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930
- 热情
- 66181
- 人气
- 72378
- 主题
- 215
- 帖子
- 60110
- 精华
- 15
- 积分
- 99690
- 分享
- 0
- 记录
- 1
- 相册
- 2
- 好友
- 325
- 日志
- 5
- 在线时间
- 2177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5-17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2-9-19
    
升级   0% - UID
- 8930
- 热情
- 66181
- 人气
- 72378
- 主题
- 215
- 帖子
- 60110
- 精华
- 15
- 积分
- 99690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3-5-17
|
红绿灯的控制,一般都采用几种方式共存的方式,采用优先法则...
所谓的几种方式共存是指: 比如,新西兰,在白天时,是: 1,定时分配 + 2,远程路况实时调配 + 3, 路面感应器信息控制调配....夜晚时: 1, 定时分配 + 2, 路面感应器信息控制调配 +3,黄灯闪动自由让行原则 ,等等的....一套调配系统综合处理....
所谓优先法则是:在整个交管系统中,对每个不同的路口,路段,都有着不同的优先调配设置,按多年实际的路况情况统计去决定,哪一项调配选项,是优先的....
这是全世界交管系统通行的做法.....
你所说的情况,牵涉到的技术是:路面感知系统自动调配.....在新西兰的路口,你有时会看到路面上有切割过后修补路面的痕迹....往往是两个部分重叠的框型....其实,这下面是感应器线路....当你的车停在路口时,它会传送信号给系统,提醒系统路口有车,当它的设定为优先级时,红绿灯就会按它的提示,开放适当的时间的绿灯,让你通行.....当你后部有车时,此系统同样能感知车流有多少.....然后跟据全部路口的车流情况,自动分配红绿灯通行系统.......
在中国,这个感应系统,很多城市,用的是装在架子上的镭射感应系统...大同小异而已,不同技术,相同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