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012592
- 热情
- 2523
- 人气
- 2718
- 主题
- 11
- 帖子
- 2052
- 精华
- 1
- 积分
- 3657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0
- 好友
- 1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2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11-22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5-4-12
  
升级   10.47% - UID
- 10012592
- 热情
- 2523
- 人气
- 2718
- 主题
- 11
- 帖子
- 2052
- 精华
- 1
- 积分
- 3657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5-11-22
|
本帖最后由 Petals 于 2015-11-24 05:52 编辑
小时候,父亲大人开了一家打字社,恰好租赁的门店的位置又紧挨着司法局,那时候打印机这玩意儿还没有便宜到到处都是。于是小小的打字社每天大概要打印出十几包打印纸的文件。
后来,我们小镇的经济慢慢上去了,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了很多人来我家的打字社印刷名片。记得那个时候,最喜欢拿一种带摇把儿的扣名片的手工机器扣名片。小时候不太懂那种crafting的感觉,就感觉是喜欢扣啊扣。
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家里的生意也慢慢大了起来,打字复印社不再是一个只有几平米的小门脸儿了,父亲大人在我学校对面的办公楼租了一层。从德国买了两台巨大的机器放在一个巨大的暗室里面,当时听我爸说是用来冲片儿的。有什么显影液和定影液,冲几张片子就要用好多。这时候我喜欢玩儿的就变成了把CMYK几张片子严丝合缝的对在一起。后来又有了晒版机和印刷机。也是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我人生当中的第一台Apple电脑,Apple powermac G4,显示器像一个小电视,有着圆滚滚凸起的玻璃后壳儿,透明的,能清楚地看到内部的结构,当时就喜欢的不行不行的了。但是总是没有机会碰这台电脑,我爹总觉得我一碰这电脑就会坏掉。
公司的活儿越来越多,印报纸,印宣传单,印名片,印包装。总之所有可以被出版的东西,家里都开始印了,除了印钞。当然小时候也天真的以为我家是可以印钱的,就是不想印而已。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知道了Pagemaker(InDesign前身吧),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还有几个记不住名字的控制印刷机的软件。开始把他们当玩具一样在面板上画啊画,过了一年,就耳濡目染的跟干活儿的阿姨看会了怎么用这些软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排列图片和文字了。也是这时候,我看到了我自己设计的广告出现在了报纸上面。那时候带给我的成就感足够让我开心一个学期的了。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开始每年去参加各种广告节,总会带回一两座小奖杯和几本广告年鉴。后来发现奖杯大部分是优秀奖。那几本年鉴,我倒是一本不落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捎带手的看了Logo设计和排版的书。原因不是我喜欢看书,而是只有这些书里面只有图片,文字却少得可怜。
再后来,城里干广告印刷的越来越多,同行恶性竞争,利润越来越低,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需要压缩利润的时候,为了保证印刷的质量,避免颜色不准全部回炉的悲剧,就必然不能去减少投入在印刷上的资金。当然,就只有把“设计费”给剪掉了。没有了设计费,也就不会再有用心的设计出现,慢慢的就出现了各种难看的不行的设计。因为没有员工愿意仅靠一腔热情免费去给顾客做设计。那个时候对于设计的需求和水准也并不是很高,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大量的垃圾设计涌向市场。一发不可收拾,渐渐的免费设计成了二三线城市设计公司的标准配置,设计师在二三线城市的工资也就慢慢变少,或者是几年都没有长过工资。再后来,父亲大人索性改行了,因为我爹是个商人,对设计没有什么钟爱,只是能带来利润,捎带手玩儿一玩儿罢了。
来了奥克兰,见到过不少好的设计,经常会在咖啡店什么的拿到好多flyer和brochure,从设计到用纸都很好。当然也不乏有粗制滥造的。那天突然在天维的大众服务版面看到有广告设计,发现了数不胜数的设计公司,点开看了看。有些店家的设计实在不敢恭维,当然往往也都打出了“免费设计”的字样。顿时让我想起了过去家里的那些回目。唏嘘不已。
当然这也跟顾客的审美和需求有关,商人都想用尽可能少的钱换来超值的东西,可真正能吸引到更多顾客的是更高质量的。假设100个人看到了一张公司的海报,一个劣质的poster可以吸引到50个顾客,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poster却能吸引到90的顾客。但往往商家认为能吸引50个顾客这就是一张海报能做的全部了,劣质的就够了。但是多吸引的40个顾客能带给公司的收益远远会多余精美设计的价格。
另外想说的就是版权问题,这点中国人确实不怎么在意,哪怕是来了NZ,也没有多少会在意。直接在网上拿几张矢量图,google几张图片放进自己的设计,却从没在意过作者是付出了多少心血才制作出来的。摄影师设置好灯光,准备好一切拍出一张照片,设计师投入精力制作出的图片。网上有明码标价的高质量素材很少有人去买,有的设计师也会直接拿别人的设计,抹去水印,或者拿钢笔重新上色就变成自己的了。实在不能怪这类“设计师”的老板给的工资少。
写了那么老些,只是有感而发,没想着改变什么,人都是喜欢美好的东西,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个人水平和审美的增加,不更应该对美好的东西有所追求吗?就是想吐槽一下,没什么黑别人的意思,就喜欢便宜东西也没拦着说不行,设计没啥影响不在乎也没说非要怎么样,说我瞎矫情也行,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LOL。
|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