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592rmb 于 2012-4-7 07:39 编辑
北京首钢夺冠了。我已不关注CBA很多年,现在的北京首钢(据说已经不叫首钢了?不过Any Way)我只认识两个人闵鹿蕾和马布里。曾几何时,我是首钢的超级球迷,看到首钢夺冠,不胜唏嘘,写此文怀念我的粉CBA岁月。
记不得是95年还是96年。我还在上初一,那是个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的年代。没有QQ,没有网游,小霸王还没有过时,街机正在火热。我家里开了个小旅店。我每周末,都和那大我两个月的表哥坐在我家阁楼上看CBA,当然我们那时并不是什么狂热的球迷,实在是无奈的现状逼迫着我们看,因为当时我们家只能收到三个台,中央一,中央二和黑龙江。于是在周末我们冬天看CBA,夏天看甲A,看完这个看正大综艺,看完正大综艺看正大剧场,看完正大剧场我们愉快的周末就结束了。
有点跑题了,好怀念当年那简单的没有任何压力的生活啊,无奈年龄长了一倍,烦恼和压力却增加了无数倍。
那年一支球队一年才打14场比赛,而中央2每周直播一场,所以那时的每场比赛都显得弥足珍贵。
那年我第一次听说乔丹,不过我并不知道乔丹是谁,听说乔丹是因为解说员常把一个江苏队的一个球员叫做“中国乔丹”,那个球员叫胡卫东,现在九零后的孩子还有几个知道这个名字的?当时中国篮协有一个巨SB的规定,中国球员必须满28岁才能出国打球,F××K That!不然中国早就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得分后卫了,后来胡卫东刚满28岁,小牛就给了个10天合同,未能成行,后来魔术也给了个10天合同,伤病,同样未能成行。没有看到过中国乔丹驰骋NBA,是我今生一大憾事。
那年中国没有外援,所以八一火箭(据说现在也不叫火箭了?不过Any Way)是绝对的牛B。
那年八一队中,我对有一老一少我印象最深,老的是控卫,都已经秃顶了,我当时年龄还小,十二三岁,我分辨人年老年少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这个人是否秃顶,当时我想这个老头这么老了怎么还打啊!后来我知道这个“老头”叫阿迪江!八一队当时还有一个小孩脸孔的人,长着青春痘,光看脸也没比我大几岁,但是两米多的身高,天天就知道咣咣扣篮,后来我知道这个小孩叫王治郅,那年他17岁。
那年的CBA八强没有广东队,后来不记得哪年有的,而李春江那时候在队里司职小前锋,那时的李春江已经三十几岁,已经是强弩之末,在广东队打打酱油,不过最后混上了主教练,相当不错,他是东北人当年南下打工的代表。
那年,最有名的球队除了八一之外,还有前卫,这个名字还会有几个人记得,当年在前卫队的有一个CBA骨灰级的人物,就在几个月前他才退役,那时他41岁,他的名字叫陈照生。
那年,辽宁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姓吴的。吴庆龙,和吴乃群,一个吴胖胖,一个是吴瘦瘦,胖胖的龙龙早就退役,辗转各队当教练,瘦瘦的群群后来去万马,前几年还在打球,后来主力位置渐渐的被丁锦辉替代。老兵不死,只是慢慢的凋零。
那年,控卫中除了阿迪江和闵鹿蕾,最有名的叫李晓勇,李群?当年的八强球队还没有他。郭士强?当年应该是李晓勇的小弟;刘炜?我当时没听说过,可能还在上海的某个弄堂里面抹鼻涕吧?
那年,得分王,来自吉林东北虎,14场得了400多分,后来,就在我出国的前两年,他有一场比赛拿了70分,这个人叫孙军。
那年,半数的牛B人物来自东北。那时东北是产粮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人们还没有大批大批的下岗。东北篮球人物的衰退,广东篮球的崛起,直接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那年,北京首钢的第一中锋,不是巴特尔,叫单涛。长的极像我家附近倾城美发厅的老板,所以我和表哥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倾城美。倾城美具有庞大的身躯,惊人的力量,娴熟的技术,如今他也已经在38岁的时候退役了,又一个老兵在凋谢,倾城美,向你致敬!!
那年,巴特尔,只有20岁,那年他和事单涛的替补,后来成为北京双塔,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吧,我更喜欢单涛,总觉得巴特尔和单涛比起来,有些笨。
那年,闵鹿蕾还是球员,控球后卫,北京首钢。闵鹿蕾一生只效力过一只球队,无论球员还是教练,今天的一切都是他应该得来的,为了那份坚持。
那年,我很清楚的记得解说员一句话,“什么时候北京烤鸭队能像芝加哥公牛队那么强,我们的篮球就有希望了。”后来北京首钢,真的改叫北京鸭首钢了。如今也终于成为了中国的南波万,虽然距离公牛还有常常的一段距离。
所以北京首钢加油,中国篮球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