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对“早市猫腻贴”的一点疑义 [打印本页]

作者: 周公    时间: 2011-11-28 13:27:23     标题: 对“早市猫腻贴”的一点疑义

本帖最后由 周公 于 2011-11-28 13:31 编辑

作为一名早市常客,看到此贴颇为震惊。来新多年,缺斤少两这种事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也许是一直没有在意吧。周末我特意去了上面提到的东北人那家买了几样果蔬来检验:橙子1.98/kg, 土豆1.48/kg, 茄子4.98/kg, 洋葱1.78/kg, 具体重量不详,实收$24.40. 到家后自己拿电子称测了一下:橙子3.31kg,洋葱1.49kg, 土豆2.22kg, 茄子2.40kg, 应该收$24.50才对,估计少的10c应该是四舍五入的误差。咨询了一位曾经在菜市工作过的朋友,他说法律规定每半年所有零售商的称都要检查一次通过并贴上标签后才可继续使用,给称做手脚几乎不可能,发现后会后果很严重会取消营业资格的。关于收银口算心算的问题也咨询了,很多家都是这样的,客流大计算器效率低只能这样,当然被某个收银员算错也是时有发生的,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的。遇到有疑问的顾客,他们会当场用计算器或者笔记帮客人再核对一遍。总的来说早市的东西还是比超市相对便宜的除了某些特价商品。
我现在对“猫腻”贴的可信度有所质疑了, 一样东西被收错钱还说的过去,几样东西都算错就不合情理了。再说了,去早市买东西谁还记得清每样东西多少克啊,只能是自己感觉不对当场核对,或者是拿回家根据标价来核对总钱数是多收还是少收了。这里不排除发帖人有出于恶性商业竞争的目的有意诋毁对手信誉的可能。当然,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健康的竞争还是多多益善的。
古人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里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有疑问可以但不要随便定性定论,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呵呵
作者: 奥巴玛    时间: 2011-11-28 13:43:23

支持!我每次都在他们家买菜,从没有发现有“猫腻”,不排除在早市上摊位最大,引发恶意诋毁。
华人在新西兰做事不宜,何必呀!
作者: ㊣wsawsd㊣    时间: 2011-11-28 14:04:58

都是电子称,当时输入价格你当时能看到的。。。
作者: livechannel    时间: 2011-11-28 14:13:25

哪里的早市,几点呀?不好意思,我从WLG到AKL不久
听人说在AVONDALE马场有一个,周六还是周日的。
请前辈指点
作者: LJCalvin    时间: 2011-11-28 14:26:33

;165]lsd这边是惠灵顿的页面~你说早市会在akl的马场么....
作者: tdlove    时间: 2011-11-28 17:35:14

路过,平时去city nw那边那个,旁边还有好多小吃的说
作者: danny-d    时间: 2011-11-28 18:44:20

来新多年,新人第一帖就是来澄清事实真相的么?
还是这种帖子不好意思直接发,马甲?
我觉得没什么阿,要我搞了调查就直接发给大家得了。
还咨询了朋友,国家规定和商业目的都搞得都这么清楚,太给力了。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还是观望ing

纯属个人立场,no offence, lz 好心别被我泼了冷水,网友们看不惯的可以直说,
我只是觉得这事情有些蹊跷。
作者: 鸽子    时间: 2011-11-28 18:58:57

阴谋论多了去了...呵呵.
作者: aluckyjay    时间: 2011-11-28 19:22:39

新人第一次发贴就专门辟谣么?还是观望吧~
作者: 银桦    时间: 2011-11-28 21:11:41

管他是不是马甲,管他是不是恶性竞争,管他是不是阴谋论...

尽管中间过程依然是迷雾一团,但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即使是过去这家菜摊有过缺斤短两,今后这种事情恐怕也不会再发生了,这样的结局本身对于消费者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作者: JackyZeng    时间: 2011-11-29 07:38:56

去早市买了一年多的菜了,还真没注意过这些。
作者: sky999    时间: 2011-11-29 08:26:10

你幸运, 先不说分量,每样东西都多算几分,总的加起来就算多了。
作者: sun    时间: 2011-11-29 08:27:29

我专门在那家买菜,人特别好,特别实在,价格永远全早市最优惠的。。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说彪哥那?
作者: danny-d    时间: 2011-11-29 09:25:54

本帖最后由 danny-d 于 2011-11-29 10:29 编辑
银桦 发表于 2011-11-28 22:11
管他是不是马甲,管他是不是恶性竞争,管他是不是阴谋论...

尽管中间过程依然是迷雾一团,但这都已经不重 ...


同意,good ending for buyers. :)
如果直接说以前少了,现在曝光了,不这么干了,欢迎监督。
我觉得更容易接受,还会回去买人家的东西,东北爷们不都是直爽嘛。。
这样藏着掖着辟谣的还是第一次见,有点越抹越黑的感觉呢?
again,lz说的也不是完全没可能,信不信由你啦。
个人意见,拍时候轻点。
作者: fisherandivy    时间: 2011-11-29 10:29:07

are they saying the pre-packed ones?
作者: aihtg610    时间: 2011-11-29 17:55:05

我觉得每件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此帖的lz 做了一次实践,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不见得就证明那个帖的楼主必然在撒谎。
大家都是有理智会分析的成年人,有人说出自己的经历,给与其他人警醒,是件好事。何况那个帖子的楼主也没有呼吁大家千万别去那家买菜。
就拿我自己举例,一开始碰到几次,算账不用计算器用口算,后来就自己一起跟着算,有误差当场就说出来。可这并没有妨碍我去他家买菜呀。
所以,我觉得大家没必要一下就上纲上线的吧。
再说了,一个人觉得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不能等同于所有人都得觉得这个人是必须就是这个样吧。他又不是公众人物。
作者: 呵呵    时间: 2011-11-30 12:00:46

新手上路。。。。哈哈
作者: 一如既往d走下去    时间: 2011-12-1 12:21:31

你好,你所说的那一篇帖子是我发的'我买了以后就看着称上显示的数字,那天买的菜我都记了'那个菜少了是千真万确的,这不是什么商业竞争'我只是一个中国的留学生'而且我不在早市打工'所以你说的那些根本就是不成立的'请问我下次找你称是不是会好一些'老乡!!!
作者: 一如既往d走下去    时间: 2011-12-1 12:37:11

我再一次声明'我的那一篇帖子不针对任何一个摊位'也不针对任何一个人'我也知道在这里做生意不容易'但我绝不能容忍这些中国的把戏跑过外来给我们中国人丢人现眼'也许看到我的帖子以后把称调准了也许没有'我在没去过那一家买菜,这个礼拜六我再去一次'再不准的话我就不在这里发帖子了!!!自有人会管这个事!!
作者: 一如既往d走下去    时间: 2011-12-1 16:51:06

我刚才再一次看了你的帖子'我说的不是收错钱的问题'是重量不一样的问题,我再傻不至于680和570都不分吧!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