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issmia 于 2012-1-19 10:55 编辑
感謝版主的精華。新年假期到明日結束,之後每天會盡量更新一日的遊記(已完成六日的遊記,爭取一個禮拜內會全部完成)。在台灣的兩個禮拜,認識了很多東西。看到一些美好的事物,接觸到讓我感動的台灣人,總是在想,隔著海峽的中華民族,大陸的人民有一天也能這樣安居樂業。即使有時還是會抱怨社會,會與路人起爭執,在某個角落會發生不太平的事,可是早上碰面,能問一聲早安;不小心冒犯到他人可以及時道歉;遇到人的禮讓會表示感謝;看到有人受了傷害,能夠伸出正義的援手。人的心不再浮躁不安,人與人之間能夠心平氣和的相處。
一個社會的進步與人民的幸福感,不在於樓房蓋得多高,馬路建的多寬,而是在於人的心境,會真實的用自己的友善,寬容和真誠來對待身邊的人,來愛護自己生長的城市。
祝大家新年快樂。
前言
十年前初識小方,是在下午枯燥的英文閱讀課上。小方長的很清秀,濃濃的眉毛大眼睛,氣質有些像一個80年代的女明星方季惟,是個第一眼就能夠注意到的姑娘。這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我們互相自我介紹,我說我來自福建,她瞪大了眼睛說,你是大陸人哦。 小方來自台灣中部的一個小城嘉義,約28萬人口。她當時剛來紐一個禮拜,她偷偷對我說,她以為我是馬來西亞來的學生。因為在來紐之前,她印象裡的大陸人都穿這藍布的衣裳梳兩個辮子。我聽了冷峻不禁,向她解釋,那是我父母少年時代的打扮,現在城市裡的大陸人的穿著已經很時尚啦。 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就不斷有台商來閩投資辦廠,我一直一廂情願的以為,台灣人對大陸的了解,就像是我對台灣校園民謠的熟悉程度一般。直到遇到小方,我才知道,原來通商多年,兩岸的文化隔膜還是很深。我眼裡的台灣有娛樂鬧劇式的新聞與政壇,而她眼裡的大陸還是封閉愚昧守舊。 後來我們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知道台灣的。400多年前的台灣,曾隸屬福建省管轄。如今的2300多萬台灣人口裡,有70%以上的閩南人後裔。我的媽媽在少女時代聽著“敵台”的靡靡之音成長,而我的童年又是伴著台灣民謠入睡。甚至曾聽旁人說起,台灣有什麼好去的,還不是跟福建一個樣子。 可我還是有些好奇,即使在地域習俗上有相似處,可是歷經百年動盪,在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下,她總會是有些與眾不同。葡萄牙人眼裡的“福爾摩挲”,有些熟悉又帶有神秘感。 此行之後我才知道,當年的小方對大陸的認知雖不算全對,我確是錯的離譜。
圖:台北故宮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