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997
- 热情
- 23763
- 人气
- 25965
- 主题
- 1721
- 帖子
- 34288
- 精华
- 51
- 积分
- 43113
- 分享
- 2
- 记录
- 0
- 相册
- 3
- 好友
- 179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1429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4-22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5-10-14
    
升级   15.57% - UID
- 115997
- 热情
- 23763
- 人气
- 25965
- 主题
- 1721
- 帖子
- 34288
- 精华
- 51
- 积分
- 43113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7-4-22
|
“我去看过新加坡一家动物园的动物表演,当时真的有 ‘上当’的感觉。”朱柯告诉记者,新加坡动物园的动物表演,不过是让几种动物在表演场上走一圈,让一匹狼吼了两声,让小松鼠收拾垃圾之类。残忍的动物表演,在很多国家被禁止,但国内的表演活动,几乎不受任何约束。所以,只要能够吸引观众,动物园就会积极地训练动物做各种表演,为了训练而虐待动物,已经在行业中习以为常而不被看作是什么问题。
5 a3 |7 D& m! z' B0 {* v' H. c9 \! P$ O W
动物演员台下的生活环境,也非常糟糕,老虎、狮子等大型猛兽,被关在仅能容身的铁笼里,铁笼就放在阴暗的后台。除了动物演员,一般用于展示的动物,境遇也好不了多少。亚洲动物基金会调查了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动物园中有一个“动物幼儿园”区域,其中有 9只幼虎被放在玻璃屋子里供游人参观,这些幼虎被迫与母亲分开生活。许多幼虎试着去吮吸其他幼虎,表明它们渴望的是母亲的怀抱,而不是游客的目光。; A9 }, o, v& n& B. r3 E
9 l) s' W+ r# _& D8 ]& d9 X0 A4 I1 S像养猪一样养虎
; g7 d1 M; C) `8 b X5 k, j
* U& v6 ^8 z; Q5 h中国的圈养老虎中,还有庞大的数量生活在养殖场里,粗略估计占圈养虎数量的一半。这样的养殖场常常被冠以山庄、农庄、林园的名称。其中,黑龙江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拥有东北虎近900只,广西桂林雄森熊虎山庄拥有各种老虎1500多只,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两家养殖场。除此之外,规模稍小的老虎养殖场,遍布全国各地。6 `$ R) d. c% ~) o$ G- l
- d, {0 p& w3 R
199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从此以后,公开出售虎制品被认定为是违法行为,市场上公开的虎制品交易几乎消失。但奇怪的是,虎制品禁令不但没有导致人工虎养殖业的消失,相反,全国范围内,人工养殖虎的数量在 1993年以后迅速上升。/ u/ F, @% d- Z1 P
# {( `# A7 N( m" M6 }9 t
像雄森熊虎山庄这样的养殖机构,在1993年以后养殖规模迅速扩张,记者看到一部桂林雄森熊虎山庄的电视宣传片,拍摄于几年前,其中介绍,这家山庄养育了1300多只老虎,以及几百只大黑熊、非洲狮等大型野生动物。宣传片中称,由于繁殖速度太快,山庄老虎太多,每天供应老虎食物,给山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已经面临“养虎为患”的问题。- k, q7 J. t/ C# Z) v
; h! U- Y* t; h! r7 f0 o7 E/ ~) X既然虎制品不能买卖,而养虎又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为何老虎养殖业依旧红红火火?从宣传片中,我们能够探究一些答案。
) l* h0 n9 k# C* u3 C3 W& E5 l
4 V! x' X8 _; N7 e在 30分钟左右的宣传片中,介绍黑熊和老虎时,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两种动物在传统中医中的药用作用,渲染老虎全身都是宝。宣传片中还收录了一段2003年录制的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山庄的老板周伟森,在节目中大谈自己用过“虎骨酒”以及“虎骨膏”后获得的神奇疗效。宣传片的后半部分,重点介绍雄森酒业公司,这家公司生产的“补骨酒”,用老虎形状的酒瓶盛装,广告词是:采百兽之王的精华,酿人间酒中之珍品。
* {" y# q4 z U1 N
; S, t# _: s7 n3 ]尽管电视片中始终没有明确表示“补骨酒”与老虎之间的关系,但无处不在的暗示很容易让人们将“补骨酒”与“虎骨酒”联系起来。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何勇认为,地下虎制品交易没有完全被消除,商家正在努力劝诱消费者购买虎制品,虎制品贸易存在巨大的利润,因此,养虎者就有了无穷的养虎动力。( y2 Y9 N4 F8 t3 u# P
( f3 x! G! P' Y" ]% S! |
事实上,除了老虎养殖场,国内一些野生动物园,也曾被爆偷偷出售虎骨制品,在尚未尘埃落定的沈阳野生动物园事件中,目前也有报道指出,这家动物园用虎骨酒赠送和贿赂官员。& H5 b4 F; l# ^$ p. x" \1 y4 H
6 F6 |) b( C& { w7 M9 H/ S* J
虎制品黑市的出现,很大原因来自法规的漏洞。在1993年虎制品禁令中,对于库存虎骨的要求,是 “封存、妥善保管”,所以,很多野生动物园和养殖场,将死虎冷冻在冰库内。但在缺少监管的背景下,养殖场如何处理这些封存的虎骨,就变得诡异模糊。7 I0 ^+ c+ U' b9 b9 \' d
' v; u' T$ N+ R9 A! o“如果一只死虎比一只活虎更值钱,你觉得养虎的人会好好对待活虎吗?”莽萍说。在虎骨制品黑市存在的条件下,养殖场里养殖老虎的标准,就变得与养猪类似——只要繁殖的数量多、活着,就只需坐等老虎变钱的那一天。 A2 h1 g g. Y$ j. n0 ^
; Y! c9 h! p2 w; o. ~- C“为了让老虎尽快繁殖,有的养殖场,不等幼虎的哺乳期结束,就强迫幼虎离开母虎,让母虎尽快发情,进入新一轮的繁殖。”何勇说。另外,近亲繁殖的现象在养殖场内非常严重,很多老虎从一出生就体质虚弱,或者患有残疾。
8 `! O7 s7 M" m a( }2 M- A. t5 Q" z# B- O
老虎是自然界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猛兽,在自然环境中,一只虎一天的活动空间,可以达到几十平方公里。但养殖场里的老虎,被圈养在固定的一片区域中,是一种极不自然的状态,它们的健康状况可想而知。
1 c) h" ~; ~3 J5 u- @; \7 c" ^4 A8 L
亚洲动物基金会对雄森熊虎山庄也进行过调查,报告中描述:因缺乏趣味性物品和宽敞的园区,大量的繁殖的虎身上有患病的迹象,以及严重的刻板踱步行为;幼虎被安置在10米长5米宽的笼子里,幼虎园区的建筑都是水泥结构,铁网已锈迹斑斑,园区内有大量的动物排泄物,环境恶劣。
, p) e) X1 y* y: W6 {4 r$ \$ |6 L- I0 }( v
朱柯解释说,动物也会患上精神疾病,老虎来回踱步,表明它的精神处于非常不健康的状况,是长期关闭在狭小空间里形成的。
" ^$ L7 R0 Z. a D! ~# e1 }$ o1 j4 q! ]! C: [% _4 s( W* \2 u+ N+ [
谎言:养虎为保护野生虎$ n( g, M7 `0 z
; O) j9 Q8 U8 I& j& l“以虎养虎”,是鼓吹老虎养殖事业的人最常用的口号。具体的意思是,既然消费市场存在对虎制品的需求,那么,何不用人工养殖的老虎来生产虎制品,这样,大家就不会再去伤害野生虎,从而达到保护野生虎的目的。但是,这个看起来很有 “逻辑”的理由,不可能变成现实。
: O% J* v% u% L. g$ k h# |- Y# K. C( s8 v; f& r3 D9 }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何勇告诉记者,现在虎养殖业老板之所以不断扩大规模,就是希望借此向政府施加压力,以获得重新开放虎制品市场的机会。但是,“以虎养虎”是一个荒谬的理论,因为现实中,只要虎制品贸易开禁,人们会偏信野生老虎的药用价值更高,野生虎药的巨大利益诱惑,会让捕猎野生虎死灰复燃。
, g3 i+ g9 @) \5 K, e- g
: R* e! z9 x$ k5 ?: J+ v: I! _% H% g另一个常见的说辞是,养殖场内繁育老虎,是为了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资源。莽萍告诉记者,这又是一个谎言。老虎是大型猫科动物,猫科动物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强的,老虎在养殖场里大量繁育并不需要什么苛刻的条件和技术。但是,人工繁殖的老虎数量再多,对野生虎资源的恢复也毫无意义,因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也没有人工饲养老虎放归自然环境的成功案例。0 c) e4 o) H. }" C
g& C. p4 C) W3 I# B! v
尽管养虎为保护野生虎的说法,经不起任何推敲,但老虎养殖者就是在这样的幌子下,开设了各种“野化训练”项目。
( R# I' y- p' {. V, c! Z& o4 A {2 F! E$ E- i0 G# m& ^
在莽萍2004年完成的野生动物园调查中,被调查的20家野生动物园里有15家存在各种形式的活体投食项目,很多动物园在这个项目的说明上称,开设活体投食,是为了恢复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但是,杭州野生动物园当时的活体投食区域,只是一个直径 40-50米的场所,由于面积狭小,猛兽在扑食游客扔进来的活物时,几乎不需要作任何奔跑,而且,很多被投食的动物,本来就已经受伤。+ T) A$ f* k6 l! H. W0 U) x
& B- p g" d0 P1 x1 E* b莽萍说,这样的环境,与自然界老虎的捕食环境,截然不同,如此的“野化训练”,除了满足一些人追求感官刺激的欲望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有动物园的饲养员承认,为了保证活体投食的“惊险”、“刺激”,动物园会让猛兽在表演这一天处于饥饿状态。
. M9 @) R$ |7 [' ]) n- u+ @4 x! W0 X/ T. f
活体投食在动物园中是一项收费昂贵的项目,2004年调查中,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活喂一匹马的价格是8888元,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活喂一头牛的价格是一千多元。这样的项目,给动物园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至于它的“科研价值”,却无从说起。- c ]3 \9 Z( G5 i" V: F- q# e
4 H0 b: Z+ ~$ X+ ]7 x, j老虎濒临灭绝,并不是因为它们像熊猫一样在繁殖能力上出现了问题,而是丧失了栖息地和食物,再加上历史上人类的狩猎。所以,老虎在养殖场里数量快速地增加,完全不能代表它们的生存能力增强,就算人工繁殖的虎能够“野化”,如果老虎的自然栖息地已经消失,那么人工繁育虎“野化”后,对于野生虎种群的恢复,也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u% ?* d! y ^- ^) R/ S5 l+ J
y# U1 B- M- J; ~( {! X% g6 r8 u
何勇表示,中国的圈养虎数量,远远超过了科学研究和保护野生虎资源的需要,应该压缩老虎养殖场的规模,直到关闭所有养殖场,把花费在圈养虎上的资源,用于野生虎自然栖息地的保护和真正的野生动物保护研究。# f6 H& P- s1 z' P; E' V' c3 k3 R
! T, }) E& j' y8 @; x" e) x
& \ h: R/ L9 f# @/ v3 N
谁来保护动物园老虎?) @2 }4 E, q; G, N
A) h9 ~4 g& B. |, ~既然动物园内的动物,在经营者看来只是赚钱的工具,那么,在市场风险中,一旦动物园遭遇资金上的困难,没有人会想起动物们的温饱和死活。这一点,除了刚刚发生的沈阳野生动物园饿死老虎事件,早在2004年,类似的事件也曾经发生过。$ h5 A+ |0 A; ~6 N/ W: L9 _2 E6 l
5 R" F: k2 H8 U1 j/ F
2004年,湖北省仙桃市太子湖野生动物园里,包括狮子在内的100多只动物相继死亡,其中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也有省级保护动物。虽然死亡名单中未见老虎,但当时媒体采访到的饲养员说,动物园内老虎唯一的食物,只有鸡架。与沈阳事件一样,太子湖野生动物园经营亏损,在几名投资人的利益纷争中,最先牺牲的是动物。
( {3 n5 k( \3 @1 N3 P2 g' m$ p
0 r$ `: g( p8 }. a“动物不是工厂的机器设备,工厂倒闭了,把机器闲置在那里,或者转手卖给别人都可以,现在动物园倒闭了,就干脆让动物饿死,怎么可以这样?”莽萍质疑的是,既然历史上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动物园通过审批、获得相关运营证书的时候,为什么主管单位没有严格要求经营者的后备资金保证?为什么动物饿死在动物园内,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却毫无责任可言?
3 v8 }( h" x; {9 f, m7 U8 `* b
谁来保护动物园里的老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利益纠葛。5 t+ R; n" m9 u2 i+ q
+ W3 |$ p- ^2 L+ z, `# C" P: E
在我国的相关法规中,没有区分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也就是说,圈养的野生动物,应该同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1989年实施至今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是立法的要义之一,这与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本身就存在矛盾之处。
# {4 g4 A* o* l8 V! C `( W, K! r9 E
( W, L3 z% I$ r |3 Q* v1 t这部法律明确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法文中说明,国务院林业行政部门,主管陆生野生动物的管理工作。/ J5 B; R4 R6 N# B
+ a3 ]* G5 }: W9 J
但是,林业部门具体怎样管理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特别是像老虎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动物保护法》却没有明确的解释。而类似沈阳野生动物园老虎死亡这样的事件中,动物园经营者和林业部门应该为老虎的死亡负怎样的法律责任,也没有规定。
1 f+ n" Z0 _- G! z/ A9 E
, e. F2 Q2 R9 I2 Q. O所以,对于老虎的养殖者来说,养老虎几乎是一种“零风险”的生意:在老虎活着的时候,可以用它来展示、表演杂技;资金紧张的时候可以让老虎饿着;等老虎死亡后,还有更多的利益等着他。在整个养殖的过程中,没有人对老虎的生存条件提出要求,在老虎死亡后,也没有人追究老虎的死因,经营者不用担心任何法律的惩戒。
/ W# D& E w2 N% O3 C. E
+ v" g2 i1 F/ @2 C0 a3 |在主管部门和法律无力的情况下,民间人士只好把希望寄托于行业自律。2004年底,《中国野生动物园调查报告》向媒体发布以后,2005年3月,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中国野生动物园协会”,在昆明召开了有20多家野生动物园与会的 “全国野生动物园保障动物福利专题会议”。会上,通过了“全国野生动物园保障动物福利承诺书”,其中承诺:让野生动物,不受饥饿和伤害、生活舒适;无恐惧和悲伤感;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等是野生动物园行业追求的中级目标。
2 l* P) K" M& a- v8 c3 {. y, z) N+ d% T. _
但是,莽萍的调查小组在这一年“五一”期间,再次调查野生动物园,发现一些签署承诺书的动物园内,虐待性的动物表演仍然存在。亚洲动物基金会朱柯表示,他们对各家动物园进行调查以后,也把调查报告提供给动物园的负责人,希望负责人能够改善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并禁止虐待性的动物表演,但是,真正能够接受建议并改变现状的动物园非常少。" i' c- ^5 f5 y" y0 Q) e
% G) U7 h% _/ M; ?/ P+ |2 b
尽管我们不愿看到悲剧一再重复,但只要养虎谋财的利益链存在,只要法律和监管的漏洞存在,圈养老虎的生存环境就很难得到改善,类似沈阳野生动物园的事件就还会发生。▲3 F" R+ |/ G- Y9 X* Z$ |
+ {+ M, \+ b( D$ R1 M3 `己所不欲,勿施动物
) J/ ^; v$ F2 s; n3 o/ u4 {
: x0 }/ p5 D9 X5 Q动物保护人士一再提醒记者,不要用“动物福利”这个词,因为很多人不能接受对动物奢谈“福利”。“福利”一词在英文和中文中有些许含义上的差异,中文中更接近于“基本需求”。8 A! e( A6 v! F; u u+ a( a5 [3 k( }
( {1 v+ z2 U' _动物福利被很多人看作“奢侈品”,但问题是,如果真正了解目前动物的生存境遇,你会发现,它们没能得到起码的生存条件。善待动物是一种起码的文明,也是善待人类自己。
* m) _( h9 i$ c7 e3 b1 ^ E9 Q
+ S) V* _& E0 m6 ]5 b0 {动物园还是动物监狱?; I% S2 i6 x# P! @ u
+ a; h$ G6 y: A! M' Q- S( a
动物园里的动物在想什么?美国动画片《马达加斯加》里,狮子艾利是个明星,每天为观众表演节目,然后享用美味的牛排。但是斑马马提不满足于动物园生活,它向往真正的草原,于是深夜出逃。为了找回马提,狮子艾利和动物园里其他几位朋友,也逃出动物园,开始了它们的惊险历程。电影里动物们在动物园的生活条件相当舒适,尽管这样,斑马还是每天憧憬着自由的奔跑。0 I8 m+ {( F' N
3 W$ S [1 N2 m) B- A- @# x. [如果不是观看这样的电影,很少有人在走进动物园的时候,想过动物的感受,这样的想法看上去有些“矫情”,但在沈阳野生动物园老虎被饿死这样的事件发生后,关注动物园动物的生存条件,不再是一件“矫情”的事。
' C4 |# t$ W) X5 g* C) l) l& x
& T+ G: O3 m( Q4 ?- O中国建立野生动物园的热潮,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各个地区涌现。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传统旅游城市,很多二线城市、偏远城市,也开始建造规模庞大的野生动物园,仅武汉一个城市,就有4家野生动物园。
5 a7 e% P$ B7 L/ I* c7 A! Y* t
* Q. C3 B2 n3 ~- F2 w现在看来,一些地方开设动物园的背后,是一场圈地运动,经营者以经营动物园为幌子,实际上可以在圈来的土地上经营其他项目。这样的野生动物园,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展示动物作为真实的盈利来源,所以就不可能把精力,投入到如何科学经营动物园上,而动物的福利,更是被抛到九霄云外。0 j0 h$ j6 c. v4 w3 d
1 g; e# R8 }2 y5 {: `2 Y为了吸引游客,各家动物园都纷纷搜罗世界各地的动物,特别是珍稀的动物到自己的公园内,种类和数量是各家动物园用以招徕生意的指标。但是,野生动物园的泛滥很快带来激烈的竞争,一些动物园缺少游客、收入减少,动物经常忍饥挨饿,在常年饥饿的状态下,大型猛兽伤人的事件层出不穷。
* _! l8 q6 C: X; w6 w; O
! a+ S5 S7 E/ L/ B0 ]) x. } R“不要把动物园变成动物监狱。”民间动物保护界多年以来四处呼吁,但是,他们的声音并没有改变动物园内动物福利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动物保护人士主张,缩减野生动物园数量,甚至关闭野生动物园,因为现在的动物园,除了成为动物的监狱以外,并没有发挥动物园应有的功能。2 }" }2 D$ q# M- R' w( G
" p- T$ }' ^) \/ F“建立动物园的初衷,是让我们这些居住在城市、没有机会见到野生动物的人,能够有一个了解野生动物的机会,进而学会保护动物的观念。但是,现在的动物园,显然没有能够发挥教育作用。”亚洲动物基金会朱柯说。朱柯发现,在国内很多动物园里,动物展示区的说明牌上,只有简单的介绍,有的甚至只强调这种动物“浑身都是宝”,而不介绍它的自然习性、生活环境等等。比如在展示白虎的地方,说明牌并没有告诉观众白虎的出现是近亲繁殖导致的遗传疾病,是不健康的现象。
& u3 j2 p; S$ Z2 {/ Q5 h& ~4 z1 z4 N9 J
而到动物园游览的观众,对于真正了解动物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趣。当然,这样的现象在全世界类似。加拿大的一家民间机构,曾经对美国和英国动物园里的游客做过观察,经过统计以后发现,游客在爬行类动物前停留的平均时间是8秒钟,在灵长类动物前停留的时间是 22-50秒钟,在大象前停留的时间是30-87.5秒钟。也就是说,游客到动物园看动物,就像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不停地换台,他一直在看,但却什么也没看到。; {* U; |% V/ Q* P+ A+ }/ ?* @: o! ^
( i5 {8 e: q; I/ S! L0 a正因为大多数动物园并没有将教育功能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能,所以,开展各种吸引眼球的活动,就成为了动物园热衷的方向,特别是动物表演和活体投食的存在,更是把动物园变成了残忍的格斗场。9 ^- t S/ \7 N) Y j% Q" B& \
) w' {& F( Q6 \/ T
在反对野生动物园的呼声中,被批评得最多的,是动物园开展的活体投食。活体投食不仅不能达到大型猛兽野化训练的目的,而且,许多的动物被用来充当活体投食的道具,受到反复的伤害。
. m, D4 b$ ?2 o" \2 S; i {3 G) s
在2004年,莽萍教授组织完成的《中国野生动物园调查报告》中描述,一些动物园里,用于活体投食的牛、马等动物,被猛兽咬伤以后会被人为地与猛兽分开,然后再让猛兽进行新一轮的捕食。这样做的目的,是延长活体投食表演的时间,增加场面的血腥和刺激。调查人员在杭州野生动物园拍摄到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头刚刚被咬伤的牛,肩骨处流着鲜血,正被一辆货车拉着。这样已经严重受伤的动物,很有可能在下一次活体投食表演中,再次充当食物,经受新一轮的惊吓和伤害。
* R$ I8 P/ Q$ _5 Y% [2 ~3 B1 }2 z3 _5 P" |9 Y4 b
既然动物园不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成为虐待动物的场所,有人提出,它的存在是否必要
|: o2 u$ _, c7 c" ]
! K2 q3 A6 H( W0 z2 p+ p! U' U: e. z' k- c5 C3 x$ b3 s8 g/ b) E9 w
动物保护不是奢侈品& {9 t2 k& r4 h
7 W# I, }6 s6 b. C' P. O
除了动物园里的动物,社会上虐待动物的新闻在近些年不时出现。3 g! T0 N) X% `; C, s
9 r, ]& t6 X1 C4 ~. q几年前,活剥动物毛皮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流传,活剥毛皮发生的地方,是河北沧州市肃宁县尚村镇,这个偏远的小镇,是全国最大的裘皮服装原料供应基地。这些被活剥毛皮的动物,被人们叫做经济动物,在这些活剥屠夫的眼中,它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人类创造财富。' F& ^- a; z! s" t" |) j$ z
7 Z( G" m( n! x/ O4 j/ @( n“从规模上来说,经济动物中存在的动物虐待,情况是最严重的。”动物保护志愿者、山东大学副教授郭鹏说,“你可能没有见过活牛注水,管子插到牛的胃里,一头牛最多要注水100多斤,直到胃装满,水从嘴巴里漫出来。有的是往心脏注水,直到牛死亡。猪也是这样,从鼻子、嘴巴里灌水进去,一般一头猪在灌水3小时以后,就被折磨死了。”现在,有数据认为市场上牛肉注水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每年数千万头牛都要经受这样的“酷刑” 以后,才被宰杀,每年被注水的猪达几亿头。
7 u$ Z5 E8 C: }2 \+ w0 s4 J5 R# H+ x% [2 |8 i# c% K
2009年,陕西汉中出现野狗伤人,导致狂犬病致人死亡的事件。此后,汉中全城掀起打狗浪潮,不管是宠物狗还是看家狗,一律扑杀。粗暴的打狗行动激起当地人的强烈反感,也在全国造成恶劣的影响。在一个对动物缺少起码保护观念的社会中,对动物的虐待随处可见,没有人会因此承担哪怕是道德上的责任。' F, ~0 N4 D. j2 W" w6 j
" ]7 E6 n6 @6 e# U“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提倡动物福利。”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何勇说。因为经济水平的提高,不管是经济动物、实验动物,还是被我们叫做“宠物”的伴侣动物,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享用动物提供的资源。在我们享用动物带来的食物、衣物和快乐的时候,我们必须保证给动物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努力减少它们承受的痛苦,这既是为了动物的利益,也是为了人自身的利益——这就是所谓动物福利的观念。
4 O" `- |& W) {+ n8 Y' S- v# T" S# N4 x+ H; v: e6 `- w4 X* q
动物福利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西方国家把它具象为“五大自由”:免受饥饿、营养不良的自由;免于因生活环境不舒适而承受痛苦的自由;免受痛苦及伤病的自由;免受恐惧和压力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由于英语与汉语语义上的差别,一些中国的民间人士认为,动物福利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动物的基本需求”,因为“福利”一词在中国,意味着超出基本需求的要求。
( F, }6 e6 y2 b$ o2 B$ B8 ]+ f U* I5 u1 b9 w
动物福利观念目前并不被所有人接受,因为一些人认为,对动物谈“福利”,实在太过奢侈。法学专家常纪文,就遇到了这样的局面。2009年9月,《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正式对外公布,作为法案的首席起草人,常纪文开始收到各种言辞激烈的反馈,很多人的逻辑是,在人权尚未得到很好保护的环境中,立法保护动物,是奢侈之举。3 x3 m, x" |* b( d" d1 ^; v
9 h- {2 ]1 C* a9 I( U今年3月 17日,之前公布的建议稿,被更名为《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再次向社会公布。在新的建议稿中,新增禁止在动物园以饥饿方式虐待动物,禁止在未成年人面前扑杀动物等条款。
* }, d! W7 L: U% R+ ^( E9 @/ z" }1 }) \. r% j' M& z6 R( c
对于动物的保护,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很多人甚至不能接受善待动物的观念,这让动物保护志愿者倍感现实的严峻。为了通过新闻媒体使广大公众了解中国动物的真实悲惨处境,呼唤尊重生命、关爱动物,动物保护志愿者、媒体工作者张丹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多次活动。
; X6 k/ _8 p( N2 e) A& O. ~
, _. o2 G3 [7 ]8 B“动物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我们谈动物福利,并不是把动物和人对立起来,人对动物的态度,就是人对人的态度。”何勇表示。很难想象,在一个可以忍受活熊取胆、活剥动物毛皮的社会里,人还能保持友善之心。▲
' @& ]6 b: I/ w9 Z/ h% v
7 j0 ~" C7 n& \1 u% v0 b熊场见闻
9 p. M0 l. z* ]' I8 P1 R5 h! B8 |0 J; E) `+ {
那一年的初春,我和原《江南游报》的总编辑祁子青被严寒困厄在长白山脚下的仙人桥,说是“困厄”,其实也就是我们的越野车水箱被突如其来的寒流 “炸”坏了,一时回不了通化而已。万万比不得“夫子之厄于陈”的,而且正好有暇尽兴地游览仙人桥熊场。
0 J) }& \1 }4 R5 P6 u+ U' a9 W5 ]8 \& b5 K8 }
7 o F9 W5 L3 E: O抽取熊胆无疑是一场噩梦……倒了霉的熊像果冻似地颤个不停,惨叫声惊天动地……% P' y- k' E/ D7 g6 |* v
& E; G9 t/ O" D+ a传说自然很多,而且几乎每个传说都和熊瞎子有点关系,可见此地自古多熊。熊场紧挨着鹿场。场主很热情。事实上,只要看到过鹿群在草地上悠闲地溜达,马上就令人感到熊场是熊牢。/ c% V0 e* @/ l0 m2 ~2 d
& J$ S5 \3 `- @% |7 T( s
场主解释说:熊,是不能放养的。大概是有别于肉用熊,这里的熊被称为“ 胆熊”。那熊房不知是什么建筑改建的,光线很暗。每只熊都单独囚在大铁笼里,人立而嗥。那一年的仙人桥熊场至少有15头胆熊,有黑熊也有棕熊。熊场养熊的目的并非如外界讹传是什么“那时候剁下预约献给首长的熊掌,而且只要肥腴的右掌 ”。养熊的最大目的就是抽取熊胆,赚取令人毛骨悚然的利润。8 l! R3 ]7 b/ H- p+ `. E9 W1 h
$ ^) t3 {2 ^4 Z$ ]# P: ]# C: m$ l
这一天的上午8点,令人肝胆俱裂的一幕开始了。
" T* |8 _3 P' V6 w4 l- s5 y* N K: v5 A$ ]
和饲养员在一起的时候是熊们心情最好的时候,但一看到四个彪形大汉进来,熊群立即如见鬼魅似地长号起来,把铁笼撼得摇摇欲坠。' e# R; }9 D: `8 E
& K1 d1 K- ]( [% I8 v1 Y1 b) i
饲养员说,这傻东西可灵了,因为是每天上午8点准时抽胆汗,所以一到7点3刻左右,它们就没心思进食了,每头熊都有大祸临头之感,发出求救的呻吟。0 Q( z1 o) G* {5 x0 f+ F
) F# ~, v! ]$ Q- K% v! B
彪形大汉身穿白衣,脸上毫无表情。你可以想象他们就像走向一根木桩一样走到3号笼前,闪电般伸出一支特制的铁钩,勾住熊脖子,后者大难临头,立即暴眼龇牙地哀嗥起来,熊尿当即潸潸而下……熊的力气当然很大,但是当它的四肢被铁钩“摆平”成一个黑色“大”字以后,也只能像十字架上的殉难者一样,无力地垂下头来哼唧。4 |# x- _, _) M
b4 T/ m! d" o7 ^- j! w
这是一只体形小于棕熊的黑熊,也被叫做“狗熊”。由于现在胸腹全裸,酷刑的全过程也就可以一览无余。
1 H8 `9 [4 K5 j5 h
4 S# ]/ a6 C# Y. \2 ]4 k1 o5 A熊肚上熊毛剃净处有一道永远不能痊愈的刀口。在相当于人类肝区的部位(右胁下),人们用手术为熊造了一个瘘管,直通熊的胆囊,外连一根透明的塑料软管,平时用一种黏性很强的敷料把软管和创面紧紧包扎起来,抽取胆汁时打开包扎,将针筒插入塑料软管。. G. d- q) Z5 w) t% e
% H. b( R, w$ g; r6 y
那么,这样的过程就是敲骨吸髓的过程了──在墨绿色的胆汁被迅速抽吸时,可怜的熊张大着嘴,两眼暴凸,肝区痛得像果冻一样颤个不停。# P8 p! y8 f5 R; V# e/ t6 X
2 \8 @ K: A+ Z6 A( d最要命的是,那针筒为了等候胆汁而时抽时停,熊的哀叫也就呈现一种间歇性的上滑颤音和下滑颤音,碜得我们的胃部也痉挛起来。! Q K; S* _% [4 w: s
) w/ I. w" M2 v( d) L% P, j2 J
我们仍然无法想象当一种活体在无麻醉时被活活抽吸汁液的痛楚,这一刻我只想到人们活吸猴脑时的狰狞面目和猴的龇牙咧嘴。
) I' X, V4 Z5 |/ H' ^; u% b" ~
0 M4 d7 B+ {8 \' w7 @& o* x1 G这场酷刑从8点一直持续到10点,惨叫声响彻山坳,15只大熊全被抽取了胆汁,动作是极利索的,再“力拔山兮”的大家伙,只消被黑无常似的铁钩一勾,就目瞪口呆,颓然若死。) S! e: C) o5 ^8 @; [4 c* }
$ m3 A2 o! _% r% Z每只熊根据体格大小,每天分别抽取150毫升到200毫升左右,抽完胆汁的熊都很懂事地捂着肝区蜷缩在笼内哆嗦,晶亮的小眼睛,有的还挂着泪……$ J* V5 a+ |1 g% @. L
' c% v+ H, E9 Z5 i" m. [) B事变猝然:5号熊为抗暴而拉出了自己的肝肠……众熊哀号,“狱暴”在即。
1 c1 m/ J3 O4 @+ `8 n. y& i% v) n# e, h# Q3 h
这是上午10点30分左右,我们跟着场主冲进熊舍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5号笼内的棕熊(也叫做马熊)扒开了创口,把一副肝肠拉了出来高举着狂嗥,血流遍地。, t! |( g4 ~% u
# _3 O+ M/ R/ B2 `0 [, ^9 f. i# ?- B马上有人撞钟示警。马上有应急人员冲进熊舍,挥舞着利斧和大铁钩。, r- |, }0 P' d: N H' t" s
+ w8 Z9 A6 [7 Y/ s8 l
完了。场主说,这倔东西这几天已不安分,早该给它穿上“铁马夹”的。现在要紧的是赶紧“抢救”熊掌!他跺着脚,口气十分腥臊难闻。熊掌是必须活砍的。
8 @. f) g7 A4 Y& ~( u8 j Y8 R. Y0 J' N6 z# |
我们发觉熊笼是有机关的,启动 “凡尔”后,一侧笼壁立刻压向熊体,制得它丝毫不能动弹,有人迅速递上砧板,然后只听“噗”地一声,利斧闪光过处,5号熊的右掌当即肉粽一样被血淋淋地砍下。濒死的熊虽然力大无穷,但此刻只能一声连一声发出硬勺刮动搪瓷面盆似的尖啸。然后砍下左掌和后掌,血,流满熊舍,我们从来不知道,一只熊竟有这么多的血而且这么黏稠。大熊喘着粗气,眼神渐渐散乱,完全成了一个血球。大概是屋内杀气太盛,笼内的10余头大熊忽然一起发出摄人心魄的哀鸣。那种来自山林的充满原始兽性的无比压抑无比愤懑的警告足够令人发指、令人脚软,粗陋的熊舍被震得卡卡直响……
& k% a! ^6 g# E, v) `0 u. J+ q r- Q5 {! d
但场主不愧是屠夫出身,在大熊们作势暴动、众人争相逃命的危急关头,他喝住众人,冒着极大的危险,指挥壮汉给最凶暴、最有可能自残的几头大熊穿上“铁马夹”。
, V4 D6 T7 y; Q* b* `
5 O/ ]# M' f* d; ~/ ?我们现在看清楚了“铁马夹”。铠甲的式样,极笨极重,即令“极其长大的”吕布也无力承受得了,场主故伎重演,启动“凡尔”,制服大熊,注射麻醉,然后哐啷一声用“铁马甲”把大熊整个身体“铐”了起来,它使人不能不联想到中世纪欧洲的“贞节裤”,两者的区别仅仅是后者的“窗口”开在泄殖腔,前者的“窗口”刚好开在肝区。披挂以后的大熊仍然每天可以抽榨胆汁,可以作果冻状颤抖,却无以自残,运用之妙,足可以使古之酷吏惭愧的。/ h, F- B4 m9 K# D
* j1 N7 b3 H3 v% v
说来也真不可思议,一看到“铁马夹”,原拟起义的大熊突然都安静了。“铁马夹”的厉害,可见一斑。场主得意地说,熊最喜挠痒痒,也最怕挠不着痒处,该刑具一上身,闷热之下,必定虱蚤横生,到时候即令是“熊王”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地向他乞性乞命。: n, {' Z# x) }
) E/ U* e. W5 P$ d
场主长相鹰视而狼顾,自称姓来。该不是著名酷吏来俊臣的后裔吧。临走时只听他呵斥手下说,快剥!熊皮要趁热剥,活剥更好。
8 F+ u/ T" A% `* |+ h4 i- [7 U5 w& a- R$ k! d* \2 Z
离开仙人桥时仍然没人说得清楚仙人桥的来历。说法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说法是很久很久以前长白山人熊相搏太过,轩辕皇帝(有熊氏)知道后认为是人熊语言不通所致,于是在此造了一座大石桥,称但凡人熊一过此桥便心意相通,可以互不侵犯。问题是人们普遍相信此桥乃宝物所造,于是拖家挈口、呼朋招友地去拆桥。
7 C8 y% L/ O5 c: Q
) H$ Y: Y/ a& \# C9 X8 k于是人熊之间不再有沟通的可能,而责任仍然在人。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现在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祖先的图腾曾经就是一只大熊;不信的话,你至今还能挖出残桥的石碑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