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49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督城/坎特伯雷] <本周熱門話題> 哈尔滨 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圖片已修復> [复制链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4.3%

UID
174924
热情
5405
人气
6740
主题
523
帖子
7584
精华
11
积分
1021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3-4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元老勋章 游戏勋章 畅游勋章 新时政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魔兽世界纪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22:43:5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狂野的水墨 于 2010-10-11 02:50 编辑










1. 前生,被历史与野心选中

     1896年6月3日 清政府钦差大臣李鸿章与俄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罗曼诺夫在莫斯科签订《中俄密约》俄国攫取了在中国吉林,黑龙江境内修筑铁路权利。
     1896年9月 李鸿章与俄国签订协议,共同成立了东清铁道建设局,清朝派许景澄督办出任第一任董事长,俄国出资金与技术,北从满洲里开始,东从海参崴开始,修建铁路。
     1898年3月27日 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旅顺大连湾租借条约》。俄国获得建筑和经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权利。
     1898年4月 考察队俄工程师希特洛夫斯基率特别考察队到哈,确立位于松花江与其支流阿什河之间的三角地带,他建议把中东铁路与其南满支线的焦点设在那里。东经126度38秒。北纬45度45秒。









2. 造城

    如果在一八九八年,一个拉二胡的盲人穿过这块土地,他会听出这里聚集着不同种族的人,因为他们口音混乱:带颤音的彼得堡官话,乌克兰的顿河方言,西伯利亚通古斯方言,比杠头还强硬的胶东话,复述机器说明书的鼻音浓重的德语。河北腔的诅咒,东北口音哼出的小调。
    在松花江边的这片平原,一个俄罗斯的城市从天而降,俄罗斯人赞美它,因为它是“新世界”的象征,它将是黄俄罗斯的首府,是由埠头区、哈尔滨区、以及新市区组成的松花江市。









3 优雅大气的城市规划

    在精神上,哈尔滨往往被俄侨看成是新圣彼得堡,城市规划却是脱胎于莫斯科.同时因预先“设计”而比莫斯科更从容.莫斯科原有的街道是遵从马车时代的对交通和效率的控制的,和巴黎一样是由一个原点辐射开的大蛛网。
  而许多局部区域可看出后天拼贴的痕迹,这是前期设计不足造成的,直接导致在一些有中心延展出去的街道变得不甚流畅街区不甚规则。
  但是哈尔滨这座城市并不是渐进生成的,而是整体落地前,经过精心设计.正如同西克斯图斯五世把整个罗马城作为设计的领域,哈尔滨亦是被作为一个整体孕育的。
  所以更有远见,更能从容应对城市的成长。首先,等距离放射性对角线的运用,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哈尔滨近百年来的城市规划格局。它并不象一个大蛛网,而是一个主蜘蛛网连接了几个附属的蜘蛛网。其次,火车和汽车让哈尔滨的设计视野更为宽广,他没有为城市设定边界,而是在从中心辐射出的道路的延长线上为城市的发展预留空间。
   (1)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以大直街和红军街十字架为中心点,仿佛一个巨大的蜘蛛网,四通八达,而又以新阳广场、教化广场、文昌广场等各为中心点,形成了许多个小的蜘蛛网,有机地融入了大蛛网中。以南岗区为例,1898年最初的城市规划者,运用了哈尔滨本身所具有的起伏丘陵地势和北靠松花江,南濒马家沟这一天然地理环境,进行了沿江依岗的街道布置,首先以博物馆广场为轴心,大蛛网向东南西北放射出车站大街(红军街北部)、哈尔滨大街(今红军街南部)、东大直街、西大直街四条主要干道,并以松花江和满洲里街形成一个小蛛网放射出民益、公司、上方等街道,同时连接以教化广场为中心点的另一个小蜘蛛网,放射出砖瓦铁工、木工、教化、利群等街道。在这个放射性的街道的中端以铁路街穿插环绕,(这个环本身的造型优美,交叉口采取圆弧形无方向的形式,减缓了街道与建筑的对立。)使南岗区整个街道安排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2)在18世纪法国传入一种全新的设计度量,这种设计形式无明显终点,但挺伸穿透内部空间在地平面上向外无限延伸,无穷无尽。这建立了一种能超越岁月,让城市无限延伸的设计构想。









                    
圣尼古拉大教堂


  1896年,在城市的核心,矗立起圣尼古拉大教堂的尖顶, 这远不止建筑工艺学的一项光辉成就,大教堂成为向外放射的点划线条的汇聚点,他赋予哈尔滨一个心理上的、视觉上的中心。
  这个尖顶在城市的中心,而其他的教堂的尖顶布置在城市的其他方向,完成对视觉的力, 正是因为这些沿着路网辐射出去的重要的点,教堂就得以沿着道路施展着它的影响, 城市由此成为一个整体。由教堂尖塔表达的象征性,得到遍布全城的教堂和市政建筑的尖顶的呼应, “取得了邻里尺度和城市尺度之间的统一。”(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 并建立了一个整体的天际线。









                              
中央大街


  当各个建筑形式之间彼此有联系时空间进深的大小是由相似的建筑形式通过透视消逝缩小的效果而得以理解的,这种范例是一种在空间汇总使形式统一的做法,使设计通过城市的尺度富于连贯性。
    而中央大街的连贯性被改造的冲动破坏了,高出旧建筑的新建筑,藐视地俯瞰着历史。显出了对秩序的不屑,应和着一个杂乱的时代


                              大直街


  作为这个城市的东西轴线,它制造了一条力线。
  这是一个聚乱成序的关键要素,东大直街两旁是植物之后的教堂和院子,这个布局开阔,并不高大,但因为高岗之上而显得肃穆,这条线延伸出现实的需求,将未来的秩序一并规划出来。
  但是这种秩序在今天被打破了,城市追逐的不是这个方向上的延展,而形成了无数向上的力线,各自为政地向上挺着,我们得城市在追逐明天的过程中把昨天丢失了,而今天则惨不忍睹。


                             防洪纪念塔


  和圣彼得堡的相似之处:在哈尔滨还有一个界面就是松花江,整个城市的力线向江边汇聚,这表达了这个城市的基本概念,就是人与江的接触。
    而防洪纪念塔,很好的考虑到这个城市的整体情绪,他先是建立了一个参考的框架,以便为后面的形式提供尺度和度量。同时他赋予了后面雄伟宽阔的空间一个外形(画框),限定空间边界,又在烘托主塔的过程中,也点明了江的主题,从而取得了秩序。
  今天首先是被围廊引导的目光的环顾运动很快被两边的高楼制止,而纪念塔在这些高楼的干扰下,亦丧失了高潮的意义。





                           圣 索菲亚教堂


  教堂在1999年被清理出来了。
  索菲亚在浓烟和推土机的轰鸣中惊艳的亮相了。之后她就不是教堂了,只是相机的靶子,她周围的楼房围起一个盒子,让空间局促而焦虑.
  她曾经占有的天空已被分割阻挡,那些听到钟声而远望尖顶的目光大多受挫。对于游客而言,这已经够了。但是对这个城市,这种处理方法显得很不真诚。







                           谦卑是这个城市最应该补习的一课


  这个城市,我们整个国家还没有学会尊重,尊重传统,尊重他人,尊重人。
  一个城市的规划,非常完美的规划,我们不屑一顾,对别人的规划,对自己的规划,都可以被轻易否定。好吧,我们不说文革,在今天,我们依然对城市骨子里的气质置之不理。
  谦卑是这个城市最应该补习的一课






4 劫难
    1966,名实相较。如果说名字是个咒语。那么1966年,哈尔滨主要大街都被下了咒。潜意识里,是要通过名改变实。革命的迷信。7月《黑龙江日报》报道,几天来全省各地城镇成千上万的“红卫兵”走上街头,大破“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更改带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色彩的街道名、建筑物、商店字号。这一运动,使很多文物古迹、古建筑、古书和艺术品遭到破坏。
    7月18日市财贸委员会发出通知,经请示省市有关部门同意,将国营秋林公司所属南岗商店改称哈尔滨北方百货商店,(10月17日改称东方红百货商店,1972年4月24日改称松花江百货商店,1982年9月17日改称松花江百货大楼,1984年10月5日恢复秋林公司老字号);国营秋林公司所属道里百货商店改称哈尔滨市百货公司第二百货商店(1988年12月末改道里秋林百货商店,1989年3月初改称道里秋林商店)
    9月27日《哈尔滨晚报》报道,中共哈尔滨市委根据群众意见,决定将哈尔滨市34条路、街更换新名。其中大直街改为“东方红大街”,中央大街改为“防修大街”,友谊路改为“反修路”动力之乡路改名为“大庆路”;东直路改名为“东风路”;学府路改名“抗大路”;友谊改名为“反修路”;南直路改名为“大寨路”;承德街改名为“人民大街”等。
    10月22日《哈尔滨晚报》报道,两个多月来,省城哈尔滨市一切醒目的地方都写上了毛主席语录,各主要建筑物上都披上了“红装”,到处是“红海洋”。







                     

圣 尼古拉,这个城市消失的逻辑重音


   圣 尼古拉教堂是哈尔滨最负盛名的东正教堂之一。它位于南岗中心广场正中央,亦称中央寺院。全城的标志性建筑。
  南岗是当时哈尔滨地势最高的区域,东西走向的大直街被老百姓称为“龙脊”,大直街与红军街相交形成中心广场,位于广场中央的教堂无疑成为全城的景观控制点。大教堂的塔尖标定的点,本来可以跨越时代的天空,将城市记忆代代相传,但这个可能最终被彻底斩断了。这样一座堪称精品的建筑,文革期间被拆毁了。








  圣尼古拉教堂是城市中央的建筑物,是一个城市的象征。

  象征随着政治力与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更迭
    1899年10月13日举行奠基仪式
  1900年春动工;7月义和团围攻哈尔滨,暂时停工
  1900年12月18日尼古拉中央教堂在南岗落成。
  以圣徒名字命名的圣 尼古拉教堂最初代表着沙皇的统御
  十月革命后,则代表着流亡者的信仰和乡愁
  1966年8月23日晚圣 尼古拉教堂与这座城市做了最后的道别 之后便永远的消失在前进的时间轴里
    教堂内的文物被毁坏或散失
  1966年12月10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议正式同意在喇嘛台旧址修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塔”,并命名为“红塔”
  1968年在原址竖立起来一座细而高的长方形纪念碑,四面刻着林彪手书的“念念不忘”碑顶是四面红旗,由于形状酷似冰棍,又被称为冰棍塔。这一阶段,政治(以文化大革命纪念塔为象征)取代了宗教成为一个国家的狂热所在。
  1971年林彪出逃后,林彪手书被铲掉
  1972年,在周总理陪西哈努克来哈之前,将塔炸掉,原址变为花坛。荒芜的花坛象征着整个民族的迷惘。
    1996年11月1日,圣尼古拉死去30周年,物馆广场交通工程历时5个月实现地面地下全面通车。
  1997年原址修建阳光大厅,被出租车司机称为“坟包”。这个阳光大厅上盖的奇丑无比的玻璃罩是否是对卢浮宫金字塔的抄袭之作不得而知,但却是对功利心的最好描述。它和地下那些杂乱的小床子一样,强调了那个时代的画外音: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赚钱。
  2005年8月 有人提出重修喇嘛台。从来没有能够修好的东西,比如断臂。









作为哈尔滨市的原点和尼古拉教堂原址,红博广场的阳光大厅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历史重任,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至今红博广场的阳光大厅还存放着按尼古拉教堂的十分之一的微缩景观。在今年第十五届哈洽会之后,哈尔滨市政府就决定(又是决定,我们想问的是这个决定前面有多少的思考)在尼古拉教堂原址重新修建这座历史遗迹。杜宇新在红博广场现场考察了尼古拉教堂微缩景观并听取了相关介绍,他指出:哈尔滨是一个俄罗斯风格浓郁的城市,尼古拉教堂的重新修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尼古拉教堂的修建要积极寻求历史文化遗迹修复和加强现代商业企业运作的结合点,(既然要“加强”结合点,怎么能做到真正修复呢?)使哈尔滨市南岗地区既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又通过这些历史文化遗迹的修复,促进中俄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哈尔滨市的商业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商机。(原来又是从商机角度考虑,我看来是不是修复不重要了,可以不较真了。原来建筑又要被利用了,原来尼古拉并没有被看作遗产,而只是资产。可以利用为现实服务的资产。)

                 如果建筑死了,政治是罪魁,商业就是祸首



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商业手笔,而是对文化和现实的尊重,我们失去很多,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修复和后悔,关键在于我们后悔的是什么?修复的是什么。这点搞不清楚,我们就会持续的失去,像这座城市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消失。最不能容忍的不是修复,而是修复的驱动力:功利心,对,就是这个东西,他是毁坏了哈尔滨的最大的破坏者从1966年到2005,从红卫兵、到工大集团、到弱智的管理部门







5 消失的“地方”

   在“复杂的地方观念”这一范畴之下,人是嵌入在自然与文化环境中的存在物,人与“地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地方作为相关的生态和社会文化背景对人产生着微妙的影响。
在现代世界观中,地方不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地方作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代表,总是与限制连在一起,比如社区纽带、大家庭、传统以及局部的自然需求。这些都与现代社会讲求标准化、集中、讲求效率相悖。更为根本的是以工业主义途径体现出来的经纪人假设决定了现代人对自然重视持一种对立的态度,现代文化是在克服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的建筑和设计靠着向毫无生气的最简单之物的粗暴还原,将自己从乡土中解放出来,成为真正世界性的的、既不反映地方生态的也不反映地方文化的、纯粹否定性的自由意识形态。现代政治,忽略了地方性,与地方的特点已经被一盘棋的审美检验机器所剥夺,现代经济中,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正在将地方从它最一点点地盘上清除出去







我们怎样对待了建筑,也就怎样对待了城市里的其他的东西,我们耻笑前人,而又让后人耻笑我们。
  这个城市在消失,因为我们无知,因为我们本来无知还装作恍然大悟。因为我们缺少尊重缺少对世界的尊重。我们用赏赐的心态去看待修复,用自以为是的眼光去衡量我们对城市所作的判断。
  我们不老实,我们让专家滚蛋,我们的关键词永远是决定,决定,决定。一拍脑子就决定,是领导人对自己的智商的高度自负。
  明白这点就知道了,这种心态怎样对待了建筑,也就怎样对待了城市里其他的东西,树木,阳光,空气,以及他人,不管它是同类人,还是农民工。
  一个缺乏尊重的,自私的城市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有越来越多的花消失了,原野里的,路边的,以及人们笑容里的。


                        美丽的松花江,波连波,向前方







在一个找回原来名字的大街上,我看到了那个怪物,那是有轨电车吗?

秋天转眼就来到眼前 一片槭树叶子落下来,砸伤了某些怀旧的脑袋
沿着两条向上的传统,有轨电车爬进高地上空的紫气 沿袭旧路如同铁剑出鞘入鞘
一夜间,方石路面被取走。柏油掩盖了无法掩盖的笔误
城市优美的肋骨被剔除,从相关小提琴的雨夜,以及骄阳下的冷饮亭
我无法再见到那些光滑的石块,无法见到那两束光芒
马路变宽时,落叶回到垃圾箱 我的作业再次忘在家里,被罚写五十遍名字
在一个路口走失了两条生命他们的面孔我可能认识
怀念有轨电车怀念有轨电车穿过的城市
为雅典石柱间缠绕的阳光 为红尖塔顶端的风向标 为破败的园林和泥径上的落叶
我挥洒形而上的眼泪
有轨电车,一块残缺的圆镜在记忆中明明灭灭许多年,时光轻率而粗心
有轨电车是被遗忘的一勺调料在想象之外慢慢风干
投江白俄少妇已化为沙滩上的碎蚌
那些美丽过的美丽优秀过的优秀都已成为冬天的哈气
沿街糖炒栗子的香味弥散进结霜的橱窗
夕阳空袭了所有面西的玻璃 六十年前的冬天如意而至
在一个小站萧军为萧红掖好围巾 发黄的爱情被今天的目光一遍遍翻阅
有轨电车气喘吁吁地爬上高坡,然后下滑
一路上,风吹开伸出窗外的手,两侧的杨树经历四季
有轨电车象一场雨覆盖了一座城市的历史









怀念哈尔滨,不是怀念他的那些建筑,是怀念那些栓在建筑之上的岁月,怀念那些年里人与人之间关系。
怀念笑脸,怀念有轨电车,怀念那些真诚朴素今天看来很可笑的爱情。
怀念一个中国人的质朴的时代。
怀念是人们的谦卑,是对自然和他人历史的尊重。









是否还能找到回来的班车?











啊  松花江上的都城 至死我都不会忘记!

                          ——瓦西里 洛基诺夫(1891-1946)
        亲爱的城市,你高傲匀称 这莫非是彼得大帝气质的 姗姗来迟的足迹?
                          ——阿尔谢尼 涅斯梅洛夫(1892-1945)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4.3%

UID
174924
热情
5405
人气
6740
主题
523
帖子
7584
精华
11
积分
1021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3-4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元老勋章 游戏勋章 畅游勋章 新时政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魔兽世界纪念勋章

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0-10-11 02:53:3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圖片已修復  謝謝


一座城 一个哈尔滨

(来自renren.com刘东明童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座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脚下的街道、路灯乃至花草都是他们与天地相连,进而获得元气充沛的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而我,也想在今夜写点文字,为一座城。

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从华南、江南到东北,从东京到温哥华,外国的、中国的城市或短期居留,或擦肩而过,总有几十座吧,他们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留给我的也决不仅是忧喜愁烦这几种简单的感觉,比如说东京的迷狂与窒息、京都的安静与寂寥、北京的温暖与绚烂、多伦多的清冷与纯净,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的人生。但是从没有一座城,让我永远铭记的是她带着伤感的美,因为美的纯粹和短暂而绝望,因为她的悲情而更加刻骨铭心,这座城,就是哈尔滨。

作为一个江南人,对城市文明的感觉似乎从小就在杭州、南京、上海这几座并不遥远却风格迥异的城市中形成了。大学时学校在南京,开心时去上海,不开心时去杭州,秦淮河——外滩—苏堤的生活让我感到无比幸福。直到考研时,由于差两分没有能够上得了浙大,最后竟阴差阳错的被录取到了黑大,当时我真的傻眼了,在那之前,我去过的最远的北方城市就是济南,一想到那冰天雪地的遥远关东,我真的两眼发黑,最后还是决定去了,而这一个决定,却让我和哈尔滨结下了二十年的难解之缘。

记得,乘坐火车走近哈尔滨腹地的时候正是九月,一下子从尚很炎热的江南来到金风送爽的北国,连风吹在身上的感觉都很舒适,很清凉又很温暖,甚至可以在空气中闻到甜味。走到大街上,则更是为之惊叹,宽阔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车流、巍峨高大的建筑,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城市中并不多见的,在我印象中,当时也只有上海可以与之相媲美,杭州与南京当时同哈尔滨的繁华相比是相形见绌的。走在马路上,同南方城市中仍很普遍的清一色的白衬衣、蓝裤子相比,这儿的人的衣着是前卫和大胆的,特别是女孩子们穿的“布拉吉”,已经可以让任何一个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男子肾上腺沸腾,而最美的,莫过于在松花江畔眺望夕阳了,那种水天一色、如火如荼的壮美是南方的古灵精秀无法相比的。第二年,当我学会了向驴子一样喝酒,学会从我所在的学府路坐摩电到江畔,再从江畔坐船到太阳岛野餐的时候,我也成了一个地道的哈尔滨人了。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在哈尔滨的日子加起来有七八年之多,我从没有称哈尔滨是我的第二故乡,但是在哈尔滨,我完成了从一个南方人到北方人的转变。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还没有哪个城市像哈尔滨这样是这样多种矛盾的结合体,而专属于哈尔滨的唯美和忧郁,也让这座城有了悲情的色彩。哈尔滨本是人类城市文明的奇迹,从一座小渔村到远东的国际大都市,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这个速度,恐怕号称以“中国速度”创造中国经济崛起奇迹的深圳也望尘莫及;可是另一方面,她被边缘化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从曾经的“十大城市”到现在连一个东北区域中心城市都很难得到承认,大概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哈尔滨本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极高地位的城市,我记不得很多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如数家珍的若干“中国第一”,但是有两点足可以说明一切: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北方的金融与外交中心、第二大工商业城市、第一大海关、第一大国际化都市,臭名昭著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是在哈尔滨被韩国义士安重根击毙的;可是现在,曾经是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的她,只是中国北方一个虽谈不上落后却已差不多被遗忘的省份的省会。

哈尔滨本是文化高度多元开放的城市,在这里,曾经有二十多个主要国家的领事馆和十万侨民,东正教堂、清真寺在这里相映成趣,面包鱼子酱同煎饼大葱互相和谐,歌剧院电影院和戏园子相得益彰,构成中国城市文明绝妙而别无二致的图景;而现在,哈尔滨却是全国最难得到文化认同的城市,南方人甚至包括一些刚从茅草屋中搬到高楼里的小城里的人都在用高傲的目光打量着她;在历史悠久的关中和中原眼中,她更是一块可怜的荒蛮之地;即使是在东北,继承满洲金清文化正统的沈阳也瞧不上她—“哈尔滨整得都是洋事”,长春也不认为哈尔滨好在哪里,因为—“哈尔滨人不爱看二人转”。同哈尔滨经历出身都有可比之处的大连是唯一能同哈尔滨产生点文化共鸣的,我发现在东北,和哈尔滨人私交最好的是大连人,哈尔滨人有钱人多到大连购房置业,而近几年大连企业在哈尔滨的投资合作也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哈尔滨本是一座女性城市,欧式建筑、丁香树、音乐节、时尚、太阳岛、冰雪,无一不是展示的女性的婀娜,她的“洋气”体现在那些巴洛克、新艺术运动、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上,说到欧式建筑,哈尔滨并不是国内城市唯一的专利。上海、天津、青岛、大连都有明显的欧化建筑。但是,没有哪一个城市的建筑像哈尔滨的建筑,具有这样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可是现在,哈尔滨却被妖魔化成为了一个东北彪形大汉。正如许多美国人眼中的俄罗斯一样,只记得克格勃、柏林墙和拖欠工资一样,却不记得普希金、莱蒙托夫、柴科夫斯基和列宾。
今天,哈尔滨最大的伤感还在于她那高贵却又内敛的贵族气质。这是这座城现在唯一的美和最大的悲情。这种气质如果不是与生俱来又长期发展的话,是绝难根深蒂固至今的。即使她被剥夺了贵族的称号、卸下华丽的衣装,那种贵族的气质还是会不经意的表现出来。哈尔滨被称为“东方莫斯科”,这并不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索非亚大教堂得来的,而是当初沙俄政府在规划建设哈尔滨的时候,就是按照把哈尔滨建成俄国远东新都的标准进行规划的,所以哈尔滨的规划与设计完全按照当时莫斯科的形制设计的,甚至标准要高于莫斯科,今天唯一能找到当年城市地标的是哈尔滨现在的南岗区红博广场。以广场为中心,共有六条街道呈放射状向周围辐射------同莫斯科市中心一模一样,只是当年,广场上还伫立着一座雄伟的大教堂——圣尼古拉教堂,那才是远东地位最高的东正教堂,是索非亚大教堂无法比拟的。人们叫哈尔滨“东方小巴黎”,也不仅仅是因为那条中央大街,而是以中央大街为中轴,哈尔滨曾有的整整一个巴黎式的街区,早在1929年,法国建筑规划部门甚至为哈尔滨规划设计了在40年代修建的地铁,如果成真的话,哈尔滨应该是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只是可惜,战争把一切都改变了。圣尼古拉大教堂、法式街区也在建国后都被拆掉了,被拆掉的还有:被称为老哈尔滨火车站。。。。。以及承载一座城市半个世纪荣光的自尊。。。。。
而一条条街道的名字也被更换了姓名:涅克拉索夫大街(被改名为高谊街)、比利时街(被改名为巴陵街)、果戈里大街(被改名叫奋斗路)。。。。。

今天,这座城市只剩下两样东西:中央大街方石路和老哈尔滨人独有的文化优越感,他们仍然在属于自己的城市街道旁的一座座西餐馆里,一边品尝俄式西餐,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欣赏街景。那种惬意的感觉放在别的城市—比如说沈阳、长沙、武汉甚至北京,肯定会有做作之嫌,然而在哈尔滨却成了自然而然的风景,因为在 “小资”这个字眼发明之前五十年,他们就是这样每天面对被雪凝固的岁月和人生。
今天,我还乐意在没事的时候回到哈尔滨—就像现在回到中央大街,走在那走上去有些“硌人”的方石上,可谁又知道当时的哈尔滨街道上都是这种石头,在1900年,那些方石每块的价值就已超过一美元。。。。。
走到这条金子铺成的中央大街的尽头,是那条在雪中逾显瘦弱的松花江,她像一条因输血过多而干瘪的血管一样,河水缓缓流向东北,而此时,我的眼泪却像中邪一样,像波涛一样汹涌而出。。。。。。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53%

UID
67637
热情
4777
人气
3384
主题
73
帖子
33787
精华
8
积分
2110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3-23

元老勋章 猪猪勋章 懒人勋章 财富勋章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危险人物

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0-10-11 00:04:2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一叶の秋 于 2010-10-11 00:07 编辑

原来lz就是哈尔滨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66.4%

UID
211822
热情
153
人气
915
主题
15
帖子
551
精华
0
积分
832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9-12-31
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0-10-10 23:49:1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很多图看不到,不过看完了。
注:以下纯属个人观点。(免得有人又发帖抨击了)
主要是对文革之前哈尔滨的怀念,还有文革对那些教堂等非中国式的建筑的破坏和现在中国城市的扩张,高楼大厦的绝地而起,城市规划不合理等等。。。使原有的哈尔滨失去了她本来的色彩,文化。。。。。。更像是抒情散文,全篇充满了对殖民时代和殖民文化下的哈尔滨的怀念。
文革时确实损毁了不少那个时代留下的遗迹,但是过去就过去了,而且保留下来的还是很多的,俄式风格还很浓重的,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还有,中国也不能违逆历史潮流,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盲目的扩建是存在,
不过至少满足了蜂拥到城市的人口的住房问题,。。扯远了。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40.2%

UID
170481
热情
52
人气
652
主题
1
帖子
671
精华
1
积分
70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9-1-28
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0-10-10 22:59:0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期待谁读完了,概括一下
MaxPower 发表于 2010-10-10 22:52


顶老大
同期待。。。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着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

UID
40438
热情
12616
人气
11244
主题
50
帖子
107576
精华
6
积分
6594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6-14

网络通缉令

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0-10-10 22:52:3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期待谁读完了,概括一下
基督城总领事馆可办理
A.中国护照到期更换,护照补办;留学归国证明
B.新西兰护照所需签证:宝宝/儿童回国签证,旅游签证

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9:00-12:00
咨询热线:03-3433650(9:00-12:0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106 Hansons Lane,Riccarton,Christchurch
官网地址:http://christchurch.chineseconsulate.or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8.2%

UID
227093
热情
423
人气
1863
主题
60
帖子
1358
精华
0
积分
1882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0-4-23

哈卡一族

地板
发表于 2010-10-10 22:49:4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每个城市都在消失。。
MaxPower 发表于 2010-10-10 22:46

深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4.3%

UID
174924
热情
5405
人气
6740
主题
523
帖子
7584
精华
11
积分
1021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3-4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元老勋章 游戏勋章 畅游勋章 新时政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魔兽世界纪念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0-10-10 22:49:1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2# MaxPower

沒有認真讀完的話不要妄加評論。

看得見那些圖片嗎?我直接貼的。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

UID
40438
热情
12616
人气
11244
主题
50
帖子
107576
精华
6
积分
6594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6-14

网络通缉令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0 22:46:0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每个城市都在消失。。
基督城总领事馆可办理
A.中国护照到期更换,护照补办;留学归国证明
B.新西兰护照所需签证:宝宝/儿童回国签证,旅游签证

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9:00-12:00
咨询热线:03-3433650(9:00-12:0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106 Hansons Lane,Riccarton,Christchurch
官网地址:http://christchurch.chineseconsulate.org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3, 2025-10-8 03:45 , Processed in 0.0294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