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搬进新家以后,我才真正理解到一句话:房子是冰冷的,生活才是温暖的。新西兰的阳光那么慷慨,如果家里不弄点绿意,总觉得有点浪费。于是,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家里打造成一个“四季小乐园”——既要有时尚感,又要有生活气息。
我们的客厅朝北,阳光充足,特别适合种植。我先从几盆小型香草开始,比如迷迭香、罗勒和薄荷,摆在窗边,既能做装饰,又能随手摘来做菜。后来越种越上瘾,番茄、草莓甚至小辣椒也搬进了家。
为了让它们不显得凌乱,我选了几款北欧风的浅色花盆,还配了一个木质多层架,让植物像展览一样排排站。每天早上阳光洒进来,绿色的叶子泛着光,整个人的心情都会被治愈。
阳台是我真正的骄傲。原本是普通的晾衣角落,现在成了我的私人花园。春天有郁金香和风信子,夏天是五彩缤纷的天竺葵,到了秋冬,还有常青的蕨类和铁线蕨守场子。
有朋友来家里,第一句话常常是:“你阳台也太好看了吧!”其实秘诀很简单——颜色搭配+层次感。高的花放后面,低的放前面,颜色上避免太过杂乱,形成一种自然的渐变效果,看着特别舒服。
除了美观,我更希望这个小乐园是能“产出”的。于是,在厨房的一角放了个小型水培设备,种上生菜和空心菜,生长速度惊人,随摘随吃。孩子也很喜欢参与,他会每天“巡视”植物,帮我浇水,还会兴奋地量一量今天的叶子长了几厘米。
有一次,儿子在学校的演讲主题是“My Favourite Place”,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家里的“农场”,还拍了很多照片做PPT。老师听了之后说:“我也想去你家买点菜。”
有人可能会担心,种这么多植物会让家显得杂乱。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原则,就能既时尚又实用:
选统一风格的花盆(比如全白、全木色或全灰色)
用层架、挂架增加立体感
给植物留呼吸空间,别把每个角落都塞满
搭配一些装饰品,比如藤编篮子、小灯串,让晚上也有氛围感
以前,我总觉得种花种菜是退休后才会做的事。但真正开始后才发现,这种慢生活的仪式感,很适合快节奏的日子。工作再忙,回到家看到绿意盎然的客厅,心就会慢慢静下来。
孩子也因此更爱吃蔬菜了,因为“是自己种的”,哪怕是平时不爱的生菜,他也会尝几口。家里人之间的话题多了,周末全家一起换土、修剪,笑声不断。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先看看阳台的花、客厅的菜,再开始一天的生活。它们不只是装饰,更是这个家的一部分。
如果你也住在阳光充足的新西兰,不妨试试在家里种一点植物。不需要很大投入,也不必一口气种很多,哪怕只是一小盆薄荷,它都会让你的家有不一样的温度。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trade.co.nz/)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