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中国人对临终身后事的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Telcontarrulz    时间: 2012-12-6 15:32:52     标题: 中国人对临终身后事的看法

大家好,我在 The Press 的同事正在调查关于中国人对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看法。 我把它想问大家的问题翻译了,希望朋友们能帮一下。

坎特伯雷大学研究发现亚裔长者因为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回避较小利用新西兰的姑息治疗服务。


你对新西兰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服务有多少知识?
你或者你的家人会使用这种服务吗? 为什么会/不会?
在老人家临终前,家人会做些什么决定?
你们对用生命延续科技有什么看法?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人到临终前,他和家人会做些什么呢? 在这方面上, 中国的习俗跟新西兰习俗有什么不同?
你们觉得新西兰对亚裔家庭在这方面上有足够的理解和关怀吗?
作者: 清蒸红烧小炖肉    时间: 2012-12-6 15:35:21

嘛叫姑息治疗?
作者: 飘飘摇摇    时间: 2012-12-6 15:41:05

清蒸红烧小炖肉 发表于 2012-12-6 16:35
嘛叫姑息治疗?

同问。。。。。。
作者: Telcontarrulz    时间: 2012-12-6 15:41:10

就是让病人临终前舒服一点的治疗。 (可能谷歌翻译不当吧!)
作者: 狂野的水墨    时间: 2012-12-6 15:42:39

清蒸红烧小炖肉 发表于 2012-12-6 16:35
嘛叫姑息治疗?

有個四字成語叫  姑息XX。。。。



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作者: xli422    时间: 2012-12-6 17:30:08

你对新西兰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服务有多少知识? - 这个基本知道的很少。。。华人比较忌讳谈到这些方面。。
你或者你的家人会使用这种服务吗? 为什么会/不会?- 要是有的话 希望了解一些 会不会使用要看具体做什么事情。。
在老人家临终前,家人会做些什么决定? - 基本上会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钱怎么出,葬礼怎么做。。。葬在何处 等等吧。。。。。。
你们对用生命延续科技有什么看法?- 生命延续科技?就是用机器延长身体器官的衰竭速度吧 估计那个时候 病人就跟植物人没啥区别了 活着也是受罪吧。。。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人到临终前,他和家人会做些什么呢? 在这方面上, 中国的习俗跟新西兰习俗有什么不同? - 人都在最后一步了,家属肯定是能延长一天算一天,不是很关注受治疗的人的想法吧。。洋人都是能享受一天算一点,管他还剩下几天能活,干点自己想干的 吃点自己想吃的 玩点自己想玩的。。。这方面的文化真是不同。。。。
你们觉得新西兰对亚裔家庭在这方面上有足够的理解和关怀吗?
作者: lzh47    时间: 2012-12-6 20:17:40

Telcontarrulz 发表于 2012-12-6 16:41
就是让病人临终前舒服一点的治疗。 (可能谷歌翻译不当吧!)

姑娘,你是中国人吧?在为新西兰英文主流平面媒体工作吧?你用谷歌翻译???我要说什么好呢?
作者: Nomitang    时间: 2012-12-6 20:52:34

lzh47 发表于 2012-12-6 21:17
姑娘,你是中国人吧?在为新西兰英文主流平面媒体工作吧?你用谷歌翻译???我要说什么好呢?

嗯,我觉得姑娘直接英文写出来可能效果还更好点
作者: skylaughing    时间: 2012-12-6 21:22:18

lzh47 发表于 2012-12-6 21:17
姑娘,你是中国人吧?在为新西兰英文主流平面媒体工作吧?你用谷歌翻译???我要说什么好呢?

坚决支持。就是自己想想,实际一点也不会拿出那个翻译来。
作者: skylaughing    时间: 2012-12-6 21:23:12

能不能把英语放上来,看了你的翻译更困惑!!
作者: xli422    时间: 2012-12-6 21:27:24

同意放英文原版。。。。。。。。。。。。
作者: 寒栖    时间: 2012-12-6 23:32:43

自认中文算不错,并且一定比英文好,但是表示真心看不懂楼主在说什么,还是把英文放上来吧。
作者: mum    时间: 2012-12-6 23:35:32

刚刚google出来的:

姑息治疗
什么叫肿瘤姑息治疗?即对已治疗无效的癌症患者实施积极的、全面的医疗照顾。对癌症患者心理、生理包括疼痛、精神状态、生活质量等的全面考虑。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理念。
作者: thepopopo    时间: 2012-12-6 23:52:32

你对新西兰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服务有多少知识?

说实话,一点也不清楚。因为没有接触过。不过我是安乐死的强力支持者,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曾见过太多的病人临终前的痛苦,时常想我是否也会有这样的一天。如果我有一天患了绝症,绝不治疗。人老了,总要走的,不怕死怕痛怕,怕折磨。若是能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于我便是最好的结局。
你或者你的家人会使用这种服务吗? 为什么会/不会?

我会的,并且会竭力说服家人同意。我的家人,我会征求他们的意见,珍重他们的选择。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和nz 太不同。在中国,当病人被确诊为癌症以后,医生是不会告诉你真实的病情,而是告诉家属。这时,病人周围所有的亲人都以善意的谎言来欺骗,不严重,慢慢治疗吧。很多病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自由的时间,可以安排。。。其中有多少人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可能也只有上帝知道

在老人家临终前,家人会做些什么决定?
珍重病人的决定,不要自作主张。不过,中国可多数是家属的意见。因为医院怕惹官司。前不久,朋友的父亲晚期肺癌,肺功能已完全丧失,二儿子在医院守候,急招哥哥和弟弟分别从昆明和珠海赶回。医生说如果要抢救,必需切开气管,送CTU,老太太早已是六神无主,儿子做了艰难的决定,不抢救,老人在当天凌晨离世。大儿子和小儿子最终没赶上看老爹最后一眼,最后三兄弟几乎要打架。作为朋友,力劝这样的抢救毫无意义,全身插满管子,病人昏迷不醒不能说话,有多痛苦,只有天知道。与其这样还不如抓紧时间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安详的离开

你们对用生命延续科技有什么看法?
毫无意义,机器勉强维持的生命,只是一具躯体,那样的生命只是仪表上的技术指标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人到临终前,他和家人会做些什么呢? 在这方面上, 中国的习俗跟新西兰习俗有什么不同?
不清楚,只经历过外婆去世,且是26年前的事,记忆有些模糊。不过见朋友家人去世后,有守灵2-3天的习俗。与我,我会在临终前,把想要对家人说的话全说出来,彼时他们再不想听我唠叨,也会安静的听。如果有亲人不在身边,能写就写下来,不能写就录音。特别羡慕哪些知道自己日子不多,开始写生命最后时日的日记的人。。。写下人生的感悟,此生一定有感动,也有遗憾,有爱,也有伤。。
你们觉得新西兰对亚裔家庭在这方面上有足够的理解和关怀吗?
应该有吧,不过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家庭需求是不同的,这些是需要当地社团的帮助,或是一些咨询机构吧。毛遂自荐,若有这样的组织,愿意作自愿者
作者: williamzou    时间: 2012-12-7 00:22:24

那个就叫姑息治疗,楼主翻译正确了的,国内很多大肿瘤医院还有专门的“姑息治疗科”。
作者: pupucheng    时间: 2012-12-7 00:34:25

本帖最后由 pupucheng 于 2012-12-7 01:36 编辑

它。。。。。
请正确区分亚裔和亚裔的区别。东亚,西亚,还有一大片俄罗斯领土。
作者: pupucheng    时间: 2012-12-7 00:39:08

中国人的临终,指的是马上就要死亡。
身后事,是指死亡之后相关亡者的事情。
不是跟楼主咬文嚼字吹毛求疵,而是说,沟通和表达的基础。
作者: Invisible    时间: 2012-12-7 07:21:58

清蒸红烧小炖肉 发表于 2012-12-6 16:35
嘛叫姑息治疗?

应该是一种funding 的善终服务,是全国性的。英文叫,End Of Life Care  专门针对那些患有绝症和所剩日子不多的人提供的一种服务,维持半年。一般来说,合资格享有这种服务的人,一般只剩下半年左右的寿命。他们会得到一定的免费医疗服务。半年过后,如果病人还没去世,医生会把他再Renew个半年,但是只有一次Renew的机会。但是数据显示近半年还没见过有人被Renew的。个人感觉ministry of Health 提供的这样的一个funding 是很沮丧的。就是让你开心的等死。
作者: Telcontarrulz    时间: 2012-12-7 08:30:21

lzh47 发表于 2012-12-6 20:17
姑娘,你是中国人吧?在为新西兰英文主流平面媒体工作吧?你用谷歌翻译???我要说什么好呢?

我根本没有受过中文教育,又是香港人,五岁来到新西兰,有时候不得不用谷歌去查一些名词。
作者: Telcontarrulz    时间: 2012-12-7 08:31:17

英文原文:
-What knowledge do you have about palliative and hospice services in New Zealand?
-Would your family use the existing palliative and hospice services in New Zealand if needed? And why or why not? -What is your family and culture's preference about where to receive end-of-life care services?
-What is your perspective on end-of-life decision making (i.e how does your family make decisions around this)? Is the use of life-sustaining technology supported?
-What normally happens when someone in your culture comes to the end of their life and how does this differ from what you've seen or experienced in New Zealand?
-Is there enough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for people of Asian background in regards to end-of-life care? How could things be improved for Asian people in New Zealand?
作者: Telcontarrulz    时间: 2012-12-7 08:38:35

pupucheng 发表于 2012-12-7 00:34
它。。。。。
请正确区分亚裔和亚裔的区别。东亚,西亚,还有一大片俄罗斯领土。

既然在Skykiwi问这问题,我主要是要问中国人的看法。 不过如果有别的亚洲朋友在也可以帮个忙,而且说说你们家在哪里。因为Kiwi一向应为亚洲人都一样。 无论我怎样解释我们大家有什么什么不同都好像没有作用。其实我最后像报道的是 “中国人是什么什么想,韩国人是怎么怎么看,日本人有什么什么看法, 等等。"
作者: LKKOBS    时间: 2012-12-7 09:13:15

台灣稱為 "安寧照護" 有特別的安寧病房
每個人在腦筋清楚時, 可以向健保局提出申請,表明自己臨終不要侵入性的治療,
這項要求會註記在健保卡電腦檔上, 當這位人士遇到重大傷病, 生命可能瞬失
醫師不會用電擊, 插管, 等治療, 只會用安寧照護, 讓病人安祥去世.
作者: mum    时间: 2012-12-7 09:50:13

中国在很多城市有 宁养院 李嘉诚 捐资 承办的。。。。只是知道那里的医生护士 待遇很不错 而且工作相对医院其它部门来说 轻松很多。。。。
作者: snowbaby2006    时间: 2012-12-7 11:04:43

本帖最后由 snowbaby2006 于 2012-12-7 12:05 编辑

记得很多年前在电影院看张国荣演一名中共地下党员的主旋律影片,对其中有一句台词印象很深,大意是说,不能尊严地活着,就要尊严地死去。

想像一下,在身上开了若干洞,插了N根管子,身体也被割了好几刀,又缝了很多针,每天不能吃东西,只能静脉注射各种不同的药水。天天躺在床上,很容易得褥疮,最要命的是自己还动不了,无论做什么都得求人。想死?没门!法律不允许。真正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OMG,这哪是普世们歌颂的人权,分明是世界上最严厉的酷刑。
作者: 让蝴蝶飞一会儿    时间: 2012-12-7 12:48:50

本帖最后由 让蝴蝶飞一会儿 于 2012-12-7 14:05 编辑

人到了癌症的后期,或者无法医治的病,与其受罪的治疗,不如安静的离去。

对于根本没有希望治愈的病痛,我会选择放弃治疗,做一些开心的事情等待静静的离去,不消耗社会的资源或者家人的钱财。

植物人在床上躺着,明知道不知何时会醒来或者永远的醒不来,亲人们还是会让她在那边消耗着财富消耗家人的精力时间,这种精神被中国人冠以伟大得以赞扬, 这样子的子孙被人冠以孝道,如果孩子不把财产花光去挽救父母就会被人唾骂。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如果我得了癌症,我就不会让孩子看着我受罪,毕竟人都有一死。

记得多年前看个报道,一个肿瘤医院的院长得了癌症,他的地位决定了他的治疗是免费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放弃回家静养。别人不明白,他说我知道癌症的治疗效果,我不愿受罪只想安静的离去为社会省财富,他的选择引起了很多的争论。其实理性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心理上可能更释然。生命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长度。

以上讨论的是“如果我的病”的心理。。。

如果父母孩子得病了我作为亲人,当然想无怨无悔的想尽力挽救他们的生命,哪怕多呆一天也是想耗尽财产得以挽留,除非到了满身插管的地步,我会放弃因为不愿意他们受罪。但我能感觉到拔掉管子那一刻亲人的痛苦。

所以这个话题局外人讨论都是从“社会利益点”出发比如如何节省资源,或者想当然觉得。。。其实没有亲身体会我个人觉得这种讨论有些哗众取宠。
作者: pupucheng    时间: 2012-12-7 17:01:53

Telcontarrulz 发表于 2012-12-7 09:30
我根本没有受过中文教育,又是香港人,五岁来到新西兰,有时候不得不用谷歌去查一些名词。

这样的话,就可以理解了。
作者: 清蒸红烧小炖肉    时间: 2012-12-8 19:53:34

在病床上等死 享受的待遇在好也不是滋味啊   宁愿出去找些生前不敢做的事  玩命的事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