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5010
 - 热情
 - 1185 
 - 人气
 - 1790 
 - 主题
 - 11
 - 帖子
 - 81
 - 精华
 - 1
 - 积分
 - 1543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1
 - 好友
 - 2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73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4-8
 - 阅读权限
 - 20
 - 最后登录
 - 2023-9-1
  
 
 
 
    
升级     54.3% - UID
 - 225010
 - 热情
 - 1185 
 - 人气
 - 1790 
 - 主题
 - 11
 - 帖子
 - 81
 - 精华
 - 1
 - 积分
 - 1543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10-4-8
  
 | 
 
今天, 我要把装备篇写完... 然后就跑去加班了 囧 
 
今天,我真的把装备篇写完了。 希望可以帮助到跟我一样旅游淡季去欧洲找四季的人们 
不去的话翻翻照片也算稍微体验了一下下欧洲 
 
 
 
Part 1) 
~ 行李 
 
~ 衣物 
 
Part 2) 
~ 科技产品 
 
~ 其他? 
 
 
 
 
~ 行李 
 
 
离港时托运行李为7.4kg 
回港时托运行李为11kg 
 
 
总共带了一件托运行李,一件双肩包,还有一个单肩包被我塞在了行李里。 
 
 
走的时候的想法是带一个快坏了箱子,等到了德国入手一只Rimowa 
看007的时候就好想买一个 (装钱的都是rimowa...),看各种旅行真人秀的时候觉得好像也没有特别贵 
上豆瓣的时候也读过 说不嫌弃箱子上被摔的痕迹一只rimowa可以用一辈子 
到了柏林 见到了标价 我还是退缩了  
买了箱子我回来半个月要吃mi goreng和白开水 
然后呢 不出意料的 我的箱子开始慢慢解体 
现实布拉格到柏林之间丢了一个轮子 第二个也不知在雅典那条地铁上不见的 
所以大半路上我都是手提这件行李 所以对我来说 欧洲的路 简直就是仙剑一里面的试炼窟 难。走。 
 
第一个惊讶来自于布拉格,那里给人走的和给车走的 2/3以上都是这重砖头石子路 
本来城市的地形就不是很平坦 再加上磕磕绊绊的石头 自己不摔倒就不错了 行李就别指望能靠轮子 
(其实我们也偷了个懒 因为捷克正式不通用欧元 我们也没有把欧元换成克朗 所以没钱坐车 只能走。) 
从火车站走到airbnb只走了30分钟 但那30分钟我分分秒秒都有脱臼的感觉 
  
 
[^ 布拉格街道] 
 
  
 
[^布拉格街道] 
 
  
 
[^布拉格某广场] 
 
然后再威尼斯,一个桥比路灯频繁的地方 提行李过桥成了我的恶梦 
最好的行李也抵抗不过地心引力 要多沉的行李装在任何箱子里 (除了别人的箱子) 也不会轻个一两公斤 
除了各种拱桥要过 还有就是旅馆超级窄超级陡的楼梯要上 (但是你要住五渔村的话那是另外一个级别, 有生命危险的陡) 
劝劝体力不好的 腰不好的找人搬吧  
 
之前看Natgeo上面的预定一个节目 讲述各种不合理工程 
其中威尼斯的宪法桥榜上有名 这座2008竣工并向行人开放的桥不仅没给当地带来方便 据说还增加了当地因滑倒而受伤的人数 
原因一) 这座桥在火车站的正前方 但是并没有一条方便移动行李的坡道 旅客还是要提起行李 一步一脚印的挪过桥 
原因二) 这座桥台阶的 2/3的路面都是玻。璃。的。 早晨滑,傍晚滑,冬天滑,撒了水滑, 质地差的鞋底滑。。。 
原因三) 这座桥每个阶梯的间距不。一。样。 当你下意识的以上一个台阶的距离走向下一个 你可能会彻底踩空 
就像我和基友 明明上桥之前都知道这些奇葩的features 还都差点滑倒 
没有拍到这座桥的好一点角度的照片 网上找了一些你们自己感受. 
 
   
 
建议预定威尼斯住处的时候google一下你要过几个桥, 如果是五个以上你就自求多福吧... 
 
 
最后要说的地方是罗马 
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典故出自于古罗马帝国一举统一了欧亚非欧洲的部分领土,成为了当时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现今罗马道路只有一个字——颠 
在罗马的公交车上 不仅听不到旁边人说什么 连耳机里地音乐都是隐约能听到 
因为有机玻璃撞击塑料扶手的声音简直整天动地 跟坐在按摩椅上调到了200%一样  
从罗马回来 真的对奥克兰的路表示无限欣赏  
虽然有时候划线不清楚 有时候会陷下去一个坑 还有各种单行道 但至少路面有水泥 有沥青而不是石头啊 
  
 
[^ 罗马街道] 
 
  
[^ 罗马威尼斯广场附近] 
 
总结一下行李部分  
除非你像花儿与少年那样每个城市到住的地方都打算乘计程车/UBER 你是免不了要自己运输行李的 
欧洲的路不好走 所以能少带就少带 像节目上面两个30kg 外加两个背包什么的你就别想了 
每天出门的话背一个小一点的包就足够了 也不用全副武装带上急救用品, 无线电通讯,防强盗镭射 
平常出门带什么 旅行出门就带什么 (钱包手机护照建议放里口袋) 我一般就带 卫生纸 水 折叠雨伞 笔 还有零食 
  
基友背了两个包 背上的是那种登山做生存游戏60L的那种包 前面抗了一个正常size的双肩包 
她对欧洲的路没什么印象 无非就是走的时间长或段的问题 
但是如果再让我去一次 我可能还是会带一件行李 因为: 
1) 前面一个后面一个看上去很奇怪  
2) 买纪念品的话空间有限  
3) 翻包里最底下的东西的时候要把所有东西都移出来 
4) 肩和背负荷比较重 我的背偶尔会酸几天 如果真的这样走下来可能就要去ACC了 
 
 
~ 
 
六周内 我们虽然没有说横跨多少纬度 但确实经历了四季的温度 
阿姆斯特丹早晨的寒气 
圣托里尼类似夏天的太阳 
秋意浓的巴黎 
慕尼黑的鹅毛阵雪 
 
  
[^ 阿姆斯特丹中心火车站] 
 
  
[^ 伊亚镇全景, 圣托里尼] 
 
  
[^卢浮宫入口,巴黎]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全景] 
 
自我感觉我们在欧洲没有买什么必须用品 所以准备工作还是做的算比较全的吧 
旅行不是一场时装秀 (除非你有那个经济实力) 但在我看来旅行也不是流浪 更不是参加敢死队训练 要舒服的过每一天 
在这里推荐几件单品 虽然都不便宜 也不是什么时髦的必败 但能确保1)你在旅行中不用穿里三件外三件 2)你在旅行中不被热成狗/冻成鱼 而且还可以任性的吃冰激凌喝热咖啡 
 
 
-  一件厚实的羽绒服 最好带帽子 一般在2/300 NZD
 
 
  
 [^下次去美国想入手的] 
 
Kathmandu(mine), Macpac, Canadian Goose Jacket, The North Face etc. 
新西兰有很多买这种夹克的实体店 夏天最低可以打四折 建议买一件经典款(黑 帽子 里衬口袋) 
羽绒服防水 不用怕下雨 
羽绒服耐脏 (黑色)  不怕泥 油渍不会渗进里衬 
我在旅游的时候一周用湿巾擦一次羽绒服 回来的时候也看不出脏 (当然洗的时候还是脏的...) - 一条脚踝长的运动塑形裤
 
   
 [^我是耐克的死忠粉 但最近慢慢靠近lululemon...] 
 
Nike(Mine), Lululemon, Adidas,  Underarmour, Puma开始跑步的时候一直穿短裤 因为嫌长裤太贵 
一天拿着购物券去Nike逛街的时候一时兴起买了一条 现在除了去上班 去吃西餐的时候不穿 几乎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一条 
因为这些裤子的材质真的超级神 跑步的时候 出汗不觉得热 早上3/4度不觉得冷 
旅行的时候洗了几次 洗完用吹风机吹6分干 挂在浴室里把通风机打开 第二天基本可以干了 
我觉得你如果非冬季而且不去 Greenland/Iceland/Norway/Sweden 一些北欧国家 
这种裤子可以应付的来各种天气/温度 但是一定要full length, 还不能是练瑜伽的那种  
虽说top shop 什么的最近也开始上运动装 保险一点还是买运动品牌的 可以保证不变形 - 一双舒适的走路鞋
 
  
[^ 我穿去欧洲的鞋 不推荐] 
 
 Skechers, New Balance, Adidas 
直接放上来我们每天走了多少公里,你就了解为什么一双好走的鞋会很重要: 
   
  
  
 
  
我穿了一双Nike Roshe 感觉根本是一双打着运动鞋旗号其实只是跟风走时尚Activewear的一个败笔 
凉鞋 皮鞋 拖鞋什么的就更不用说 即使你整天整天的租Segway 你百分之70以上的时间都是站立的 
如果鞋子不合脚很容易磨破皮 
但是住Airbnb的话室内/洗澡拖鞋还是要带的 - 便宜的棉TeeASOS Multipack, AS Colours
 
一般去买羽绒服或者运动裤的时候店员都会极力推荐一些防水防汗防雷电材质的T恤 
当然也价格不菲 
这时候只要笑就可以了 
如果真的买了很好的羽绒服 任何短袖长袖都OK 
又不是去北极南极 (话说今年北极好像没冰了...) 也不是去高原地区 还不住帐篷  
每天只是逛逛街 看看名胜古迹 不用什么thermos, polypropylene - Your favorite winter scarf
 
要大 可以当披肩用 
要厚 可以当口罩用 
还要耐脏 因为不会有什么洗/晾干的机会 
 
  
 
下期暂定写装备 part 2... 如果没有加班任务的话一定在周末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