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ZT 留学值得吗?花五百万出国读书回国月薪五千
[打印本页]
作者:
Gastraphates
时间:
2017-4-12 22:38:34
标题:
ZT 留学值得吗?花五百万出国读书回国月薪五千
http://news.qq.com/a/20170412/003755.htm
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回本” 。“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
2015年,吴凯硕士毕业。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申请H1B抽签,回国工作。
回国工作半年后,吴凯还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在面试时刚一开口说话就被面试官声色俱厉地喝令停下。那还不是最恐怖的梦,他曾经梦到自己浑身是血,大声呼救周围却没有一个人,噩梦中惊醒后,他浑身都是汗。
在美国留学8年,吴凯曾铁了心毕业后要留在美国。最终他却选择了回国。“我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吴凯说,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那些打算送孩子到国外读书的家长更理性一些。
戴着黑框眼镜的吴凯看起来十分斯文,27岁的他英语和中文一样流利。吴凯的父母在深圳做五金生意。2008年,读完高二的吴凯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由此开始了留学之旅。
刚到美国,吴凯还是一名17岁的少年。他像一头闯入森林迷了路的小鹿,生活全凭在美国的姑妈安排。一年后开启的大学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兴奋。“我的英语口语算不错的了,但专业课还是非常吃力,像听天书一般。”吴凯前半年最怕的就是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他感觉有些吃不消,他只好又专门上了一个课外培训班。
“我快忘了妈妈长什么样”
课堂上,吴凯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隔阂,上课时都是留学生坐在一边,本地学生坐在另一边,白人学生坐在一起,黑人学生坐在一起,作为班上仅有的一名华人面孔,吴凯感受到了孤立。一次在分组讨论时,没有人愿意和吴凯分在一个组,他希望加入另外一个南美和非洲学生的组,但也遭到拒绝。那段时间,吴凯情绪低落,有了退学的打算。他向学校的华人留学生组织寻求心理辅导,在几位学姐的鼓励下,才放弃了退学的想法。
吴凯有一次专门问了几名美国学生,为什么对中国留学生有偏见,对方的回答是中国学生不守秩序,喜欢开豪车炫富。但在吴凯看来,这是他们傲慢的偏见。“在美国校园里,开豪车的中国人很少,我认识的中国留学生,素质都很高。”
读了一年大学,吴凯发现自己的交往圈子还是中国留学生,没有一个美国朋友。“可能因为文化的原因,中国留学生周末会一起做饭吃,唱K。”
在美国4年,父母只来看过他两次,“我快忘了妈妈长啥样了。我连想他们的时间都没有了。”
一天收到三封拒绝信
大四这一年,吴凯曾经连续3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是在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交给导师后,导师觉得选题没有新意,反复更换,他的第五个选题才被老师认可。
与论文同时进行的是找工作。吴凯唯一的优势是英语口语不错,但这在美国根本不是优势。最频繁的时候,吴凯一天有4家单位的面试,上午、下午各两场。但面试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打击自信心的事,有时,他一天会收到3封拒绝信,到后来他不敢点开邮件了。2013年7月,他去面试一家名叫金融数据分析公司,刚把自己的简历念到一半,坐在他斜对面的面试官就让他停下,说面试结束了。“没给任何理由。”吴凯摊开手,做无奈状。
那半年,吴凯整整瘦了30斤,父亲也每天几个电话催问他工作和论文的事情。父亲要求他留在美国,母亲则支持他回国。
为工作签证而疯狂
如果要留在美国工作,就必须取得 H1B工作签证。 H1B 工作签证每年有6.5万个,还有2万个给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 ,加在一起是8.5万个。2016年,中国学生的中签率是8.4%,首次参与抽签中签率更低,在5%以下。“研究生中签率高一些,大约是33%。”
“H1B抽签真的是决定命运的时刻,抽中了,皆大欢喜,可以接父母过来美国旅游一趟,抽不中,整个前途都会蒙上阴影,连死的心都有了。这意味着,你可能要在一年之内离开美国。”
2013年,吴凯在第一次抽签中落选了。左思右想,他不得不申请继续去读研究生,这是他最后留在美国的机会了。“很多留学生原本没有打算在美国读研究生,但因为研究生的H1B中签率会高很多,所以,不得不选择去读研究生。但读硕士,每年又要花40万元。”
“我相信回国是正确的选择”
2015年,吴凯硕士毕业。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申请H1B抽签,他要回国。吴凯发现,如今海归的含金量在下降,如果应聘的是一份并不注重海外经历的工作,留学生的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因为海归没有在中国工作的经历。
但吴凯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现在机会非常多,起点低一点不是问题,总比待在美国当边缘人要好。“我相信回国是个正确的选择。如果我的工作经验不够,可以积累。”
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回本” 。“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
如今,吴凯在香港找到一份工作,因为他的父母在香港。他的目标是将来能找到一份月薪3万元以上的工作。
说到8年的留学经历,吴凯长叹一口气:“现在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国外?为了面子还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挣更多钱?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作者:
119900
时间:
2017-4-12 22:45:49
这玩意分人。。。
作者:
董董
时间:
2017-4-12 22:49:12
戳到痛处了
作者:
NewLynnHse
时间:
2017-4-12 22:50:57
很值,84年就回本了
作者:
桜の栞
时间:
2017-4-12 22:52:35
其實啊,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移民, 只是這小伙子不太幸運, 而且他只是有可能不適合美國
作者:
杀了那只猪
时间:
2017-4-13 00:46:30
还好吧,读书和工作是两个行情,月薪五千可能是衔接
今年25,来新西兰有连年多,头一年读书,毕业后到现在工作。看到身边很多kiwi是高中毕业后,先gap一年,四处打打工了解社会,顺便挣零花,然后上大学,大学毕业找工作,干个几年,有意愿再读研或博。
这跟亚洲传统不太一样。至少以我的历史储备,亚洲是一口气高中升大学升研升博。当我告诉kiwi,正常接受高等教育的亚洲人大多数是24岁大学毕业后才接触工作,有第一份收入,kiwi也觉得有意思。
可能与亚洲历史有关,至少中国历史是这也。如果中国学生高中毕业就gap,那肯定没机会再接受高等教育,我也只是看网络上的文章讲励志青年高中辍学,二十多岁后凭执着信念重返校园。生活中还没见过真实案例。
我看过的中国历史也确实告我一条真理,读书确实是个人升值途径。古时读书有了成绩,就有相应的职位分配,就是有当地财主上门主动提亲。当代也有这样事情。当然有了成绩后没找到理想职位的太多了,可惜书里没写。
找工作来说,除了家长能力强能给个帮助外,大多数同学还得自己找。
即使不回国,刚毕业基本都是从基础岗干起。每一个工作都有个行情价,在新西兰可能月薪是四千左右,同等职位在中国五六千也是行情价。个人觉得靠读书这个时代变现挺困难,在古代也困难。古代读书人也少,能扛过科举的读书人更少,也确实这帮人的能力和智慧配得上高职位。现在高学历太多了,中国的博士跟美国毕业博士很难分高下,工作能力成了新的筛选机制。能力强升职,能力一般原地不动。
月薪就那样吧,对职场新手说明不了什么。工作两三年后分高下。
作者:
bintoo
时间:
2017-4-13 08:42:50
以回報的角度, 讀書還遠遠不如投資房產。 那不如乾脆小學都不讀, 把錢省下來買房子說不定還比那些博士賺得多。。。 或者乾脆小孩都別生。。。
作者:
wudidzwj
时间:
2017-4-13 08:53:15
我靠 去美国上学得花那么多钱啊 家底儿真是够厚的
作者:
Gastraphates
时间:
2017-4-13 13:23:23
bintoo 发表于 2017-4-13 08:42
以回報的角度, 讀書還遠遠不如投資房產。 那不如乾脆小學都不讀, 把錢省下來買房子說不定還比那些博士賺 ...
在中国小学到初中免费,高中和大学的学费也不贵
作者:
lychee
时间:
2017-4-13 13:24:39
读书不只是为了钱丫。。。。
作者:
no49
时间:
2017-4-13 21:03:12
可能起薪點或頭幾年工作看不出分別來。但有某些比較高的職位是不會考慮非海歸的。所以有些人打工打了半輩子也卡在瓶頸、去到某些位置就上不去了。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