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aofenginNZ 于 2017-8-20 10:32 编辑
全球第四!新西兰医疗水平获国际认可!但专家指出:看病成本、医疗公平以及治疗效果依然有待提高!
最近,美国联邦基金(The Commonwealth Fund)发布了一项针对全世界11个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新西兰的医疗水平在这些国家中位居第四,仅次于英国、澳洲与荷兰。
最近,美国联邦基金(The Commonwealth Fund)发布了一项针对全世界11个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新西兰的医疗水平在这些国家中位居第四,仅次于英国、澳洲与荷兰。
据悉,美国联邦基金(The Commonwealth Fund)本次的调查一共关注了五大领域:护理过程、准入门槛、行政效率、医疗公平以及保健结果。 参与调查的11个发达国家分别为(按照排名顺序):1.英国、2.澳洲、3.荷兰、4.新西兰、5.挪威、6.瑞士、7.瑞典、8.德国、9.加拿大、10.法国、11.美国
在对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考量之后,新西兰在这11个高收入国家中排名第四。 下面小编就从不同领域为您具体分析一下新西兰的医疗水平: 1. 护理过程 护理过程指的是医院对病人的治疗以及看护流程。 新西兰在这一领域排名第三,仅次于英国和澳大利亚。 新西兰在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之间的沟通上做到非常到位,如果要改变对药物的使用,信息可以很快完成传递。 2. 准入门槛 准入门槛的衡量标准包括两方面: 第一,看病的花费。 第二,看病所需要的时间。 新西兰在这一领域表现较差,仅仅排名第七。 3. 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的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新西兰在这一领域排名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 4. 医疗公平 医疗公平的含义是指,富人与穷人在享受医疗资源上所存在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新西兰在这一领域的表现仅仅排名第8,是全部五大领域中排名最低的一项。由此可见,在新西兰,公立医院在质量上难以与私立医院相提并论。 5. 保健结果 保健结果,顾名思义值得是各国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在这一领域,新西兰依然表现不佳,仅名列第七。
由此可见,尽管排名很靠前,但新西兰在医疗领域依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大陆医疗水平真的比美国落后了20年?(组图)[size=14.6667px]新闻来源: 网易健康 于 2017-08-19 12:38:05 大字阅读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网络,观点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 [size=14.6667px]人民日报社健康日报副总编 赵安平
[size=14.6667px]
[size=14.6667px] 如今,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出国看病。与此同时,大家常常会讨论国内与国外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的差距。所以国内外医疗水平有差异吗?究竟有哪些不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在日前网易健康举办的HEALTHLIVE·线下活动“揭开出国看病的十大真相”中,曾今在美国访问了8家顶级医院的《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通过他的所见所闻,为我们给出一个回答。
[size=14.6667px]
[size=14.6667px] 很多人出国看病,是奔着好的药物去的。这方面我国和国外的差距其实是很明显的。举个例子,在麻省总医院,我们采访到了一位正在接受牛皮癣治疗的中国女患者。她讲,她到了麻省总医院以后,拿了一个国内大医院的专家开的药方给美国专家看。美国专家看完了之后说,您用的这些药,都是对的,是允许使用的,但这是我们二十年以前用的。现在的方法是找到牛皮癣的基因,把这个基因“关”起来,一周后它又会出来,然后通过每周打一针的方式给它上一把“锁”,这个锁就叫做靶向疗法。我们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做了七周的治疗,也就是49天,当时她身上的牛皮癣基本全都干净了。

[size=14.6667px] 其次是在医疗服务方面的不同。在美国癌症治疗排名第一的医院,我见到了一个老朋友,他在那边做癌症方面的治疗。见到我后,他没有讲美国的药物,也没有讲疗法,他说他最震惊的是医院有一千一百个志愿者,这些人是已经康复和正在康复的癌症的患者,他们愿意无偿帮助来这里治疗的癌症患者,而这些志愿者的停车费甚至都是自己掏的。
[size=14.6667px] 当时我采访了一位患了16年黑色素瘤的退休女教师,她非常自豪地穿着一件浅灰色的志愿者服装,这件衣服是医院给的。她说她已经服务满3000多个小时了,她特别自豪。
[size=14.6667px] 
[size=14.6667px] 第三是就医感受方面的不同。一位从上海去麻省总医院看病的患者家属讲,在中国看病,一个专家一上午可能要看几十甚至上百个病人,有些问题想问专家,专家确实很忙,没有时间一对一解释。有时候问的问题太多,专家也着急,经常会说“你懂还是我懂?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国内专家在几分钟的时间,就把你的病解决了,这是很正常的。而他们到了美国以后,第一次见美国医生,没想到医生会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他当时愣了一下,就赶紧在大脑中检索他以前想问却没有问到的问题。第一次见面,他们就和医生谈了50分钟。
[size=14.6667px] 在这方面,与其说国内和国外有差距,不如用特色来形容更确切。我们曾经开展了一个美国大医生走中国的项目,即把美国知名医院的医生请到中国,和国内的医生交流。当波士顿儿童医院(美国排名第一的儿童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中国排名第一的儿童医院)的医生们在一起交流时,美国医生表示他一周出一次门诊,只看四个病人。而中国的医生表示他们一周要出四次门诊,每次要看40个左右病人。但在这所有就医的病人中,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是值得来的。也就是说,医生辛辛苦苦出一上午门诊,有三分之一的人检查完后医生会说“你回去吧,没事儿。”另外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在当地市一级或者省一级医院就应该能够得到处理的,还有三分之一患者是确确实实是应该来的。
[size=14.6667px] 
[size=14.6667px] 国内一位医生曾感慨说,中国的医生和国外的医生相比,一点都不比他们傻,我们的聪明程度和勤奋程度甚至要比他们高得多。但是在整个医疗体制的设置上,还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救治危重病、疑难病的医生在中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这个资源一方面十分稀缺,一方面又被浪费掉了,实际上是非常可惜的。
[size=14.6667px] 所以我觉得,如果讲国内外医疗的差距,这些问题可能更是直接原因。国内和国外的差距是明显的,但是国内的进步和改进也是非常迅速的,需要软件和硬件同时改进。[size=14.6667px]http://news.6park.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253084
[size=14.6667px]以上是原文地址
[size=14.6667px]
上面的原文是人民日报报到的,说明中国美国的医疗还是有差距的。 而第一篇文章对比的发达国家的医疗,其中就有美国和新西兰的医疗对比,所以我觉得新西兰的医疗还是不错的,你们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