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New Brighton海边。
风刺骨,云遮日,无人冲浪,桥上游客稀落。
而走到桥的尽头便是钓客的世界,只要不遇暴风雨,每日都会长枪短炮的直冲云天。
在新西兰钓鱼有严格的标准,或尺寸或数量都有不同的限制。渔政署为了防止有人装傻充愣卖弄清纯,各种语言都给你交代的明明白白,比如华人最常钓的:
Kahawai澳鲈--尺寸不限,每人每天限钓15条。
Red Cod红鳕鱼--尺寸需在25cm以上,每人每天限钓10条。
我本来也是冲着澳鲈和红鳕鱼去的,因为这两种鱼相对比较好吃,身材也丰腴溜溜,可天不从人愿的让咱撞上了白斑角鲨的鱼群。
白斑角鲨,英文名Spiny Dogfish Shark,是一种常见小型鲨鱼。因为数量众多,也没什么鱼翅可割,所以尚不属受保护品种。钓它没有尺寸的限制,大小通吃,但是每人每天限量15条。
它长度虽有1米左右,不过由于身材过于消瘦,皮又跟砂纸一样粗糙,所以华人普遍不待见丫们,嫌其皮厚肉少料理麻烦,据说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古怪味道。
魅惑的大眼以及背鳍上个性化的尖刺……
钓鱼是一个可以强身健体磨练意志的运动,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骂街的也有拜神的----比如这个斯里兰卡哥们,每次抛竿前都非常敬重的又跪又拜,不得不说的是,他后来确实钓到鱼了……
此次共收获7条白斑角鲨,至于怎么吃,下周向亲们汇报,拜~
续集《黑暗料理-红烧鲨鱼》
回忆:择日不如撞日的某日,我嘡啷着呲边儿人字拖,踏上了钓鱼这条万里路。。。。。。
为了纪念哥天真无鞋的过去,我决定对自己下手狠一点:把上周钓的那几条白斑星鲨给做吃了----尽管好几位哥叔大爷一再警告我:
上文书提过,这种鱼的皮跟砂纸一样粗糙且厚,所以处置它必须经历斩首剥皮这一过程,请看完成图:
呃……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不要怀疑……这就是鲨鱼,去了头,尾,鳍,皮的白斑星鲨,英文名Spiny Dogfish Shark,麻烦把你脑袋里的《大白鲨》屏蔽了吧。
接下来把这些个花花‘鱼棍’切成段,哦~里面的肉是那样的雪白啊!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因此,我分析这个鱼不至于太难吃。
热水汆烫过后,鱼段姿色不再,只闻一阵腥气直窜入脑,后又随蒸气袅袅飘散……那感觉就像是穿山甲把葫芦山钻穿了,里边的锥子脸蛇精窜出来非要嫁给我一样,T_T吓得我当场脑残。
估计大脑细胞受损过多,整个红烧过程哥短篇儿了,只能机械性的葱姜蒜爆锅,酱油醋糖哗啦啦走过……然后,就出锅了:
怀着服毒自尽的壮烈情怀,我抄筷子夹起一枚放入口中,闭上眼睛慢慢珍惜这人生的最后几分钟……突然,一道闪电划过,我脑中浮现出四个大字:《小马过河》
我火速把这个消息告知了‘恐吓’过我的老几位,他们听后都无语的表示:你丫还真不挑食……
哈哈Anyway,不管是我不挑食亦或是汆烫去掉了鱼的贼腥,总之,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用餐经历,生活么,奏是要嗨嗨森森每一天!Bye~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