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看了屎盖的“父母团聚签证的请愿书”,结合“坏人变老”的言论,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8 21:38:19     标题: 看了屎盖的“父母团聚签证的请愿书”,结合“坏人变老”的言论,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每天晚饭后,边喝茶边逛论坛,看评论已是一种休闲的习惯。最近看了“父母团聚签证的请愿书”,结合论坛 上所谓“坏人变老”,嫌弃老人给子女,给华人“丢脸”的言论,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父母与子女可以在国外团聚,本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子女,供他们出国留学,或者培养成才了出国工作。到了晚年,老人有子女陪伴,养老送终,这是华人传统意义上的幸福和圆满的亲情故事。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年轻的你准备递交申请书时,你自己心理准备好了没?在异国他乡的基础扎实了吗?让父母过来团聚,普遍分三种情况(或者称“目的”):

                1. 在父母本身素质、思想觉悟高并且多金的情况下,老人过来走到哪里大都不用担心“变坏”或者“丢人”,不需做详述。

                2. 如果是接父母过来分享子女的创业成果,经济无忧,可以让老人安享晚年的情况,但父母思想觉悟不高,见识又少。他们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初来乍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一下子肯定很难习惯和适应。作为子女,是否该利用休息的时间,多陪伴、关心父母,耐心地引导、帮助父母在生活上把一些不良习惯慢慢改变过来?为何称老人为“老小孩”?年轻聪明的你应该懂得。

                3. 最后是要父母过来继续分担你生活重担的情况,老人带着仅有的退休金,漂洋过海过来帮你做家务,买菜烧饭,带小孩的,那你更加应该去体谅老人平时勤俭节约的习惯,他们不少是自己省吃俭用供你留学,而自己年轻时又经历过饥荒年或者少吃少穿的年代。这时的你,如果发现父母有一些贪小便宜的习惯,或者在公共场合有些不雅的行为,是否更应多点耐心,多点关心他们,而不是人云亦云,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指责和嫌弃?怕他们给你“丢脸”,让他们回国?有良心吗?

        (三)引用一句话总结:“当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你那些优越条件。”


          最后我想对那些老年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可以被社会上的某些人看不起和嫌弃,但千万不要让身边的亲人——子女嫌弃和看不起。要与时俱进,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行为不可以倚老卖老,让子女难堪和无奈!在这个地大人稀的国度,更应该养成有宽广包容的心态。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8 21:49:16

    想想自己是否这样:每天下班回家,打声招呼后该吃吃,完了就是自顾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难得周末,是否记得时不时带父母出去海边晒晒太阳,或者公园、绿地走走,下下馆子,聊聊天?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8 21:51:25

KXJH 发表于 2017-8-8 21:49
想想自己是否这样:每天下班回家,打声招呼后该吃吃,完了就是自顾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难得周末, ...

      如果你连陪伴年老父母的时间都少之又少,又如何好意思指责他们的不是呢?
作者: OwlSolution    时间: 2017-8-8 21:53:33

可惜每家的经不一样啊...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8 21:58:11

OwlSolution 发表于 2017-8-8 21:53
可惜每家的经不一样啊...

    所以无论老少,都要努力做好自己,不给身边的亲人添堵
作者: OwlSolution    时间: 2017-8-9 00:25:24

KXJH 发表于 2017-8-8 21:58
所以无论老少,都要努力做好自己,不给身边的亲人添堵

没错,这个观点我同意         
作者: 狂奔的蜗牛!!!    时间: 2017-8-9 09:25:05

应该互相谅解啦,要不怎么会说每代人之间都会有代沟呢。

不过, 父母团聚移民已经被暂停了,以后这方面的困扰应该越来越少了。
作者: LeiZi    时间: 2017-8-9 10:14:09

其实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问题:
宽容这个东西,只能用来要求自己,比如我选择对你宽容;不能用来要求别人,比如你应该对我宽容。

因为后者显得那个提要求的人,又臭不要脸,又强人所难。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9 11:23:05

LeiZi 发表于 2017-8-9 10:14
其实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问题:
宽容这个东西,只能用来要求自己,比如我选择对你宽容;不能用来要求别人,比 ...

      宽容和包容,我只是针对年老的父母和子女间之间的相处。至于对外,我们只能是要求自己罢了;如果大家

都能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为出发点,那我相信慢慢地,周围就会有好的氛围出现,是吧?共勉吧!

      我不提倡对父母愚忠,但是相处的方式方法还是要讲究的。

      比如家父85岁高龄还有点脑萎缩,医生说禁烟。可他有六十年的烟龄,抽烟是他最爱,现在每天至少两包烟,身边的亲人都不抽烟,还一直有提醒他有害健康,但不阻止他,因都这么高龄了,随他老人吧!

      说到二手烟,他老人振振有词:"我抽烟那么多年,老母亲是我一直侍奉,她不也活到九十六!“老邓抽烟也很长命。” 我们晚辈只能无语......他经常有学生来看望他,有时会送香烟给他,家母会偷偷把它藏起来,可他每月都要自己去领退休金并自己保管,隔壁家就是卖烟茶酒的,哈哈哈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9 11:38:18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7-8-9 09:25
应该互相谅解啦,要不怎么会说每代人之间都会有代沟呢。

不过, 父母团聚移民已经被暂停了,以后这方面的困 ...

    其实父母也会感觉无奈和纠结的,自己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团聚吧,有个冷热发病的,是真不方便。
   
    团聚吧!帮不了子女的忙,还觉得麻烦了他们。 国内有条件的父母,也有喜欢独住的,平时子女过来探望,家务可以有钟点工帮忙。

    本人的理解,接父母过来,说是为了吃福利有点夸大其词了。

   

  
作者: 狂奔的蜗牛!!!    时间: 2017-8-9 11:49:25

KXJH 发表于 2017-8-9 11:38
其实父母也会感觉无奈和纠结的,自己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团聚吧,有个冷热发病的,是真不方便。
    ...

我也觉得是夸大了,作为中国人来说,一家团圆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也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对于移民局来说肯定想多找些年轻和有学历的进来,毕竟那些英国和澳大利亚来养老的已经很多了,中国的老年人就只能先让一让了,哎。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9 12:32:35

本帖最后由 KXJH 于 2017-8-9 14:43 编辑
狂奔的蜗牛!!! 发表于 2017-8-9 11:49
我也觉得是夸大了,作为中国人来说,一家团圆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也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对于移民 ...

  南北半球遥远的距离啊~~~引用古语“父母在不远游”,不能常相聚还是有遗憾的
作者: ychen276    时间: 2017-8-9 13:39: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iZi    时间: 2017-8-9 13:50:15

KXJH 发表于 2017-8-9 11:23
宽容和包容,我只是针对年老的父母和子女间之间的相处。至于对外,我们只能是要求自己罢了;如果大 ...

你说的这些和跳舞这件事情里的宽容没关系。
我的回复: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62428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9 14:05:43

ychen276 发表于 2017-8-9 13:39
下半句是“游必有方” 多读点书没坏处。

   嗯~ 俺读书少,我只是引用前一句的字面意思而已,再联想起今年春节发生的事情~~~

   暂时远离父母,但一直心挂着他们,每天必看老家的监控视频,春节期间,有天上午,视频中突然看到家父坐客厅藤椅上缓缓滑下......急得我马上打电话给已经回家因聚会住在酒店的哥嫂,而弟弟一家在楼上的马上下楼,等到哥嫂赶到家里,120救护车已到家了。而我能做的只是默默地祈祷家父可以大事化小,因为太遥远了......幸好家父就是因为春节期间儿孙满堂,开心过头,自己不服老,一出一进采购晚辈喜欢吃的东西而自己劳累过度晕倒,急诊住院检查后,一切正常就出院了!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9 14:28:34

LeiZi 发表于 2017-8-9 13:50
你说的这些和跳舞这件事情里的宽容没关系。
我的回复: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viewthrea ...

    哦哦,我自己帖子的的看法是,有些老人的一些行为,固然有本身的原因,自己应该学习提升自己,但是作为身边的有知识见识广的子女,是否该多点耐心引导和关心,多倾听他们的诉求。

    比如老人有时就跟小孩一样,也许年轻人有时感觉不到,或许要等到自己也步入了老年行列,才能明白有诸多的无奈。   
   
    不过大部分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年轻人,等到老了,应该也不会体会到这辈老人的困惑吧!因为父辈已经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教育和条件,让他们可以出类拔萃的,相信他们老了也就“不会变坏”和“丢人”吧!这也证明了时代在进步,是好事。
作者: 惠灵顿天维菌    时间: 2017-8-9 17:35: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9 21:56:21

惠灵顿天维菌 发表于 2017-8-9 17:35
很客观,有内涵,不偏激,赞

    谢谢点赞!
   
    自己也在慢慢变老中~~~因而时常要提醒自己多学习、反省,千万不要讨子女嫌弃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17-8-10 11:52:38

这些可能仅仅是刚开始,计划生育一胎对移民社会的影响现在开始浮出水面。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0 12:19:33

keepower 发表于 2017-8-10 11:52
这些可能仅仅是刚开始,计划生育一胎对移民社会的影响现在开始浮出水面。 ...

   有道理! 如果教育引导的好,就培养成为了独立、自强、有担当的人。如果全家大人都以小的为中心,溺爱放纵,潜移默化地就会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

   可是以那个年代的家长及学校的教育水平,培养出来的下一代,感觉负面的影响更多,在现在的这辈年轻人身上就可以体现出来。

    如果有持续的开放政策和措施,(国内已经放开二胎了)教育也逐渐融入国际化元素,长远的将来情况应该会有好转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17-8-10 13:16:22

KXJH 发表于 2017-8-10 12:19
有道理! 如果教育引导的好,就培养成为了独立、自强、有担当的人。如果全家大人都以小的为中心,溺爱 ...

我倒觉得这些还是具体家庭层面的。放大点看的话,现在中国年轻移民和他们的父母碰到的问题和痛苦很大程度上是跟计划生育下子女的独生子女身份是有直接联系的。对大部分人来说,作为唯一的孩子,和父母physical上的“团聚”变成了一种任务。作为孩子,想尽把法把父母弄过来;作为父母,一大把年纪了还要远渡重洋,重新学习和适应一种生活环境。相信对不少人来说,这些是根本没有乐趣而言的。不少人把父母接过来,自己跑去AU,何必呢?而移民国家政府也是有相当的压力,不管是开放还是关闭,都要面对选民,都要承担不小的政治风险。

我觉得有的中国人在国外有时候觉得不被人喜欢,有一定程度是因为他们要以个体的微弱力量去想尽办法解决中国政府某些决定的造成的对自身个体的影响,这个过程里也经常要“麻烦”到别人。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0 13:54:32

keepower 发表于 2017-8-10 13:16
我倒觉得这些还是具体家庭层面的。放大点看的话,现在中国年轻移民和他们的父母碰到的问题和痛苦很大程度 ...

  所以说要做到“不麻烦到别人”,是一门学问。

作者: 枯藤老树    时间: 2017-8-10 14:26:24

从nz的角度来说,吸引的是人才,而不是人才的老人。。。。。
所以肯定优选那些不用带老人来的人才了。。。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0 14:33:11

枯藤老树 发表于 2017-8-10 14:26
从nz的角度来说,吸引的是人才,而不是人才的老人。。。。。
所以肯定优选那些不用带老人来的人才了。。。 ...

就引进人才落户这点,北上广也是一样,有学历、年龄的限制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17-8-10 14:40:46

KXJH 发表于 2017-8-10 13:54
所以说要做到“不麻烦到别人”,是一门学问。

这个怎么讲呢。这些麻烦是原居地的政策,或者环境造成的,除非中国人有了影响和改变自己政府行为的能力,给别人“添麻烦”是很难避免的。就好比当时的毒奶粉。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0 15:08:33

    如果父母不能跟随子女的话,肯定会把很多想来这边创业的青年拒之门外,毕竟要考虑以后父母养老的问题,因为大部分人的启动资金很大程度需要父母的支持。

    因此如何解决父母过来团聚的签证是政府的问题,而如何善待年迈的父母,让他们过来后真正老有所依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作为子女,对父母要有耐心;而作为路人,在公共场合如果偶遇老人有不端的行为,可以作善意提醒;

    简单一句: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父母或者你身边的老人,他们本来跟你就无冤无仇......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0 15:18:18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移民实际也是一种互相选择的关系,你各方面条件好了,登门的人就多,你条条框框多了,人家一样可以止步选择更加合适的地方
作者: 惠灵顿天维菌    时间: 2017-8-10 16:46: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0 17:32:08

惠灵顿天维菌 发表于 2017-8-10 16:46
菌菌还是个宝宝。哈哈哈哈哈。

    宝宝的成长更加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以后要好好善待自己的父母 哈哈哈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0 17:40:10

惠灵顿天维菌 发表于 2017-8-10 16:46
菌菌还是个宝宝。哈哈哈哈哈。

    我自己在慢慢变老中,不忘自己做点小投资,有套小房子,有养老医疗保险,坚持锻炼身体,因此将来不会给

子女添多少的麻烦;子女能比父母过得好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者: pkill    时间: 2017-8-10 20:07:08

当初申请新西兰的时候,应该已经预料到和父母两地分离的局面了。说尽孝什么的都是借口,真是那么孝顺当初就不应该出来。
作者: pkill    时间: 2017-8-10 20:08:01

KXJH 发表于 2017-8-10 15:08
如果父母不能跟随子女的话,肯定会把很多想来这边创业的青年拒之门外,毕竟要考虑以后父母养老的问题, ...

这边哪有国内好创业。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0 20:32:20

本帖最后由 KXJH 于 2017-8-10 23:44 编辑
pkill 发表于 2017-8-10 20:07
当初申请新西兰的时候,应该已经预料到和父母两地分离的局面了。说尽孝什么的都是借口,真是那么孝顺当初就 ...

    或许当初没想到政策也会变吧!想着能留下来了,父母团聚是迟早的事情。
作者: pkill    时间: 2017-8-11 08:31:38

本帖最后由 pkill 于 2017-8-11 08:32 编辑
KXJH 发表于 2017-8-10 20:32
或许当初没想到政策也会变吧!想着能留下来了,父母团聚是迟早的事情。 ...

所以不能有侥幸心理。
作者: 猩猩都叫兽    时间: 2017-8-12 23:40:33

pkill 发表于 2017-8-10 20:07
当初申请新西兰的时候,应该已经预料到和父母两地分离的局面了。说尽孝什么的都是借口,真是那么孝顺当初就 ...

这个也不能这么说吧。出来时可能很年轻,那时哪有孝顺的概念啊。或者说,孝顺有很多种形式,不一定是守在老人身边就是孝顺对吧。父母送子女出来,也是为了子女过得好,可能他们觉得国内出路比较少等等,要不干吗骨肉分离啊。不得不承认,确实很多人接父母过来,主要是为了帮忙家庭琐事,带孩子等等。可是很多老人也乐此不疲。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吧。将来自己的孩子去了别的国家,有一天让我们作为父母的也去他那个新的地方去生活,我想很多人也会去的。父母对子女的思念和依赖远远超过成年子女对父母的。所以可能尽孝确实不是一个最好的借口,但是尽孝可以是个缓慢的过程,不是说父母一来就供起来。父母的心愿其实就是为了孩子好,孩子过的好,他们都愿意牺牲。要不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呢。你要是也是为人父为人母,肯定也会有这个领悟的过程的。
作者: ziwei2009    时间: 2017-8-13 14:03:15

wmdmdmwmdwmdwmdwmdwm
作者: ziwei2009    时间: 2017-8-13 15:59:34

mdmdwmddmdmwmdmm
作者: ziwei2009    时间: 2017-8-13 16:43:33

wmdmdwmdmwmdwda
作者: ziwei2009    时间: 2017-8-13 19:23:32

mdwmdmdmmdjdadmjdjm
作者: bruceyeh    时间: 2017-8-13 20:14:33

老人团聚仅从道德层面来看只是自己的事情,更多的问题是社会问题。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3 21:05:41

bruceyeh 发表于 2017-8-13 20:14
老人团聚仅从道德层面来看只是自己的事情,更多的问题是社会问题。

    作为旁观者,我觉得不管将来的政策如何,首先年轻人就该努力奋斗,做好为父母养老的长远准备。
   
    既然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起码在医疗和住房的问题上,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或者借助父母的力量,让父母过来后没有后顾之忧,特别是那些针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情况;

    毕竟,华人的家庭养育模式和西方的不同,子女满18岁后,相当多的经济负担都是靠父母,父母年老投靠子女也就理所当然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团聚签证应该会很快放开,到时那些需要团聚的家庭,相信就可以坦然地面对结果了。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3 21:13:31

      因此又要提到,有能力,到哪都行得通,能力差的,是要比普通人多付出苦力,不管身在何处,有时间怨天尤人,还不如努力搬砖。

     如果以为有了身份就可以不工作领福利,别说让洋人歧视,在华人朋友圈一样会让人看低。
作者: bruceyeh    时间: 2017-8-13 21:53:10

KXJH 发表于 2017-8-13 21:05
作为旁观者,我觉得不管将来的政策如何,首先年轻人就该努力奋斗,做好为父母养老的长远准备。
   
...

老人如果在这里获得PR会给新西兰带来社会负担,这对新西兰整体社会是不公平的。合理的团聚我能认可,但非要PR我不认为是合理的。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3 22:05:24

bruceyeh 发表于 2017-8-13 21:53
老人如果在这里获得PR会给新西兰带来社会负担,这对新西兰整体社会是不公平的。合理的团聚我能认可,但非 ...

    住房、医疗、退休金等福利,是政府主要考虑的吧!如果老人国内有退休金,这边可以自己买商业保险,子女有住房可以一起住,那让老人喜欢呆多久就多久也就不成问题了。如果一刀切,就要推翻以前既定的政策这是行不通的,但只对后来的申请有所限制,就感觉不公平了,所以政府现在也就左右为难了吧~~~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17-8-14 16:31:04

建议要团聚都回国吧,如果就算把父母接过来却没时间陪陪他们。。

回国团聚起码父母也有自己多年以来积累的人脉和熟悉的环境。
作者: KXJH    时间: 2017-8-14 19:05:09

    看着某些享受着父母辈地继续照顾而心安理得的晚辈,虽然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实际上的团聚尽孝就已经变了味。

     前些时候与来自国内的一位退休老人喝茶,看到她因为操劳儿子儿媳的家务活,而双手变得粗糙不堪,我心里真不是滋味。那些把父母接过来,然后自己溜之大吉的更是不应该。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