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托尼
清明节,缅怀先人。
故去的亲人都远在湖北,只能遥祭。
昨天奥克兰艳阳高照,突然却在黄昏时下了一会暴雨。这给即将到来的清明节(4月5日)增添了一分气氛,古语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场雨将我带回了2011年我刚来新西兰度过的第一个年度。
这年的年度照片是下面这张图,摄于当年的ANZAC DAY的纪念活动。纪念活动按传统在拂晓时分开始,漂泊大雨中观礼的人士都打着伞,而担任仪仗的士兵在雨中低头致礼,向所有为这个新西兰这个国家的战争牺牲的士兵们默哀。

没有泪水,雨一直下,顺着他的帽沿,军服,手套,步枪,皮鞋流下来。虽有瓢泼大雨,但现场的人们仿佛安静的像整个世界停了下来,深怕惊醒那些逝去的将士们的灵魂。仪式现场悲哀肃穆的气氛浓烈,含蓄又深沉...... 澳新军团节又称老兵节,它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为纪念历次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士兵们创立的节日,纪念活动地位非常高,每年都由总理主持。这个节日很巧的是在4月,所以和中国清明节从时间上来说很接近。
ANZAC DAY 澳新军团节始于对1915年一战中的加里波利战役的纪念活动。这年的4月25日,澳新军团在土耳其艾尼伯尔的加里波利登陆。因为导航错误,登陆地点与原定地点往北偏移了1英里,地形从海滩和小坡地变成了陡峭的悬崖底下(想象一下《血战钢锯岭》。在拂晓中天色渐明,没有选择的澳新军团发起了没有可能成功的冲锋,在牺牲了8709名军人(澳新军团合计牺牲28150人)后最终撤退。

《血战钢锯岭》剧照
军队登陆惨败的消息传回新西兰,举国悲痛。因为新西兰虽然国家很小,但在一战中有近10%的人口参战,为全世界比例最高,基本上每个家族都有人在战场上。政府宣布休假半日并在当日举行了宗教仪式;次年,新西兰政府公布将每年的4月25日定为公众假期,纪念死国难者同时举办归国军人组织的纪念仪式。这个活动延续至今已经101年。

纪念活动无论风雨都是选择在拂晓这个发起冲锋的时刻。纪念活动的人群都静静的等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军号也在那刻吹响,仿佛回到100多年前的那个时刻,年轻的士兵们在看清所处的绝境后仍然义无反顾的发起了冲锋。在黎明到来的时候,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这就是仪式感带来的。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加里波利登陆是新西兰拥有独立国家身份的开始。新西兰军队首次登上国际舞台,并且靠着军人们的擅打硬仗,不怕艰难赢得了尊重。鲜红的罂粟花也因为代表着士兵们的鲜血成为了人们表达哀思和寄托的仪式纪念花。而过去一盘散沙的殖民地人,包括欧裔和毛利人,第一次有了一种命运共同体的体验,而惨痛的伤亡也促使新西兰人开始思考拥有独立的外交和军事,这也促成了二战后新西兰的独立。
墨尔本战争纪念馆 我对军团节并不陌生,因为2002年在墨尔本大学留学时,我曾在墨尔本的TOORAK住过一段时间。附近就是墨尔本战争纪念馆,所以常路过或坐车经过这里。虽然我只参观过两次,但讲解员讲述了一个我永远难忘的细节。

这座上部像金字塔,下部像雅典神庙的建筑里有一个精巧的设计。在大厅的正中心地面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纪念碑,上面刻着“爱”(LOVE)的字样。每年11月11日上午的11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太阳会从纪念馆顶的玻璃天井的一个小洞口射进来,一束阳光会用4分钟的时间缓缓地从上而下逐字划过,充满了仪式感。所有的观众都静静的低头,既是对战士的纪念,又是对战争的思考。

我曾留学的HOMESTAY MOTHER,GRACIA 老太太曾问我,为什么中国会打韩战呢?那个年代的我还和她争辩了很多,在那个时候,我还以为我们仅仅是和美国在朝鲜打了一仗。她沉默了一会,最后说:“TONY,多看一些书籍吧,你会明白的。我们(澳洲人)也在那里。”
在参观博物馆时,外部有很多小块的纪念碑,我看到了一战,二战,越战,韩战 .....后来,我认真的在课余阅读了墨尔本大学的东亚图书馆,看到了很多过去没有看过的书籍,包括大陆出版的。我觉得广泛的阅读真是一个好东西,能够让你了解自己的无知和局限。
华盛顿韩战纪念碑 我过去并不知道原来澳新两国也和我们有过战争,但我知道美国和我们干过几架。我们的战斗力非常强,因为我们的军人真的是很勇敢善战。我们甚至可以从我们曾经的对手(我不确定是否可以去掉曾经,但我希望)美国人纪念他们军人的雕塑中看出来。下图是美国韩战纪念碑群像。

没有高高的大理石台,士兵们神情紧张,披着披风,弓着腰,拿着步枪,小心翼翼,四处张望,摸索前进。因为他们不知道对手(我们的军人)会从哪里发起进攻,生命随时会失去。脚下的匍匐松让气氛肃穆起来,提醒人们这是一组雕塑。这个纪念碑群像是我觉得设计最好的群像,因为设计师让军人看起来更像普通人。
没有挺起的胸脯,没有高举的胳膊,没有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我们需要英雄,但战场上,绝大多数牺牲的人,死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英勇。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着对家人的眷恋,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畏惧。下图为一位老兵在军团节现场擦拭眼泪,也许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他又想起死去的战友,那些曾经鲜活的年轻人。

图片来源:网络
但他们 为了国家放下了所有这些, 他们站起来了, 他们冲出去了, 他们的生命凋零了, 他们是军人, 军人是有国籍的, 军人的精神却是没有国界的 他们都是死国难者,.....
继续阅读本文请点击: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