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没听过黑匣子的人,进来感受一下。。。这是97深圳空难的黑匣子原音 [打印本页]

作者: xuan2012    时间: 2012-2-4 15:23:36     标题: 没听过黑匣子的人,进来感受一下。。。这是97深圳空难的黑匣子原音

没听过黑匣子的人,进来感受一下。。。这是97深圳空难的黑匣子原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M2p6d5qf4M/?fr=1
作者: xuan2012    时间: 2012-2-4 15:25:05

惊魂sf。。。。。。。。
作者: 姬舞媚    时间: 2012-2-4 15:31:58

不知道的,我以为是音乐o(╯□╰)o
作者: xuan2012    时间: 2012-2-4 15:35:17

姬舞媚 发表于 2012-2-4 15:31
不知道的,我以为是音乐o(╯□╰)o

{:8_384:}.........................
作者: 姬舞媚    时间: 2012-2-4 15:48:39

xuan2012 发表于 2012-2-4 14:35
.........................

为什么不能把人像黑匣子保护得好好的呢?
作者: Anonymous    时间: 2012-2-4 15:50:37

最近有些中国网站要打开都挺费劲的,更不要说视频音频
作者: la_ka    时间: 2012-2-4 15:54:05

好慢啊。。。。。。。。。。。。。
作者: xuan2012    时间: 2012-2-4 16:39:39

姬舞媚 发表于 2012-2-4 15:48
为什么不能把人像黑匣子保护得好好的呢?

之前坐南航 有些类似相同情况。。。绝对很惊魂。。。
作者: 狂野的水墨    时间: 2012-2-4 19:01:54

南航空难幸存者:网上录音与真相不符 机长救乘客命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3-09 

南航空难黑匣子录音11年之后重现 惨状言犹在耳

称网上录音和真相有一定出入,机长救了多人命

7日,家住重庆江北好家园小区的蒋万渝寝食难安。因为最近网络上到处都在疯传“1997年南航深圳‘5·8’空难黑匣子最后12分钟录音”。而作为那次空难幸存者之一,对网上“最后12分钟录音”里提到的一些事情,他认为录音和真相有一定的出入。在小区办公室里,蒋万渝坐在椅子上,慢慢地向记者讲述起11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整个人嗖的一下飞起来

1997年5月8日的重庆,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晚上7点半左右,我在江北机场登上了飞往深圳的南航3456航班。我的座位是在16排,整个飞机很空,后面很多排位置上都没有人。前面几排听说坐的都是泰国的一个旅行团,全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晚上的天空漆黑一片,只有地面上有点稀疏的灯光。没一会,我就靠在座位靠背上睡着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空姐过来敲敲我的肩膀说要到深圳了,叫我扣好安全带,准备降落。窗子上挂满了雨滴,外面看上去灰蒙蒙的。

马上要着地了,突然,我感觉飞机的头先触及跑道,整个机身一颠,然后飞机又猛地往上一拉,我整个人嗖的一下飞了起来,头狠狠地撞在行李隔板上。紧跟着听见飞机后轮触及跑道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机身开始止不住地抖动。就像开车起不了步,强行起步的感觉。空姐站在飞机尾部大声地叫大家不要惊慌,但我看到前面的乘客把头转过来望向空姐的眼神什么都没有,唯一剩下的,只有恐慌。

飞机拉起来后开始在机场上空盘旋寻找机会再次降落。整个机身不断地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就像金属断了又合,合了又断一样。空姐在过道上来回把舱顶掉落的扣板按回去,可前面弄好了,后面的扣板又开始掉。我看到这一切,明白了,飞机已经变形。

空姐脸色苍白手在颤抖

我觉得事情有点麻烦了,站了起来,可能是求生的本能吧,我想要到机尾去,我觉得那里更安全一些。空姐见我站了起来,就走过来要求我坐下扣好安全带。无奈中,我又坐下,但我发现我这排座椅,已经开始前后移动。一种不安的思绪在我脑海中游荡,我想从窗子里看看外面的情况,可一看,本来两层的窗户,里面这一层已经脱落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味道,一种怪怪的,不知道是什么味道。我想,我要活分分钟了(只能活几分钟的意思)……

飞机还在空中寻找降落的机会,机身已经不能保持平衡了。我转过头,倾斜的机身让机尾补给舱的帘子露了一个口。正好看到空姐在给机长打电话,她脸色苍白,拿着话筒的手,抖个不停。这个时候,广播里响起了飞机要着陆的声音,空姐要求大家坐在座椅上,扣好安全带,低头,双手环抱在头顶上。我当时觉得不能再坐在这里,心里有个声音叫我,去后面,去后面。我忍不住了,起身,离开我所在的飞机中部,跑到最后一排去。坐在椅子上,双脚抬起来用力地蹬住前面的椅背,头低着,双手紧紧地握住前面的靠背。

飞机还在下降,越来越快。我感觉血直往上涌,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听不到,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自己的心跳发出砰砰砰的声音。突然,本来还在闪烁的灯光呼的一下没了踪影,整个机舱一片黑暗,只有电线不时噼啪发出火花。“砰!嗤!唰——”着地了,感觉整个飞机开始在什么东西上滑行。机身左右剧烈地摇晃,我当时心里想,完了,要死了。

短短的几十秒,好像过了一万年那么漫长,我睁开眼,看到前面黑暗中发出一阵反光。是水,我告诉自己。难道飞机掉进海里去了?我心里不禁一阵慌张。爬起来,揉了揉发酸的双腿,我开始朝外面跑,什么都不顾,没几米,看到飞机尾部和中部断开,整个机舱开了一个大口子。

互相搀扶着走出飞机残骸

我慌慌张张地往断口外面冲,“砰!”断口处的铁皮刮到大腿,人一下跌到断口外面的泥地上,不晓得疼,一脸的泥,什么都看不见。我爬起来,双手捧着空中的雨水,边狂奔边用这些雨水擦脸。一直跑,一直跑,直到脚都抬不动了,我才敢往回看。只见天空被火光映得通红,飞机整个断成三截。

回过神来,我才想到,飞机尾部断裂后滑飞出来,离燃烧的飞机中部还有段距离,目前还没有烧起来,里面好像还有人。想到这里,我又开始往回跑,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地里。在尾部断口处,我大声地朝里面喊:“还有人吗?”不一会,里面有人哭着大喊:“有人,有人!”

我进去扶了一个人出来后,另几个人也开始陆陆续续走出来,最后一个小个子男人扶着一个穿着浅色连衣裙的女孩,两个人跌跌撞撞往外面挪。我走过去,和那个男人一起扶住女孩的腰,我们三个最后走出飞机残骸。到了草地上,我一松手,怀里的女孩一下就瘫倒在地上,脸上和连衣裙上到处都是泥。原来,她已经吓晕了过去。大家互相搀扶着走到跑道的边缘,我一下累得瘫倒在地面上,看看表,正好21:30,然后听到机场上空开始拉起震天的警报声。

机长救了我们一命

蒋万渝认为,“最后12分钟录音”把大家的痛苦回忆翻了出来,是对死者的不敬,是对死难者家属的不敬,也是对航班机长的不敬。因为,蒋万渝始终认为,第二次紧急迫降,如果不是机长决定在草地上迫降,他自己也许就是遇难者了。

“第一次肯定是飞机头先着地了,驾驶员对地面高度估计不够。”蒋万渝11年后,再次提及问题症结时说,“机长第一次降落是有操作失误的因素,但人家难道就不想活吗!”蒋万渝说,有人听到录音后,认为飞机是在15跑道上降落的,但事实是飞机是在跑道旁边的草地上紧急迫降的。“机长救了我们一命。”蒋万渝认为,如果机长让飞机在坚硬的跑道上降落,“我们这些幸存的人肯定都活不了!”

“那次空难,谁都不愿意发生,机长不愿意,我不愿意,那些遇难者更不愿意。最后事情发生了,过去这么多年了,谁的责任,谁的过错,没有必要去追究了。只希望大家能吸取那次空难的教训,避免以后再发生此类的事情就好了。”蒋万渝说,死里逃生,让他学会了宽容。(据重庆晨报)
作者: MaxPower    时间: 2012-2-4 20:49:17

姬舞媚 发表于 2012-2-4 14:48
为什么不能把人像黑匣子保护得好好的呢?

。。。。黑匣子才多大。。。可以随便乱撞,乱晃。。。
作者: cosmo_liu    时间: 2012-2-4 23:08:16

原因分析
(1)2925号机在五边进近过程中,决断高度之前,飞机姿态、航迹、下滑道保持均正常,但速度偏大(142.5海里/时,正常速度为136海里/时)。机组报告看见引进灯,接着又报告看到跑道。决断高度后,因为当时飞机是在大雨中飞行,机组决定“灯晚点放”并使用了排雨剂。
由于夜间飞行遇到大雨,能见度差,跑道积水,灯光效果不好,看地面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机组没有果断采取复飞措施,违反规定,继续进近下降高度,失去了主动,贻误了时机,这是造成不正常着陆的主要原因,也是最终导致事故的起因。
(2)当飞机过近台后高度170英尺时,驾驶舱出现“下滑道低”警告(-1.38点),随后机组修正飞机恢复到正常下滑航迹,但未减小油门,认为“速度大点没事”,N1由60%加至70%,速度从142.5海里/时增加至150海里/时。
高度50英尺进跑道后,由于“看不清地面”,机组没有及时拉杆退出下滑建立正常着陆姿态,致使飞机以153.5海里/时的速度,水平姿态,前轮、主轮同时接地(波音737飞机停机角为-0.79至-1度,根据数据记录译码数据,接地时飞机的姿态在-1.4至十1.7之间)。飞机接地前4秒钟平均下降率9·3英尺/秒,接地时垂直过载达2.49G,并产生了第一次跳跃,使飞机受损。
飞机接地前2~3秒钟,舱音记录曾有“带住点(驾驶杆)!”“带住点!”的急促喊话,说明刚刚看清道面,但为时已晚。看清道面过晚,没有保持正确的接地姿态是造成飞机重着陆跳跃的直接原因。
(3)飞机第一次跳起后,高度5英尺,接地垂直过载1.9G,机组没有下决心收油门。N1转数不规则地有增有减,同时,有推杆动作。由于处置错误,致使飞机又连续产生两次跳跃。第二次跳起7英尺,接地垂直过载2.54G,第三次跳起13英尺。接连三次跳跃和超过载导致飞机结构严重损坏。
(4)飞机第三次跳起后由于高度高,加之夜间雨大,机组在未判明飞机受损程序的情况下复飞。
由于操纵系统受损,复飞时,飞机以183海里/时的速度,2度小仰角离地(飞机离地后,机组感到驾驶杆很“轻”、“杆失去重量了”)。机组在飞机严重受损后复飞,给第二次着陆埋下了隐患。
(5)复飞后,驾驶舱出现了“主警告”和多种警告(液压系统、起落架和襟翼等)。受损的飞机在空中盘旋两圈后,机组决定收北向南反向落地。由于大雨仍未停止,飞机操纵系统失灵(驾驶杆的变化量与升降舵偏转角明显不匹配,拉杆量大,升降舵的偏转角度小),尽管机组落地前将驾驶杆拉到底,但未能改变飞机大角度下俯的姿态,最后飞机仍以7.56度的下俯角,227.5海里/时的速度,每秒41英尺的下降率,带3.2度左坡度触地后解体、起火。
事故结论
飞机在最后进近过程中遇到大雨,机组在看不清道面的情况下,违反规定,盲目下降;由于判断高度不准,致使飞机没有保持正确的接地姿态,造成重着陆跳跃,加之机长处置错误,是造成这次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复飞后,由于飞机已严重受损,部分操纵系统失灵,机组控制不了飞机着陆姿态,以致飞机第二次落地时,大速度带下俯角触地,造成飞机解体失事。这是一起人为原因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教训
这次事故暴露出该公司飞行人员技术素质、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组织领导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训极为深刻:
作者: 姬舞媚    时间: 2012-2-5 12:12:27

MaxPower 发表于 2012-2-4 19:49
。。。。黑匣子才多大。。。可以随便乱撞,乱晃。。。

把飞机做成一个巨大的黑匣子不就好了?当然也就只能想想了
作者: MaxPower    时间: 2012-2-5 12:31:04

姬舞媚 发表于 2012-2-5 11:12
把飞机做成一个巨大的黑匣子不就好了?当然也就只能想想了

高。。。做成啥,人在里面强烈撞击也受不了吧。。。呵呵
作者: 奧迪丫頭    时间: 2012-2-5 13:04:37

我只想知道,机長拜拜了沒?
作者: 小猪姚姚    时间: 2012-2-5 13:16:38

早上看还是很快的。
作者: FlyerNZ    时间: 2012-2-6 02:14:20

本帖最后由 FlyerNZ 于 2012-2-6 01:14 编辑

机长还对乘务长说:“其它没什么,一分钟后就着陆了。。。。。。。”
作者: FlyerNZ    时间: 2012-2-6 02:16:03

cosmo_liu 发表于 2012-2-4 22:08
原因分析
(1)2925号机在五边进近过程中,决断高度之前,飞机姿态、航迹、下滑道保持均正常,但速度 ...

教训深刻啊!
作者: FlyerNZ    时间: 2012-2-6 02:20:18

音乐挺恐怖的!
作者: 姬舞媚    时间: 2012-2-16 20:03:30

MaxPower 发表于 2012-2-5 11:31
高。。。做成啥,人在里面强烈撞击也受不了吧。。。呵呵

别把人类想得太脆弱了O(∩_∩)O哈!人体潜能要爆发的话,飞机都可以不带翅膀了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