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救护车也不是万能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09:59:26     标题: 救护车也不是万能的

2022年10月1日晚7点30分左右,72岁的Wenyi Chen先生离开朋友家时在车道被绊倒跌进了车道下方约1米的花园里,脊椎严重受伤。 他最初意识清醒,但表示“不太好”。朋友和家人将他从躺着的地方移开并开始心肺复苏。
St John于当晚7点39分接到第一通111求救,称陈某摔倒并失去知觉。  验尸官安德森说,该求助的编码为“橙色”,表明事件看起来很严重,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
一辆救护车于晚上7点44分被派往现场,但两分钟后该车被要求执行更高优先级的任务。第二辆救护车也被派往现场,但同样在途中被分配到更优先的任务。  
St John于晚上8点06分接到了第三个111电话,几分钟后又接到了第四个。
晚上8点15分,第五次111呼叫打来,此时陈已失去意识,没有呼吸。St John将这通电话重新分类为“心脏/呼吸骤停”,并给予紫色优先级。 一辆救护车终于在晚上8点17分被派往现场,并联系新西兰消防和紧急服务部门请求援助。
他的家人眼睁睁地看着这位72岁的老人情况慢慢恶化失去意识,并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去世,尽管急救员到场后仍对陈某进行了抢救,但已无力回天。

https://www.nzherald.co.nz/nz/auckland/auckland-man-died-after-ambulance-delay-coroner-concerned-by-serious-compounding-mistakes/XSPEMYGR3RADNPYACWQ5CPAXH4/

家属能做的都做了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5-7-8 10:12:15

从7;30到8:17被派往现场,至到达现场至少在一个小时以上,这样的医疗急救服务简直是个笑话!草菅人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0:14:03

就说要去澳洲吧,在新西兰什么都不好。
澳洲救护车多到没事做,随便一个电话,2分钟就到。


作者: 梦醉仙楼    时间: 2025-7-8 10:47:39

还是回国吧~
作者: Sean0000    时间: 2025-7-8 10:55:11

这救助系统简直是笑话,是不是最后家属还得再支付救护车的出车费用?

补充内容 (2025-07-08 11:00)
看了下原文,是2022年疫情期间的事情,悲剧。还有这是在为选举做铺垫吗?让大家记得上届政府干的“好事”。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1:00:13

上次我朋友不舒服喊救护车等了半个小时才来 如果是心机梗死的话估计人就没了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5-7-8 11:00:14

Sean0000 发表于 2025-7-8 10:55
这救助系统简直是笑话,是不是最后家属还得再支付救护车的出车费用?

应该是报ACC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1:04:19

Sean0000 发表于 2025-7-8 10:55
这救助系统简直是笑话,是不是最后家属还得再支付救护车的出车费用?

补充内容 (2025-07-08 11:00)

2022年9月所有的新冠限制就都取消了



作者: alike0932    时间: 2025-7-8 11:07:45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8 10:14
就说要去澳洲吧,在新西兰什么都不好。
澳洲救护车多到没事做,随便一个电话,2分钟就到。

之前在澳洲听到一个事儿,同学校的一哥们期末赶着交作业复习考试连续几周不得休息通宵奋战,有一天去学校的时候在车站晕倒了,被热心群众扶起安慰他不要怕救护车马上就到,这哥们听后一个激灵立刻站起来晃晃悠悠就跑,澳洲救护车出车就是1400刀,到医院路上急救费用另算,而且这个费用医疗medicare是不包的需要自己支付,去趟医院光救护车就是2000刀,所以享受了免费的急救的新西兰高华也不能抱怨,毕竟免费医疗是给不怕死的人准备的,以后遇到突发状况要把病情说的严重点,说不定能等到救护车来救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1:21:07

alike0932 发表于 2025-7-8 11:07
之前在澳洲听到一个事儿,同学校的一哥们期末赶着交作业复习考试连续几周不得休息通宵奋战,有一天去学校 ...

但你忘了澳洲遍地黄金的事实,2000刀,这么点小钱,澳洲随便一份工作,1,2天就赚到了。

作者: pixie4me    时间: 2025-7-8 11:22:03

大家可以借鉴的就是在叫救护车,报警和到急诊室时都一定要说的非常严重,我上次去急诊室就是说没法呼吸了,然后演技要好 然后马上他们让我坐小推车直接进病房, 护士2分钟就到了接上心电图,抽血, 打针吃药。 看看候诊室40-50个人坐那里等, 感觉受宠若惊。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1:25:13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7-08 10:14
就说要去澳洲吧,在新西兰什么都不好。
澳洲救护车多到没事做,随便一个电话,2分钟就到。

以前新闻是在急诊室等死,现在可以在家也等死了

作者: Sean0000    时间: 2025-7-8 12:38:56

pixie4me 发表于 2025-07-08 11:22
大家可以借鉴的就是在叫救护车,报警和到急诊室时都一定要说的非常严重,我上次去急诊室就是说没法呼吸了,

如果都这样,真需要帮助的人就会出现文中的情况。讲难听点,就是你抢占了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的医疗资源和救助机会,等于是在变相的杀人。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5-7-8 12:40:12

我女儿生病在家叫过两次救护车,一次发烧心率过快一次晕倒,感觉来的都挺快的。

补充内容 (2025-7-8 13:32):
都不是紧急情况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5-7-8 13:20:23

图帝@-@ 发表于 2025-7-8 10:12
从7;30到8:17被派往现场,至到达现场至少在一个小时以上,这样的医疗急救服务简直是个笑话!草菅人命!

要吸取教训下次碰到这情况,脑子要灵活些,直接call火葬场拉尸体,省的付双钱,运两次。
作者: pixie4me    时间: 2025-7-8 13:44:14

Sean0000 发表于 2025-7-8 12:38
如果都这样,真需要帮助的人就会出现文中的情况。讲难听点,就是你抢占了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的医疗资源和 ...

弱肉强食, 而且原则上肯定是一定有急症要看
作者: pixie4me    时间: 2025-7-8 13:48:37

pixie4me 发表于 2025-7-8 13:44
弱肉强食, 而且原则上肯定是一定有急症要看

如果这个事件中周围人都不是轻视病情,那么这人就可能不会过世, 当你有急症时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撑多久, 本能的就是想办法得到救治。

当然了道德婊愿意牺牲自己立个牌坊也是可以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3:59:41

我实话告诉你们吧 华人太好说话了

他们欺负你非母语华人已经是基操了

在服务业 欺负华人
印度人做得最不加掩饰。
东欧人做此事做得最没有心理压力。
你是俄罗斯人今天所有不开心情绪的发泄口。
哦,对了,还有香港人(香港人能看到这个贴,我就不细说了)

回到场景。

人已昏迷,这个时候,亲人但凡人不木,脑子不糊涂,马上找到一个白人,帮你喊电话。太晚了没有?街上没行人,你不会砸邻居门吗?

借醋和救命的事情,都是邻居最爱干的。人性使然。

让他帮忙打电话。他当然知道要态度严厉,带点vehement,带点curse。


当且仅当,洲人不好惹,惹了亚洲人,一辈子没法过清净日子,只有这种意识深入人心,咱们才会得到更好的对待。

否则,这种遭遇,就会反复出现,五年不会变,十年不会变,一百年也不会变,

我们只能社区自救。

你指望工党那个nice胖子管你这事?关她屁事。

我不想惹麻烦,还是匿名了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5:12:00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5-7-8 12:40
我女儿生病在家叫过两次救护车,一次发烧心率过快一次晕倒,感觉来的都挺快的。

补充内容 (2025-7-8 13:32 ...

现在不一样了,来的都很慢,而且看你住什么地方了,如果是某些疾病 需要关键那10分钟的急救 那这里基本上就是死,这里医疗很落后了 ,私立医院现在也要等很久了 因为人多了都看私立造成了也慢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5:14:25

图帝@-@ 发表于 2025-7-8 10:12
从7;30到8:17被派往现场,至到达现场至少在一个小时以上,这样的医疗急救服务简直是个笑话!草菅人命!

人手不够 国家医疗水平落后 造成了目前这种情况 以后年纪慢慢大了基本上就是死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5-7-8 15:20:3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8 15:12
现在不一样了,来的都很慢,而且看你住什么地方了,如果是某些疾病 需要关键那10分钟的急救 那这里基本上 ...

太可怕了,大家还是多学点医疗和急救知识吧,看样子是不能完全指望公共医疗,还是看运气。

其实我女儿晕倒那次,我当时都觉得不需要叫救护车,我老公太紧张孩子直接就打了急救电话。后来送医也发现就是贫血而已。

就因为觉得他们服务好速度快,我们每年还捐款给St Johns救护车和直升机。



补充内容 (2025-7-8 15:23):
想想我们迄今为止一共叫了4次,来的都挺快的。

补充内容 (2025-7-8 15:25):
很早有一次我老公犯病我打电话,接线员问我病人心跳多少,我都紧张的懵了还回她心跳得太快了数不过来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6:01:44

我刚来没多久就给一移民多年的大妈教育过了。她为了能免费做全身检查,在mall里装晕,然后途人叫了救护车把她接到医院做了整套的body check。。。

作者: 毒舌纽西兰    时间: 2025-7-8 16:11:4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8 16:01
我刚来没多久就给一移民多年的大妈教育过了。她为了能免费做全身检查,在mall里装晕,然后途人叫了救护车把 ...

你看,底层有底层的玩法。高净值人群压根看不上ER那仓促粗糙的全身检查。

只有中产最苦逼。又拉不下脸白嫖福利制度和免费体检,另一方面,还要承担税负,自己合理避税的办法,少之又少。羔羊咩咩,徒劳被宰。

你说这帮中产不润澳,坚持在这是因为啥,你告诉我说奥克兰风景更好。

我说你现在就打uber去奥克兰机场,最近一班飞机去北京,首都机场倒地铁去珠市口,然后打车去北纬路甲一号,推门进去,台上有个满脸褶子满嘴酒气的烫头烟鬼,他旁边有个小黑胖子,你把那个小黑胖子拨拉开,你站那说。

因为你太幽默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6:17:49

毒舌纽西兰 发表于 2025-7-8 16:11
你看,底层有底层的玩法。高净值人群压根看不上ER那仓促粗糙的全身检查。

只有中产最苦逼。又拉不下脸白 ...

什么仓促粗糙的全身检查,据那大妈说的连CT,磁力共振什么的都做了,就不知道她是不是吹的,还是她不知道什么是磁力共振,哈哈。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5-7-8 16:32:4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8 16:01
我刚来没多久就给一移民多年的大妈教育过了。她为了能免费做全身检查,在mall里装晕,然后途人叫了救护车把 ...

扯淡吧,这后面账单就来了,我工友受伤了就叫过,收到账单哭出来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6:54:43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7-08 16:01
我刚来没多久就给一移民多年的大妈教育过了。她为了能免费做全身检查,在mall里装晕,然后途人叫了救护

哈,我邻居也是,就说心脏不舒服,具体怎么不舒服说不清,所以只能做检查各种查,最后没什么问题,出院回家。
去求gp看他摆脸盘问不如直接冲急诊,还免费。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6:58:56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5-7-8 15:20
太可怕了,大家还是多学点医疗和急救知识吧,看样子是不能完全指望公共医疗,还是看运气。

其实我女儿晕 ...

你自己4次经历都很满意,却在网上听人说不好,就不相信新西兰急救了,
你也是个奇葩。国内医疗条件那麽优秀,那些医患纠纷是咋回事?
这里都是来这,混的不如意,过来发泄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7:03:55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8 16:58
你自己4次经历都很满意,却在网上听人说不好,就不相信新西兰急救了,
你也是个奇葩。国内医疗条件那麽优 ...

国内有医患纠纷不奇怪,人均gdp才1万,这边人均5万,医疗好5倍是天经地义的。标准都不同,因为国内医疗差所以这里医疗差就应该被容忍,那人家还出国干什么?大家出来就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质,付出了高税收却享受不到高福利,还不能骂?你不想骂政府只爱反思你应该回国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5-7-8 17:11:2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8 15:14
人手不够 国家医疗水平落后 造成了目前这种情况 以后年纪慢慢大了基本上就是死 ...

是的,叫急救车要等一个小时以上,看急诊要等四至五个小时,已经成为常态,这就不是急诊了,对于生命攸关,争分夺秒的急症病人来说,无疑是宣判了他们死刑。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7:11:28

261874939 发表于 2025-7-8 16:32
扯淡吧,这后面账单就来了,我工友受伤了就叫过,收到账单哭出来了。

不知道她是不是吹的,反正哥我没脸去验证。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5-7-8 17:12:36

moonIlight2013 发表于 2025-7-8 13:20
要吸取教训下次碰到这情况,脑子要灵活些,直接call火葬场拉尸体,省的付双钱,运两次。 ...

如果你有需要,我可以免费拉你去,省得你叫车。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7:14:36

图帝@-@ 发表于 2025-7-8 17:11
是的,叫急救车要等一个小时以上,看急诊要等四至五个小时,已经成为常态,这就不是急诊了,对于生命攸关 ...

死亡的第二天政府就不用再支付养老金,所以你若如果手头紧还要付账单...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5-7-8 17:25:32

图帝@-@ 发表于 2025-7-8 17:12
如果你有需要,我可以免费拉你去,省得你叫车。

算了,你口味太重,南京红姐比较适合你。
作者: HEIGHTLAND    时间: 2025-7-8 17:33:39

免费医疗嘛,还想要什么服务....


作者: 图帝@-@    时间: 2025-7-8 17:35:47

HEIGHTLAND 发表于 2025-7-8 17:33
免费医疗嘛,还想要什么服务....

叫救护车不是免费的,好像是要八十多元出一次车。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7:40:16

图帝@-@ 发表于 2025-7-8 17:35
叫救护车不是免费的,好像是要八十多元出一次车。

https://www.1news.co.nz/2025/06/16/st-john-ambulance-charge-increasing-from-july/
7月1号患者喜迎涨价,叫救护车从98涨到125,涨幅27.6%



作者: 毒舌纽西兰    时间: 2025-7-8 17:58:09

为啥我有一次觉得自己快死了,就叫了救护车去北岸医院

急诊室仍然不给我用抗生素和抗病毒,我只得到了一挂生理盐水,然后我第二天就痊愈出院了

回家等账单,等了好久也没有

至今觉得不可思议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8 18:02: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ancy1012    时间: 2025-7-8 18:05: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xie4me    时间: 2025-7-9 09:54:23

毒舌纽西兰 发表于 2025-7-8 17:58
为啥我有一次觉得自己快死了,就叫了救护车去北岸医院

急诊室仍然不给我用抗生素和抗病毒,我只得到了一挂 ...

你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和医生觉得你快要死了是完全两码事, 只有医生觉得你快要死了你才会得到优先救治, 这个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所以在医生面前不要硬撑, 自己感觉不要一定要表现出来, 关键时刻这个表现在新西兰可能就是个保命的行为。

账单的话如果你是新西兰PR和citizen大多费用就都是免费的。不是免费的费用在使用前他们应该会事先告诉你。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5-7-9 10:52:12

pixie4me 发表于 2025-7-9 09:54
你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和医生觉得你快要死了是完全两码事, 只有医生觉得你快要死了你才会得到优先救治, ...

笑死。肤色重要啊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5-7-9 10:54:13

救护车公民也是收费的,前年我记得我女儿那次救护车送医院是$70还是$90
作者: pixie4me    时间: 2025-7-9 10:54:58

anzbank 发表于 2025-7-9 10:52
笑死。肤色重要啊

我觉得底层医护人员不会看肤色吧, 感觉看肤色的大多是那些政策制定者, 因为肤色族群的利用有助于他们的政治需求。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9 11:06:28

看了一下,那天是星期六晚上。周末。
这种情况,懂新西兰的都知道。当时如果情况紧急,可以叫uber或家属自己开车送老人到emergency。
一般这种情况是不能随便移动的。但朋友和家人把他从躺着的地方移开,并且做心肺复苏。既然自己都动手了,那么为何不自己动手把人送到emergency?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9 13:47:10

新马甸甸 发表于 2025-7-9 10:54
救护车公民也是收费的,前年我记得我女儿那次救护车送医院是$70还是$90

什么时候开始收费的?我5年前叫救护车没收我费用,acc cover。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9 15:40:13

梦醉仙楼 发表于 2025-7-8 10:47
还是回国吧~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9 16:07:06

Sean0000 发表于 2025-7-8 12:38
如果都这样,真需要帮助的人就会出现文中的情况。讲难听点,就是你抢占了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的医疗资源和 ...

道理、道德、人品、善良,手工赞!!!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5-7-9 16:10:0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9 13:47
什么时候开始收费的?我5年前叫救护车没收我费用,acc cover。

是的ACC cover,不过我们直接付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9 16:11:01

Nancy1012 发表于 2025-7-8 18:05
这也是被逼无奈,但凡急救车多一点,快一点,能有多少人费这心思?还得有这演技? ...

我觉得你很官僚啊,等着吃大锅饭吗?
SJ 救援,是民家机构,每年少部分运营资金来自于政府资助、大部分运营资金来自于社会长期的捐助+大量义工。你要求那么多,你捐过一分钱没?


补充内容 (2025-7-9 16:11):
“民间机构”
作者: 威武的苏爷    时间: 2025-7-9 17:04:12

生活在地球上,你首先要搞清楚,你是奴隶,还是奴隶主。


在任何地方都一样。


搞明白这个事情后,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你都会懂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9 17:51:59

威武的苏爷 发表于 2025-7-9 17:04
生活在地球上,你首先要搞清楚,你是奴隶,还是奴隶主。

威爷苏武!

作者: salesonline    时间: 2025-7-9 18:20:29

Sean0000 发表于 2025-7-8 10:55
这救助系统简直是笑话,是不是最后家属还得再支付救护车的出车费用?

补充内容 (2025-07-08 11:00)

没错,还要支付5倍
作者: salesonline    时间: 2025-7-9 18:20:42

Sean0000 发表于 2025-7-8 10:55
这救助系统简直是笑话,是不是最后家属还得再支付救护车的出车费用?

补充内容 (2025-07-08 11:00)

没错,还要支付5倍
作者: king_of_cut_gir    时间: 2025-7-9 21:06:23

好像人不夠 車又不夠 工資又不夠....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