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和一位客户聊天时,谈起了NZ的教育,她说到:NZ的学校就是比中国国内好,收费公平,学生都在平等的环境下学习。其实在这点上我并不是太同意,但由于昨天时间仓促,我答应她发个贴向她答复一下。 在中国常常会根据成绩来进行“歧视定价”,那些考分不够,但有愿意花钱的就可以进重点学校,不公平。但这学校里优于其他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就是用这些钱买的吗?而这些大家都可以享用,学习好的学生享用了多掏钱学生带来的好处。 这样的“歧视定价”遭到谴责,但还是存在着。 而在NZ学校并没有这样的歧视权限,却产生了“听证会定价”这种怪胎。学校要涨价就有一堆人进行价格听证会,通过成本来进行涨价的合理。可见“成本决定价格”的谬论深入人心。 而这种根据成本裁决的听证会,会产生什么后果?那电力公司来举例子: 确实收入底的家庭不愿看到电价的上涨,如果电力公司定个平均价,过高低收入就难以承受,过低富人就对电价不敏感,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因此电力公司采取了“价格歧视”,比如根据用电量进行阶段收费,或每个城市的平均收入来定电价等等。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商店以会员卡来区分客人,麦当劳的第二杯drink就半价等等。 因此,很难说用收费公平来断定教育的公平和教育的质量。各有利弊,因地制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