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107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 从前有个大宅,里面住着一家十口人,有一天远方有客人来了 [复制链接]

匿名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匿名  发表于 5 天前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回帖说明: 本帖严禁互相攻击,违者按照版规处理
客人很喜欢这座房子,想要待久一些才走,于是和这家人商量想租用一间闲置暂放杂物的空房先住一段时间,于是出于好客的心态,以及觉得反正这间空房空着也是空着浪费,于是这家人决定让客人住下来。客人因为来自远方没钱付房租,这家人也出于同情心,也没提出要客人付房租,多一个人住着,大家一起也热闹。
作为免租住在大宅里的回报,客人主动提出要给大宅里的一家人打理房子,每天帮忙清洁整理做饭和包揽下日常维等杂活,并提出双方签下一纸合同用以监督客人对劳动补偿付租的执行。一家人听着觉得很合理贴心,于是就爽快决定和客人签下合同。

双方签约时,客人准备了两份合同,用以照顾双方语言习惯方面的不同,一式两份,保证双方都能理解里面的条款。签约时,因为看不懂另一份版本合同的文字,家里十名成员中的九位都只签了自己能看懂的那个版本,那另一份的版本,只有一名家庭成员签了。

过去多年后,一家十口人如今只剩下四人了,但整个大宅里却已总共住下了二十多人,那十几个其他的人,都是客人的亲戚,朋友,还要朋友的亲戚,和亲戚的朋友,以及亲戚的亲戚,和朋友的朋友。

原来的那家人,现在挤住在原来最早那位客人暂住的那间闲置暂放杂物的房间里。他们四人住一间小房间虽然住着挤了点,但他们不用交房租,也每天有吃有喝基本要啥有啥,甚至还有免费的酒水供应,并可领取每周固定数额的零花钱,小日子过的也还算舒服安稳。

原本故事就要这样结束了。

但是有一天,他们中有一个人在杂物堆里突然发现了多年前长辈们曾经签过的那两份合同,他把它们让另外的三人过目。那天晚上他们看了很多遍,看完后又再看了很多遍,他们就这样看完了一遍又一遍,彻夜未眠。

于是,从那天的第二天开始,故事开始彻底反转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会是一场漫长悲壮,锲而不舍,困难重重但最终将会是正义取得全面胜利的励志传奇。






补充内容 (2025-7-25 23:34):
正义也许会沉睡很久,但不会永远缺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

UID
10019953
热情
43276
人气
61549
主题
102
帖子
18242
精华
0
积分
61669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6-3-6

尊贵铂金 怦然心动勋章 勤奋勋章 畅游勋章 游戏勋章 元老勋章 小星星勋章 新时政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沙发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什么是胜利,驱除鞑虏吗
英文原版小说(小说,传记,励志,科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01%

UID
305710
热情
106985
人气
119652
主题
155
帖子
84287
精华
25
积分
15597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12-8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人气勋章-女性 游戏勋章 新时政 畅游勋章 玫瑰勋章 元老勋章 灌水勋章 爱心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7年度金ID 2018年度金ID 2018许愿勋章 家有学童 暗黑破坏神III 2014许愿勋章 2019许愿勋章 平安如意勋章

板凳
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这份合同本身就无效
为何还觉得自作聪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50.26%

UID
15336
热情
40399
人气
41919
主题
417
帖子
17147
精华
0
积分
50051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4-11-6

至尊荣耀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畅游勋章 元老勋章 新时政 游戏勋章 10周年纪念 2019-2020年度金ID 平安如意勋章

地板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treaty of waitangi

点评

留下足迹  哦这个也对,我刚查了一下这里,这个当初就是英文版与毛利语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4 天前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以党治国,放屁胡说;党化教育,专制余毒。”陈独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01%

UID
305710
热情
106985
人气
119652
主题
155
帖子
84287
精华
25
积分
15597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12-8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人气勋章-女性 游戏勋章 新时政 畅游勋章 玫瑰勋章 元老勋章 灌水勋章 爱心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7年度金ID 2018年度金ID 2018许愿勋章 家有学童 暗黑破坏神III 2014许愿勋章 2019许愿勋章 平安如意勋章

paulwood 发表于 2025-7-26 08:04
treaty of waitangi

哦这个也对,我刚查了一下这里,这个当初就是英文版与毛利语班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6#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4 天前 微信分享
毛利议员曾说过:“今天这个议会想要立法推翻《怀唐义条约》,我想提醒一下,《怀唐义条约》是这个议会目前仍然存在的唯一原因。”

185年前《怀唐义条约》签订时,大英是全球唯一的海上霸权。

185年后的今天,有人想要废除《怀唐义条约》,彻底剥夺毛利人的权力。此时大英帝国早已解体,欧美西方江河日下,亚洲地区集体强势崛起。

就今年,史无前例的,亚洲某大国的远洋舰队才刚环绕新西兰的某邻居的国土一周并展开了实弹演习。

现在已经这样了,那再过20年后呢?

毛利人难道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和未开化的原始部落居民吗?他们难道不知道现在世界的变化和未来的大趋势?谁强谁弱,谁在布局未来扩展势力,谁又在不断衰落,撤退和内部瓦解,他们难道不知道?



所以说,工党表面看似激进疯狂的 co-governance 其实才是解决国内重大历史难题的未来唯一可行出路,其他任何道理都只会是死路一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39.94%

UID
374770
热情
6484
人气
7115
主题
17
帖子
362
精华
0
积分
699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4-2-27

新时政

可惜, 毛利人对华人有但规模的仇视,
华人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无法支持毛利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37.1%

UID
14161183
热情
6463
人气
6475
主题
88
帖子
657
精华
0
积分
685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4-3-19

尊贵铂金 新时政

没关系,别着急。发展眼光看问题,风物长宜放眼量。

当经济最够烂,基层治理就会承压,社会治安就会失控,警察队伍就会腐化,官僚系统就会堕落,

“当民众日子足够坏,就没人在意怀唐伊是基本国策的叙事。你爱是啥是啥,我要过日子,那几张破纸,我根本不在乎。”

真实的人性是:如果崇毛媚利国会让我饿饭,那就让毛利先饿饿饭。

补充内容 (2025-7-27 10:30):
*足够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9#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3 天前 微信分享
所以因为这样,总理就已提早布局让全家润澳,把NZ资产清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36.3%

UID
380373
热情
25914
人气
27854
主题
21
帖子
670
精华
0
积分
2726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4-5-16

永恒钻石

时代变了,难道不是适应新的时代吗? 不管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平等享受相同的权利而不是毛利大爷排前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68.62%

UID
359892
热情
11217
人气
12753
主题
31
帖子
2771
精华
0
积分
13431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3-5-3
那么好的比喻, 独出心裁的杰作, 还要用匿名??强烈要求Skykiwi取消匿名的帖子的功能, 你学中国大陆媒介的实名登记要电话号码, 下一步就带户口的复印件和单位证明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12#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3 天前 微信分享
圣母婊?先让这家人出示合法产权证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25.55%

UID
10043448
热情
21233
人气
22735
主题
621
帖子
5507
精华
2
积分
251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6-10-30

畅游勋章

1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27 18:44
圣母婊?先让这家人出示合法产权证看看。

本来就无主的土地,先到先得?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14#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3 天前 微信分享
sohu95118932 发表于 2025-7-27 19:45
本来就无主的土地,先到先得?

本来就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见仁见智啦。咱老祖宗都说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说到底,无非还是谁拳头又大又硬的问题。只是现在文明起来了,要先讲政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15#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前天 11:01 微信分享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26 21:17
毛利议员曾说过:“今天这个议会想要立法推翻《怀唐义条约》,我想提醒一下,《怀唐义条约》是这个议会目前 ...

这是搞笑的吗,条约本身就规定了,所有种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你以为毛利人都是傻白甜?英国人当时威胁毛利人,不成为大英的国民,英国政府不能保证毛利人的安全。英国人当年没有完全武力征服,也是心有而力不足,当时英国的兵力集中在亚洲,正在和中国打鸦片战争,新西兰这块地方,又贫瘠又偏远,战略价值很低,不然荷兰人和法国人为啥都没看上,人家都傻是吧。

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没有人说要推翻这个条约,只是这个条约被无耻的白左给曲解为这是一场骗局,背后都是为了攫取自己的利益。平凡的毛利人这么多年下来,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利益,背后的腐败和投机都是那些所谓的毛利精英和明明是白人却说自己是毛利人的白左们。

如果毛利精英真的关心毛利人,为啥不多建学校,从教育上多给这些孩子们更多的机会?成天扯淡了。

毛利语和英语版本的争议在于主权这个词,毛利语是不存在这个词的,当时连国家的概念都没有,不然为什么那么多酋长都签字了?

没有英国人带来的现代文明,这个国家屁都不是,作为中国人,少掺乎,记住,没有任何一个族裔会帮你中国人说话,你能干又不参与政治,晒时候都是第一把被烧的柴火。有法律上的民族平等,你还能说两句,法律上都有特权种族了,你算个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99.13%

UID
48704
热情
29430
人气
40085
主题
28
帖子
9995
精华
0
积分
3982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9-8

至尊荣耀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幸运四叶草勋章 元老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小星星勋章 畅游勋章 游戏勋章 新时政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8俄罗斯世界杯 平安如意勋章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26 21:17
毛利议员曾说过:“今天这个议会想要立法推翻《怀唐义条约》,我想提醒一下,《怀唐义条约》是这个议会目前 ...

要不 让中国军舰开进来, 做中国的殖民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99.13%

UID
48704
热情
29430
人气
40085
主题
28
帖子
9995
精华
0
积分
3982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9-8

至尊荣耀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幸运四叶草勋章 元老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小星星勋章 畅游勋章 游戏勋章 新时政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8俄罗斯世界杯 平安如意勋章

说的好听。 欧洲移民者来之前的 新西兰 , 毛利人 是原始部落。并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条约签订之前,欧洲人来的多了, 想买地。  
https://teara.govt.nz/en/land-ownership/page-1
https://teara.govt.nz/en/history-of-immigration/page-2


https://teara.govt.nz/en/history-of-immigration/page-3




补充内容 (2025-7-28 17:29):
第 1 页:毛利人和土地所有权
本故事中的所有图片和媒体
毛利渔村
毛利渔村

土地契约,1839年
土地契约,1839年

威廉·斯潘 (William Spain) 调查新普利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99.13%

UID
48704
热情
29430
人气
40085
主题
28
帖子
9995
精华
0
积分
3982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9-8

至尊荣耀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幸运四叶草勋章 元老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小星星勋章 畅游勋章 游戏勋章 新时政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8俄罗斯世界杯 平安如意勋章

第 1 页:毛利人和土地所有权
本故事中的所有图片和媒体
毛利渔村
毛利渔村

土地契约,1839年
土地契约,1839年

威廉·斯潘 (William Spain) 调查新普利茅斯的土地索赔,1844 年
威廉·斯潘 (William Spain) 调查新普利茅斯的土地索赔,1844 年


1860 年至 1939 年期间,毛利人在北岛的土地

毛利妇女在土地法庭会议上,托卡努,1914 年
毛利妇女在土地法庭会议上,托卡努,1914 年

毛利概念
传统的毛利社会没有绝对的土地所有权概念。大家族(Whānau)和 小部落( hapū)对同一块土地可能拥有不同的权利。一个群体可能有权在树丛中捕鸟,另一个群体有权在附近的水域捕鱼,还有一个群体有权在周围的土地上种植作物。专属边界很少,权利经常被重新协商。

早期欧洲定居者
早期的定居者,例如传教士、捕鲸人和商人,都渴望获得土地。毛利酋长通常会允许欧洲人以货物交换的方式在一块土地上定居,但并不认为这意味着赋予他们绝对的所有权。相反,毛利人认为这是特定权利的转让,而他们自己的权利却丝毫未受影响。毛利人渴望吸引欧洲人进行贸易,因此土地交易十分常见。

19世纪30年代末,一些毛利人意识到,对定居者来说,这些交易意味着绝对的、唯一的所有权。在此期间,“出售”的数量迅速增加,因为定居者和投资者担心,一旦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此类购买可能就不再可行。到1840年初,即《怀唐伊条约》签署前夕,欧洲人声称拥有超过6600万英亩(2700万公顷)的土地——超过了新西兰的总面积。

《怀唐伊条约》和土地索赔委员会
根据《怀唐伊条约》第二条,毛利人享有“对其土地和地产的完全、排他和不受干扰的所有权”,且只有英国王室才能从他们手中购买土地。王室设立了土地委员会,负责调查先前的土地交易。除非经王室授予或确认其真实或公平,否则任何所有权证书均无效。

土地索赔专员爱德华·戈弗雷和马修·里士满调查了英国北部1100项土地索赔,涉及220万英亩(89万公顷)土地。他们在1862年发布的报告中认定,实际出售的土地有50万英亩(20.2万公顷),其中约一半已分配给定居者。

新西兰公司结算
再往南,新西兰公司声称,1839年末,该公司从蒂阿提阿瓦、恩加提托阿、朗吉塔纳和其他部落手中购买了位于惠灵顿、尼尔森和新普利茅斯的约2000万英亩(800万公顷)土地。土地专员威廉·斯潘调查了这些主张,发现毛利人从未认为出售土地意味着放弃对这些土地的继续使用权。他还发现,毛利索赔人之间存在权利冲突。委员会下令毛利人放弃索赔,以换取更多赔偿。

未经知情同意
博物学家恩斯特·迪芬巴赫观察到,毛利人和定居者对土地所有权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他目睹了1839年库克海峡周围的土地买卖,并写道:“原住民对这笔交易的性质一无所知,只知道他们允许购买者使用某个区域。” 1

直接购买
1844年之前,英国王室拥有土地的优先购买权,这意味着如果土地所有者希望出售,他们必须首先将其出售给王室。1844年至1846年,英国王室的优先购买权被取消,毛利人可以直接将土地出售给定居者。这其中包括新西兰公司对奥塔哥(Ōtākou)的大规模收购,以及在奥克兰的大量出售。

王冠头衔
当乔治·格雷总督恢复皇家优先购买权后,他对这些购买行为进行了调查。在随后的案件中,最高法院裁定皇家拥有新西兰所有土地的合法所有权。习惯性使用不足以确立所有权;相反,毛利人需要皇家所有权。

法院还将所有未由毛利人耕种的土地视为属于王室的“荒地”。格雷并未强制执行这项裁决,但它影响了人们的态度。他鼓励大量购买毛利人的土地,并建议毛利人获得王室所有权。

土地流失
当毛利人逐渐意识到土地所有权在欧洲人眼中的绝对性时,他们开始质疑过去的土地买卖。他们尤其质疑由个别酋长出售传统上由集体使用的土地。

至1862年,南岛大部分地区以及北岛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包括怀拉拉帕、霍克斯湾和奥克兰的大片地区)已被英国王室购得。另有350万英亩(140万公顷)的土地在19世纪60年代的新西兰战争中被没收。

原住民土地法
1862年和1865年的《原住民土地法》承认毛利人对未开垦土地拥有权利,但前提是这些权利必须由土地证明确。原住民土地法庭应成立,以决定哪些个人或社区应被认定为土地所有者并授予土地证,从而使毛利人的土地所有权成为绝对所有权。许多毛利人在获得土地证后,便将土地出售给白人。到1939年,仅剩约350万英亩(140万公顷)的土地仍归毛利人所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99.13%

UID
48704
热情
29430
人气
40085
主题
28
帖子
9995
精华
0
积分
3982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9-8

至尊荣耀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幸运四叶草勋章 元老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小星星勋章 畅游勋章 游戏勋章 新时政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8俄罗斯世界杯 平安如意勋章

原始人 被 欧洲移民算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99.13%

UID
48704
热情
29430
人气
40085
主题
28
帖子
9995
精华
0
积分
3982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9-8

至尊荣耀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幸运四叶草勋章 元老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小星星勋章 畅游勋章 游戏勋章 新时政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8俄罗斯世界杯 平安如意勋章

1860-2000年毛利人土地流失
1860年的毛利土地:
1860年,毛利人拥有北岛约80%的土地(约2320万英亩,即940万公顷)。欧洲人拥有的约600万英亩土地,大部分已被英国王室购得。在1840年至186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王室拥有从毛利人手中购买土地的专有权(根据《怀唐伊条约》第二条的规定)。
1890年的毛利土地
1890年,毛利人拥有北岛约40%的土地(约1160万英亩或470万公顷),大约是30年前的一半。19世纪60年代的战争为越来越多的欧洲殖民者提供了获得毛利土地的机会。当时,超过400万英亩的毛利土地被没收,其中包括怀卡托的大片土地。1865年至1890年间,土著土地法院(以及各项土著土地法)又导致800万英亩土地落入欧洲人手中。
1910年的毛利土地:
1910年,毛利人拥有北岛近27%的土地(约770万英亩或310万公顷)。1890年至1910年间,土地流失的速度比之前时期要慢。即便如此,在此期间也有一些重要的土地购买。到1910年,北岛部分地区的毛利人只剩下很少的土地:奥克兰、豪拉基、怀卡托、塔拉纳基、波弗蒂湾、霍克斯湾、怀拉拉帕和惠灵顿。其中一些地区拥有大量毛利人口。
1939年的毛利土地:
1939年,毛利人拥有北岛约9%的土地(约280万英亩或110万公顷)。土地通过各种毛利土地委员会和托管人从毛利人手中转移到欧洲人手中。像阿皮拉纳·恩加塔(Apirana Ngata)这样的毛利领袖努力阻止这种土地流转,但直到1928年左右,土地出售才有所放缓。
2000年的毛利土地 2000
年,毛利人仅拥有北岛一小部分土地——可能只有4%。在20世纪,英国王室(包括地方政府)征用土地用于公共工程。有时,土地会被赠予王室用于特定用途,例如学校。这些土地在完成其原始用途后,不一定会归还给毛利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99.13%

UID
48704
热情
29430
人气
40085
主题
28
帖子
9995
精华
0
积分
3982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9-8

至尊荣耀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幸运四叶草勋章 元老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小星星勋章 畅游勋章 游戏勋章 新时政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8俄罗斯世界杯 平安如意勋章

如果没有条约新西兰会怎么样? 毛利人还会 像现在这样吗? 大概率不会。
看看隔壁 澳大利亚的原住民。

What if there had been no Treaty of Waitangi?

What if there had been no Treaty of Waitangi?
Some historians test their analysis by asking what if some event hadn’t happened or an alternative course had been taken at a fork. So: what if there had been no Treaty of Waitangi?

One easy answer is that we wouldn’t be commemorating on Friday its signing 175 years ago and billing it as our national day.

Another easy answer is that with no treaty there would be no argument about whether, in signing the treaty, iwi ceded sovereignty, as the English version says.

In the te reo version they didn’t. But the British settlers and the politicians the settlers elected enforced British sovereignty anyway, in much the way they would have if there had been no treaty. Guns trump words, de facto trumps de jure.

Might Maori have remained the majority if there had been no treaty? Unlikely. Settlement projects were burgeoning. That, and a need to regulate British already here, persuaded imperial politicians, who had been reluctant to annex New Zealand, to do so.

They drew on emerging post-slave-trade 1830s humanitarian ideas to insist annexation must be by treaty and that existing tribal authority be acknowledged. In the preamble, the treaty talks of protection of Maori. Contrast the rape of indigenous Australia.

There was plunder here anyway. Land was taken by hook and by crook. Maori “native” culture was devalued to a ceremonial or tourist artefact. Maori had to adjust — no simple matter — or settle for second-class. Local courts declared the treaty a legal “nullity”. It was chucked in a store-room as rat food.

Sovereignty was imposed by war. A tsunami of settlers made New Zealand a British place. Maori had to fit into an British order. Having a treaty made no difference.

An enduring legacy is lower average success in education and earning power, poorer health, the alienation of many from the “mainstream” and a high crime and prison rate.

There were pluses. One attraction for iwi of the British connection was access to technology: military technology to win inter-iwi wars for territory and food sources; tools to lift agricultural and other productivity. Maori plugged into the British imperial global economy. In the early post-treaty years some proved good at business and made money out of the British.

That suggests that had the British not turned up in large numbers and iwi had kept control, they might have successfully — and distinctively — joined the global economy.

Iwi might not have felt the need to carefully preserve protocol and custom. Social organisation and ritual might have evolved. Hierarchies might have become more porous and rank looser, as they did in the settlers’ society. Women might now be in the front row — 120 years back women in settler society were subordinate to men to a degree near-unimaginable now.

Certainly iwi would have held on to most of their land assets.

Since 1985 they have been getting some assets back. The mechanism has been claims for breaches of the treaty, which was resurrected and given some legal status in the 1980s.

Tribal asset bases have been built up, many Maori businesses (iwi, trust and private) have evolved into modern enterprises and are acquiring serious economic weight. Success stories are proliferating (as they did in the 1840s-50s).

Authorities consult and even to some extent take notice of iwi. Te reo and Maori culture have acquired formal equal status. Tino rangatiratanga has meaning here and there.

With this restoration have come glimmers of modernising adjustments of tribal custom and social order. A rising middle class will drive more.

The future looks more positive, though still very uneven.

But was the treaty necessary to do all that?

It certainly put structure under an emerging 1970s-80s concern for and debate on indigenous rights. It provided a mechanism for land and other rights claims to be addressed peaceably which might otherwise have been messy and protracted confrontations, as they were 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But formal structure alone would not have been enough if there hadn’t also been some shift in our social psyche that opened us to addressing injustices and to a two-culture identity — of course, with dispute, debate and disorientation, for this is not easy.

Without a treaty there would likely have been more backward and sideways steps. Nevertheless, we would likely now be on the path we are on, even if not so far along it and maybe with a different signpost or two.

But what next? The bicultural deal does not settle national identity.

John Key’s flag is a sideshow. Princes William and George are another. Anzac nationhood rhetoric — actually commemorating a thumping defeat — is another.

Deeper issues of an agreed value set and agreed ways to accommodate difference within agreed limits are so far addressed haphazardly or diffidently or not at all. As ethnic, religious and cultural diversity grows and blocs form, this will become the focal issue for February 6.

There is no treaty to guide us. But does that matter?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22#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前天 18:58 微信分享
所以这坨糊涂屎,本身就是英国人和毛利人之间的恩怨。华人掺和进去就是炮灰的结局。

退一万步说,殖民主义是有血腥和丑恶的历史,但不能完全否定殖民主义也带来了现代制度,文明和基础设施。

还是那句话,普通的毛利人,并没有从这场没有止境的争吵中,拿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然而,和南非的黑人一样,即便他们知道自己的精英阶层充斥腐败,但是他们仍然会选择投票给他们,因为历史的仇恨是很难化解的。

但是,这个国家如果认可了毛利人的特权呢?现在只是慢慢开始渗透,如果全面推行特权和文化以后,这个国家将会迅速被现代文明抛弃。

所以无解。

以前矛盾不突出是因为蛋糕还有得分,现在蛋糕越来越小,吃不饱当然会矛盾越来越大。

新西兰体量太小了,只是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太容易被改变了。赞同reddit上的言论,目前的Maoridom就是顺服器的测试而已,刚刚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23#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前天 19:08 微信分享
Quad 发表于 2025-7-28 16:59
要不 让中国军舰开进来, 做中国的殖民地/??

中国真看不上,战略价值基本为零。即便是作为南极前站,和阿根廷也无法对比,阿根廷资源丰富,供给充足,天然良港更多,背靠南美大陆腹地,而新西兰只是个孤岛。

新西兰只是幸运地吃了英国的红利,曾被视为是英国在南太平洋的前哨,无论怎么否认,没有英国移民,这块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繁荣。

这个世界上天然未开发的地方很多,新西兰根本不具备独特的稀缺性。而且还在板块交界地带,先天就不足。现在是全球气候变换期,位于西风带上的新西兰,自然灾害的影响, 很可能会越来越大,愿上帝继续保佑这个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24#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前天 20:06 微信分享
有人要替毛利人要回土地么,赶紧赶紧,先把你自己的那个永久产权让出来再说。隔岸观火的就不信你在海外没房子没地,就别恶心人了,好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5-7-30 02:40 , Processed in 0.0396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