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张家界脱贫攻坚走在前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1988年5月因旅游建市,原名大庸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慈利、桑植两县,以及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张家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9516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 张家界集“六区”于一身。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28%,其中土家族约占66.43%,白族约占6.45%、苗族约占1.62%,民族文化浓郁独特,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730多项,桑植民歌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是革命老区。市域曾是湘鄂西、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四个区县均为国家一级“苏区”,先后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其中红军2万多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6万多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英勇牺牲。贺龙元帅的故乡在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张家界是一个贫困地区。张家界历史上由慈利县、大庸市、桑植县三个不发达的大湘西地区贫困市县组建成市,中心城区是在原贫困县大庸县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市时间短、基础差、底子薄、财力弱,经济社会欠发达的特征仍然非常明显。两县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重点县,桑植县同时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两区为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区)。到2016年底,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7万,贫困发生率达8.9%。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张家界属武陵山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四个区县均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核心区域。张家界是生态功能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6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建有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2个),保护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10,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张家界同时也是知名旅游区。全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各类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等级旅游区16家,包括5A级2家),其中武陵源风景区217.4平方公里石英砂岩峰林世界绝版,被世界地貌组织命名为“张家界地貌”。全市现有各类宾馆酒店898家(其中星级酒店43家),床位10.49万张。 张家界拥有“六张烫金名片”。目前,张家界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六张烫金名片”,是湖南省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美丽的名片和旅游的龙头。 2016年,全市全年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分别增长8.1%、8.3%、14.7%、11.7%、6.7%、10.6%、18.2%。旅游接待人次过6100万,在全国同类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城市中跃居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全省排名第一,全社会用电量2016年增幅为14.3%,在全省排名第二,远高于全国5%、全省3.3%的平均水平,金融机构存贷比2016年为65.6%,高于全省61.2%的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