55万)。不过此次北京车展上,奔驰公布的中国市场预售价却高达近400万人民币,可见这款超级跑车的价值在中国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定义。

凯迪拉克CTS-V
  如果没有凯迪拉克CTS的出现,人们对于凯迪拉克的印象一定还停留在90年代凯迪拉克品牌给人带来的“豪华,舒适”的联想,绝对不会有人认为凯迪拉克也能很运动。然而通用于2002年推出的凯迪拉克CTS令人大吃一惊,因为CTS不仅造型像它的名字一样简洁前卫,全新开发的底盘动态表现可谓是脱胎换骨。然而去年推出的基于第二代凯迪拉克CTS车型的CTS-V运动版旗舰车型在德国Nurburgring北环赛道所创造的7:59量产原装轿车最快圈速更是让宝马,奔驰等厂商脸面扫地,这一成绩甚至超过奥迪R8所创下的8:04圈速。人们定会猜想CTS-V的售价一定高不可攀。事实上,这款CTS-V在美国的起价仅为59995美元,比宝马M5便宜24000美元,相当于宝马M5售价的七折。
  外观造型上,凯迪拉克CTS-V依然以锐利的线条营造流线与立体感,通过刻意制造的切削效果以获得方正刚硬的车身轮廓。大灯造型为更加简洁的长条设计,不过上下纵置的大灯布置依然得到继承。重新设计的前脸造型中更加夸张的进气格栅突出了CTS-V的运动本质。内饰方面,运动版车型继承了新CTS全新设计的内饰造型,大量用于凯迪拉克SLS的造型元素和精致的线条展现了老款车型前所未有的精致。金属铝和黑色装饰板组成的深色内饰也与普通版CTS形成了鲜明对比。
  凯迪拉克CTS-V采用的通用第二代Sigma升级平台采用前置后驱布置。另外,新凯迪拉克CTS与宝马车型一样同样追求着 50:50 前后轴荷分配。悬架结构方面,Sigma II平台提供了双叉臂前独立悬架和五连杆后独立悬架、并且配备了铝合金材质的副车架。通用对于Sigma平台的调校可谓是颇费心思,在研发阶段曾多次至著名的德国Nurburgring赛道进行了底盘测试与改良,并且创造出赛道圈速记录。动力方面,凯迪拉克CTS-V所搭载的6.2升V8机械增压发动机,在6100转时可以达到415kW的最大功率,峰值扭矩更是达到747Nm。其百公里加速成绩仅为3.9秒。作为一款量产轿车,这一性能让包括宝马M5,奔驰E63 AMG在内的众多竞争对手都望尘莫及。


百科名片   帕加尼

帕加尼(Pagani Automobili S.p.A.)是一家世界知名的超级跑车制造商,公司创始人为奥拉西欧·帕加尼(Horacio Pagani)。与大名鼎鼎的法拉利一样,诞生于素有超跑之乡美誉的意大利小镇摩德纳(Modena)。帕加尼所生产的超级跑车以极致的性能、大量采用纯手工打造的精湛工艺、昂贵的售价以及订单生产的稀有产量闻名于世。旗下代表车系有:1999年正式发布的帕加尼Zonda、2011年推出的第二个全新车系帕加尼Huayra




目录
帕加尼公司简介 帕加尼跑车的历史 帕加尼跑车的优势 卖到中国的Zonda Pagani的成功因素 帕加尼服饰 帕加尼新超跑Huayra曝光 帕加尼公司简介 帕加尼跑车的历史 帕加尼跑车的优势 卖到中国的Zonda Pagani的成功因素 帕加尼服饰 帕加尼新超跑Huayra曝光 展开


编辑本段帕加尼公司简介核心设计  1982年,26岁的阿根廷F3赛车设计师帕加尼(Horacio Pagani)仍默默无闻 。但他接受5度F1世界冠军的生命贵人范吉奥(Juan Manuel Fangio)建议:“ 若你想制造世界最美的车,没别的选择,一定要去意大利的摩德纳(Modena)实 现梦想。” 经历  听了这建议,帕加尼直奔摩德纳城郊的超级跑车兰博基尼公司,从组装工人 干起,后来他不仅参与兰博基尼著名的Diablo跑车设计,更率先指出碳纤维将是 未来造车科技中最重要的材料。不到10年,他便成立自己的摩德纳设计工作室( Modena Design),并在范吉奥的鼎力相助下,顺利获得AMG最顶尖发动机。本来 这车预备称为Pagani Fangio,可惜车
神范吉奥在车尚未问世前便过世,帕加尼不忍再用前辈名讳,1999年正式推出时,便取 “安第斯山脉的风”之意,称为 Zonda。 实质  全球跑车市场中,Pagani的名声或许不像法拉利(Ferrari)拥有超高人气,不过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家车厂同样位于意大利超级跑车故乡摩德纳(Modena)。Pagani不像一些只是昙花一现的跑车厂商,因为它财力雄厚,而且全手工打造的超级跑车,其员工素质足以媲美法拉利。
编辑本段帕加尼跑车的历史  超水准特制跑车的领域一向令人难以捉摸,虽然历来不乏成功的例子,但失败的教训却更为普遍。尤其随着股市炒作的失利,某些品牌不自爱的做法造成的负面效果,以及交通状况和大家驾车习惯的改变,加上世界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种种影响等等,都使这个市场变得格外地飘忽不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创出新品牌就要冒更大的风险。阿根廷人帕加尼先是从为意大利的名牌兰博基尼加工为出发点,最终推出自己的品牌。

  车公司的老板荷拉齐奥·帕加尼选择了一条稳健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先成立了一家加工厂,专门生产玻璃钢的各种零部件。随后才成立了正式的汽车制造公司,开发自己的独特车型,以此纪念阿根廷赛车名将方乔。方乔曾四次夺得F1赛场上的世界冠军。临死前还对帕加尼的计划赞不绝口,并且帮助帕加尼联络上奔驰品牌的发动机生产厂家。 帕加尼汽车公司研制的Zonda C12在1999年的日内瓦车展上首次亮相,立即以其独特的风采引起各界广泛的关注。
  车的外形吸收了勒芒24小时汽车耐力赛和其他耐力赛上许多车型的特点,但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而且每个部件都像一件艺术品那样精雕细刻而成,与大批量生产的普通汽车形成鲜明的对照!
  帕加尼车厂在制造汽车时所下的功夫,有点像钟表匠把每一件产品都视为将永久传世的稀世珍宝。一辆Zonda C12售价约32.2万美元(不含税),更高一级的C12 S型售价约41.5万美元(不含税)。 买主订货时要预付10%的定金,6个月后交货。别看车厂的产量并不大,但是帕加尼的资金运转已经进入良性循环。
  前曾测试过Zonda C12。该车所配备的是一台6升汽缸容积、功率为400马力(295千瓦)的奔驰V12发动机,配上一台5个速
比的ZF桥式变速箱。这种发动机的构造略见陈旧,已不适应现今的需求。因此,帕加尼公司毫不迟疑地投身于全新6速比变速箱的研制。新变速箱的性能明显增强,以至于许多订了货的客户宁肯暂缓提货,以等待新型变速箱的投产。当然,推出更高水准的S款属当务之急,势在必行。Zonda C12 S款就是要出人意料,向世人显示技术上的登峰造极。不过也要知道,即便驾着这样一辆车行驶在21世纪的公路上,也必须遵守某些规定。而该款车照搬奔驰600 SL的发动机,可以输出400马力(295千瓦)功率,已经绰绰有余了。
  S款的长处还在于,由于动力性能增强及悬挂系统较硬等特点,更能适应竞技性强的需要。
  除此之外,S款近期又作了不少技术上的改进。譬如,只要再付78 50美元(不含税),可以加装一个特别的电子系统,必要时将Zo nda C12 S车身自动提高,以改进该车逾越障碍的性能。
编辑本段帕加尼跑车的优势  Pagani Zonda堪称超级跑车,敢与法拉利、保时捷、兰博基尼等跑车界大腕一比高下
  
,其完美的做工足以让法拉利汗颜。每一辆交付客户的Zonda皆具有款型皆具有独特的上空魅力、超强的动力性能,以及承袭自Pagani手工制作的尊荣质感,使到限量生产的Pagani Zonda超级跑车,身价益发不凡。 碳纤维打造的车体  正如一般的汽车,Zonda的造型同样经过风洞测试。它的深下颔进气坝、车尾扰流板和气流扩散器,可以在297公里/小时的高速时对车身产生500公斤的下压力,加上车身比重均匀,Zonda即使在超过300公里/小时的超高时速下,仍然可以四平八稳。
  整体车型设计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楔形的车鼻和水滴状的玻璃车厢,还与参加GT耐力赛的车型极为神似。中央一分为二的车尾扰流板,设计极为特别,而且散发出与众不同的美感;有如喷气式飞机的车尾排气管已成为这辆Super car的注册商标。Zonda造型的优美程度,简直令经典跑车如兰博基尼DIABLO和几乎所有法拉利相形见绌。
  以不同颜色皮质、铝质和碳纤维来布置及点缀的车厢,设计有如概念车。碳纤维不只用在车体而已,其实整个车厢都是由碳纤维制成的保护罩。负荷轴承采用较为普通的圆柱形钢架,虽然没有F50或迈凯伦的轴承来得坚硬,但却能有效地减少传至车厢的振动。装上18英寸轮毂的车重只有1250公斤(净重),比DIABLO轻了至少200公斤,因此有利于提升加速性能。 入门级就有500匹马力  挂上Pagani徽标的所有车型,都堪称超级跑车,因为入门型号已有500马力的惊人动力!以Pagani
Zonda C12S来说,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轻量化车体,搭配由奔驰御用改装公司AMG供应的7.3升V12引擎(这也是SL63 AMG及CLK-GTR跑车所采用的同类型引擎)输出功率高达555匹马力,足以让0——100公里/小时的起跑在3.7秒内完成,极速更高达354公里/小时!这个性能足以击败美洲豹XJ220、布加迪EB110、法拉利F40及F50,只有迈凯伦F1能让它稍胜一筹,至于车身较重的奔驰CLK-GTR可能也不是它的对手。在2003年广州车展上售出的大陆第一部CLK-GTR的售价为税前1500万港币,相比之下,售价为税前438万港币的C12S便宜得多了! 轮胎量身订做  C12S的轮毂与轮胎,前轮为9Jx18英寸轮毂配255/35 R19轮胎,后轮13Jx18英寸轮毂配345/35 R19轮胎。轮胎是由米其林专为Pagani量身订做的,完全符合这部超级跑车的需求。C12S的行驶底盘搭配ABS及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确保驾驶者在操控上十拿九稳。 零件“全球组装”  Zonda虽说是挂Pagani徽标,但其实它的零件来自天南海北,当初除接受范吉奥建议采用著名的AMG引擎外,其他包括皮革、悬挂、制动等组件,也都是设计好委托外厂代工,等零件制成后送回摩德纳由设计公司完成组装,目前家族车系包括硬顶的Zonda S与敞篷版Zonda Roadster两款。正因为这种组装模式,所以每部车都可依车主要求增减配备。从1999年问世,到记者采访当天才刚出厂的1部,全球总计仅40部,且因组装生产线已满载,目前订车至少得等9个月才能交车,若有特殊要求,等个一年也不稀奇。
编辑本段卖到中国的Zonda  因为产量很少,Pagani这个品牌向来在华人圈鲜有人知,却在2年前突然声名大噪,主要是因为2002年4月5日凌晨,一部Zonda在香港试车时,失控撞上路边消防栓导致车头严重损毁。此事件之后,大家才注意到世上还有这么一款罕见的名车。因为Zonda目前产量仅40部,所以Horacio Pagani先生对自己每部车的动力都极清楚,他甚至指出,有部罕见中之罕见的620匹马力赛车版的Zonda S已辗转到台湾!而大陆这部Zonda C12S是在2003年的广州国际车展上被一辽宁富商拍得,目前陈列在大连的一家展厅之中。
  在Pagani公司的预算当中,一共要生产6部右舵车款,香港获得3个份额,其中1部的车主是香港富商、“玩具大王”蔡志明,他更是全亚洲首位Pagani车主。凭制造“椰菜娃娃”白手起家的蔡志明,可说是香港玩车界最有名的汽车收藏家,同时拥有30多部名车,当中包括5部法拉利、1部兰博基尼Murcielago,以及1部曾属伊朗国王的古典劳斯莱斯Phantom Ⅳ。他去年再度斥资购入一部银色Zonda C12。后来,以撞车出名的谢霆锋,也传出对此车极感兴趣,又令人对Pagani平添不少印象。2009年,北京国贸地下停车场又被发现有两辆帕加尼Zonda Cinque跑车,另外还有价值4000万的Zonda R赛道版本,顿时引来一阵惊叹,拥有20余量同级别跑车的车主并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与买车经历,但他的大手笔足以使人们咋舌。
编辑本段Pagani的成功因素财政稳定  公司的财政稳定,因为它在自行生产跑车之前,已经是一家成功的合成组件供应商,专门供应组件予其它跑车和赛车。它在制造碳纤维车体方面具备专门的知识和工程人才,车厂所在的位置聚集了全球尖端的跑车生产厂家,从某种程度上讲达到了技术信息和销售情况的“共通”。与奔驰的御用改装厂商AMG关系密切,能获得后者为其供应动力强劲的V12发动机而无需自行研发,无形中节省了成本。车厂创始人荷拉西奥巴加尼(Horacio Pagain)对跑车无比“热爱”同时他也是位超级跑车的设计专家,值得一提的是兰博基尼Countach 二十五周年纪念版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独特风采  帕加尼汽车公司研制的zonda C12在1999年的日内瓦车展上首次亮相,立即以其独特的风采引起各界广泛的关注,同时也拉开了帕加尼后续上市车型的“序幕”。

  作为Pagani 的入门级跑车,搭载了AMG排量7.0L的V12引擎,车身全部由碳纤维制成在最大限度降低车身质量的同时,保证了在300KM/H的速度下车身的抗压强度。流线的车身整体设计和水滴型的驾驶舱造型,使得C12在高速情况下能高较好的摆脱空气的阻力。 性能加强  Zonda C12S做为C12的后续车型,于2001年发布上市。S款同样搭载了AMG的V12引擎但排量加大到了7.3L,与之匹配的是一款六速手动变速器。在C12的基础上S款延长了5CM车身, 车前区削得更尖, 尾部的线条更加夸张,并且高高耸起。造型上骇世惊俗的车身轻刚性增强。厂家宣称,当该车以200千米的时速行驶时,前桥的空气阻力为100千克,后桥为130千克。这是刻意设计的车尾造型所取得的效果。而且为了适应竞技性行驶的需要,车架的刚度明显地增强了。由玻璃钢材料制成的车厢前后均增加了钢管支撑,致使整个车身抗扭曲的性能大为加强。
  2003年上市的Zonda Roadster就是C12S的敞蓬版。动力上同样搭载了AMG排量7.3L的V12引擎。在内饰布局与C12、C12S稍有不同,突出表现在空调出风口的分布位置、手刹以及排档杆的颜色以及造型设计,其余的底盘设计和动力指标与C12S完全一样。 速度加强  2007年就已经预告了其首款赛车型号Pagani Zonda R,这款梦幻级赛车将于近日在奥地利首度维也纳举行全球首发式,而Zonda R的细节亦提前被公布。Pagani Zonda R是一款全新研发的终极型号,这款终极赛车搭载来自奔驰CLK-GTR赛车的AMG 6.0L V12自然吸气引擎,经重新调校及改造后,可输出最大功率750ps@7,500rpm,扭矩峰值710Nm;Sequential 六前速序列式波箱,MR驱动布局;以全碳纤维打造的车身,整备质量仅为1,100kg。Pagani Zonda R最新公布的售价高达140万欧元。
  Pagani Zonda R 0-100km/h加速2.9秒,极速400+km/h
编辑本段帕加尼服饰  Horacio Pagani 贵族青年生活方式  意大利米兰第一大时尚潮流设计师品牌Horacio Pagani,曾连续获得三项服饰创新经典奖项。
  Horacio Pagani一直坚守时尚潮流主义,设计元素紧跟帕加尼跑车理念,完美阐释了贵族青年生活思维方式。Horacio Pagani服饰迅速占领市场,成为欧洲青年最爱。 1980年Horacio Pagani 推出亚历山大王子风  以斯文、性感为主题,以黑、白、灰为主色,突破传统流行彩色风,打造性感、高贵王子风格。Horacio Pagani引领的这场“王子风”把时尚卷入流行逆循环,立刻在服装设计界占有一席之座。
  黑:黑色、细领、短身,短袖西服,风迷全球。成为好莱坞明星出席活动,搬奖晚会共同选择礼服。
  白:高圆领,加长袖,修身衬衫,打破传统衬衫风格。这男人经典衬衫又增加一系列。得到了服饰创新奖。 1996年Horacio Pagani推出Trend系列  以时尚,粗犷风。表达新一代青年,大胆,创新,思想。 洗水牛仔:  不是蓝、不是黑、Horacio Pagani Trend设计师推出怀旧,破洞牛仔装水磨系列,从而使牛仔装再次大胆突破。 精犷:  粗线、漏洞、多色毛衣第列,完美的表达方式,经秘的与洗水牛仔装组合。这类穿着方式也成为官员休闲表达自我主要着装。 格子:  粗格,拼格、彩格:针织拼格。又一次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男装以暗格,细条,千百年来不变的形式。让男人时尚推进一大步。 总结  Horacio Pagani服饰与设计跑车理念一致,是大胆突破的先行者。Horacio Pagani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用年轻人的语言,以完全自由地试验材料和形状为乐。Horacio Pagani生活在没有地理边界的当代大都会中,并汲取新鲜、灵感,转化成富有设计内涵的时装系列,反对随波逐流。 其他相关阅读  意大利米兰第一大时尚潮流设计师品牌Horacio Pagani于2009年与太平鸟集团合作正式推出中国市场。在商务风格和街头风格占据中国休闲男装主流市场的局面下,Horacio Pagani一推出市场马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介于商务与休闲之间的定位,让男性消费者更易搭配出入各种场合,其核心价格500-1500的价位迎合了国内大众的消费者。融合了欧洲潮流圣地最新时尚元素的设计风格,让国内的消费者得以零距离的感受与米兰同步的时尚体验。进入中国市场短短3个月,帕加尼创造了一个服装界的奇迹,开店40家,进驻沈阳、西安、南京、宁波、温州等 城市一流商场,业绩排名全部位于商场男装区前三位。各大时尚杂志争相报道,Horacio Pagani现象引起整个时尚圈的热议。您现在拥有一个与未来中国第一时尚男装品牌合作的机会,全国各大空白市场等待有实力的加盟商一起合作打造。
编辑本段帕加尼新超跑Huayra曝光概况  帕加尼全新一代超跑C9正式定名为Huayra,该车将替代Zonda成为帕加尼公司的主力车型。Huayra在西班牙语中有“风神”的意思,而这也延续了Zonda(风之子)的命名风格。据悉,Huayra将于今年三月的日内瓦车展上首发亮相,并开始接受预定,预计该车售价将在100万欧元以上。根了解,帕加尼Huayra的本次改变主要是为了美国和中国两个市场的消费需求。 外观  从外观设计上来看,
帕加尼Huayra将延续Zonda的设计风格,前脸造型相比Zonda变化很大。整车呈流线型设计,这样设计将可以获得更低的空气阻力系数。车门也引入了全新的鸥翼们设计,而外后视镜则固定在前翼子板上,这样一来后视镜将不会影响车门的正常打开。
  Huayra车身厂4605mm,宽2036mm,高1169mm,轴距2795mm;车型采用了中置后驱的动力布局形式,前后轴的重量分配为44:56,很接近50:50的理想配比。
  Huayra-大量采用了碳纤维材质进行打造,如说车门、翼子板等部分都使用了这种材质;而在车架等部件都采用全新的碳钛合金打造,这种合金产品既拥有碳纤维材料的那种轻量化特性,同时也拥有钛合金那种超高的强度,这种轻量化的设计使得其总重只有1350公斤。
  与Zonda相比,帕加尼Huayra的内部空间尺寸更大,这样既增加了乘坐舒适性也不会让乘坐者感到很压抑;其他方面,触控式的导航屏幕、蓝牙接驳功能等功能也在帕加尼Huayra上一应俱全。 动力  
帕加尼Huayra搭载特别由奔驰AMG定制的M158系列的6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该款发动机也应用于奔驰SL65 Black Series车型上。但是此款发动机同奔驰自用的版本会有所差异,减少了涡轮迟滞来改善油门相应,同时采用了新型的活塞、进气歧管来适应这种变化。同往常一样,Huayra同样有两个动力版本,其中普通版最高可以输出700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900牛米的扭矩;而运动版Huayra可以输出730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1100牛米的最大扭矩;并匹配了由英国XTRAC提供的7速顺序式变速箱,其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3.3秒,最高时速可达370公里/小时。








草创初期  布加迪创办人Ettore Bugatti出生于意大利,这个以他的姓氏为名的车厂座落在Molsheim;此地位在阿尔萨斯,阿尔萨斯原本是法国的一个省,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统一德国后成为德国领土,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德国的领土(战后归还法国)。这家车厂是以精巧的造车技术出名,其高级汽车的制造更是一流。布加迪是汽车大奖赛(F1的前身)的常胜军,它们是第一届摩纳哥大奖赛的冠军。布加迪也是利曼24小时耐久赛的常胜军,Jean-Pierre Wimille为其二度夺下冠军而Robert Benoist和Pierre Veyron(日后的Veyron车款就是为了纪念他)也各为布加迪拿下一冠。
设计  布加迪的车子就像是艺术品一般,它车辆的引擎全是由手工制造和调校,所有可以轻量化的零件都不放过,布加迪注重车辆的细节与平衡。他形容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宾利是“全球最快卡车”因为宾利只注重耐久和性能而忽略轻量化。在布加迪的造车哲学中;重量是最大的敌人.。
引擎  因为其引擎的外型(当时布加迪的引擎都是直列式的),布加迪被誉为立体派艺术家而他事实上也曾经拜访过立体派艺术家。很多布加迪引擎在尺码上并不惊人,但输出却极为强劲,而且很多引擎都是每缸三阀的。甚至还有搭载机械增压的。布加迪在见过两台American Miller的赛车引擎结构后,取得 Miller授权,开始在其车上配置DOHC结构。

编辑本段赛事成就  布加迪在赛车的成就很高,在几十年内就获得无数冠军。Bugatti Type 10在第一次赛事上就赢得前四名。在1924年的Bugatti Type 35可谓布加迪史上最成功的赛车,它横扫车坛,共赢得2000个大小不等的冠军。布加迪赢得Targa Florio赛事1925年1929年的冠军. Louis Chiron是驾驶布加迪赛车登上最多次颁奖台的车手,在日后规划大众集团的布加迪为纪念他推出了以他为名的概念车。布加迪最后的成就是1939年利曼24小时耐久赛的冠军由Jean-Pierre Wimille和Pierre Veyron在参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夺得。

编辑本段原创终结  Ettore Bugatti除了汽车之外,他也设计引擎驱动的的火车名为Autorail以及飞机(不过他的飞机从没飞过)。他的儿子Jean Bugatti死于1939年8月因为在车厂附近试车发生车祸,得年三十。在那之后,布加迪的命运变得坎坷,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在Molsheim的工厂。布加迪最后计划在巴黎近郊建立新厂并设计一系列的车款。创办人Ettore Bugatti死于1947年8月21号,车厂的营运也随之结束。

  在五十年代中Roland Bugatti希望借由中置引擎的Type 251赛车回归车市。他请来了同时为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玛莎拉蒂的设计师Gioacchino Colombo操刀,不过此车的原型车性能不如预期,所以最后决定不生产。

  在60年代Virgil Exner有意复兴布加迪汽车,他当时在杜林汽车展上展出一台由Ghia设计外型而使用Bugatti Type 101底盘的车,但最后又告吹。布加迪品牌在1963年卖给了Hispano-Suiza(一家原为车厂后转型成为飞机零件的供应商)。Snecma在68年接手布加迪品牌而后又卖给Messier。这两个品牌在1977年合并为Messier-Bugatti。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布加迪是世界著名的老牌运动车品牌,1909年意大利人埃多尔·布加迪(Ettore Bugatti)在法国

  

建布加迪公司,专门生产运动跑车和高级豪华轿车。

  布加迪的产品,做工精湛,性能卓越,它的每一辆轿车都可誉为世界名车,1956年停产,停产时布加迪总计生产汽车七千余辆。1990年意大利工业家罗曼诺·阿蒂奥利买得布加迪商标所有权,在意大利重建布加迪汽车公司,生产了举世闻名的EB110系列超级跑车,但是由于经营不善,与1995年不幸破产。1998年被德国大众集团收购,现归属大众旗下。 

  布加迪厂址开始时位于Molsheim,隶属于Alsace(阿尔萨斯),Alsace原来是法国的一个行省,后在普法战争后被划到了普鲁士(普鲁士和德国的关系应该清楚吧)。然后直到一战才回到法国,到了二战又被德国占领。所以Bugatti的厂址有一段时间是在法国有一段时间是在德国。虽然其厂址地理位置国籍的变化(1909-1918年在德国境内;1919年-1956年在法国境内),但由于其发展的重要阶段都位于法国,所以我们仍将它看作是法国品牌。布加迪在二战时消失后直到1991年才重新在意大利建厂。

  布加迪威航EB16.4曾经创造过非官方世界量产车最快纪录407km/h。后被Shelby Supercars (SSC) 旗下的Ultimate Aero Twin Turbo,以411.76km/h的平均时速打破(吉尼斯记录承认),布加迪于2010年7月推出威航终极款布加迪威航Supersport以平均时速431km/h(去次两次正反双方向平均值,两次试跑分别为428km/h和434km/h)再度拿下世界量产车最快纪录(吉尼斯记录承认)。

编辑本段布加迪大事记  布加迪车是古典老式车中保有量最多的汽车之一,以布加迪为品牌的车型在世界多个著名汽车博物

  

馆中可以看到,而且性能上乘,车身造型新颖、流畅,直至发动机的配置都独具特色。

  布加迪车的创始人埃托里·布加迪,1881年生于意大利的米兰,其父亲是画家,也是著名的家具设计师。埃托里·布加迪自幼在美术学校学习,他特别爱好驾驶汽车,从17岁起就参加赛车活动。18岁便进入普里内蒂·斯图基(Prinetti &Stucchi)公司工作,学习三轮汽车的设计制造,并在这一年里获得了汽车赛的冠军。

  1890年设计完成名为“格里内里”(Grinelli)的T1(1号车)四轮汽车,是在自家工场内装用12HP、直列式四缸发动机的汽车,并在米兰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不久又设计研制完成的称为“迪德里希斯”(Diedrischs)T2型车(24HP)、T3型车(50HP),并参加巴黎到波尔多之间的比赛。T5型车曾参加安莫斯车赛活动。T6型车是德国科隆的道依茨公司生产的,并且采用1905年研制的顶置凸轮轴式(OHC)气门机构。T7型车称为马西斯(Mathis),T8型车为总排量5430ml的道依茨·爱尔梅斯车型。

  1909年在阿尔萨斯的莫尔斯海姆建造了工厂,一面设计“标致·贝贝”小型车,一面制造装用直列式四缸、排量1208ml发动机的T10型车。1914年研制出装用马蹄形散热器护栅为特征的、钢丝辐轮式车轮的T17型车,车速为110km/h。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托里·布加迪在美国为杜森伯格(Dusenberg)汽车公司设计制造了直列式八缸、功率410HP的航空发动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从1920年起又先后研制出装用四缸16气阀(四气阀机构的创始者),小型发动机的赛车的T22型和T23型,并且在法国莱芒24小时汽车大赛和勃雷西亚车赛中夺魁。

  1922年研制出装用直列八缸发动机的T30赛车。发动机排量3982ml,装有增压器。1925年的T35型以

  

其高性能和优异车身造型活跃在欧洲车赛环形跑道上,特别是T35B装有鲁茨式增压器,最高时速可达210km/h,所以畅销世界各国,至今仍有较大保有量。

  自1927年的T38型车起,开始生产活顶跑车和双座赛车。1933年的T41型车被称为洛瓦亚尔的豪华大型旅游轿车,发动机为直列式八缸,排量高达14700ml,时速180km/h,大型车身重3000kg,只生产了6辆,仍保存至今。

  自1937年比赛用跑车、豪华高级轿车T57型起,埃托里·布加迪的儿子让·布加迪(Jean Bugatti,1909 – 1939年)参加了设计工作,以精制的车窗和新颖别致的车身为主要特征,成为车坛骄子。然而不幸的是,让·布加迪不幸在1939年的一场交通事故中身亡。

  

2008年北京车展上,布加迪正式进入中国地区销售,并在展出后仅两个小时,就售出了官方意义上的,全中国第一台布加迪EB16.4 威航

  2010年,布加迪正式进入印度与台湾地区市场销售

编辑本段品牌基本信息  英文名:Bugatti


  创始人:埃多尔·布加迪

  创建时间:1909年

  所属国家:意大利

  所属集团:大众汽车集团

  中国售价:2500-4700万元(RMB 进口关税税率直接影响价格)
所知晓的部分品牌  布加迪EB18.3奇龙(概念车

  布加迪EB118(概念车)

  布加迪EB218 (概念车)

  布加迪EB110

  布加迪EB112轿车(未投产)

  布加迪EB110GT


  布加迪EB110SS

  布加迪EB16.4 Veyron: 

  布加迪EB16.4 veyron

  布加迪EB16.4 Veyron pur sang

  布加迪veyron fbg par Hermes

  布加迪EB16.4 Veyron sang noir

  布加迪veyron bleu centenarie

  布加迪veyron Grandsport

  布加迪veyronEB16.4 Supersport

  布加迪16C Galibier

  注意:

  之前有很多人把布加迪威龙和威航说成了两款车,威龙是硬顶,威航是敞篷版,实际上威龙是布加迪未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车迷根据veyron音译过来的,威航才是布加迪的官方译名,所谓的敞篷版实际上叫做布加迪威航Grand sport。布加迪是法国的跑车品牌,虽然被大众收购,但是工厂仍坐落于法国并在法国生产生产。

  布加迪veyronEB16.4

  长/宽/高(mm): 4420/1995/1150

  轴距(mm): 2650

  整备质量(kg):1888kg Supersport(1838kg)

  油箱容积(L): 120

  发动机型式: W16

  每缸气门数:4

  增压方式:4涡轮增压

  发动机位置:中置

  驱动方式: 四轮驱动 

  最大功率(Kw)/rpm:1001hp supersport:1200hp

  最大扭矩(Nm/rpm):1250nm supersport:1500nm

  最高车速(km/h):407km/h supersport:431km/h(平均值:曾测得最高时速434km/h)

  变速器形式:7前速双离合变速箱

  0-100km/h 2.5s

  0-160km/h 6.2s supersport:不详

  0-300km/h 16.8s supersport:14.6s

  轮胎:米其林 PAX run-flats F:265/690 R 520A R:365/710 R 540A

  价值:180w美元(汇率直接影响) supersport:225w美元 其他限定版请咨询布加迪经销商

编辑本段布加迪竞争对手  因布加迪的车型是千万级的豪华跑车,在相同价位,且动力强劲的品牌目前有帕加尼柯尼赛格特纳蒙塔纳等。

编辑本段布加迪系列产品Bugatti EB16.4 veyron(威航) supersport  

布加迪于2010年7月推出的布加迪veyron系列终极款,由于换装更大的中冷和功率更强的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的最大动力输出已经从1001马力提升到了1200马力,峰值扭矩输出达到了1106磅-英尺(1500 Nm)。其次,这款超跑车还配备了一个新研发的空气动力学套件,采用了半包围结构包裹了原来外露的发动机舱,减小了风阻、并且采用了一个新设计的底盘 悬挂以及全碳纤维的车身构造(全碳纤维结构需加价10w欧元)由于重新设计了单壳体结构,多出采用了碳纤维,所以比基本款轻了大约50kg,这也是为什么普通veyron不能升级为veyron ss。 2010年7月4日,在德国技术检验局和吉尼斯世界记录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现任布加迪威航御用试车手皮埃尔-亨利?拉法内尔(Pierre-Henri Raphanel)在Ehra-Lessien赛道(这里是大众在德国最高安全级别的试车道,全长超过25km,拥有约8.8km长的大直道)驾驶Super Sport最终获得了431 km/h(268 mph)的平均最高时速——这一成绩来自仪器测得的427.933km/h和434.211km/h两次极速的平均值。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声明出于保护轮胎的考虑,最终销售的商品车的极速将被电子限速锁定在415km/h——不过即使是这一时速,也已经超越了之前由美国Shelby Supercars (SSC) 旗下的Ultimate Aero Twin Turbo创下的411.76km/h的成绩。
Bugatti EB16.4 veyron(威航)  

布加迪于1998年被大众收购后,由大众总裁皮耶西提出的第一个布加迪项目,立志于打造一款世界上气缸是最多,急速最快,最能体现人类造车科技水平的计划。由1999年推出的布加迪EB18.4veyron概念车演变而来, 布加迪EB16.4威航是自从EB110之后,第一款真正挂上布加迪椭圆形红色厂徽的量产车,也是布加迪第二度复活后的开山之作。

  布加迪EB16.4威航是一辆独一无二的超级跑车。从来没有一家汽车生产商曾设计、策划或制造过这样的一辆终极跑车:动力规格为1,001 匹马力、极速407公里/小时、扭距1,250 牛·米、 16缸4涡轮增压引擎及固定的四轮驱动。最强的动力规格及技术创新,将加速表现推到极至:时速0-100公里/小时仅2.5秒、时速0-200公里/小时7.3秒、时速0-300公里/小时16.7秒。 然而,Bugatti Automobiles S.A.S. 一直强调减速性能必须比加速更为出色。因此, 布加迪EB16.4威航由时速100-0公里/小时刹车只需2.3秒。 尽管具备如此高性能的技术数据, 布加迪EB16.4威航都非常适合日常驾驶。它完美地结合了最简易、无忧的日常操作及令人振奋的超高性能驾驶乐趣。 布加迪EB16.4威航汇聚了最顶级的汽车制造技术。坚持忠于布加迪的传统。没有太贵或太完美,只有最好的零部件及物料,才会被用以生产 布加迪EB16.4威航超级跑车。 凭着完美地结合了最简易、无忧的日常操作,及在公路上惊人的动力及极速表现, 布加迪EB16.4威航旋即成为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目标。洛杉矶的博特森汽车博物馆(Petersen Automotive Museum)更已展出了一辆布加迪威龙16.4。此外,它更吸引了一群不曾特别考虑购买全球最强马力的超级跑车,却完全被其无比舒适及日常简易操控所迷的潜在顾客。

  布加迪的创办人Ettore Bugatti定必深感欣慰。他坚持布加迪名车是真正的艺术, 布加迪EB16.4威航正是其哲学及理念的现代演绎。这是一部结合艺术、形态及完美技术等布加迪核心价值的超级跑车。毋庸置疑, 布加迪EB16.4威航已在汽车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布加迪威航是工程学伟大的艺术品,美国的国家地理节目曾经专门为其做过节目。布加迪威航其科技一半是汽车,一半是飞机!其设计面临几大难题:第一,如此强大功率的发动机,如何冷却。布加迪威航发动机在其试验时,当其功率为1001时,实际上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是3000,三分之二的功率转化为热量,当时烧坏了实验室顶棚的排气装置。布加迪工程师采用加大空气进入量以及采用钛及陶瓷等一系列材料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当速度达到407km/h时,普通的刹车片已经烧坏,如何寻找专业的刹车片。布加迪公司得到的德国的一家特种材料公司的帮助,该公司使用碳纤维和陶瓷等复合材料经过两次烧结成型,使其使用温度达到1800度,而普通的刹车片只有1300度。第三,速度达到407km/h时,需要专业的轮胎。布加迪得到法国米其林公司的帮助!米其林工程师才专业轮胎制造工艺,其苛刻程度是普通轮胎无法达到的,甚至赶超了飞机轮胎,经过专业工装米其林“轮胎酷刑器”验证终于研发成功。其价格四个轮胎达到20000美金。第四,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停下车,特别是在407km/h时,布加迪工程师采用飞机尾翼空气动力学原理,通过尾翼改变角度,增加汽车抓地力,增大磨擦,其空气制动力占整个刹车力的三分之一。控制系统采用高科技公司的超级灵敏几乎达到光速的反应器,做到高速刹车,及时刹车,刹得住车.......

  布加迪威航一半汽车,一半飞机!工程学的完美艺术品,汽车界的里程碑!
Bugatti16C Galibier  布加迪于2009年推出的一款四门Coupe概念车,外形设计意在向布加迪Type 57致敬,将于2013年正式投产。


  Bugatti16C Galibier 使用布加迪的8.0 升16气缸发动机,不过相关的数据可能就要比威龙的747千瓦的最大输出功率一级1250牛顿·米的扭矩峰值要小一些了。至于要小多少,布加迪官方则没有在此次的发布之中透露。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配置搭配上四轮驱动系统、高性能碳纤维陶瓷复合材质刹车系统、经过了重新调校的悬吊系统之后,布加迪16 C Galibier都将有绝对的实力挑战史上最强四门旗舰宝座!

  至于动力方面,16C Galibier采用了前置的布局,8.0L 16缸发动机,分两个不同阶段增压,输出功率在189-986马力之间,仍采用四轮驱动。和威龙不同,16C Galibier的巨大动力不是来自于4个Turbo,而是来自于一套两级式的机械增压器。16C Galibier标配碳纤维陶瓷刹车盘,使用常规汽油燃料,但生物燃油在需要的时候同样可以作为动力源。Bugatti16C Galibier 的售价将会定在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884.7万)至98.4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968.2万)之间
Bugatti veyron(威航)Grandsport  布加迪威航的衍生版本,威航敞篷版,威航grand sport。

威航GrandSport的动力系统与威航16.4规格相同。W16发动机采用4涡轮增压技术,配合7速DSG变速器,在2200转就能达到1250牛·米的扭矩。自然,在2.7秒内完成百公里加速对威航GrandSport来说是区区小事。与之相对的,这部速度机器100到0公里的制动距离仅为31.4米,只需短短2.3秒。这是由于威航GrandSport采用了尺寸达400毫米的碳纤陶瓷刹车盘和前8活塞制动卡钳。

  GrandSport是合篷与敞篷跑车兼容之作。硬质的顶篷卸下后不可能随身携带,所以设计师从雨伞吸取灵感,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软顶结构。它可以方便地安装在车顶,卸下后也可以方便地储存在后车厢里。
Bugatti veyron fbg par Herme  布加迪与爱马仕合作生产的限量特别版威航。总产量限制在15辆,技术参数与动力规格和普通威航完全一样 。该限定版本由布加迪提供车辆,爱马仕提供内饰及略微修改整车风格的设计。内饰全手工打造、可以根据客户对颜色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搭配,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预订。一个方向盘皮革的缝制就需要一个工匠花费十几个小时,因此,爱马仕一个月只能生产一辆车的内饰,所以这个爱马仕特别版一个月也只能生产出一辆来。

据介绍,一般车仪表板通常采用磨砂铝材质,但爱马仕版全部以小公牛皮包裹。坐上该车的乘客还会在仪表板上发现一个设计精巧的小储物柜,可用来盛放旅行用的各式小物件和一个带拉链的爱马仕钱包。驾驶座位和乘客座位都包裹了双色小公牛皮。将驾驶室和后置引擎隔开的挡板一直以碳纤维材料制成,此处则包裹了同样优质的真皮材料。真皮挂面的后备箱里设有一个专门与之配套的储物盒,采用带有“Toile H”图案的帆布和真皮两种材料,由爱马仕的工匠们手

工制作完成。

  为了突显爱马仕的品位,该车采用了8辐抛光铝合金轮胎,中央蝶形轮锁上烙有字母“H”,轮缘周围的通风孔设计则模仿了爱马仕马鞍线迹的典型样式。

编辑本段布加迪概念游艇  日前,国外媒体报道布嘉迪将推出一艘基于布嘉迪威航跑车

而设计的概念快艇---Sang Bleu speedboat。据悉,这艘快艇的外形设计出自著名内饰设计师Ben Walsh(本·沃尔什)之手。

  外观方面,这艘Sang Bleu speedboat概念快艇采用流线形造型设计,并借鉴了布嘉迪威航跑车的设计元素,基于大量的铝合金以及碳纤维材质打造。尺寸方面,这艘概念快艇的长度达到了30英寸(约9.1米)。

  动力方面,这艘Sang Bleu speedboat快艇将搭载W16的四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可达到1000马力。根据布加迪的大致价位,可以推断如果这款概念游艇将量产,其售价将在400万欧元左右。

编辑本段世界最快跑车  在2011上海车展上,保持着世界最快量产车头衔的超级跑车布加迪威航Super Sport正式亮相中国市场。

威航Super Sport仍然沿用了威航的W16发动机,但采用更大尺寸的涡轮和中冷器,马力输出升至1200匹,较普版的威龙提高了199匹。扭矩达到惊人的1500牛米,7速双离合变速箱也进行了重新调教。0-300 km/h加速时间为14.6秒。

  2005年大众集团耗费巨资研发的布嘉迪威航16.4正式发布,它使用了4涡轮增压16汽缸发动机,其马力高达1001匹,百公里加速仅需 2.5秒,极速达到每小时407公里,创造当时量产车速度记录。2010年在威航产品的末期,布嘉迪推出了威航的终极版本-威航Super Sport。

  Super Sport的车体使用了全新的碳纤维织法打造,进一步提高车体强度,整车重量比普通威航减重50公斤。新型的NACA发动机进气口设计大面积包围了发动机,改善了整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前部重新设计的进气口,尾部的扩散器及尾排也和威航不同。

  威航Super Sport的悬挂经过重新加强调教,新的防倾杆及在赛车运动使用的复杂避震系统使其弯道最大横向G值达到1.4。制动系统的冷却效率要较普通威航提高了 30%。在大众测试场上威航Super Sport跑出每小时431公里的惊人时速,再次创造量产车速度吉尼斯世界记录。威航Super Sport全球限量30台,起售价格为165万欧元。
作者: chang824    时间: 2011-6-27 19:00:22

本帖最后由 chang824 于 2011-6-27 19:01 编辑

LZ 你沒問題吧???  
4:  Skyline ?
5: GTR  ???

還有日本車拿來跟法拉利 比?..........價錢都比不上了........

乾脆

1: skyline
2: skyline
3: skyline
作者: 安安公主    时间: 2011-6-27 19:06:14

2门的skyline可能在楼主眼里算是跑车,但是。跟德系的超跑比起来。差远了
作者: 大蛋    时间: 2011-6-27 19:37:50

乔丹陈到这来混帖来的,投票及回复的小心,小心乔丹求交往
作者: hare    时间: 2011-6-27 20:37:51

NSX-R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7 20:38:59

LZ 你沒問題吧???  
4:  Skyline ?
5: GTR  ???

還有日本車拿來跟法拉利 比?..........價錢都比不上了........

乾脆

1: skyline
2: skyline
3: skyline
chang824 发表于 2011-6-27 19:00
价格是比不上 但是 我想看一下大家的意向 或者上面都没有 你就说 你喜欢的那款跑车吧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7 20:40:50

那你是喜欢德系的 吗?还没有深入了解车的知识 德系是什么意思 3# 安安公主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7 20:43:10

本帖最后由 jordanchen 于 2011-6-27 21:13 编辑
小心乔丹求交往
你就把我想的这么坏吗?骗回帖 求交往 我说网聊真的有这么难吗?交个朋友就一定是求交往吗? 4# 大蛋
作者: nos_neo    时间: 2011-6-27 20:50:40

看到內容和ID就不想吐槽了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7 20:53:33

彼此 彼此 你的id 也不错哦! (14547)   9# nos_neo
作者: 失落的流星    时间: 2011-6-27 20:54:34

看到內容和ID就不想吐槽了
nos_neo 发表于 2011-6-27 20:50



+1........................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7 21:08:10

没事 以后 有哥罩着你 保你全家健健康康 11# 失落的流星
作者: vega    时间: 2011-6-27 23:56:27

SKYLINE不是和GTR分家了么?我看也就GTR能和德国战车干一下
作者: Esipan    时间: 2011-6-28 00:17:57

本帖最后由 Esipan 于 2011-6-28 00:22 编辑

虾米,一提超跑怎么都想到德国了?意大利欲哭无泪啊
作者: Civic_R    时间: 2011-6-28 00:40:22

又一风云人物出现了。。。。。。。感觉应该和10哥是一个层面上的,所以强烈要求加上EVOX这个选项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8 06:52:37

支持 支持 13# vega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8 06:54:18

那你就推荐一款意大利款跑车 14# Esipan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8 06:54:45

已加上 15# Civic_R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1-6-28 07:11:20

911turbo
发送自我的iPhone天维网应用。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8 18:15:48

已经加上了 19# silver
作者: shinmike    时间: 2011-6-28 20:54:11

竟然沒有 LP700...koenigsegg Agera R....pagani....bugatti...........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8 21:01:15

本帖最后由 jordanchen 于 2011-6-28 23:30 编辑

要这么多啊!依照ls的意思 全部加上了 21# shinmike
作者: vega    时间: 2011-6-28 21:50:36

我选了阿斯顿,但不要这一款,最近刚出的177(是这个么?)倒是不错
作者: PLA1987    时间: 2011-6-28 22:19:12

LP700 + 柯尼塞格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8 22:28:18

搜索一下 发现ls眼光独特 名车 支持 马上添加上 24# PLA1987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8 22:45:56

哦 看来还是大家眼光好啊 23# vega
作者: 名字似乎很重要    时间: 2011-6-29 15:23:32

本帖最后由 名字似乎很重要 于 2011-6-29 15:26 编辑

其实我的梦想是
作者: k-one    时间: 2011-6-29 16:06:40

my dream car~~~~~~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9 18:08:03

不错,看上去很豪华,可以稍作介绍吗?本人门外汉 想了解一下 27# 名字似乎很重要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9 18:08:58

节能跑车 特别环保哦 28# k-one
作者: 夜螺丝    时间: 2011-6-29 20:15:57

阿斯顿-马丁 rapide 。。。。。让我中彩票吧~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6-29 21:39:45

抱歉的说 你没中 目前还处于落后选项 31# 夜螺丝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7-10 20:40:22

偷偷灌水一下 嘻嘻
作者: 别爱我1982    时间: 2011-7-23 15:44:44

哥们不懂车就别发这种帖子了关了吧
作者: beck@    时间: 2011-7-23 21:37:13

奥迪R8 ~~~~~~~~~~~~~~
作者: moliang    时间: 2011-7-23 22:27:26

我没个性的选了法拉利,没个性的在迷458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7-24 00:35:20

不懂就要研究 懂的话就没有必要讨论 自己偷着乐吧 34# 别爱我1982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7-24 00:36:02

那你的生活中什么样才代表有个性呢 36# moliang
作者: zglzippo    时间: 2011-7-24 01:29:41

GTR?  
SKYLINE?
建议LZ先去GOOGLE一下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7-24 06:36:44

你也想说他们是同一款车吗?可是查过了 说GTR是skyline的升级版 我没有很清楚看到 说这个 39# zglzippo
作者: 馬蹄鐵    时间: 2011-7-26 14:48:03

还是法拉利。。。。。无法改变的选择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7-26 18:23:13

尊贵的代名词 41# 馬蹄鐵
作者: Sean`jxc    时间: 2011-7-28 11:4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an`jxc    时间: 2011-7-28 11:45: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7-28 20:55:10

这个我可以满足你 回国买一头牛给你 44# Sean`jxc
作者: 如意格格    时间: 2011-7-29 20:51:30

对于车,一点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搞这种投票太没意义了.....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7-29 20:54:45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投票才算有意义 呢?我想听听你说 46# 如意格格
作者: 88mu88    时间: 2011-7-31 23:01:44

bugatti,ccx,pagani。就算了吧,这辈子也买不起,audi r8,gallardo吧。现实一点
作者: SRT8    时间: 2011-8-1 17:24:24

我喜欢  FTO{:7_333:}
作者: cobycoby    时间: 2011-8-1 17:40:31

4.GTR
什么GTR?CELICA?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8-3 21:42:21

ls指的是三菱的跑车系列吗? 49# SRT8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8-3 21:47:34

  1.Giant Transistor的缩写。
  2.NISSAN汽车的国宝级赛车,GTR是性能特征,这三个字母还分别代表:G(Grand):性能优越的车
  T(Touring):能够长途奔驰的车
  R(Racing):适合用来比赛的车
  


编辑本段晶体管简介  电力晶体管(GTR)
  电力晶体管是一种双极型大功率高反压晶体管,由于其功率非常大,所以,它又被称作为巨型晶体管,简称GTR。GTR是由三层半导体材料两个PN结组成的,三层半导体材料的结构形式可以是PNP,也可以是NPN。大多数双极型功率晶体管是在重掺质的N+硅衬底上,用外延生长法在N+上生长一层N漂移层,然后在漂移层上扩散P基区,接着扩散N+发射区,因之称为三重扩散。基极与发射极在一个平面上做成叉指型以减少电流集中和提高器件电流处理能力。
  GTR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类,又有单管GTR、达林顿式GTR(复合管)和GTR模块几种形式。
  单管GTR饱和压降VCES低,开关速度稍快,但是电流增益β小,电流容量小,驱动功率大,用于较小容量的逆变电路。
  达林顿式GTR电流增益β值大,电流容量大,驱动功耗小,但饱和压降VCES较高,关断速度较慢。和单管GTR一样,达林顿式非模块化的GTR在现代逆变电路中早已不太常用。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是GTR模块。它是将两只或4只、6只、甚至7只单管GTR或达林顿式GTR的管芯封装在一个管壳内,分别组成单桥臂、单相桥、三相桥和带泄放管的三相桥形式,外壳绝缘,便于设计和安装。
  在逆变电路中,GTR都工作在共发射极状态,其输出特性曲线是指集电极电流IC和电压VCE以及基极电流IB之间的关系。
编辑本段特性及应用  GTR的特性曲线分5个区。I区为截止区,IB=0,IC很小,为CE漏电流。II区为线性放大区,当IB增加时,IC也跟随IB线性增加。随着VCE继续降低,IC已没有增长能力,这就进入了深度饱和区,即第IV区。这时的VCE称为GTR的饱和压降,用VCES表示,它比GTO和VMOSFET要低。V区为击穿区,
  当VCE增加到一定值时,即使IB不增加,IC也会增加,这时的VCE就是GTR的一次击穿电压。如果VCE继续增加,IC也增加,由于GTR具有负阻特性,当结温上升时,IC更大。由于整个管芯的导电不可能绝对均匀,大的IC会产生集中热点,从而发生雪崩击穿,IC骤增。这时候,即使降低VCE也无济于事,高速增长的热量无法散出,在很短时间内(几微秒甚至几纳秒)便使GTR被永远地烧坏。这就是GTR的二次击穿现象,它是GTR最致命的弱点,也是限制GTR发展和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电力晶体管GTR大多作功率开关使用,所以,要求它要有足够的容量(高电压、大电流)、适当的增益、较高的工作速度和较低的功率损耗等。但由于电力晶体管的功率损耗大、工作电流大,因此它存在着诸如基区大注入效应、基区扩展效应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等特点和问题。
  基区大注入效应是指基区中的少数载流子浓度达到或超过掺杂浓度时,器件的注入效率降低,少数载流子扩散系数变大,体内少数载流子寿命下降,以致严重影响GTR的电流增益的现象。
  基区扩展效应是指在大电流条件下有效基区变宽的效应。器件在小电流状态工作时的集电结宽度主要由基区掺杂浓度决定,因此其增益β值是固定的;但在大电流条件下,由于基区中少数载流子大量增加造成集电结宽度收缩,因而,使有效基区变宽。基区的扩展导致注入效率降低,增益β下降、特征频率减小。
  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也称为基极电阻自偏压效应,是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电流条件下,基区的横向压降使得发射极电流分配不均匀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电流的分布较多地集中在靠近基极的发射极周边上,引起电流的局部集中,进而导致局部过热。
  所以,为了削弱上述三种物理效应的影响,必须在结构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适合大功率应用的需要。[1]
编辑本段车型介绍GT-R 一代  1969年2月左右
  1969年至1972年间创下50场不败记录,因此成为性能车迷心目中的战神。
  车型编号 PGC10 & KPGC10 (双门版本)
  引擎 1989CC 直列式6缸DOHC自然吸气引擎
  最大马力 160匹
  最大扭力 180N.m
  驱动系统 FR GT-R 二代  1973年1月推出
  外型采用以往的造型,前后四圆灯设计,但由于车体大幅增大,而动力单元基本没变。造成马力重量比数值的不佳,而这也成为其在赛道上失利的主要原因。加之石油危机,性能车种需求量下滑,因此而停产。
  车型编号 KPGC110
  引擎 S20 2.0L引擎 (与一代GT-R相同)
  驱动系统 FR GT-R 三代  1989年8月推出
  继承了日产著名赛车系列SKYLINE血统,配合最新技术,夺得"无敌战神"及"公路之王"的美誉,因此R32是GT-R系列车中性能取向最纯粹的版本。头文字D中里毅便是驾驶
  车型编号 BNR32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60N.m
  驱动系统 4WD
  GT-R32的动力搭配令当时可以说无人能敌,也因此在赛道重新回到了王者地位。如在日本29场连胜。43934的销售量对于一款纯粹性能趋向的日系跑车而言确实是不错的表现,三代也是GT-R系列车型中卖得最多的一代车型。 GT-R 四代  1995年1月推出
  车型编号 BCNR33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75N.m(扭力较旧款提升15N.m)
  驱动系统 4WD
  R33 GT-R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但在整体战斗力方面,其实并不如上代R32 GT-R来的优秀。较为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四代GT-R出于市场销售的表现而作了妥协与折中。 GT-R 五代  1999年1月推出
  车型编号 BNR34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400N.m(扭力较旧款提升25N.m)
  驱动系统 4WD GT-R 六代  2007年10月推出
  车型编号GT-R R35 引擎形式 V6
  排气量(c.c.) 3,799
  压缩比 9.0
  最大马力(hp/rpm) 480/6400
  最大扭力(kgm/rpm) 60.0/3200~5200
  马力重量比(kg/hp) 3.625
  驱动方式 AWD
  排档型式 序列式六速自手排
  长宽高(mm) 4650*1895*1370
  车重(kg) 1740
  油箱容量(l) 74
  2010 NISSAN GT-R (CBA-R35)
  引擎型号:VR38DETT
  引擎位置驱动方式:前中置(变速箱位于后桥)ATTESA E-TS全轮驱动(AWD)
  最大马力(匹):485(官方公布数据)
  最大扭力(牛-米):588
  车体尺寸(长宽高 mm):4650×1895×1370
  车重(kg):1750
  最高速度(km/h):310
  0至100公里加速(秒):3.5
  GTR35 Switzer P800
  引擎形式 V6
  排气量(c.c.) 3,799
  压缩比 9.0
  最大马力(hp/rpm) 800/6400
  最大扭力(kgm/rpm) 94.8/3200~5200
  0至100公里加速2.9(秒)
  曾经有50场连赢不败纪录,5次连胜JTCC总冠军。1990SKYINE风光的一年,不但R32 GT-R囊括全日本A组及N组房车赛冠军,在JTCC上更达到了出场29次冠军29次的景况,参加比利时利曼24小时耐久赛中的Group-N组包揽了2、3名的佳绩。 竞赛纪录  在的澳门东望洋大赛日籍车手长谷见昌弘驾驶著600匹以上马力的「日产」Skyline GT-R (R32)战车挑战当时号称房车一级方程式DTM级别的BMW M3,DTM规格的赛车容许有更多的改装,例如轻量化车身配件、钛合金的活塞和连杆、及专门为比赛设置的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而GT-R只属于低一级的A组,很多配置都比较街车化。当时的BMW车队派出的都是欧洲的顶级车手,BMW征战东望洋已多年,车手和车队对东望洋的赛道数据掌握很多,战车是精心调教出来跑东望洋的,所以对GT-R根本看不上眼。。。。但赛果竟然是GTR以圈速2分32秒激破过往记录,比当时任何的一部房车组赛车都最少快上10秒以上,乃当时的超班之作!外国的车队总是想不明白这台外形无流线感并不太起眼只有2600CC的A组车怎么有如此大的威力,GT-R震惊了当时的车坛,欧洲车再也不敢看不起GT-R了。GT-R还派车参加欧洲A组房车赛,凭着TWIN TURBO、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空气套件等武器,击败了当时称霸车坛的SIERRA考斯沃斯RS500。世界开始注意起了GT-R,特别是FIA。91年的东望洋赛车,FIA在比赛前的两天突然通知GT-R要负重多100公斤!那是多么的不公平啊!明明是A组车还要比高级别的DTM规格车多负重100公斤,是FIA怕GT-R气势太猛实力太强怕再次蝉联冠军。GT-R的车队理论上引擎的马力能抵消这100公斤的负重,但带来的避震弹簧却抵受不了,由于没有办法及时得到更硬级数的弹簧大大减少了争胜机会,虽然最后屈辱只得了第3名,但在众人雪亮的眼中已经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冠军,“战神”的称号就从此时流传开了。FIA见日产的GT-R风头实在太劲了,欧洲车厂实在没有一部战车能向他们反击了,最后惟有修改赛例,在94年开始停止举办A组赛例的比赛,那就逼使GT-R再也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型赛事,日产赛车以后就只有把GT-R专注于日本国内的超级耐久赛和JGTC了。
  在日本的N组超级耐久赛里,日产独霸天下,无论是R32 R33还是 R34都是每场赛事的大赢家。即使三菱推出了四轮转向3000CCTWIN TURBO的GTO,还有丰田的SUPRA(有日本大力士跑车的称号,3000CC生产车在3600转就有46公斤的扭力,4600转就有280匹了)想凭着比GT-R的RB26DETT引擎大400CC的优势,向GT-R发起了挑战。可惜GTO车身重,其V6TWIN TURBO引擎体积过大,对发展成熟的GT-R R32没造成威胁。而SUPRA虽然直路勇猛,由于偏大的车身弯路上操控迟钝没能追上GT-R。后来GTO 和SUPRA慢慢地退出了N1超级耐久赛,使GT-R成为超级耐久赛第一组的唯一参赛车款,无论是R32到R34这三代不同的GT-R,连续十年赢得每场超级耐久赛事的冠军,也证明了日产SKYLINE GT-R 是近10年日本发展最成功的车款。 高技术配置  因为N1耐力赛中各支车队都只会选择GT-R参赛缘故,形成了各大改装公司都纷纷专注发展GT-R,各大改装公司都会推出各种改装配件,无论是引擎内的精密零件、涡轮增压器、波箱组件、悬挂、车身和车内配件等,使GT-R成为有史以来有最多改装公司生产改装零件的车款。渐渐各大公司把赛场的技术沿用到了民用上,著名的有TOP SECRET 1000匹GT-R,JUN 1000匹的GT-R能从静止0到100公里只用2秒8的惊人时间,VEILSIDE的GT-R激破346.20公里的高速记录,JUN Hyper Lemon R III 这部名为「超级柠檬R」高达1000PS/8350rpm的超级马力与82.4kgm/6900rpm的恐怖扭力,创造了383.715km/h的惊异极速! 更有人改装上了1500匹,GT-R从此有着无限改装的美誉。那RB26DETT引擎,直列6缸2600CC DOHC 24活瓣TWIN TURBO,口径X冲程为86.0x73.7,轻轻一呼油已经达至8000转的引擎转速,配合大型前置INTERCOOLER、六连式THROTTLE、INNER SHIM型的VALE LIFTER、每一个精密的零件都达至日本GROUP A的赛事级数,让其引擎成为日本发展最长寿的引擎和世界10大引擎。
  此外GTR还配置了ATTESA E-TS AWD(四轮驱动)、SUPER HICAS 4WS(四轮转向)、DIFFUSER(空气力学套件)、车载显示电脑(能显示G FORCE、温度、很多功能)等功能,凝聚了日产的最高科技。虽然现时在SuperGT GT500组的赛事中,RB引擎已经退役,退役原因是因为中缸是铁铸的散热是个问题,加上是直列设计难免引擎重量分布影响了全车的车身重量分布使车身重心偏前。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世界10大引擎之一的VQ引擎,其尺寸能让车身达到了前中置的更佳重量分布和操控布局,经过激光打磨的汽缸让引擎发挥得更顺畅。 发展历史  SKYLINE车系的名称对于钟情于性能车的玩家们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而车系中的性能版本GT-R更是任何一个性能迷做梦也想得到的“神物”!不要说统帅所有日系性能车的BNR34,就连已经有10余年历史的BNR32现在也还是各国车迷争相抢购的对象。相信国内喜欢GT-R车系的朋友不在少数,但却没有一篇中文文章系统详细的介绍这被称之为“东瀛最速神话”的GT-R车系。GT-R系列一直是以SKYLINE的高性能版本为依托,所以,了解GT-R就要从SKYLINE车系的诞生开始。
  1957年,SKYLINE车系诞生于一个名为“王子”的车厂,由于车厂经营不善,在1969年的时候被日产汽车收购。收购王子后的日产汽车为了和走在前面的丰田等车厂竞争,急需几款外观以及性能都同样出众的车型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于是,重组后一直被搁置的SKYLINE(天际线)和SLIVIA等车型被正式批准生产。GT-R系列的荣光之路就此开始。
  初代天际线,厂方编号R27。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车头的造型依然很有味道。侧面也在不规则腰线的映衬下将整个车身塑造的极具肌肉感。采用排气量为1989ccl的水冷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60匹/7000转,最大扭矩18.0kg-m/5600转。在当时是一辆以性能著称的畅销车型。车尾造型显得有些呆板,由威武的车头造型,漂亮的腰线所带来的流畅感到车尾好像一下子断掉了,而看上去笨重可笑的后保险杠好像是硬生生被敲到车身上一样,和整车线条极不相配。尾灯的造型简单,没有视觉效果。从外观上来说,R27是虎头蛇尾的。败笔在于前卫的车头,车身和平庸的车尾无法衔接。
  短短的一年后,受市场热情的回报影响,日产汽车推出了加装空气动力套件的R27两门运动版本,正式命名为GT-R。这便是GT-R的诞生。车一出世,凭着漂亮的外观,强劲的性能即被抢购一空,也达成了日产汽车树立品牌形象,占领市场份额的初衷。在这一年里GT-R作为日产车队的代表参加了日本GT大赛并为日产汽车赢得了第一次冠军 。之后,GT-R奇迹般地创造了50连胜的战绩,而关于GT-R不败的神话也由此诞生了。其他厂商看到天际线车系作为四门房车和两门运动型轿车同样成功以后,开始纷纷提高自己车型的性能,但在外形上依然没有跳出老框框。
  当他们还为在外形上如何取悦买家而研究新车外观的时候,1973年日产再度发难,R28的推出可以说在当时的日本车坛刮起了一阵旋风。领先的外观设计再度帮了日产的忙,这款现在看来和阿斯顿马丁Vanquish外观线条极为相像的R28,在30年前看来好像梦想之车一样。流行的双圆灯设计,赛车似的入油口,长长的车头,饱满的车身,顺滑的车尾再加上不错的性能表现,但受当时石油危机影响,仅限量生产了197辆便告终结!所以在日本也被车迷称为超稀少车而成为追逐收藏的对象
  1975年推出的R29,对于天际线GT-R车系的发展史可算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在R29上,首次采用了直到今天还在被使用的被称为是GT-R车系灵魂的矩形头灯设计和四圆尾灯组设计。依然是先推出四门房车版,在取得一定的销量之后立刻会推出两门运动版GT-R。这是一代被忽略的GT-R,因为生产数量仅4000余台,个人认为GT-R今后的外观发展方向自R29开始。同时也是因为产量太少,故不能认为是一代成功的产品,只能说是一个小改款的尝试。 可是好景不长,在1973年日产汽车因为受到70年代末的日本汽车工业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波以及日本国内于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推行的诸如排放规制,马力规制等一系列对于天际线GT-R这类性能车系极为不利的规制影响,而被迫停止了GT-R的生产。所以其后推出的R30以及R31并没有发售两门运动型,也就是GT-R型,仅在市场销售天际线(四门房车)型号。由于外形平庸,市场反映也不好。(不过R30和R31在中国也能看到其踪影,看来产量还不算太少)当时,很多车迷认为GT-R车系的光辉就此完结了。
  80年代初,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终于自日产宣布:日产汽车将在不久的将来恢复GT-R车系的生产。经过了16年的漫长岁月 ,终于在1989年8月21日推出了久违的第三代全新GT-R,厂方编号BNR32。被人翘首企盼的全新GT-R当然不能敷衍了事,而且日产也希望能在性能车上重振雄风。外形上,新车采用了R29延续下来的矩形头灯和四圆尾灯组合。造型也考虑到风阻而做的很流线。原厂空气动力学套件做的美观又极其实用。R32选用了全新的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引擎,也就是一代名机RB26DETT,及独特的扭力可分式的电控四轮驱动的底盘。最大马力为日本规制上限的280匹。搭载5前速手排档,0-100KM/H加速成绩为5.1秒。新车上市以后,市场反映几近疯狂,销售成绩达到创纪录的四万三千余辆。相信看过日本漫画“头文字D”的车迷能够了解到当Night Kids中里驾驶着BNR32出现在秋名山路时,观众们羡慕的眼光以及无数称赞的话语就证明了这款新时代GT-R的威信所在。
  在BNR32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后,日产汽车在六年之后,于1995年3月推出了第四代GT-R,编号BCNR33。依然采用原来用于BNR32车型上的RB26DETT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引擎,经过全新调校后的RB26马力虽然在ECU限制下略微调小至276匹,但出力更加迅速。外观上BCNR33比起BNR32显得更加柔美,采用了一定的流线型外观设计。可惜由于R33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增添了很多豪华型设备,导致整车重量大为增加,其底盘性能比起R32有稍弱,导致整台车整体战斗力比起R32略微下降,引起一些性能车迷的不满。
  1998年的5月,GT-R车系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型号——BNR34诞生了,从外形上看,新车的造型异常狠辣。车头巨大的进气隔栅以及变形的晶钻氙气头灯,19英寸六辐式轮毂以及露出的金色BREMBO刹车卡钳配巨型通风钻孔刹车盘,比三菱LANCER EVO系列还要醒目的大型尾部定风翼,以及改良为高光照明的外大内小的四圆尾灯组合都在透露一个同样的信息——东瀛战神又回来了!操控方面,日产设计师在BCNR33上得到的教训使他们制造BNR34时格外重视操纵性。除继续沿用可依轮胎附着程度而自动分配扭力的电控四轮驱动底盘外,还对四轮转向系统做出了改进和完善。这个系统可以在前轮做大幅度转向动作时,后轮依前轮转向角度的大小也进行相应的转向,其结果就是可以以更锐利的角度进行转弯,其实这套系统从BNR32开始就已经装备在GTR上,但是由于这套系统反应速度比较慢,反而被车手投诉“让车尾的运动轨迹更难捉摸”,而BNR34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动力方面,日产提供了三款可供选择的发动机,这三款NEO STRAIGHT 6缸引擎,同样都配置着著名的「NICS」(进气歧管两段可变长度系统)以及「NVCS」 (气门正时可变机构), 籍此使引擎在各转速域均能有完美的表现。先从起步型的2L自然进气引擎(RB20DE)说起,利用电脑控制出极佳的油气混合比,并且搭配凹顶的活塞设计,使混合气进入汽缸时形成特殊的涡流……藉此达成层状燃烧、提高燃烧效益,达成稀薄燃烧的目的,引擎的最大输出为150ps/6400rpm,19.0kgm/4400rpm,拜稀薄燃烧所赐,油耗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而2.5L自然进气引擎(RB25DE),则可发挥出最大输出200ps/6000rpm,26.0kgm/4000pm,这颗引擎强调的则是「LEV」(Low Emission Vehicle)的诉求,低排放废气、低污染,新开发的触媒转化器可有效抑制废气排放,使CO、HC、NOx的排出值比现行日本的废气排放限制再低10%左右。身为日产最顶尖的跑车,动力表现自是不俗!重头戏2.5L涡轮增压引擎(RB25DET),这是Skyline R34所搭载最强悍的心脏,最大输出达到280ps/6400rpm,35.0kgm/3200rpm!这样的数据远胜于R33的输出。而搭载在GT-R R34上的引擎则依然是日产的看家法宝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RB26DETT),籍2.6L排气量加双涡轮增压,最大出力:280ps/6800rpm 最大扭力:40.0kgm/4400rpm。为什么要叫看家法宝呢?就是它在改装方面似乎拥有无限潜力。仅仅是一副2.6L的直列六缸双涡轮引擎,但是经过改装之后,RB26能够稳定地输出700匹以上的可怕马力,甚至有些改装厂在扩缸和强化缸体之后创造出了过千匹轮上输出的马力机器!这对与一副3升不到的直六引擎来说简直是可怕的实力。
  从1969年开始在赛事中,GT-R一向是以无敌的姿态出现在赛场上,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不过,近年来GT-R的几大缺陷也渐渐暴露了出来: 1.车重问题:这个问题一向是困扰日产改装厂商以及赛手们的最大问题。GT-R的车重和其最大竞争对手丰田的SUPRA以及本田的NSX相比,分别重了100余公斤和130余公斤。在赛车厂上,1公斤的轻量化都关乎着胜败,可以想象,GT-R背着多大的包袱在和对手较量。由于车身超重,对于油耗,马力消耗,弯道操控,以及刹车系统的损耗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若不是借助表现稳定的发动机以及操控性能极佳的底盘,GT-R的荣光可能已然不再。所以,车重是近年来GT-R的胜利优势越来越微弱的关键原因。 2.风阻问题:其实严格来说GT-R和SUPRA、NSX并不能算是同级对手。因为后者为独立开发的车型,而GT-R则是依托于SKYLINE车系的性能版本。而日产一直没能开发出性能超过GTR的车款,以至于只能以GT-R迎战。这就造成了GT-R以房车外形迎战赛车风阻的尴尬局面。而附属车款又不能改变外形,所以风阻问题是GT-R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3.排放问题:2003年起,日本将实行新的排放规制,对于大排量高功率引擎的排放问题做了特别的规定。其结果是现行的日系性能车种如GT-R,SUPRA,NSX,300ZX,GTO等都会因为通不过测试而面临停产的恶运。日产汽车不想再一次让全世界的性能迷再一次失去GT-R,也希望GT-R能够摆脱上述几重枷锁的束缚。彻底成为无懈可击的“东瀛最速神话”。
  终于,日产有了大举动,2001年夏,日产发表了全新的SKYLINE,厂方编号为V35,发动机采用全新研发的VQ35DETT引擎。可是这辆新车却令全世界翘首企盼新一代GT-R的车迷感到困惑不解。车身形状绝不像性能车,过高的车高以及过长的轴距令新车没有什么高超的运动性可言,作为房车倒算是一部好车。最为重要的一点是GT-R车系的灵魂——矩形头灯和四圆尾灯组合在新车型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车迷们愤怒了,认为这是日产自BCNR33以来的第二次迷失,所犯的是不可接受的错误。2001年的夏天对于GT-R的车迷来说特别燥热,而日产也在不断的推出各种R34 GT-R的限定版本,营造出绝版收藏的态度。
  2001年日本东京车展日产汽车展台。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由此传出:GT-R正式脱离SKYLINE车系,成为一个独立的车系。而日产展台上展示的正是R34 GT-R的正统接班人R35 CONCEPT。从新款SKYLINE推出时车迷的黯然神伤,到R35 CONCPET发表时的欣喜若狂,GT-R的发展在牵动着多少人的心~~~~~~ 没有错!刚劲的车身,简洁的线条,逼人的气势还有那熟悉亲切的四圆灯组再加上那方向盘上证明血统的铭牌,GT-R回来了!从此以后,GT-R再也不用忍受SKYLINE的羁绊,可以自主开发属于自己的低风阻车身线条,采用轻量化材料车身,灵活敏捷的底盘。还有已经经过证实的即将搭载于R35的全新7速手排挡。有的车迷认为新车造型过于圆润而失去了战神应有的威严,但前边已经提过,刚劲的车身造型已经为GT-R带来了太大的负担,这也是GT-R冲破SKYLINE羁绊的最明显的改变。
  2007的10月24日,新GT-R的神秘面纱终於在东京Motor Show内的Nissan摊位上揭幕,也正式向世人宣告日本战神Skyline GT-R已经回来了,且在历经数年不断研发与突破下,新GT-R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与科技,更将日本超跑的平均水平带到一个令人赞叹的境界,也让欧美各大车厂不得不重新评估日本超跑的实力。如果沿用以前的命名规则,全新GT-R应该被称作Skyline GT-R R35,不过种种迹象表明日产可能将GT-R脱离skyllne车系而变成纯跑车,首先就是全新GT-R不再与skyline共享底盘。他采用了一个新开发的PM(PrlmeMidship)平台设计,日产首席工程师Kazutoshl Mizuno强调,新GT-R无论在城市道路还是赛道上都能满足不同口味的驾驶者。经过严谨风洞测试后所研发出来的流线形车身,除拥有0.27的超低风阻表现,还揉合现代与传统元素于一身,让GT-R精神从里到外完全延续下去。全新GT-R拥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这可能就是Nissan之所以花了超过五年的研发时间,才给这部全新车款挂上「GT-R」徽章的原因,因为它背负着全日本车坛对外宣示战力的传统包袱,为了达成这样的表现,Nissan投入了相当多的心力来研发GT-R,以确保它不会令世人失望,事实也证明他们确实做到了。
  2008年, GT-R于纽柏林赛道上以7分29秒03成绩震惊车坛,不仅狠狠地甩掉PORSCHE 911 GT3,优异的表现在全球超跑车坛打下一片天地。 此后,随着GT-R小改款,提升马力至485hp,产品性能持续精进,GT-R得以7分26秒70的表现再现传奇。GT-R于2009年4月24日于德国纽柏林北环赛道再次刷新纪录,NISSAN GT-R以7分26秒70的成绩一举超越保时捷997 GT2及纽博格林北环之王保时捷Carrera GT,远远抛离法拉利F430,成绩直逼法拉利ENZO和帕加尼Zonda F Clubsport,在世界车坛内引起极大的轰动,竟让保时捷亲自购买一台GT-R以测试其真实成绩。
  NISSAN GT-R首席开发工程师-水野和敏(Kazutoshi Mizuno)先生,也在GT-R刷新纪录后表示:「将持续不断精进GT-R性能,以荣耀所有GT-R的车主,更要以每一分一秒的纪录,时时刻刻激发每台GT-R卓越性能及车主的热血与潜能。」 日本国宝级跑车  载誉无数 作为日本国宝级跑车,NISSAN GT-R是日产技术之集大成者,自问世以来便载誉无数。
  1964年5月,在Hairpin Suzuka国际赛车场,NISSAN GT-R完胜保时捷904,NISSAN GT-R的传奇从此开始;
  1989年8月,搭载2.6L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配备最尖端的4WD系统的NISSAN GT-R正式问世,并在接下来的1990年JTCC大赛上再次续写传奇,创造29次出场29次夺冠的完美战绩;
  近几年,在被誉为最苛刻的德国纽柏格林赛道,在路面潮湿的情况下,NISSAN GT-R创造了单圈7分38秒的非凡成绩;5000KM耐力测试,更创造了单圈平均7分26秒70的最新成绩;在充满积水的德国高速公路,NISSAN GT-R的时速不会低于300km/h,在世界各地,包括灼热的美国高速公路以及积雪覆盖的乡村道路,NISSAN GT-R的表现都让世人为之惊叹。
  然而,巨大的辉煌并没有让NISSAN GT-R停住对完美进化追求的脚步。它的每一次提升,都是技术的一大进步。
  新一代 GT-R推出三种款式
  NISSAN新一代 GT-R于2007年10月在东京车展亮相,2008年底被世界汽车行业权威杂志——汽车趋势杂志(Motor Trend) 评为“Motor Trend Car of the Year ”,并声称该款车表现出世界级的性能,同时,NISSAN GT-R还获得了日本年度车型特别奖(Most Advanced Technology)和美国“2009 Motor Trend Car of the Year”大奖。
  新一代NISSAN GT-R 有三种款式,GT-R GR6-type dua、GT-R Black edition、GT-R Premium edition。即将导入中国的级别为NISSAN GT-R Premium edition,这是NISSAN GT-R的最高级别,共有曜石黑、钨钢灰、珍珠白、终极钛、熔岩红、丝绸银六种外观色可供选择,同时,黑色内饰及灰色内饰可自由选择
  NISSAN GT-R的外形设计具有明显日本超级跑车的风格。通过与Lotus团队和Yoshitaka Suzuki团队一同合作, NISSAN GT-R各方面的性能可谓达到了极致。
  NISSAN GT-R的内饰,突出了舒适驾驶的核心设计理念。确保仪器、仪表和操控装置的布局最方便驾乘者的使用。多功能仪表盘,除水温、油压之类的数据外,更能显示前20秒汽车所承受的加速度、制动和转向操作产生的G力(纵向和侧向)。
  3.8L V型六缸双涡轮引擎提供强大动力
  新一代NISSAN GT-R是一款各方面性能都非常出色的超级跑车,采用了最新开发出来的全新高级发动机中置平台,搭载了日产全新升级的3.8L V型六缸双涡轮引擎VR38DETT,可以为它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0-100km的加速时间为3.5秒,同时因为其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10km/h。
  NISSAN工程师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力。专门为NISSAN GT-R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独立后置变速驱动桥4WD,通过碳纤维推进器与尾部驱动装置相结合,同时降低整车的重心,从而大大降低了前轮的空气阻力;采用了大直径缺气保用轮胎,增加轮胎抓地面积;同时,电脑控制6挡双离合变速器、新型的悬挂系统、强大的制动系统、完美平衡四轮负载,改善了转弯的效能和稳定性。即使是以300km/h的速度行进,驾驶员依然能很愉快地和副驾驶席的乘客聊天。
  NISSAN GT-R完全体现NISSAN“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及“车保护人”的安全理念。超宽照摄范围的高亮度气体放电灯、高位LED刹车灯、加热车外后视镜、低风阻雨刷器,使驾驶更舒适也更安全;ABS、EBD、Brembo 4轮式制动器,确保驾乘安全;VDC-R系统与4WD系统的配合,让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遇到危机情况时,化险为夷。前SRS双气囊、双侧气囊、气帘,有效保证乘坐者的安全,同时NISSAN GT-R弹出式发动机罩的安全设计,更减少了碰撞事故对行人的伤害。
  而独一无二的特征,不仅体现在性能设计上,更体现在其独特的生产过程中,碳纤维、铝质和钢质的各种部件都是在高精准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每一辆NISSAN GT-R都要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测试,确保车辆各个部件的运转保持在最佳状态。
  对于NISSAN GT-R以东风日产渠道正式导入中国市场进行销售,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超级跑车既是造车者对汽车技术不懈追求的极致,也是驾驶者实现速度与激情体验的终极梦想。我们希望通过NISSAN GT-R的导入,能满足跑车爱好者对于NISSAN GT-R的渴求,实现真正跑车玩家追逐的终极梦想。”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8-3 21:48:41

编辑本段车辆总览  35年以来,低重心运动双门跑车Celica一直广受Toyota车迷们的钟爱。但是,很遗憾,他们将再也不能兴高采烈地将新的Celica开回家了。因为,2005年将是Celica最后一个车型年。丰田已决定停产Celica。
  这款丰田跑车重心很低、轻快敏捷,以年轻一族为销售对象。不同于丰田MR2 Spyder,Celica的后排座椅更小。2005款相比2003款来说,改动很小,只是将前保险杠蒙皮进行了更新,并且提供了高压氙气前大灯作为新选择。
  在其他方面,2005款Celica依然是前轮驱动、掀背式,分GT和GT-S两个装饰级别(其中GT-S在装备上更偏向赛车风格)。这些都是在2000年款中最终定型下来的。
编辑本段外观  Celica由丰田设在加州的设计室进行外形设计:车子前端很低,悬长短;挡风玻璃斜度很大、车尾上翘;车身两侧还各有一道很深的褶皱。这些外形设计灵感都来自于赛车。
  GT-S标配雾灯。而电动天窗和后扰流板则作为两款车共同的选装件。GT-S的前后制动器都是盘式制动器,但GT的制动系统则为前盘后鼓。两车的轮胎都是15英寸的,但GT-S的胎面略宽并且包覆在合金车轮外面。GT-S可选配16英寸的轮胎。高压氙气前大灯属于选配件。
  Action选装件组合还包括了一套“更加冲击力”的保险杠、门槛板、配色前大灯饰件、透明尾灯灯罩以及加大的发动机舱盖进气口和后扰流板。
  据丰田讲,Celica的内饰也同样借鉴了赛车设计元素。Celica有四个座椅,但对于Celica这样一款不大的跑车来讲,后排乘客空间不可避免会有一点挤,因此后排最好还是坐儿童或用来放行李。后排座椅靠背可以放下,以加大行李空间。
  标配还包括可倾斜式方向盘、六扬声器的CD立体声音响系统、空调和间歇式刮水器。GT-S则还另加了真皮方向盘、巡航控制系统、铝合金踏板、JBL高级音响和电动车窗和门锁。真皮座椅是选配件。
编辑本段动力传动系统  两者都标配1.8升四缸发动机,但规格各有不同。GT的发动机能输出140马力的最大功率,而GT-S的1.8升发动机的缸孔尺寸和活塞行程与GT相比有所不同,并且压缩比更高,因此能在7600rpm时输出更大的180马力。
  GT标配五档手动变速箱,GT-S则标配六档手动保变速箱。两车皆可选配四档自动变速箱,且GT-S所选配的自动变速箱还可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钮进行手动变档。
编辑本段安全装备  日间行车灯属于标配件。侧面碰撞气囊和ABS则属于选配件。
  试驾印象 Celica重心低、线条流畅、棱角分明,看上去咄咄逼人。但不幸的是,该车实际性能在很多方面并不如人所愿,难以让人折服。
  操控敏锐精确是该车主要特点。这辆跑车对转向操作的反馈很好,过弯时车身的倾斜很小,并且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非常平稳。但是在过曲率比较大的弯时,如果油门踩的略紧,后轮就会有打滑的感觉。在高速公路上平顺性很好,但是在市区道路上行驶时震感较强。
  Celica的发动机转速很高,因此在起步加速时很快。然而加速时,四缸发动机发出的刺耳噪音也够你皱眉头的。并且,车子选配的自动变速器在降档操作上调校的也不太精确。
  如果你梦寐以求一辆丰田Celica,那你最好先下手为强,否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因为它马上就要停产了。Celica在诞生35年后,终于在2005年走到了它的“人生尽头”。这辆驾驶乐趣十足的双门跑车堪称跑车市场有史以来最棒的车型之一,尤其是当前的第七代Celica更是不负盛名。
  Celica是在1971年首先推出的,照丰田的说法,它“在确立超小型运动轿车标准上影响深远”。对于这一点我毫无异议。不仅因为它确实影响了后来者,并且它也成为了其他小型运动跑车前方可望而不可及的标杆。我本人并不是Celica这类车的目标人群,因为我家里人太多了,而且经常要拖着一大堆行李跑来跑去,因此Celica对我来说不太实用。但如果我真的想要购买这样的一款车,Celica毫无疑问地会列在我的选择范围内。
  Celica一直以来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三菱的Eclipse、现代Tiburon、本田Civic Si和Acura RSX,以及已经停产的福特Probe、本田Acura Integra和水星Cougar。Acura车迷们肯定会就车辆价格提出自己的看法。Integra和它的继任者RSX毫无疑问在价格上都很有竞争力,非常值得拥有。但Celica在这类车中也是以性价比见长的。
编辑本段奖项  丰田喜欢不厌其烦地历数Celica历年来获得的各种奖项,包括Motor Trend杂志的“年度进口车”,以及Car and Driver杂志的“十款最佳轿车”等等。下面是摘自丰田网站的一些言论和Celica的历史背景介绍:Celica最初是基于EX-1概念车,丰田称其为“未来之车”,因为它的款式是“革命性的,前所未见的”。并且丰田公司还称它“是为了那些意气风发的消费者而设计的,他们追求的不仅仅只是一辆代步工具”。
  Celica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替代当时那些外观粗重、动力强劲的“肌肉车”,比如福特Mustang、雪佛兰Camaro和庞蒂克Trans Am(该车是一辆经济性轿车,很有驾驶乐趣)等运动跑车。不出所料,这款打着丰田品质和可靠性保证的车子很快就在70年代初期引起了美国消费者的关注。并且Celica也的确物有所值。除了经济性以外,丰田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可靠性也是该车的一大卖点,尤其是相对那些在质量上无法与之相比的竞争对手来说。
  丰田还声称Celica带动了所谓的轿车改装风潮――消费者将车辆买回家,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或需求对车辆进行改装,有时候,这种改装甚至可以让一辆车脱胎换骨。不过我不认为Celica在改装风潮中比本田Civic和Integra走的更远,但它确实属于那种很容易“改头换面”的车。
编辑本段版本  目前在售的Celica共有两个版本,入门版的GT(手动变速器版的基本价17670美元,另加运费585美元。自动变速器版的基本价18470美元,再加运费)和升级版的GT-S(基本价22355美元,另加运费)。丰田说当前第七代Celica的造型受了Indy赛车的启发,不过两者在动力标准上好像很难相提并论。所有的Celica基本款车型(GT),包括我们的测试车型,都采用的是1.8升双凸轮轴直列四缸16气门铝合金发动机。额定功率是140马力,扭力是125磅英尺。Celica标配五速手动变速器,驾车老手们可以利用它来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我们测试的车型配备的是一款五档电控自动变速器,换档表现相当平顺,相信是大多数Celica消费者的首选。我们这回没能试驾升级版的GT-S车型。该车相对GT来说,主要优点是采用了一款完全不同的1.8升四缸发动机,能输出180马力的最大功率,而GT的发动机只能输出140马力的功率。不过GT-S的发动机输出扭力倒没有增加多少,不过是130磅英尺而已。
编辑本段表现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我曾经驾驶过升级版的丰田Matrix和庞蒂克Vibe,它们都装备了和Celica GT-S一样的180马力发动机,其中Matrix在最大输出功率上和Celica一样,而Vibe升级版的发动机却只能输出170马力的最大功率。GT-S标配六档手动变速器,也可升级至一款带运动换档功能的四档自动变速器。
  据丰田称,所售出的GT-S大多数都是配备手动变速器的版本,因为这款车的买家通常都是那些喜欢享受手动换档乐趣的跑车爱好者,这款六档变速器正投他们所好。配备140马力发动机和五档手动变速器时,Celica的EPA燃油经济性是27/33英里每加仑(市区/高速公路),自动变速器版的表现更好,是29/36英里每加仑。而那款大马力发动机所对应的燃油经济性数据则分别是23/32(市区/高速公路)(手动变速器)和29/36英里每加仑(自动变速器)。140马力的发动机除了在燃油经济性上的表现更好外,而且它可以使用常规汽油,而180马力发动机则建议使用高标号汽油。
  当然,和当下的大部分轿车一样,你如果非使用常规汽油也不会对180马力的发动机造成什么伤害,不过由于常规汽油辛烷值较小,因此对发动机的表现会有轻微的影响。Celica的前排座椅坐上去相当舒服,但后排座椅比较小,适合容纳儿童或中等大小的狗。成人坐上去估计不太舒服。不过购买Celica的人估计一般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兜风的人,因此这方面的影响不大。
  行李空间相当可观,有16.9立方英尺,这主要是因为Celica实际上并不是一辆名正言顺的双门跑车,它实际上是辆掀背车。只要你掀开它的后背,就可以塞进一大堆东西,不过一路上它的行李厢门都得敞着。不管配备的是哪一款发动机,Celica都能给你带来无穷的驾驶乐趣,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并不强求要在驾驶席上体会风驰电掣的跑车快感的人。
  该车前悬配备的是麦弗森滑柱式独立悬架,后悬则采用了双A臂式悬架,并带有稳定杆,使得车辆在急转弯时也不会有发飘感。
  制动系统总的来说都非常有效,虽然两款车略有不同。GT车型前面配备的是通风盘式制动器,后面则是鼓式制动器。而GT-S则将后面的鼓式制动器也换成了实心的盘式制动器。
  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系统非常精准,得益于此,该车的转弯半径为非常不错的36.1英尺。GT标配15英寸车轮和全封闭式轮毂盖,轮胎规格数据则为P195/60 R15。
  一分价钱一分货,升级版的GT-S则标配15英尺五辐条式合金车轮和P205/55轮胎。GT的其他标配装备还包括带日间行车灯的卤素前大灯、双色调电动车外后视镜、配色保险杠和门把手、AM/FM/CD音响系统(带六个扬声器)、驾驶员和前排乘客气囊、空调、可六向手动调节的前排布面运动座椅、50/50分体式后排板式座椅、深色防晒车窗玻璃、可倾斜式的方向盘、前后杯架组合、后窗除雾器、遮阳板化妆镜、间歇式刮水器和舱盖和加油口门遥控释放装置。标配另外还有:转速表、行李盖板、里程表、车外温度计、带储物盒的中控台和一个数字式时钟。
  测试车型上的选配件包括一套270美元的全天候配件组合(其中含后窗刮水器);110美元的雾灯;900美元的电动天窗(可倾斜或滑开);以及一套价值820美元的升级组合,其中包括电动车窗和门锁,以及巡航控制系统。这些都是制造商提供的选装件。而分销商还可提供了105美元的地毯垫,总价加起来,包括运费一共是21260美元。丰田说两款车型都可以追加所谓的“action”选配件组合,其中包括“更具冲击力”的前后保险杠、门槛板、前大灯饰件、透明尾灯灯罩、加大的发动机舱盖进气口、后扰流板、后保险杠下扰流板、排气尾管外套和雾灯。
  该套装很适合那些喜欢车辆带有一点改装味道,但又强调原装配备的人,因为这样比较便于将来的保修需要。该车的保修时间/里程是3年/36000英里。
  2005丰田Celica总览:前轮驱动、四缸、三门、四座椅的紧凑型掀背跑车。亮点:走过了35个年头,今年将是该款运动型紧凑跑车的最后一个车型年。该车共有两个版本,基本版的GT和升级版的GT-S,两者主要在发动机上有所不同。两款车辆都可以为你带来丰富的驾驶乐趣并且很经济。
  缺点:后排座椅空间较小,实际只适合儿童乘坐。发动机:1.8升四缸(GT);高功率1.8升四缸(GT-S)
编辑本段参数  变速器:五档或六档手动/四档自动(GT-S的自动变速器带Sport Shift功能)
  功率/扭矩:140马力/125磅英尺(GT);180马力/130磅英尺(GT-S)。
  长度:170.5英尺。
  整备重量:2,425-2,580磅。
  行李空间:16.9立方英尺。
  主要竞争对手:Acura RSX、 本田 Civic Si、现代 Tiburon、Scion tC、福特 Mustang、马自达 RX-8、大众高尔夫 GL or GTI。
  EPA燃油经济性:23-27加仑/英里(市区)/30-36加仑/英里(高速公路)。 50# cobycoby
作者: w340616540    时间: 2011-8-5 23:02:57

..喜欢马的声浪..一听就知道是马.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8-6 18:40:32

宝马 还是法拉利的马 54# w340616540
作者: £冰火£    时间: 2011-8-6 23:11:43

兰博基尼lp700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8-6 23:29:14

非常豪华 哦 56# £冰火£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10-2 07:31:53

赚sky币!!!!!!
作者: Fullhappysky    时间: 2011-10-3 08:58:00

必须NSX-R! 可惜没钱(⊙o⊙)…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10-3 21:44:41

Fullhappysky 发表于 2011-10-3 08:58
必须NSX-R! 可惜没钱(⊙o⊙)…

我也想要一辆
作者: Fullhappysky    时间: 2011-10-3 22:13:59

jordanchen 发表于 2011-10-3 21:44
我也想要一辆

没钱啊没钱啊。。。不过NSXR在NZ貌似相当少啊。。。 TM上就一个还是自动的TypeS。。。 那天在Mt Eden路边见了一辆,激动的过去想观摩一下,但是也不是NSXR。。。。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10-4 05:52:23

Fullhappysky 发表于 2011-10-3 22:13
没钱啊没钱啊。。。不过NSXR在NZ貌似相当少啊。。。 TM上就一个还是自动的TypeS。。。 那天在Mt Eden路边 ...

那有机会拍下来 分享一下
作者: aini444112038    时间: 2011-10-9 02:45:00

我喜欢sls 和lfa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1-10-9 20:53:04

aini444112038 发表于 2011-10-9 02:45
我喜欢sls 和lfa

可以发具体的 或者中文吗?
作者: sevenstar    时间: 2012-1-19 12:06:48

法拉利458 ,保时捷 911 .PANAMERA ~~~~
作者: sevenstar    时间: 2012-1-19 12:07:19

jordanchen 发表于 2011-10-9 21:53
可以发具体的 或者中文吗?

他想说  BENZ  SLS AMG  .LEXUS LFA
作者: LAZIE    时间: 2012-1-19 18:45:55

我家 毛利兄弟  超能跑 每次喝醉酒 不管在哪 最後都跑到 K RD  算不算超跑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2-1-19 21:05:12

sevenstar 发表于 2012-1-19 12:07
他想说  BENZ  SLS AMG  .LEXUS LFA

谢谢解说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2-1-19 21:06:37

LAZIE 发表于 2012-1-19 18:45
我家 毛利兄弟  超能跑 每次喝醉酒 不管在哪 最後都跑到 K RD  算不算超跑

那好吧!被你说服了 算吧
作者: LAZIE    时间: 2012-1-19 21:08:05

超跑阿  肯定 布佳迪 .....
作者: jordanchen    时间: 2012-1-20 18:09:54

LAZIE 发表于 2012-1-19 21:08
超跑阿  肯定 布佳迪 .....

求图 求真相
作者: 这个和尚想还俗    时间: 2014-2-16 15:47:16

没大牛和玛莎却有GTR,额
作者: stmatthew    时间: 2014-2-18 16:01:35

爲什麽沒有Corvette C7(Z06)?這貨的8前速單離合自動變速箱比保時捷的PDK還要快。
作者: haosakllife    时间: 2014-2-18 19:38:19

20w买R8 plus,30w买蓝宝performente,40w买458,50w买lp700
作者: Spring.Miao    时间: 2014-2-18 21:25:14

又是个挖坟帖..



为什麽没有兰博基尼!!!为什麽?!?!
作者: woshishanlong    时间: 2015-9-12 13:41:32

chang824 发表于 2011-6-27 19:00
LZ 你沒問題吧???  
4:  Skyline ?
5: GTR  ???

NO
Its:
1 Skyline
2 EVO X
3 Skyline
作者: CRT1216    时间: 2015-9-21 17:52:28

理想跑车当然是370Z 就是有点费油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