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第二轮贸易战白热化 [打印本页]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5-4-10 12:56:14     标题: 第二轮贸易战白热化

这轮贸易战我的预测,川普的真正目的是迫使各国把对美顺差换成长期甚至永续国债,以此来缓解美国债务危机。这就好比我向你借钱,给你的欠条是100年期的,不能提前兑付,到期还可以再续100年。否则你每天上班从我家门口路过,就得交30%的“过路费”——也就是今天赚的钱拿三成给我。

这其中,唯二的变量是:

这两个因素叠加,导致美股暴跌、美债飙升。要知道,美国人的401K账户可是长期依赖股市表现的,股市一垮,不仅得罪选民,华尔街的大佬们也纷纷跳出来批评川普肆意妄为——有的言辞激烈,有的委婉,但归根结底就是说一句话:“你把市场玩崩了。” 到时候开心开脑洞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川普自己也意识到问题,于是开始“怂了”,把对全球的地图炮改为对中国的单点打击,并释放谈判信号。我相信双方私下其实已经开始接触,毕竟这种赌气式的互殴,对两个本已走向脱钩的国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不过,现在双方都把调门拉得很高,以习和川的性格,谁都不愿意先退一步(因为退后就是悬崖)。


现在还有几个变量:

美国的优势:

中国的优势:


川普这一番折腾,也让各国对美国的信用体系心生警惕。大家都看出来了:大统领哪天一高兴就耍赖不认账,各国还得哄着他玩。美国在二战后几代人建立起来的国际信任和秩序,可能真的被川普给玩坏了,一呼百应的时代结束了。接下来的趋势是各国纷纷在区域内建立“去美国化”的贸易体系:CPTPP、RCEP、中日韩自贸区、中欧投资协定等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国也会在外资准入和适度优惠方面加大力度,未来的全球贸易格局,很可能是“中国 + 美国 + 世界其他国家”三足鼎立。好在全球化已经稳定运行了80年,想要急刹车并不容易。各国供应链早已深度融合,真要完全脱钩断链,谁都得受伤。


接下来这段是我的脑洞,不一定理性,介意者可跳过。

过去三十年,中美从“相爱相杀”的合作关系变成了今天“杀红眼”的仇家关系,彼此都在赌国运。我总觉得,冥冥中似乎总有种力量在帮助中国:


《三国演义》开篇有句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美建交已近五十年,从跟随、合作、共赢到如今你来我往地互扇耳光,这条修昔底德陷阱之路,恐怕已无回头路。


作为普通人,只希望两国领导人能有智慧解决分歧。撒泼打滚文革式喊口号赢麻了的说法毫无意义——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喊得多响,而在于守得住理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0 12:58:26

真服了你,这么长一大篇,还是原创。……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5-4-10 13:05:20

玩不过你还治不了你?出大招

昂撒祖传:掠夺

啊买立刻:你说谢谢了吗?

越南:谢谢。

岛内赖蛤蟆:呱呱呱~米国粑粑呱呱呱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0 13:06:31

美国这种小丑,毫无国家信用可言

作者: keepower    时间: 2025-4-10 13:10:19

什么极权体制优势,中国人能忍之类的说法

看过新冠几年封城一地鸡毛后,就那么回事




作者: 法外狂徒    时间: 2025-4-10 13:11:08

很有道理,现在这世道已经没什么规律可循了
作者: 梦醉仙楼    时间: 2025-4-10 13:12:11


作者: chrise    时间: 2025-4-10 13:25:09

我感觉中国搞不好正好借机抛掉点美债,推广人民币结算体系,这次回应的底气这么足,真的感觉有牌在手不担心硬刚到底。
作者: 近猪者痴    时间: 2025-4-10 14:37:12

放弃幻想、积极备战吧
作者: BNC2015    时间: 2025-4-10 15:29:47

中国在过去几年就已经积极备战,如果特朗普还是单挑。中国应该可以防得住。

但这次他是胁迫其它国家加入,这压力就大很多了。 中国经济能撑得住吗?
作者: chrise    时间: 2025-4-10 15:51:50

扛得住,14人口的市场,全球没得可以替代的生产能力, 就算中国自闭,自产自销日子都不会太难过,现在至少非洲,俄罗斯,不会跑去美国团队,亚洲估计都中立,欧洲,加拿大,有自己的战争要跟美国打。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5-4-10 15:54:27

BNC2015 发表于 2025-4-10 15:29
中国在过去几年就已经积极备战,如果特朗普还是单挑。中国应该可以防得住。

但这次他是胁迫其它国家加入, ...

但这次他是胁迫其它国家加入,这压力就大很多了。 中国经济能撑得住吗?

胁迫只能短时间让人就范,就像你做生意,必须是互惠互利的,如若你的生意伙伴警告你只能在我这进货而且只能卖给我,同时利润要分给我交保护费,你觉得你会答应吗?或许短期之内你迫于生活压力可以接受,但是长此以往必定会想办法摆脱这个生意伙伴,国家之间更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黑老大都是让小弟迫于自己的淫威也能给小弟大秤分金银,出了事儿大哥你你平事儿,闹出人命保你一家老小平安,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黑帮老大,才能有人为你舍身卖命,靠胁迫完全做不到。我反倒觉得如果川普对中国下狠手,同时拉拢小弟,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才是对中国最大的挑战,这样无差别开地图炮只能是短多长空。
作者: BNC2015    时间: 2025-4-10 15:55:16

chrise 发表于 2025-4-10 15:51
扛得住,14人口的市场,全球没得可以替代的生产能力, 就算中国自闭,自产自销日子都不会太难过,现在至少 ...

出口企业会不会大批破产? 还有次级效应。
作者: BNC2015    时间: 2025-4-10 16:03:05

alike0932 发表于 2025-4-10 15:54
但这次他是胁迫其它国家加入,这压力就大很多了。 中国经济能撑得住吗?

胁迫只能短时间让人就范,就像 ...

你说的道理我同意。我也说了,基于胁迫的联盟并不稳定, 也不长久。但只要维持一个任期,就有可能让中国的大批企业破产,民不聊生。而且特朗普还有前几代人几十年累计的美国关系可以挥霍,还有几个铁杆小弟。

所以,这个胁迫联盟虽然天生不良,但也还可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如果下任总统继续他的政策,那就更糟。
作者: BNC2015    时间: 2025-4-10 16:05:31

说到美债,中国和香港共有1万多亿,如果联手抛售,效果会足够大吗?
作者: chrise    时间: 2025-4-10 16:18:14

BNC2015 发表于 2025-4-10 15:55
出口企业会不会大批破产? 还有次级效应。

中国一直都在准备这场仗,早点迟点都会来的,所以前几年就在促进内需,规整房地产,现在国内泡沫被清的差不多了,产业升级也开始进军高端产业了,这场仗肯定会牺牲低端产业,但是他们迟早也要被分化给其他的国家去做,高端的产能我们的产能他们找不到替代市场。

我们不舒服,他们估计更不舒服,说要把产能带回美国感觉更像是借口,估计根本的还是美债的压力,想逼全球消化他们的美债
作者: chrise    时间: 2025-4-10 16:31:47

BNC2015 发表于 2025-4-10 16:05
说到美债,中国和香港共有1万多亿,如果联手抛售,效果会足够大吗?

日本手上的也在抛,但是不可能都抛,把美国弄死了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美国必须坚挺到替代者住够可以替代美国的金融地位,否则世界范围内就是一场浩劫。

抛售也是一种策略,要在时机对的时候抛出让对方疼一下,但是对方太疼了,搞不好也伤害到自己,所以都是高级别的斗智斗勇。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5-4-10 16:33:23

BNC2015 发表于 2025-4-10 16:05
说到美债,中国和香港共有1万多亿,如果联手抛售,效果会足够大吗?

这个问题很大,但是结论是不可行。

1:香港作为一个独立于中国金融体系的自治区,港币是绑定美元的,为了维护港币的汇率稳定,集中抛美债等于让港币成为无锚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中央政府也不可能让香港冒这个风险。
2:中国央行外管局手里的美债账面上有7500多亿,其实中央汇金,四大行,主权基金手里还有数目不详的美债,一旦开启中国自己美元资产也会贬值严重,世界各国美债持有国也会造谣被资产贬值,跟中国反目成仇,属于杀敌一千自损两千的操作。
3:如果美债暴雷,美联储肯定下场救市,只需要开启QE印钱买市场上的美债就能消化吸纳,短时间之内市场动荡,等美国稳住阵脚,中国抛美债就基本破功了。
4: 集中抛售无疑是核弹级别的操作,既然是核弹就说明这是威胁性的,一旦拿出手就说明无牌可打鱼死网破了,现阶段还差得远。

拿人钱财等于杀人父母,大规模抛美债等于动了全世界人(包括习近平背后的金主和派系)的大蛋糕,我觉得即便是到了中美热战这种招数还是不太能用,关键时刻抛一点可以起到震慑对手的作用,比如这几天就有神秘金主在抛美债,有的说是日本有的说是中国,而且时间拿捏得很巧妙,就在美国十年期国债拍卖的前两天开始抛,逼得川普赶紧当天给了90天的暂缓关税才救过来国债拍卖行情,估计是背后有高人指点,而且很有可能是来自美国政府deep state内部人士?犹太财团?金主?的指点,确实有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川普这么强的个性也被拿捏到软肋。
作者: BNC2015    时间: 2025-4-10 16:40:16

alike0932 发表于 2025-4-10 16:33
这个问题很大,但是结论是不可行。

1:香港作为一个独立于中国金融体系的自治区,港币是绑定美元的,为了 ...

适量抛售(不是全抛)如果选择合适的时机,确实能够打乱川普的计划。应该还会有。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5-4-10 16:46:16

keepower 发表于 2025-4-10 13:10
什么极权体制优势,中国人能忍之类的说法

看过新冠几年封城一地鸡毛后,就那么回事

看过新冠几年封城一地鸡毛后

你说的对,封城确实一地鸡毛,先不说这件事儿对错,能封《几年》说明确实能忍,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严格封城两个月之后又有局部封城,新西兰封一个月就要炸锅了,这种严格的封城我相信在纽约一个月也不可能,14亿人的国家能玩儿几年严格封控,确实是不值得吹嘘的“制度优势”,哈哈哈。
作者: 北岛黑蜻蜓    时间: 2025-4-10 16:52:03

你们都在新西兰了

还操着中国总理的心

说多了,回去中国还被说成是村里来的
人家也不会感激你

但凡你把这爱心,放在自己身上,

也不会落得网上被人人人喊打啊,当然是国人骂你

你这么关心他们

他们过的好了会欢迎你回去吗,
他们外贸赚的钱买的别墅会分你一栋吗

你操碎了心

你害怕他们受伤吃亏

作者: BNC2015    时间: 2025-4-10 16:58:52

chrise 发表于 2025-4-10 16:18
中国一直都在准备这场仗,早点迟点都会来的,所以前几年就在促进内需,规整房地产,现在国内泡沫被清的差 ...

打完整个任期,中国出口美国的企业要么找到新的买家,要么倒闭。
作者: chrise    时间: 2025-4-10 17:20:45

BNC2015 发表于 2025-4-10 16:58
打完整个任期,中国出口美国的企业要么找到新的买家,要么倒闭。

其实现在世界范围内谁都离不开谁,就是拿出牌来威胁对手让利,美国离不开中国的制造业,中国也离不开美国的市场和科技,所以这次就是白刃战,看谁先怂。之后就会有新的平衡,这个企业不能倒闭,倒闭一些也算是刮骨疗伤,产业升级
作者: asusual    时间: 2025-4-10 17:46:10

1,船破拉不起足够大的队伍围殴中国,看看他对加拿大的样子,除非要靠美国吃饭,否则不会死心跟美国得罪中国。看看降关税之后,欧盟和加拿大没有就势收回加的关税就知道了。
2,贸易战有一定的机会随时停止,船破没有面子观念,见势不对就能改口。
3,长期打下去,谁也奈何不了谁。毕竟谁也没有一定要依靠对方的产品活下去,都有替代品,付出一点代价而已。
4,船破在关税战没有打倒中国的情况下,可能加码升级成断航断交,这也没什么了不起。但如果要把中国踢出SWIFT,那就是经济核弹,估计他的金主们会摁住他。他可能这样威胁,那时美债美元的风险就不是美国意愿承担的。
5,热战的可能性极低,核武器时代,核大国之间从来就没有上规模的打过仗,因为谁都付不起那个代价。不像以前,万一打输了不过是死些穷人孩子,自己家人还可以做富家翁。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4-11 08:17: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5-4-11 09:57:35

这两天看油管有个洋人记者采访中国官员,这位中国官员说没关系中国做好自己的应该做的事情,关注自己就好。意思是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不会影响自己国家的发展进程

我觉得他真的非常有水平。美国3亿消费市场是非常大,但是中国有14亿人口,如果借此机会外力内力压力逼国家行政提高国民福利,取消996,促进国内市场内循环,14亿人口变为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再加上世界第一储蓄能力,简直是海量市场。特别是现在超多海外科学家技术人员回国,中国无论是技术发展转变为产品,潜在的巨大市场,会越来越好。也会吸引越来越多国家跟中国自由交易。

上次川普贸易战提高中国关税,中国反而出口量飙升打破记录,这次的贸易战,中国还是会有进一步的突破的。
作者: ctx2002    时间: 2025-4-11 13:28:25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4-11 08:17
一群牛马在这里妄议政治,难怪封建社会有此死罪,还要株连九族呢!

在新西兰的就踏踏实实挣钱享受生活,想 ...

不上网就行了.何必讽刺.
就一闲聊网站,上纲上线有什么意思.
作者: 小小星走天涯    时间: 2025-4-14 09:38:55

写得不错,我没有这么强的战略眼光,不过我就知道一件事,川建国同志这次做空美国股票,赢麻了,他煞笔吗?非也,绝顶聪明,知道这么玩美国股市会跌的很厉害,提前布局做庄家,马斯克被弄一点都不冤,他做庄家搞狗狗币的时候那吃相也不见得多斯文,所以美国真的是买办社会,拿国家前途来填饱自己的荷包,无可厚非,希望他别搬起石头砸死自己。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